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云南博物馆旅游的发展路径

2022-05-30 10:48谢春波
新西部 2022年7期
关键词:云南省云南博物馆

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在于教育、收藏、展示、传播等,云南博物馆旅游整体处于良性发展态势,博物馆数量在稳步增长,博物馆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在逐步提高,博物馆与旅游融合的渠道在逐步畅通。同时,云南省也致力于打造城市博物馆公共文化空间,在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文化场所的同时,也为城市微旅游的发展做好储备。

博物馆被誉为“记忆现场”和“文化殿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艺术、历史、自然等遗产集中保存和展现的场所,很多知名博物馆同时也是热门旅游目的地。好的博物馆既能为当地带来客流,又能提升旅游品质和美誉度,因此,在强调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博物馆旅游发展,有明确的政策导向。2015年3月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中,有“國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的规定,明确了博物馆开展博物馆旅游活动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本文所说的博物馆旅游,有两层含义。狭义的博物馆旅游即到博物馆游览和学习,指的是以博物馆为旅游目的地,以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展览,展览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博物馆开发的文化衍生品等为对象的旅游;而广义的博物馆旅游指的则是“博物馆+旅游”,即以博物馆为核心,带动博物馆所在城市或乡村的旅游。

云南省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已经成为云南重要的支柱产业。201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提出旅游和文化建设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思路。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入, 云南省文化与旅游厅于2019年颁布实施《云南博物馆群落建设计划》,提出“推进非遗、文物、博物馆+旅游,让文物活起来、文化遗产火起来”。云南博物馆旅游有了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清晰的行动计划,进入平稳有序的发展阶段。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梳理了近几年云南省推动博物馆旅游发展的路径,分享了一些值得借鉴的个案,然后就云南博物馆旅游如何进一步良性可持续发展提出问题并给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云南推动博物馆旅游发展的路径

(一)立足本省资源,丰富博物馆类型与博物馆旅游类型

根据国家文物局官网2022年5月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云南省共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169家,其中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14家,其他系统/行业国有博物馆(纪念馆)20家,非国有博物馆35家,基本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以专题和民办博物馆为补充,集中于省会昆明和各地州首府,遍及全省的博物馆发展格局。若按照藏品性质和陈列内容分类,云南省的博物馆涵盖了综合类、艺术类、历史类、自然科技类、行业/产业类、革命纪念类、考古遗址类、其他博物馆类等类别。

2019年,云南省文旅厅颁布实施的《云南博物馆群落建设计划》中,“提出了建设8种类型博物馆集群和6个片区博物馆群落的思路。8种类型分别是历史文化类、民族自治区类、人口较少民族类、边境县市类、工业遗产类、非遗技艺类、线性文化遗产类、革命纪念类”;“6个片区博物馆群落是昆明市五华区翠湖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群、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古镇非遗技艺博物馆群、昆明市盘龙区龙泉宝云片区文化名人博物馆群、腾冲市城区侨乡文化博物馆群、剑川县片区民族文化博物馆群、会泽县江西会馆片区博物馆群。”①从《计划》我们可以看出,云南省立足于边疆省份和民族文化大省实际,开拓了富有云南特色的人口较少民族类和边境县市类博物馆等类别。而在近几年的实际建设中,位于昆明的三个博物馆群顺利推进,同时,云南省在自然类博物馆和艺术类博物馆建设上,均有所突破。

