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菊 东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翻身做主的广大劳动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抒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这一伟大号召下,中华大地上涌现出厉家寨、沙石峪、惠女水库、红旗渠等众多先进典型,培育了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伟大革命创业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立志图强,奋勇前进。
2011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河南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产生的历史文化影响深远,创造了许多闻名遐迩的精神文化成果,培育了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正是当年我国人民自力更生、改造山河众多案例中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
今天,让我们讲述厉家寨、沙石峪、惠女水库、红旗渠的故事,重温那个激情燃烧、凯歌行进的岁月,再现当年艰苦创业、改造山河的壮丽场景。
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村,地处沂蒙山区三山五岭之间。解放前,厉家寨全村有300多户人家,6500亩薄地,这些地被山岭沟壑分割得很零碎,“瓢一块,碗一块”,十几块才能勉强凑成一亩地,既怕旱又怕涝,粮食亩产不足百斤。那时的厉家寨村,是“早上汤,中午糠,晚上的稀粥照月亮”,“穷人三根棍,先放羊,后放牛,拿几年要饭棍到了头”,全村不少人家常年靠讨饭为生。
从1951年开始,厉家寨人民在乡、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整山治水,改造自然,削梁、填沟、垫沙滩,在山沟里造出了“跑马田”。刚开始整山治水的时候,厉家寨人没有任何机械动力,没用一斤炸药,全靠每个人的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镐头一张锨,车推人挑拼命干。在整山治水中,厉家寨的党员干部带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大大激发了群众战天斗地的积极性。
经过几年奋力拼搏,厉家寨累计凿通3道岭,搬掉11个岭头,填平21个大川、300多道水沟,改修12条小河,把上千块横七竖八的小块地削高填洼,深翻整平118块大地,增加耕地面积192亩。1956年,厉家寨粮食亩产达到550斤,提前8年实现农业发展计划纲要的目标。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读到一份讲述厉家寨通过整治土地、兴修水利、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的报告,很是高兴,挥笔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语。10月13日,人民日报以《英雄社战胜穷山恶水》为题,报道了厉家寨的壮举。12月,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授予厉家寨大山农业社一面写有“英雄社战胜穷山恶水”的锦旗。从此,大山脚下的厉家寨名扬全国,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在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后,厉家寨人又提出了“三山五岭摆战场,两条河流做文章,实现农业现代化,粮油再创高产,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思路,千人上阵整梯田2680亩,治理河滩、荒山1200亩,新建水库4座、渠道28.5公里。随后近十年,他们又克服重重困难,大战棋盘山、石人顶,建起了龙潭、龙门水库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
作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厉家寨曾吸引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0万人前来参观。山西昔阳县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说:“厉家寨治山治水整地是我的老师。”1965年12月9日,陈永贵带领郭凤莲等57名考察团成员到厉家寨参观学习,同厉家寨社员一起扶犁耕地、推车运土。
沙石峪:当代活愚公
在河北省遵化市东南20公里之外的大山里,有一个叫沙石峪的村子。最初这个村子的名字叫作大狼峪北沟,因这里无水少土,尽是石头,才起名叫沙石峪。
在旧社会,沙石峪素有“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之称,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沟,老百姓过着“野菜枣糠填肚皮,数九寒天没棉衣”的悲惨生活。
1947年,沙石峪获得解放,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但是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沙石峪缺水少土的状况没有改变,人民生活依然比较贫穷。1951年,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带领农户创办了全村第一个互助组,此后又创办了16个互助组。1952年,沙石峪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人民生活有了改善。
