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素养:智能时代的教师准备

2022-05-30 10:48陆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全民课程标准数字

陆平

信息技术作为当下教育变革的核心变量,正在改变课程形态、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否指导学生顺利踏入快速变化的社会,取决于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教师的数字素养体现在对智能时代教育的理解上。当技术取代了大量的人力,当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过时,教师如何理解教育既是一个价值问题,又是一种看得见的实践选择。好的教育一定是站在教育的原点“人”之上,服务人的成长和需求。尊重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在信息时代,教师要在“变”和“不变”中学会判断和选择,学会放弃和坚守。只有理解了教育的“变”和“不变”,才有信息时代教育行为的转变。

教师的数字素养体现为运用技术迅速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负责任地使用信息的态度。2021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安排部署,提出到2025年,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显著提升;到2035年,基本建成数字人才强国。在互联网时代,数字素养主要指计算机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熟练使用软件与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备资源制作的一般能力。然而,教师掌握“一技”还远远不够,因为作为“原住民”的学生已然习惯在真实身份和数字身份之间自由切换。这要求教师提升对信息的敏感度,能够理解并运用互联网带来的新资源,增强信息共享能力;能够围绕学习任务,利用数字设备与团队成员合作解决问题;能够通过数字身份组织社交活动,遵守信息科技领域的伦理道德规范,积极主动地融入信息社会。

教师的数字素养最重要的体现是信息化教育实践思维方式。数字素养不仅仅是看得见的“技术”运用和“数字”素养,更应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体现在实践思维的变化中。核心素养既是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主线,又是课程标准文本的主旋律。核心素养的核心是真实性,这意味着学校教育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心应手。因此,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需要引导学生用系统的思维观察世界、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等新概念的提出,意味著实践思维的变革和转型。素养教学要求站在历史和人的发展视角审视教育,关注学科的综合性与学习方法的整体性,将学科育人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下,通过真实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

猜你喜欢
全民课程标准数字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全民·爱·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答数字
可持续全民医保
数字看G20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成双成对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