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镜中我”

2022-05-30 23:07:50付琼玉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7期
关键词:理论

摘要:在“社会化学习”中,对古灵精怪、学习习惯差的一位男生,采用积极性评价、持续性评价和多主体评价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帮助他改变对自我的认知,改进在数学课上的言行举止,使其爱上数学课堂,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社会化学习”;“镜中我”理论;积极性评价;持续性评价;多主体评价

一、人物名片

姓名:大陈(化名)。

性别:男。

年龄:9岁。

性格特征:活泼开朗,大大咧咧。同时古灵精怪,想法奇特,经常会问“时间为什么不能倒着走”“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等跳跃性的问题。

学习表现:成绩稳定,中等偏上。逻辑推理能力强,数感好,理解能力强。但是学习习惯差,书写随意,缺乏上进心,课上常看课外书、开小差。桌面学具混乱,上课时经常翻箱倒柜地找课本。

二、背景素描:遇见不一样的你

刚开始,我跟所有的任课老师一样,对大陈的印象都是头脑灵活、聪明,但是学习习惯差,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数学课上,我经常会因为他和周围的同学讲话、扔纸团等行为停下来整顿课堂纪律。课间,订正数学作业,总要喊同学满操场去找他;前一秒刚嘱咐他订正作业,下一秒他趁我不注意,又跑得无影无踪了。

这样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为何我会把目光聚焦于他?这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不一样的他。有一天,吃完午饭,我进班让学生订正数学补充习题,一个个面批。大陈是倒数第二个订正过关的。他回座位的时候,我让他把小曹的数学补充习题放在她座位上,等小曹来了告诉她,她有一题错了,让她订正一下,然后我就回办公室了。小曹是班上一位“来自星星的孩子”,她的作业都是在爷爷的辅导下完成的。每天中午,她都和爷爷回家吃饭。大陈把本子送到小曹桌上时,我正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用余光看到大陈弯着腰趴在小曹的桌上,用铅笔帮小曹订正作业。过了一会儿,大陈就把小曹的本子送到我的办公室,说小曹订正好了,然后飞快地跑走了。

虽然,帮同学订正作业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但是,看到大陈作出这一举动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温暖的。我看出他除了顽皮之外,还有一颗对同学的爱心,想要帮助同学,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同时,他也有一颗责任心,老师交代给他的任务,他能完成。就在那一天,我对大陈有了新的认识,觉得他可以成为一个品学兼优、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只是欠缺一个教育机会。

没过多久,我探索用“社会化学习”的方式给学生上数学课,即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给每个组的组员编号,并确定一个组长。课上,让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用一定的时间开展充分、有序的讨论,旨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力和表达力。“社会化学习”的方式,给了我一个让大陈爱上数学课堂的机会。

三、成长日志:积极评价,持续正向反馈

(一)一次表扬,照亮心灵

一天,数学早读课上,1号小组组长走到我面前说:“我不想当组长了,我觉得自己的精力不够,管不好别人。”听了她接下来的阐述,我表示理解。这个班男生有19位,女生只有12位,因此分组的时候,有的组是3位男生、1位女生。1号小组就是这种情况,唯一的女生就是1号小组的组长。平时小组讨论的时候,1号小组的3位男生参与度不高,不听从组长指挥。

当组长提出了这个请求之后,我心想:转变大陈的教育机会来了。因此,我提议让大陈来当1号小组的组长。

大陈听到我推荐他当组长的时候,一脸惊讶,他没有想到我会推荐他。我读懂了他的表情,对全班说道:“大陈是一位数学成绩优异、数感好、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老师相信他也是一位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学生。”接着询问其他同学的想法:“你们觉得大陈可以当这个组长吗?”大家纷纷发言,觉得他可以胜任。有的说:“大陈数学成绩很好,可以胜任。”有的说:“大陳虽然调皮,但是知错就改,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甚至有学生说:“1号小组的男生比较贪玩,需要一个凶一点的、能管得住他们的男生当组长。”我在全班表达了对大陈的期望。大陈听完后,非常有信心地接下了组长的职务。为了提高大陈的自信,继续激发他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我对全班说:“今天我重点观察1号小组的小组合作学习,拍1号小组的视频。”

正式上数学课的时候,1号小组在大陈的带领下,积极讨论数学问题,每位组员都很投入。尽管他们讨论得很认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于是我想利用下课的时间和他们小组成员一起交流一下。下课铃响过之后,大陈主动找到我说:“下课我很想出去玩,但是我还是想听听老师给我们组提的建议。”听到他这样说,我很欣慰,我知道他内心对数学学习的激情已经被点燃了!

