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红山文化三环石坛祭祀研究

2022-05-30 10:48王洪志王剑锋
关键词:红山文化

王洪志 王剑锋

摘 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环石坛被确认为祭坛,它应是牛河梁红山文化的最晚阶段建筑,处于红山文化发展鼎盛时期。该坛建筑风格反映出它的祭祀对象应主要是太阳,其坛体形制结构蕴含着太阳周日运行轨迹,该坛可能还具有祭祀和授时双重功能。当时红山人的祭祀活动呈现出集中化、专一化特点,这个建立于五千年前的三环石坛可能是我们所知的最早的日坛。

关键词: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三环石坛;太阳祭祀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07-0009-04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环石坛(以下简称三环石坛),是红山文化晚期红山人开展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从其遗址特点深入分析其祭祀功能,探究当时红山人的文化活动,仍是我们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三环石坛建筑考量

(一)三环石坛为祭坛的认定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环石坛,发掘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二地点。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建平县、凌源市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三地交界处,第二地点位于建平县富山乡张福店村马家沟村民组西侧,牛河梁山梁南段一鞍脊状山岗上,北距第一地点“女神庙”遗址1050米,南距第三地点积石冢190米。山岗海拔高程约625米,地势平坦辽阔,略显北高南低,约有5度至8度的自然坡度。山岗上遗址范围东西长130米、南北宽45米,占地5850平方米。发掘过程中按顺序共编号六个单元,其中五个单元由西向东分布,三环石坛为第三单元,其北部为第六单元。根据《牛河梁红山文化发掘遗址报告》,第一、二、四、五、六单元皆为积石冢,处于第三单元的三环石坛无墓葬发现,其形制、结构以及用料、砌筑方法也与诸积石冢有较大差别,发掘者称其为“坛式”建筑,确定为祭坛[1]。

(二)三环石坛形制结构的探究

三环石坛平面近正圆形,以立石为界桩,像“石栅”一样由外到内环形框定坛的三层台面。台面水平高度不一,外低内高,层层高起。外界桩圈直径22米,石桩一般高35—40厘米、截面最宽10—12厘米;中界桩圈直径15.6米,石桩一般高30厘米、截面最宽8—10厘米;内界桩圈直径11米,石桩一般高25厘米、截面最宽6—8厘米。桩圈石桩为淡红色的安山岩,多为五条棱的柱状多棱体,也有不规则的四棱体和少量四棱扁体,一般以柱壁较宽的一面朝外立置,并略有内收地框定台面。现场发现,由于山岗上面北高南低,因此,一方面建筑时在三环石坛坛体下面普遍垫土,土层厚度为南侧平均0.6米、北侧平均0.3米。另一方面,注意调整南北石桩圈的高度,在地势较高的内桩圈北侧深埋石桩,甚至有的石桩横向埋入,以尽力追求地表平整。现场还发现内石界桩两侧有筒形器片,桩圈以里20—50厘米范围内有3件原位保存的筒形器底部,坛体中部堆石上有陶塔形器残片,因此推测内石界桩圈中心部位是用石块砌封的圆形坛顶,坛顶与内界桩圈之间的环形区域内设置摆放筒型器群,坛顶台面上摆设塔形器。

(三)三环石坛形成年代的分析

正确认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各地点、单元年代顺序关系,是了解把握三环石坛祭祀发生及演进的关键。在已发掘的牛河梁第二、三、五、十六地点中,都有下、上层积石冢和A、B型陶筒形器,各遗址约是同时形成的,但遗址各地点、单元形成的时间也不是完全平行的,是有前后之分的。《牛河梁红山文化发掘遗址报告》确定牛河梁遗址点建筑过程是先建下层积石冢,后筑女神庙[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索秀芬、李小兵提出,牛河梁遗址分为三期,一期为生活居住址,二期为早期积石冢和生活居住址,三期为晚期积石冢、女神庙和大型圆形土丘[3];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赵宾福、成都市文化考古研究院白玉川提出,牛河梁第二地点的遗迹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段,并把三环石坛列为晚段[4];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雷广臻提出,红山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活遗址阶段,第二阶段是建冢阶段,第三阶段是建庙阶段,第四阶段是建坛阶段。同时,通过对三环石坛出土文物年代比较鉴定,以及古人应先顾及生存,再祭祖(个体),然后再祭神庙(共祖)和天神的分析,三环石坛应建于牛河梁红山文化最晚阶段。这也可以说明,牛河梁第二地点三环石坛的祭祀活动应处于红山文化发展鼎盛时期。