1957年,张贵顺到北京参观全国农业展览,其间参观学习了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治山治水、移山造田的故事,决心带领沙石峪村民做当代愚公,移山造田,改造家园。
在张贵顺的带领下,大队长阎宝玉和民兵连连长李凤元到南山沟的两座山下搞测量,从沟底到山顶均是四丈多高,劈掉两个山头正好填平山沟造一片好地,于是青年劈石,壮年搬运,老年砌坝,妇女和孩子们在石头缝里抠土垫地,经过几十个昼夜的会战,沙石峪第一块人造平原诞生了。
1965年,为了彻底改变沙石峪滴水贵如油的缺水局面,沙石峪全村干部群众发扬吃大苦、耐大劳、流大汗的硬骨头精神,在北山建成了直径11米的大口井,铺设了1300米的引水管道,还先后在南山和东山打成了三眼机井,彻底解决了困扰沙石峪人多年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为在青石板上建良田,1966年正月初三,沙石峪的基干民兵排迎着漫天飞雪,开上了北山。白天,张贵顺带领大家手持钢钎铁锤奋力凿开青石板。傍晚,村党支部的委员又带领100多名民兵担筐扛锹,冒着风沙奔向大老峪去担土。就这样,青石板上的土层,一寸,两寸,半尺,天天在增厚。党支部和民兵的愚公移山精神感动了全村的男女老少,大家纷纷加入担土队伍,十几天时间担土2300多担,行程一万多里,在一亩大的石槽里铺上了一尺厚的土层。经过一春奋战,全村干部群众在北山上造出23亩保肥蓄水的良田,并在秋后获得了大丰收。
为造一亩良田,村民平均需要担来1000担的土。从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村共搬运土石方1760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力1180万人次,将原来2.3万块共计780亩土地,改造成5020块共计1100亩的平整梯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
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陪同外国政要乘直升机飞抵沙石峪视察,称赞沙石峪人为 “当代活愚公”,“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
惠女水库:万女锁蛟龙
在北方地区治山治水、发展生产的同时,我国南方地区也在各地党和政府的组织下,发动了热火朝天的兴建水利工程运动。其中,最为知名的,要数福建泉州的惠女水库的建设。
1958年,惠安縣政府提出“变赤地为青山,变地瓜县为米粮川”的口号,在报上级部门批准后,决定在临近的晋江县罗溪乡乌潭兴建大型水利工程——乌潭水库。
为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从1958年7月开始,惠安人民从数十里外乃至百余里外的大山深处,自行准备锄头、畚箕和粮食(基本是地瓜干),来到修建乌潭水库的工地。据统计,当年参加乌潭水库建设的民众有1.5万人,其中,来自惠安的妇女群众有1.3万人之多。
工程草创,条件简陋,大多数人就在荒山野岭、丘陵山地之中露宿。晚上,蚊虫叮咬,搅扰得人们不能入睡。后来,工地上搭起草棚,住宿条件稍有改善,但是南方多雨,一阵风雨过后,草棚有的被风刮坏,有的接连漏雨,难以安身。更糟的是,建设大军进场不久,适逢台风暴雨、溪洪猛涨,工地附近的洛阳江水位迅速上涨,很快就越过堤岸冲进了工地。住地变成孤岛,带来的干粮吃完,又面临缺少柴烧的困境……面对接二连三的困难,惠安娘子军没有退缩,她们克服了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设备、技术条件等困难,靠着“现在苦一些,以后就不会艰苦了;现在还要吃地瓜干,以后就可以天天吃大米了”这样朴素的感情,看似柔弱的妇女,发挥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冲天干劲。无论是挖土、挑土、打夯、推车、锯木、打石、驾船,还是紧张的抢险,惠安妇女群众都挺身而出,站在了最前沿。
1959年,为表彰惠安妇女战天斗地建设水库的功绩,水库正式命名为“惠女水库”。1960年2月,水库大坝工程竣工后,全国妇联发来贺电表示:用“惠女”命名水库是党和人民对英雄的惠安妇女劳动功绩的最高奖赏,是惠安妇女的光荣,也是全国妇女的光荣。
从1958年到1960年,以惠安妇女为主力军的干部群众凭借着“锄头、扁担加番薯干”,在群山间修建起一座高52.5米,坝顶长350米、宽9米的大型水利工程,书写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要由妇女建成大型水库的灿烂一页,演绎了“万女锁蛟龙”的壮丽诗篇。
红旗渠:重新安排河山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其事迹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林县土薄石厚,自古以来就是严重干旱缺水的地区。据《红旗渠志》记载,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307个村人畜饮水困难,100多个村的群众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
1959年夏季,林县县委扩大会议提出了跨越太行山到山西截断浊漳河,然后把水引进林县,彻底改变缺水状况的大胆设想。这个计划得到了河南省委的支持,山西省委也同意了林县人民的请求。
