墙缝里的家书:血火淬炼中的革命深情

2022-05-30 01:29张明栋姜茜昱尹玲
湘潮 2022年7期
关键词:板仓杨开慧手稿

张明栋 姜茜昱 尹玲

文物源起

1982年3月,在修缮板仓杨家老宅时,从杨开慧卧室后墙离地面约两米高处的泥砖缝中发现了一叠杨开慧的手稿。手稿已藏在墙缝内50多年,纸张发黄,共12页,其中3页为官堆纸,9页为深绿色方格毛边作文纸,共4200余字。行文系用毛笔从右至左直行书写,字迹清秀流畅。

杨开慧的手稿中记录了她投身革命以来许多重要的经历,如她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自幼年时起就深切同情劳动人民,对爱情无比坚贞以及对妇女解放高度关注等,尤其是她在狱中诀别幼儿,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杨开慧为什么要将手稿藏匿起来呢?背后有着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仅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超过31万人。杨开慧见证了中国革命运动的轰轰烈烈,也目睹了大革命失败后的腥风血雨。毛泽东与杨开慧夫妇意识到未来斗争的艰巨性,但仍然矢志不渝,坚定前进。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回湖南部署秋收起义,杨开慧则回到板仓照顾母亲和孩子,并参加板仓当地的农民运动。此次分别,竟成了夫妻二人的最后别离。

按照党组织的安排,杨开慧回家乡后立即着手领导恢复发展党组织,并领导当地支部开展地下斗争。她曾说过:“马日事变以来,共产党员和工人群众天天都在流血。直到现在,反动派并没有放下屠刀,我们怎么办呢?是等着敌人把刀架在颈子上来,还是拿起武器,跟敌人斗争?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就是武装夺取政权。不拼出去,不去搞暴动,我们就没有出路。许多人的血就白流了,头也白掉了!只有组织暴动,铲除土豪劣绅,实行土地革命,打倒国民政府,建立工农政权,劳苦大众才有翻身出头的日子。”杨开慧以板仓为中心,深入平江、浏阳、湘阴等县境内发动群众。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参与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边界的地下武装斗争,有力支援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随着斗争的不断深入,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湖南,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倒在敌人屠刀之下,仅清泰乡一带牺牲的地下党员和革命志士就有460多人。杨开慧熟悉的诸多亲友,如郭亮、向钧、毛泽建、郑家奕等都牺牲了。但敌人的屠刀吓不倒杨开慧,烈士的鲜血只会激起她更加昂扬的斗志。

临危不惧,艰难托孤

面对敌人的屠杀,杨开慧也做好了為革命牺牲的准备。她将党的文件密封在一只青花瓷坛内,埋在屋旁的菜地里;把没有公开的信件和诗文手稿,藏在屋里的土砖墙缝内。同时她还准备把年迈的母亲和3个孩子托付给堂弟杨开明,在给杨开明的一封遗嘱样的信中写道:“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呵,我有点可怜他们!而且这个情绪缠扰得我非常利害——前晚竟使我半睡半醒的闹了一晚。我决定把他们——小孩们——托付你们;经济上只要他们的叔父长存,是不至于不管他们的;而且他们的叔父,是有很深的爱对于他们的。但是倘若真个失掉一个母亲,或者更加一个父亲,那不是一个叔父的爱可以抵得住的,必须得你们各方面的爱护,方能在温暖的春天里自然地生长,而不至受那狂风骤雨的侵袭!”

杨开慧信中提到的叔父,是指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当时他在上海中共中央工作,常往来于上海和湖南之间,经常给杨开慧母子提供些生活费。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开慧为了革命事业把死当作“欢喜的事”,而这时她仅仅只有28岁,是3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也是一名革命者,面对牺牲她无所畏惧。我们难以想象当她面对年迈的母亲和3个年幼的孩子,她的内心是多么复杂不舍、备受煎熬。

牺牲我小,成功我大

写下这封信一年后,杨开慧不幸被捕入狱,与她一同被捕的还有保姆陈玉英和8岁的毛岸英。在狱中,敌人对杨开慧严刑拷打。尽管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她始终守口如瓶,保全了党的机密和同志。敌人引诱她,如果发表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以带着孩子自由地生活。但这一要求遭到杨开慧的断然拒绝。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带着“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的坚定信念,慷慨就义,年仅29岁。也许杨开慧未曾想到在她牺牲后不久,3个孩子就不幸流落上海街头,毛岸青惨遭军警毒打留下终生难以愈合的伤害,毛岸龙感染了痢疾夭折在了上海的广慈医院,20年后长子毛岸英也和她一样,追随自己的信仰,牺牲在朝鲜战场。可牺牲我小,成功我大,为了天底下所有的孩子,杨开慧做出了一个母亲、一个共产党员最伟大的选择。

在杨开慧牺牲50多年后,从板仓老宅发现的杨开慧烈士手稿,无疑给了我们巨大的震撼,让我们得以从杨开慧的视角更好地了解她,进而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从藏匿的地点以及叠放方式来看,杨开慧是有意存放的,因为她预感到危险的来临,不得不早做准备。另外她始终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手稿总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作者单位:杨开慧纪念馆)

见证人的话

尹玲【杨开慧纪念馆群工部副部长】:从1982年发现杨开慧烈士手稿至今已有40个年头,现如今,杨开慧的这些手稿通过各种渠道被人们广为了解传颂,成为人们了解这位伟大母亲、伟大妻子、伟大革命者的重要文献。作为一名红色文化传播者,我们要始终鼓起“闯”的勇气、激发“拼”的劲头、保持“实”的干劲,讲好杨开慧的故事,让来馆游客了解这段历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激发内心情感认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

猜你喜欢
板仓杨开慧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绵绵古道连天上
丢失的手稿
乌东德大坝首个中孔钢衬浇筑完成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用生命续写的情书
手稿
《板仓绝唱》一文发表后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