1、以博物馆群落建设带动片区旅游发展

在《云南博物馆群落建设计划》里计划建设的六个博物馆群落里,位于昆明的三个群落目前或已基本形成或已雏形初现。这三个博物馆群落在主题选择上,紧扣区域特色。翠湖片区位于昆明市中心,是历史文化资源较为集中,类型较为丰富的片区,翠湖片区博物馆群定位为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群,目前已开放15家博物馆和纪念馆,并推出“环翠湖历史遗迹游、探寻昆明历史街区游、回望西南联大游和回顾云南革命历程游”4条博物馆主题旅游线路,可以帮助市民和游客更好地领略历史文化名城风采。龙泉宝云片区位于昆明北郊,抗战时期曾是十余家南迁昆明的学术机构所在地,当时先后有数十位著名学者迁居于此。这个区域也是盘龙区民俗文化传承较好的区域,所以龙泉宝云片区博物馆群围绕抗战文化、西南联大和近代盘龙民俗文化建设,目前有闻一多生平暨云南民盟历史陈列馆、闻一多、朱自清故居历史陈列馆、瓦猫博物馆、玩具博物馆等初步建成,博物馆群落雏形初现。官渡古镇位于昆明市东南,是古滇文化发祥地之一,云集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渡古镇博物馆群以古镇旁的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文学艺术馆为龙头,目前已有昆明碑林博物馆、云子博物馆、乌铜走银博物馆、官渡区民俗博物馆、官渡民间绘画博物馆、滇剧花灯传习馆等博物馆开放。官渡古镇还是各种非遗小吃的集中地,非遗百花齐放,让游客“吃得好,玩得好”。

2、自然类博物馆建设实现突破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造就了云南多变的地貌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类博物馆与科学类博物馆正是集中展示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将其转化为科普教育资源和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场所。云南省内有不同主题建设与运营的自然类、科学类博物馆,如昆明动物博物馆、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玉龙雪山冰川博物馆、腾冲地热地质博物馆,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等。后三者均依托不同的国家地质公园,如玉龙雪山国家地质公园、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而建,但这些博物馆自身多数未能“出圈”,更多是景区带动博物馆,而非博物馆带动景区。2019年10月试运营的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则是云南省在自然博物馆建设上的突破。该馆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澄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2021年7月增加新挂牌,成为云南省自然博物馆。这意味着云南省级自然类博物馆的空白被填补。开馆至今,因其展览的科学性和趣味性,该馆已成为云南重要的科普旅游目的地,吸引了逾150余万观众前来参观,成功带动了澄江化石世界自然遗产公园和澄江县旅游业的发展。

3、艺术类博物馆助力地方旅游转型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云南把艺术视为旅游目的地多元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以打造艺术博物馆、美术馆、艺术中心、艺术小镇等方式,推动艺术旅游不仅融入城市,也走进乡村。除了国有的云南文学艺术馆于2019年建成开放外,近十年间,云南民营美术馆也蓬勃发展,如位于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的艾维美术馆、位于昆明公园1903城市商业文化综合体的CGK昆明当代美术馆、位于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内的曾孝濂美术馆。它们坐落于文旅融合的城市景区或文化旅游综合体,精心设计的场馆建筑本身已经成为一道风景。而红河州弥勒县东风韵艺术小镇、大理市双廊艺术小镇、普洱市宁洱县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等均是艺术推动乡村和小镇旅游转型的代表。

东风韵小镇是云南重点打造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弥勒东风韵·国际艺术中心”作为小镇文旅融合重点项目,于2020年3月开幕,既带来了一系列高品质艺术展览和演出,也致力于举办各类公众教育活动,为公众提供与文化艺术充分互动的空间。艺术中心的开幕,盘活了东风韵小镇的艺术资源储备,与生态观光农业、休闲产业、康养产业有机融合,为小镇带来了更多游客,也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

普洱市宁洱县那柯里村是个多民族聚居村落,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近年来逐渐转型为以旅游为主要产业的特色小镇。由普洱学院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府合作开设的绝版木刻基地落户那柯里,在原村委会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绝版木刻,已发展为中国四大版画流派之一,并于2009年被命名为普洱市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柯里绝版木刻基地既有大师工作室、学生与农民创作基地、游客创作体验空间,也有展厅和报告厅,是集展览宣传、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创作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它通过版画艺术的形式,展现那柯里村及普洱市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又将那柯里村农民创作的茶马古道风情版画衍生为文创产品,用艺术连接了本土文化和外来游客。

而大理市双廊镇正在旅游升级,向艺术小镇转型。双廊“以洱海保护为根,以文化艺术为魂”,既引入了袁熙坤等艺术家的工作室,展示了赵青、沈见华等一系列艺术家的作品,同时扎根本土,发掘本土历史文化,建设了大理多位非遗传承人的活态展示工作室。全国首家少数民族农民画社和绣缘白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等民间艺术机构也在双廊成立。双廊艺术博物馆和双廊伙火山村美术馆都在2021年建成,即将开放。以上案例都是艺术介入乡村,艺术博物馆推动艺术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云南实践。