1960年2月11日,3.7万名林县民工以“重新安排河山”的英雄气概,在上无寸物可攀、下无立足之地的半山绝壁上,向着太行山开战了。3月6日到7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正式命名该渠为“红旗渠”,即高举红旗前进。
工程上马之初,正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候。上级对县里明确表示,同意引山西浊漳河水修渠,但是要自己解决资金和粮食问题。林县人民不等不靠,更没有伸手向国家要投资、要材料,而是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集体力量自己筹划,县委书记杨贵把“自力更生、勤俭建渠”作为红旗渠建设的基本方针,林县人民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口号:“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
林县人民修渠自备工具、自带口粮、自建营房、自搭炉灶。各级施工组织自己制造、修理工具,坚持定额消耗,超用不补。红旗渠建设资金不足,杨贵和县委就组织3.1万人分赴全国承揽工程,当年外出务工总收入达1800万元,有效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红旗渠建设需要的水泥、石灰不够,县里就自办水泥厂,就地取材烧制石灰。近4万修渠大军摆在总干渠上全线出击,工程进展缓慢,就及时调整战略,确定分段突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经过近8个月的奋战,林县人民斩断了45道山崖,搬掉了13座山垴,填平了58道沟壑,穿凿了总长度600余米的7个隧洞,建渡槽、路桥和防洪桥56座,完成土石方445.65万立方米,砌石42.86万立方米,终于拦住了奔腾不羁的浊漳河。
一期工程初步告捷时,上级要求红旗渠等工程必须暂停或下马。为此,杨贵赶到地委,历陈林县缺水的历史和建渠的进展,众人被他深深打动。经过调查了解后,地委赞成红旗渠工程继续推进。长616米的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洞中岩石非常坚硬,锤一次钢钎只能在岩石上留下一个白印,没有大型施工机械,真是难上加难。“石头再硬,也硬不过我们的决心,就是铁山也要钻个窟窿!”300余名青年勇挑重担,在苦战17个月后,终于凿通青年洞。此后,林县人民又经过4年苦战,于1965年4月5日实现了总干渠通水,千百年来,林县人民渴望水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一个个普通的林县百姓,推着小车,赶着牛车、马车,拉着自带口粮、工具,浩浩荡荡开往太行绝壁之上。头上是巨石嶙峋,身下是万丈深涧,他们靠着原始的锹、镐、镢、铁锤、钢钎一点一点劈开太行。他们以人力所能达到的极致与大自然抗争,涌现出一个个令人感动的英雄模范。
在修渠过程中,有的党员推迟婚期,有的干部动员全家,父子上阵、夫妻携手、三代同行比比皆是。为了支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河南省军区向工程指挥部捐赠了十几辆卡车和3000多根优质钢钎,同时动员数万名民兵投入修渠战斗。除险队长任羊成在一次除险过程中一块碎石砸在脸上,门牙被砸掉插入舌头里,嘴里流血不止,脸肿起来了。他从腰里掏出钳子,伸进嘴里,一下子拔掉了砸坏的3颗门牙,忍着剧痛又继续干了6个小时。工地上,党员干部总把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留给自己,领取给养物资时却默默把群众推到前面。定修渠任务,党员干部先实验,再给群众定指标:党员干部修5米,群众修4米。领取粮食补助,条件好时,群众每人每天两斤,党员干部1斤半;条件差时,群众每人每天1斤2两,党员干部只有8两。为补充粮食不足,他们上山采野菜,简单拌一下便用来充饥。
1966年4月,红旗渠总干渠和三条干渠全线通水。1969年7月,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全县55万人先后有30万人参与其中,先后有81位干部群众为修渠献出了宝贵生命。此后,林县人民又进行支渠配套、总干渠加高加固,直至1974年8月,红旗渠全部竣工。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宏伟愿望终于实现。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全部开凿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被誉为“人工天河”。从总干渠、干渠,到各支渠,枝枝蔓蔓,密密匝匝,几乎覆盖整个林县。修渠前,林县的水浇地只有不到两万亩。红旗渠建成后,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纪录片《红旗渠》的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传遍大江南北。林县人民培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册上,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厉家寨、沙石峪、惠女水库、红旗渠,这只是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中国生产建设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工程建设奇迹。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今天,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不竭力量,就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