(二)坚持反馈,静待花开

如果一个学生这么容易被转变,那么教育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大陈当了组长之后,上数学课确实很积极,上课时能看到他高抬着头,和我有眼神的交流;小组讨论时也在积极发挥组长的作用,组织组员有序交流。可是好景不长,一周之后,我看到大陈上数学课时,又低头在抽屉里偷偷地看课外书,有时还把课外书夹在数学书里,竖在桌上看。

针对大陈上课看课外书的情况,下课时我找他认真地聊过一次。首先,我肯定了他,喜欢看书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表达出对他的欣赏。其次,为了跟他拉近距离,我尝试和他聊天,问他看了什么有趣的书,并且和他分享了我自己最近看的儿童文学作品。最后,我对他提了要求,希望他能利用课后时间看书,数学课上则要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他表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也不会在数学课上看书了。等待了几天,大陈在数学课上不看课外书了,但是开始和周围的同学聊天、传纸条等,平时也经常忘记收小组的数学作业。

教育存在持久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因此,教育应该是坚持不懈的过程。对于大陈出现的这种反复现象,我一直在反思:他上课聊天、传纸条,肯定是无聊了,如何才能再一次激起他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呢?

这一次,我依然采取的是积极评价的方式,只不过这一次是物质奖励。我和大陈私下里达成了一项协议:如果一节数学课上他能认真倾听、积极发言,那么他就会获得一颗星,每集满五颗星就能和我兑换奖品。我买的奖品每次都不重样,有时是奖励他一本数学课外读物,有时是奖励一件文具用品,有时也会是一些儿童爱吃的东西。这种评价方式,确实再次激励了大陈,他的星从一颗、两颗到五颗、六颗,不断递增,他的听课效率也确实提高了很多。

通过持续评价,大陈上数学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上课时经常能看到他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而且发言的质量很高,能把自己的数学方法清晰地分享给大家。

虽然大陈自身的行为举止进步了很多,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他的责任心很强,非常想让组员认真学习,但是他管理的方式有待改进。他们小组的组员经常来告状,说大陈太“粗暴”了—组员开小差的时候,他会用尺子打组员的手。大陈则说:“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小陈经常玩手中的铅笔和尺子,我已经扣了他的星,提醒过他很多次了,可他还是不听我的。”大陈也多次向我表达想把小陈换到其他小组的请求。

其实听了组员的描述和大陈的反馈,我内心是五味杂陈的。大陈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学生,他非常希望他们小组的积分能冲进班级前三,所以平时数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时,他希望每个组员都能认真参与,但是他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

为了帮助大陈学会采取正确的方式提醒组员集中注意力,中午吃完饭后,我把大陈喊到办公室,告诉他我最近在写一个数学学习的教育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他一听,眼睛瞬间就发光了。看到他的表情后,我继续和他说:“这是我和你之间的一个秘密,不是谁都能成为我故事的主人公的。”他好奇地问:“为什么选择我呀?”我说:“因为你很特别呀!在老师心中,你一直都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孩子。但是,有时候你要学会换另一种方式对待你的组员,或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当组员走神时,可以用笔轻轻地点一下他的桌子,或者将容易走神的组员设置为小组的纪律监察员,给他找点事做,等等。”最后,我向大陈表达了我的期许:我希望我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既喜欢学习数学,又有爱心、责任心,遇事不逃避,敢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大陈听了之后,默默地点点头。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向我抱怨过要调换组员。1号小组在大陈的带领下,在数学第三单元的练习中,跻身了班级前三。我给他们组发奖品的时候,大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学生就像花儿,有时需要经历几个季节风霜雪礼的过程,才能绚丽绽放。因此,对于大陈数学课上“反复无常”的表现,不能太“急功近利”。只需要给予他坚持不断的反馈,然后静待花开。