二、三环石坛祭祀对象的推测

(一)三环石坛建筑风格反映其祭祀对象应主要是太阳

遠祖的庙叫祧,用土和石头垒砌起来的祭祀高台叫坛,修筑平整的台地叫墠,祧、坛、墠均是庙类祭祀体系的一种形式,都是人为设计及修建的[5]。红山文化时期,圣人借助神秘力量管理社会,这是红山文化社会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所谓神秘力量是指冢、墓、庙、坛等,包括墓里葬者所配用的玉器。圣人借助神秘力量管理社会,敬天(敬天神)、敬地(地祇、社稷)、敬祖先、敬物灵(日月),核心问题是要解决人的生灵(精神)问题。如果把牛河梁遗址祭祀看作是一个由积石冢、庙宇、祭坛组成的相互“配套”系统,那么祭祀活动应是以积石冢祭人(鬼),以“女神庙”祭祖(远祖),以祭坛祭天地。《礼记·效特牲》:“以圆丘祭天,方坛祭地”,由于相比三环石坛牛河梁第五地点方形祭坛可能更具祭地功能,因此三环石坛的祭祀对象应该是祭天(日月)。《礼记·祭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那么牛河梁三环石坛更可能是祭日坛。从坛体形制看,三环石坛是由立直石界桩排成的正圆形的三重圆,其立石为淡红色的安山岩,各层石界桩圈稍有内收,外圆、中圆、内圆台基由外圆向中心层层高起,在内石界桩圈与封石阶台边沿间,排列一周彩陶筒形器,这应是古人直观地用立置石块和筒形陶器圈成的太阳;从遗址分布看,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三地点和田家沟红山文化第一地点的墓葬均呈太阳圆形分布,都反映了红山文化时期人们对太阳有特殊的情感、坚定的信仰和狂热的崇拜。

(二)三环石坛坛体形制蕴含太阳周日运行轨迹

我国古代盖天图中的内环(内第一)、中环(中第四)、外环(外第七)三条日道,表现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四个中气,代表太阳在相关时间的周日视运行轨迹。夏至日太阳运行于内环,春秋分日运行于中环,冬至日运行于外环,三环石坛横截面恰恰具有这个特点。三环石坛界桩圈直径由外到内分别是22米、15.6米、11米,以此比例作图三个同心圆,并垂直作X轴和Y轴,可以看到,夏至日太阳运行于内环,白天在A′D′A弧上运行,夜间在ADA′弧上运行;春秋分太阳运行于中环,白天在B′E′B弧上运行,夜间在BEB′弧上运行;冬至日太阳运行于外环,白天在C′F′C弧上运行,夜间在CFC′弧上运行。再在Y轴上适当选一点P,以P为圆心、PB为半径画弧,图表即显示B′E′B弧=BEB′弧,春秋分太阳运行于中环,昼夜时间相等,同时显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夜时间长度存在如下关系:

如图显示,G′点坐标为G′(cos∠1,sin∠1),H′点坐标为H′(2cos∠2,2sin∠2),则可得cos2∠1+(sin∠1+b)2=a2,可得sin∠1=1/2b,同理可得4cos2∠2+(b-2sin∠2)2=a2,可得sin∠2=1/2b,故∠1=∠2,即∠G′OA′=∠C′OH′,∠GOA=∠COH,继而可得∠GOG′=HOH′,因此,GDG′弧/G′D′G弧=H′F′H弧/HFH′弧。即,以P为圆心、PB为半径的弧所分割的内环与外环的两部分构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夏至与冬至的昼和夜时间长度成反比。

我们知道,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春秋分昼夜时间基本相等;夏至日出时刻为4点28分,日落时刻为19点40分,昼夜时间之比约为15:9;冬至日出时刻为7点26分,日落时刻为16点35分,昼夜时间之比约为9:15。可见,三环石坛横截面图所反映出的夏至与冬至的昼夜时间与当地天象基本吻合,该坛完整表现了当地太阳运行轨迹。