(二)提升博物馆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水平

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在于教育、收藏、展示、传播等。围绕核心功能,打造优秀的博物馆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方能提升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博物馆,促进博物馆旅游更好发展。云南省不少博物馆在这方面做了诸多的努力,包括推出优质展览,拓展博物馆传播渠道等,同时,云南省也致力于打造城市文博公共文化空间,在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文化场所的同时,也为城市微旅游的发展做好储备。

1、打造优质展览

优质展览可谓吸引观众前来博物馆的核心要素,2021年、2022年,云南省省級博物馆连续两年入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提名,一次获得优胜奖,一次获得精品奖。

2020年7月1至2021年3月20日,云南省博物馆原创展览“摩梭MOSO婚姻·家庭·对话”展出。该展是云南省博物馆与民办博物馆——宁蒗县泸沽湖摩梭民俗博物馆结成共建帮扶单位的成果之一。两馆结成帮扶单位后,云南省博物馆策展团队多次赴泸沽湖进行田野调查,在摩梭民俗博物馆协助下,收集整理了大量摩梭传统文化资料,得以用人类学主位和客位的双重视角思考摩梭文化。该展览通过两馆馆藏摩梭文物共计300余件(套),将摩梭人母系大家庭及相应的家庭、婚姻习俗带入展厅,并用装置艺术等当代艺术手段,提出摩梭传统文化当代遭遇的议题,引发观众思考。展览以摩梭人第一人称视角娓娓道来,结尾部分则借由和昆明当代美术馆合作,引入当代女性艺术家对摩梭文化的解读与呈现,并通过全球32个不同国家的家庭摄影及采访,启发观众思考与互动,实现和摩梭文化的对话。该展览在组织上,实现了不同类别,不同归属的博物馆跨界合作,在呈现上,创新了民族文化的展览表达,于2021年获得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并先后被重庆三峡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桂林博物馆等省外博物馆引进,促进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提升了云南民族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则通过创造性运用多媒体数字展览技术,破解了澄江化石个体小,不直观,普通观众不易辨别和理解的难题。该馆基本陈列以澄江化石为核心,以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叙事线,运用古生物三维复原动画视频,打造了寒武纪海底隧道、昆明鱼全息投影、化石MicroCT扫描、化石感应互动、寒武纪海洋VR虚拟互动体验游戏、《探秘寒武纪》4D影院、寒武纪数字水族箱AR增强现实互动游戏等100多个种类各异的数字展项,为观众还原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地讲述了生命演化的宏伟历程。该陈列荣获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既赢得了业界的认可,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优质的精品展览让曾经深藏于象牙塔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古生物和化石爱好者参观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迎来络绎不绝的普通游客,也通过与寒武纪小镇、抚仙湖、生态农庄等周边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整合,促进了澄江县的文旅融合。

2、扩宽传播渠道与服务范围

在拓展博物馆传播与营销渠道,力求辐射与服务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上,不论是在全省层面,还是单个博物馆层面,都在不断做出新的尝试。在省级层面,云南大力推动数字博物馆建设,打破博物馆的时空界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云游文博”数字博物馆开放平台,集中展示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的陈列展览、馆藏文物等信息,设置地图导览、展馆导览、AR扫一扫等功能,为公众游客提供线上参观服务和线下游览指引。与此同时,云南省也尝试以事件营销、互动营销等形式,整体推广云南博物馆旅游。如2021年国庆前夕,云南省文旅厅联合云南网,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即将启幕为契机,精选云南省九家博物馆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代表性藏品,推出“博览万物——博物馆里的生物多样性”系列海报,邀请观众去博物馆开启“探寻生命起源、赏生物多样,开启国庆奇妙之旅”。