(三)多元评价,向阳而生

尽管大陈已经进步很大了,但是要让他更积极,不断提升对自己的要求,仅靠我一个人的评价会过于单一。所以我想到了拓展评价主体,让他的小组成员和家长来评价他。他们是这样描述的:

莫莫:每次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大陈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学习单要摆放在中间,这样每个人才能看得清楚。还有,当他听到我们的发言有不严谨的地方时,会及时纠正并讲解明白。

博源:大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非常善于观察,总能及时看出组员表现不好的地方。但是他也总是会大喊大叫,有时会用“暴力”的方法去“惩罚”组员,我觉得这是他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陈:我觉得大陈这个小组长管得挺好的,在我玩的时候,他能及时提醒我认真听讲。但是他有一个不好的缺点,就是说话声音太大。

大陈妈妈:当孩子告诉我们自己被选上小组长的时候,有点害羞,但更多的是自豪。从那之后,晚上回来经常会听到孩子说他们小组的事情,如“某某同学有道数学题不会,我是组长,所以我教他怎么做了”。在家做数学作业,以前都是我给他讲思路,现在每次我刚想开口,他就急着说:“妈妈,我来说!”然后一步步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真心觉得,自从他当上小组长之后,明显变得更自信了,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组员和家长的评价,我第一时间和大陈进行了分享。他看的时候,眼睛里是有光的。在他看完之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了组员和家长的评价,对他说:“他们的评价既有对你的肯定,又有对你的期待。我希望你能通过这些评价,找到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就像向日葵一样找到自己生长的方向。”

四、教师手记:“镜中我”理论助力成长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了“镜中我”理论。该理论指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人通过这面“镜子”認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其次,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最后,我们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主导对自我的认知。

运用“镜中我”理论,我对大陈采用了积极性评价、持续性评价和多主体评价,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循序渐进地帮助大陈改变对自我的认知,从而改进在数学课上的言行举止,爱上数学课堂,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积极性评价,改变自我认知。积极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凸显学生的个性。正所谓“道人之长,愈道愈长;指人之短,愈指愈短”。我在班级大力表扬大陈,给予他正向评价,并且对他表达了认可与期望。学生都具有向师性,一般会非常在意老师的评价。我评价之后,同时引导班级学生说说大陈的优点。大陈听到师生的高度评价之后,内心非常开心,他能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信任,同时也会改变对自己的认识—原来我不是一个顽皮的学生,我有这么多优点,我有能力可以成为好的小组长,带领组员不断前进。学生的转变就在潜移默化之中,讲究策略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持续性评价,强化自我认知。持续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和反思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价。教育具有反复性的特点,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我在对大陈进行了积极性评价之后,他在数学课上确实有所进步,但是之后又反反复复地出现之前的不良行为。针对大陈的不断反复,我遵循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的规律,采取持续性评价的方式。通过对大陈数学课上表现的“切片”分析,找出他的优点,不断地给他鼓励,强化他对自我的正向认知,从而帮助他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最终使他从被动接受评价者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多主体评价,内化自我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关注“重要他人”这个概念。“重要他人”指的是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同伴都是“重要他人”。因此,我把同伴和家长对大陈的评价直接分享给他,让大陈直观地了解:在

同伴和家长心中,他是一个有价值、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通过“镜子”,大陈再次强化了对自我的认知,并不断内化,不断地进行自我管理,主动调节不恰当的行为,发自内心地想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爱上数学课堂。

我不确定大陈未来的数学学习是否会一帆风顺,但是我相信我和他之间的这些故事,对彼此都是宝贵的财富。当然,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相信大陈一定未来可期!

(付琼玉,江苏省南京市同仁小学。)

猜你喜欢
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的PMSM转速辨识
大电机技术(2017年3期)2017-06-05 09:36:02
十八大以来党关于反腐倡廉的理论创新
“3T”理论与“3S”理论的比较研究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
学习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