(三)三环石坛可能具有太阳祭祀和观象授时双重功能

古人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特别是确定时节的需要观测天象,直观确定日月星辰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以所获“知识”创造了早期“历法”。新石器时代的历法是山头历,也称地平历、定点历,即人们周而复始地站在一个观测点,以山头为标尺观察太阳升降及所在的位置,以此知时节[6]。《山海经·大荒东经》记太阳所出之山六座,均在东方;《山海经·大荒西经》记日入之山也是六座,均在西方。牛河梁、东山嘴、半拉山、那斯台等红山文化遗址东南方向几乎都有一座绵延起伏的山,都具备比较理想的测日出、定季节的参照物。站在三环石坛遗址点,周而复始观察对面山头某个点的日出,标示各时节日出位置,勾画出一个太阳年,便形成了山头历。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二号墓出土的长约2.6厘米、高1.5厘米、厚0.2厘米的半圆形绿松石坠,石坠上有“波纹”,正如冉冉升起的太阳,其底部有“地平线”,长过太阳直径,恰似太阳一半隐在地平线下,一半在地平线上,田家沟红山文化遗址第一地点五号墓也出土了这样的绿松石坠。因此,三环石坛还应具有观象授时功能。由于观象、授时是围绕太阳运行轨迹这个核心进行的,那么在进行授时活动时可能也在祭祀太阳,同理在祭祀的同时也可能在进行授时活动。

三、三环石坛祭祀活动的主要特征

(一)祭祀坛体坚固持久

三环石坛坛体三层阶台每层都以排列的立石组成石界桩,形成外、中、内共三周同心圆状石界庄圈框定的坛的三层台阶。它们由外到内渐有高起,共同构成坛的基础和架构。内石界桩圈中心范围内有以石块砌筑而成的台面,其弧度与石界庄圈弧度基本相同,应是坛顶。坛体选用石料并非随意,一些石料是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开采的。石界桩立石为安山岩石,这种石质开采时易形成棱体,更适合用作石桩,这也说明当时红山人对地质岩性的认识水平和坚固持久、一劳永逸的建筑思想。

(二)祭祀活动集中统一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雷广臻认为,牛河梁红山文化主要遗址的积石冢、女神庙、祭坛等的整体功能是为古人进行聚会、社交、祭祀等活动提供场所,古代祭祀活动也经历了集中祭祀到分散祭祀再到集中祭祀的过程。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积石冢、女神庙和祭坛建设虽有先后次序,但其大体也是在同一时段建成的。这一大型祭祀群的工程建设,要求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反映了当时集神权、族权、政权甚至军权于一体的显贵阶层已经出现。三环石坛处于牛河梁红山文化时期最晚段,标志着这一集中敬神時期已经到来。

(三)祭祀对象趋向专一

红山文化早期的白音长汗遗址山峰顶端规模最大的第5号墓上砌有石圆圈,而其余诸墓均无石圆圈,并且规格明显偏低,推测第5号墓可能为墓和坛的结合体。牛河梁第五地点方形祭坛及三环石坛都与积石冢分开设置,说明红山文化初期为冢上设坛,到了晚期这种特点虽有所遗留,但开始单独设坛。这一时期,红山人已建立了一个庞大统一的祭祀系统,系统各单元有联系、有协调,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已由人神共祭,发展到了以积石冢祭“鬼”、以庙祭“祖”、以坛祭“天地”的新阶段。

四、结语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环石坛被确认为祭坛,应建于牛河梁红山文化最晚阶段,处于红山文化发展鼎盛时期。三环石坛祭祀对象应主要是太阳。

第一,三环石坛建筑风格反映其祭祀对象应主要是太阳。从坛体形制结构看,它应是古人直观地用淡红色的立置石块和筒形陶器圈成的太阳。从遗址分布看,牛河梁红山文化其他地点也发现了呈太阳圆形分布的遗址,反映了当时红山人对太阳的特殊情感。