具体到各博物馆,不少博物馆除官方网站之外,也在诸多新媒体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云南省博物馆就运营了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哔哩哔哩、喜马拉雅等自媒体平台,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短视频、直播、全景展厅、AR/VR技术等手段,多样性、趣味性、互动性、深入性、持久性地宣传与推广博物馆的展览和活动。在新冠疫情使线下活动受限时,云南省博物馆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云看展”直播、“云博学堂”的“云手工”“云讲解”“云科普”栏目、“听,历史在说话”播客节目等线上课程和线上活动,让博物馆文化服务走进万户千家,让深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真正“活起来”。云南省博物馆越来越注重“互动营销”,如“我的博物馆”创意征集活动就是邀请观众描述他们个人想要建立的博物馆。云南几家县级博物馆,如巍山南诏博物馆、建水县文博馆、禄丰县恐龙博物馆等,也在尝试用新媒体宣传本馆和本地文化遗产,扩大博物馆社会服务与教育范围。如禄丰县博物馆在官网上列出禄丰县代表性不可移动文物图册和一览表,方便访客更好了解禄丰。

随着《国家宝藏》《中国国宝大会》等文博类电视节目热播,“跨界”和“出圈”成为博物馆服务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云南省博物馆积极参与《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宝大会》、国家地理《寰行中国》等节目,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3、开发优质文创产品

博物馆文创产品也是帮助博物馆“出圈”,吸引大众的方式之一。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与国内知名设计团队合作,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设计团队秉承文创产品“生活化”,文化历史“活态化”的理念,设计出的多款产品获得全国优秀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奖,其中“讲武堂雪糕”成为传播度颇高的“网红”。到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参观,买一只讲武堂建筑形状的雪糕,和博物馆建筑合影已经成为年轻人游览讲武堂的必做“打卡”项目。文创团队充分发挥讲武堂博物馆位于翠湖历史文化街区的区位优势,将文创产品带到街区不同的创意市集,通过生活化,活态化的文创产品,连接更多元的观众。

4、打造文博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既能为居民提供休闲放松学习的空间,也能促进旅游和微旅游。如果说大、中型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地标,那么小型和微型博物馆就像街坊邻居相聚的会客厅。随着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更多小型博物馆和微型博物馆以社区博物馆等形式出现。在昆明市就有官渡区季官社区村史博物馆、牛街庄滇戏博物馆、盘龙区东风巷93号院内的“地矿历史微博物馆”、葵花公社小区的“葵花社区微型昆虫博物馆”,西山区永兴路社区的微型博物馆等各有主题的微型博物馆。它们成为居民储存集体记忆,追忆往昔情怀,凝聚社区精神的家园。云南省近两年来注重将这些小微博物馆建设成对市民和游客开放的文博文化空间,它们和公共阅读空间、商圈文化空间等,共同构成城市文化空间。市民和游客通过参与“最美阅读空间评选”“最美文化空间评选”“特色精品街区打卡”等活动,在城市“微旅游”,探寻和发现深藏在城市各处的历史街区,老街老房和文化空间。

(三)博物馆牵手“非遗”,探索文旅融合新可能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云南省共有14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是我国非遗文化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丰富的非遗资源,赋予了云南将非遗和其他行业结合,即“非遗+”的诸多新可能性。在此过程中,博物馆作为最先介入非遗保护的机构之一,在推动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出“博物馆+非遗+旅游”“博物馆+非遗+文创”“博物馆+非遗+创业”“博物馆+非遗+乡村振兴”等诸多模式。

1、创办非遗博物馆,探索“博物馆+非遗+旅游”模式

非遗传承人在当地创建以非遗为主题的博物馆,以博物馆为平台,在保护、展示、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结合旅游业,为游客提供体验制作、旅游商品售卖服务,这种博物馆,传统技艺与旅游业的融合,往往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云南省非遗保护和旅游融合的一种模式。以2006年,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技艺”类别的白族扎染技艺为例。大理白族扎染技艺省级传承人段树坤、国家级传承人段银开夫妇,2015年在家乡大理周城村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白族扎染博物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富有白族特色的三坊一照壁宅院中,既有传统的静态展示,如“扎染源流”“扎染世家”“珍品展示”“繁花似锦”“琳琅满目”等单元,亦有与展览紧密结合的活态扎染体验,而且针对游客的不同需求,设计了体验时间从三十分钟到三周不等的4种体验模式和“动眼”“动手”“动脑”不同主题的体验内容组合。他们自创的博物馆平台为扎染技艺的活态传承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扎染手艺人的就业,拉动了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的周城村“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旅游环节。这种“博物馆+非遗+旅游”发展模式,为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2、博物馆与非遗传承人合作

博物馆与非遗传承人建立合作关系,以博物馆为平臺,传播非遗文化,带动以非遗为主题的旅游也是近年来云南博物馆探索牵手非遗的一种模式。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例,近年来,云南民族博物馆和非遗传承人的合作以多种形式展开,包括邀请非遗传承人来馆举办非遗主题展览,邀请非遗传承人成为“博物馆之友”,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博物馆研学导师,邀请传承人参与馆内、外宣传和推广活动,邀请传承人参与省外巡展,宣传与展示云南非遗文化,邀请非遗传承人作为主讲人来馆举办工作坊,培训本馆员工,等等。传承人利用他们的非遗技艺,在博物馆开展非遗活态展示和互动性活动,让游客有了和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的机会,让他们可以运用五感,听到、看到、闻到、摸到、感到非遗,乃至用自己的双手做出能带回家的非遗作品。这样的合作关系不仅让放在玻璃柜里的非遗文物活了起来,也传播了非遗背后的文化和孕育它们的乡土文明,提升了它们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了非遗为主题的旅游。

3、博物馆赋能非遗文创与创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曾经扎根于日常生活的“非遗”逐渐消失于时间的洪流中,成为静静摆放在博物馆中的“老古董”。如何让“非遗”活起来,活下去?在探索这个命题的过程中,云南省探索出一条政府、非遗传承人和包括博物馆、传习馆在内的非遗保护机构,在保留非遗传统文化基因和工艺基础上,对其创意型创新,将之转化成更适合现代生活的文创产品,结合旅游,进行传播,推广和售卖的道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领域内的诸多非遗项目,如白族扎染制作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鹤庆银器制作技艺、白族甲马、瓦猫制作工艺等等,均已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步入生产性保护轨道。在这条道路上,不少青年人成长为非遗传承人,利用非遗创业成功。如瓦猫和甲马的“复活”,扎染的“年轻化”等,都是很好的案例。

在人们还居住在青砖石瓦房屋的年代,瓦猫曾作为镇宅瑞兽,矗立在屋脊、飞檐或门头上,守护着云南很多百姓人家。随着传统民居渐渐被摩天大楼取代,瓦猫走下房顶,走进了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民间陶艺展厅里,就展出了几十个来自云南不同地区,造型各异的瓦猫。随着博物馆等机构对瓦猫的展示和传播,越来越多人知道了瓦猫,并被它的造型、工艺和其背后的文化所吸引,最近两年,瓦猫主题博物馆陆续开张。如对瓦猫着迷的“90后”张航成长为非遗传承人,在昆明五华区文创基地“拾翠民艺公园”建立了瓦猫异兽博物馆。昆明市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依托当地悠久的瓦猫制作历史和瓦猫制作代表性传承人张才等人才,也建立了瓦猫博物馆。这些瓦猫主题博物馆集藏品展览、文化传播、文创产品研发和多种体验消费于一体。非遗传承人和其他文创研发者,开发了材质各异,造型,色彩和大小各不相同,用途也更为广泛自由的瓦猫,让瓦猫以文创产品的形式,走出博物馆,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2020年9月,昆明地铁4号线“瓦猫”专列开行,瓦猫以萌趣的形象,出现在昆明地铁上。在政府、非遗传承人和博物馆等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瓦猫经历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再创造后,已复活为云南的一个文化符号,瓦猫系列文创也成为人们喜爱的云南现代文创产品。

问题与建议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云南博物馆旅游整体处于良性发展态势,博物馆数量在稳步增长,博物馆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在逐步提高,博物馆与旅游融合的渠道在逐步畅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将提出这些问题并给予建议:

(一)加强博物馆专业化,打造知名博物馆品牌

博物馆对当地旅游的拉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云南博物馆中,国家一级博物馆目前只有两家,除云南省博物馆偶尔入围“中博热搜榜”热搜百强博物馆名单外,其他博物馆在全国搜索度不高,知名度不够。一些中小型博物馆,尤其是非国有博物馆,由于缺乏专业支持等原因,定位模糊,固定陈列展陈手段陈旧、单一,临时展览几乎没有,包括讲解在内的公众教育活动也缺乏规范性和独特性,难以建立良好的口碑效应。建议云南的博物馆在充分研究和挖掘本馆展馆特点、馆藏资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基础上,提炼本馆特点,提取具有本馆特色的文化符号,借助符号打造等手法,凸显本馆的独特形象,擦亮博物馆品牌。与此同时,不断打造优质展览,推出代表独具本馆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教育项目及研学课程,保持社交媒体持续更新,增强事件营销和互动营销等手段,提升本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议加强省内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大、中型博物馆和小、微型博物馆的沟通与联动体制,通过建立博物馆联盟,制定不同级别博物馆专业规范,大馆帮扶小馆、国有馆与非国有馆交流合作,互通有无等手段,让国有大型博物馆的优质专业资源能与本省、本地区的其他非国有、小、微型博物馆共享,提高省内博物馆的专业水平和吸引力。

(二)增强博物馆与旅游业的融合与联动

云南的国有博物馆多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免费对公众开放,运营资金来源为财政补贴。这造成博物馆旅游营销宣传动力不足,不重视市场调查,与周边景点以及本地其他景区主动联动与互动不够,博物馆自身从事旅游服务相关的经营活动也面临诸多束缚和障碍。建议各级政府对各博物馆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角色进行梳理和定位,制定博物馆与其所在区域其他景点联动的机制,在设计旅游线路时,凸显博物馆等非营利性机构的存在和其价值,引导博物馆在客流与功能上,与所在区域其他景点的互补与互动。

(三)运用分众化策略,打造博物馆深度游路线与服务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慢慢走向成熟,人们出游的目的和需求也逐渐差异化,一部分游客对体验性旅游、参与型旅游和知识型旅游的需求日益提高,“深度游”应运而生。近年来,“文博旅游”“历史旅游”“科技旅游”成为深度游重要品种,不少深度游路线和研学旅游路线都将博物馆作為行程重要一站。这样的旅游形式与博物馆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谋而合,但是云南大多数博物馆并没有针对深度游游客研发和提供深层次、高品位的博物馆旅游产品。不仅如此,深度游游客与研学团队在游览博物馆时,可能和普通游览者发生资源挤兑。建议博物馆对观众进行分众化研究,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提供不同模式的接待流程。并通过与专业从事文博旅游、文博研学的第三方机构合作,在保证普通游客参观权利的前提下,为深度游观众和研学观众打造博物馆深度游路线与课程。

(四)建立有效的民间小微博物馆和“类博物馆”帮扶体制

云南民间有不少具备了文物收藏和展示功能,但未命名为博物馆的场馆和被命名为小型博物馆、微型博物馆但不具备博物馆完整功能的展馆。2021年5月,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类博物馆”的概念。这些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的“类博物馆”,或位于乡村,或位于城市一隅,不少是私人或集体所有,其所有者往往缺乏专业背景,出于对家乡、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情怀,业余从事藏品收藏和展出。它们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的全部功能,未经文物部门登记备案。但这些自下而上生长出的“类博物馆”,储存与展示了我国最基层单位——一个村庄或一个城市社区的记忆,不论对于社区居民,还是对于游客,都具有一定价值。因为缺乏政策、资金和专业知识的支持,它们往往展陈手段陈旧,教育项目匮乏,甚至连全职和兼职工作人员都没有,无法保证全天候按时开放,很难持续发展下去,更遑论成长为当地旅游业的助推器。在乡村旅游和微旅游等手段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手段的当下,如何管理与支持这些小微博物馆与“类博物馆”变得尤为重要。建议政府全面调查与梳理这些资源,制定“类博物馆”孵化培育机制,构建小型博物馆交流网络,出台针对民营小微博物馆和“类博物馆”的扶持政策,给予它们政策、资金、宣传推广、专业技术等多维度的扶持,协助其发挥潜能及影响力,助力博物馆旅游与乡村振兴。

注释

①童绍波、杨圣云:《云南博物馆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国博物馆》,2021年第3期。

作者简介

谢春波 云南民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云南省云南博物馆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博物馆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