第二,坛体形制结构蕴含太阳周日运行轨迹。这个由立直石界桩排成的正圆形的三重圆坛,是迄今所见史前时期最完整的盖天宇宙论图解[7]。春秋分太阳运行于中环,昼夜时间相等;夏至日太阳运行于内环,冬至日运行于外环,夏至与冬至的昼和夜时间长度成反比,与当地天象基本吻合。

第三,三环石坛可能具有祭祀和授时双重功能。三环石坛周围的天际和绵延的山头,构成了比较理想的观测日出的山体轮廓参照体系,遗址周围出土的半圆形绿松石坠上有“波纹”和“地平线”,正如旭日东升,因此该祭祀点可能还有观象授时活动。观象授时是围绕太阳运行这个核心进行的,那么三环石坛可能具有祭祀太阳、观象授时双重功能。

当时红山人的祭祀活动集中统一,祭祀活动趋向专一,祭祀对象主要是太阳。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那么这个建立于五千年前的三环石坛将是我们所知的最早的日坛。

——————————

参考文献:

〔1〕〔2〕牛河梁红山文化发掘遗址报告(1983—2003年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11.

〔3〕索秀芬,李小兵.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分期初探[A].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会议论文集[C],2005(11).

〔4〕赵宾福,白玉川.从居址到墓地: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时代变迁与功能转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5〕雷广臻.关于红山文化研究几个问题的再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6〕雷广臻.从红山文化看社会管理的起源[N].光明日报,2012-12-03.

〔7〕冯时.红山文化三环石坛的天文学研究[J].北方文物,1993(01).

(责任编辑 徐阳)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环石坛(以下简称三环石坛),是红山文化晚期红山人开展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从其遗址特点深入分析其祭祀功能,探究当时红山人的文化活动,仍是我们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三环石坛建筑考量

(一)三环石坛为祭坛的认定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环石坛,发掘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二地点。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建平县、凌源市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三地交界处,第二地点位于建平县富山乡张福店村马家沟村民组西侧,牛河梁山梁南段一鞍脊状山岗上,北距第一地点“女神庙”遗址1050米,南距第三地点积石冢190米。山岗海拔高程约625米,地势平坦辽阔,略显北高南低,约有5度至8度的自然坡度。山岗上遗址范围东西长130米、南北宽45米,占地5850平方米。发掘过程中按顺序共编号六个单元,其中五个单元由西向东分布,三环石坛为第三单元,其北部为第六单元。根据《牛河梁红山文化发掘遗址报告》,第一、二、四、五、六单元皆为积石冢,处于第三单元的三环石坛无墓葬发现,其形制、结构以及用料、砌筑方法也与诸积石冢有较大差别,发掘者称其为“坛式”建筑,确定为祭坛[1]。

(二)三环石坛形制结构的探究

三环石坛平面近正圆形,以立石为界桩,像“石栅”一样由外到内环形框定坛的三层台面。台面水平高度不一,外低内高,层层高起。外界桩圈直径22米,石桩一般高35—40厘米、截面最宽10—12厘米;中界桩圈直径15.6米,石桩一般高30厘米、截面最宽8—10厘米;内界桩圈直径11米,石桩一般高25厘米、截面最宽6—8厘米。桩圈石桩为淡红色的安山岩,多为五条棱的柱状多棱体,也有不规则的四棱体和少量四棱扁体,一般以柱壁较宽的一面朝外立置,并略有内收地框定台面。现场发现,由于山岗上面北高南低,因此,一方面建筑时在三环石坛坛体下面普遍垫土,土层厚度为南侧平均0.6米、北侧平均0.3米。另一方面,注意调整南北石桩圈的高度,在地势较高的内桩圈北侧深埋石桩,甚至有的石桩横向埋入,以尽力追求地表平整。现场还发现内石界桩两侧有筒形器片,桩圈以里20—50厘米范围内有3件原位保存的筒形器底部,坛体中部堆石上有陶塔形器残片,因此推测内石界桩圈中心部位是用石块砌封的圆形坛顶,坛顶与内界桩圈之间的环形区域内设置摆放筒型器群,坛顶台面上摆设塔形器。

(三)三环石坛形成年代的分析

正确认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各地点、单元年代顺序关系,是了解把握三环石坛祭祀发生及演进的关键。在已发掘的牛河梁第二、三、五、十六地点中,都有下、上层积石冢和A、B型陶筒形器,各遗址约是同时形成的,但遗址各地点、单元形成的时间也不是完全平行的,是有前后之分的。《牛河梁红山文化发掘遗址报告》确定牛河梁遗址点建筑过程是先建下层积石冢,后筑女神庙[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索秀芬、李小兵提出,牛河梁遗址分为三期,一期为生活居住址,二期为早期积石冢和生活居住址,三期为晚期积石冢、女神庙和大型圆形土丘[3];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赵宾福、成都市文化考古研究院白玉川提出,牛河梁第二地点的遗迹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段,并把三环石坛列为晚段[4];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雷广臻提出,红山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活遗址阶段,第二阶段是建冢阶段,第三阶段是建庙阶段,第四阶段是建坛阶段。同时,通过对三环石坛出土文物年代比较鉴定,以及古人应先顾及生存,再祭祖(个体),然后再祭神庙(共祖)和天神的分析,三环石坛应建于牛河梁红山文化最晚阶段。这也可以说明,牛河梁第二地点三环石坛的祭祀活动应处于红山文化发展鼎盛时期。

二、三环石坛祭祀对象的推测

(一)三环石坛建筑风格反映其祭祀对象应主要是太阳

远祖的庙叫祧,用土和石头垒砌起来的祭祀高台叫坛,修筑平整的台地叫墠,祧、坛、墠均是庙类祭祀体系的一种形式,都是人为设计及修建的[5]。红山文化时期,圣人借助神秘力量管理社会,这是红山文化社会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所谓神秘力量是指冢、墓、庙、坛等,包括墓里葬者所配用的玉器。圣人借助神秘力量管理社会,敬天(敬天神)、敬地(地祇、社稷)、敬祖先、敬物灵(日月),核心问题是要解决人的生灵(精神)问题。如果把牛河梁遗址祭祀看作是一个由积石冢、庙宇、祭坛组成的相互“配套”系统,那么祭祀活动应是以积石冢祭人(鬼),以“女神庙”祭祖(远祖),以祭坛祭天地。《礼记·效特牲》:“以圆丘祭天,方坛祭地”,由于相比三环石坛牛河梁第五地点方形祭坛可能更具祭地功能,因此三环石坛的祭祀对象应该是祭天(日月)。《礼记·祭义》:“祭日于壇,祭月于坎”,那么牛河梁三环石坛更可能是祭日坛。从坛体形制看,三环石坛是由立直石界桩排成的正圆形的三重圆,其立石为淡红色的安山岩,各层石界桩圈稍有内收,外圆、中圆、内圆台基由外圆向中心层层高起,在内石界桩圈与封石阶台边沿间,排列一周彩陶筒形器,这应是古人直观地用立置石块和筒形陶器圈成的太阳;从遗址分布看,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三地点和田家沟红山文化第一地点的墓葬均呈太阳圆形分布,都反映了红山文化时期人们对太阳有特殊的情感、坚定的信仰和狂热的崇拜。

(二)三环石坛坛体形制蕴含太阳周日运行轨迹

我国古代盖天图中的内环(内第一)、中环(中第四)、外环(外第七)三条日道,表现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四个中气,代表太阳在相关时间的周日视运行轨迹。夏至日太阳运行于内环,春秋分日运行于中环,冬至日运行于外环,三环石坛横截面恰恰具有这个特点。三环石坛界桩圈直径由外到内分别是22米、15.6米、11米,以此比例作图三个同心圆,并垂直作X轴和Y轴,可以看到,夏至日太阳运行于内环,白天在A′D′A弧上运行,夜间在ADA′弧上运行;春秋分太阳运行于中环,白天在B′E′B弧上运行,夜间在BEB′弧上运行;冬至日太阳运行于外环,白天在C′F′C弧上运行,夜间在CFC′弧上运行。再在Y轴上适当选一点P,以P为圆心、PB为半径画弧,图表即显示B′E′B弧=BEB′弧,春秋分太阳运行于中环,昼夜时间相等,同时显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夜时间长度存在如下关系:

如图显示,G′点坐标为G′(cos∠1,sin∠1),H′点坐标为H′(2cos∠2,2sin∠2),则可得cos2∠1+(sin∠1+b)2=a2,可得sin∠1=1/2b,同理可得4cos2∠2+(b-2sin∠2)2=a2,可得sin∠2=1/2b,故∠1=∠2,即∠G′OA′=∠C′OH′,∠GOA=∠COH,继而可得∠GOG′=HOH′,因此,GDG′弧/G′D′G弧=H′F′H弧/HFH′弧。即,以P为圆心、PB为半径的弧所分割的内环与外环的两部分构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夏至与冬至的昼和夜时间长度成反比。

我们知道,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春秋分昼夜时间基本相等;夏至日出时刻为4点28分,日落时刻为19点40分,昼夜时间之比约为15:9;冬至日出时刻为7点26分,日落时刻为16点35分,昼夜时间之比约为9:15。可见,三环石坛横截面图所反映出的夏至与冬至的昼夜时间与当地天象基本吻合,该坛完整表现了当地太阳运行轨迹。

(三)三环石坛可能具有太阳祭祀和观象授时双重功能

古人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特别是确定时节的需要观测天象,直观确定日月星辰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以所获“知识”创造了早期“历法”。新石器时代的历法是山头历,也称地平历、定点历,即人们周而复始地站在一个观测点,以山头为标尺观察太阳升降及所在的位置,以此知时节[6]。《山海经·大荒东经》记太阳所出之山六座,均在东方;《山海经·大荒西经》记日入之山也是六座,均在西方。牛河梁、东山嘴、半拉山、那斯台等红山文化遗址东南方向几乎都有一座绵延起伏的山,都具备比较理想的测日出、定季节的参照物。站在三环石坛遗址点,周而复始观察对面山头某个点的日出,标示各时节日出位置,勾画出一个太阳年,便形成了山头历。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二号墓出土的长约2.6厘米、高1.5厘米、厚0.2厘米的半圆形绿松石坠,石坠上有“波纹”,正如冉冉升起的太阳,其底部有“地平线”,长过太阳直径,恰似太阳一半隐在地平线下,一半在地平线上,田家沟红山文化遗址第一地点五号墓也出土了这样的绿松石坠。因此,三环石坛还应具有观象授时功能。由于观象、授时是围绕太阳运行轨迹这个核心进行的,那么在进行授时活动时可能也在祭祀太阳,同理在祭祀的同时也可能在进行授时活动。

三、三环石坛祭祀活动的主要特征

(一)祭祀坛体坚固持久

三环石坛坛体三层阶台每层都以排列的立石组成石界桩,形成外、中、内共三周同心圆状石界庄圈框定的坛的三层台阶。它们由外到内渐有高起,共同构成坛的基础和架构。内石界桩圈中心范围内有以石块砌筑而成的台面,其弧度与石界庄圈弧度基本相同,应是坛顶。坛体选用石料并非随意,一些石料是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开采的。石界桩立石为安山岩石,这种石质开采时易形成棱体,更适合用作石桩,这也说明当时红山人对地质岩性的认识水平和坚固持久、一劳永逸的建筑思想。

(二)祭祀活动集中统一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雷广臻认为,牛河梁红山文化主要遗址的积石冢、女神庙、祭坛等的整体功能是为古人进行聚会、社交、祭祀等活动提供场所,古代祭祀活动也经历了集中祭祀到分散祭祀再到集中祭祀的过程。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积石冢、女神庙和祭坛建设虽有先后次序,但其大体也是在同一时段建成的。这一大型祭祀群的工程建设,要求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反映了当时集神权、族权、政权甚至军权于一体的显贵阶层已经出现。三环石坛处于牛河梁红山文化时期最晚段,标志着这一集中敬神时期已经到来。

(三)祭祀对象趋向专一

红山文化早期的白音长汗遗址山峰顶端规模最大的第5号墓上砌有石圆圈,而其余诸墓均无石圆圈,并且规格明显偏低,推测第5号墓可能为墓和坛的结合体。牛河梁第五地点方形祭坛及三环石坛都与积石冢分开设置,说明红山文化初期为冢上设坛,到了晚期这种特点虽有所遗留,但开始单独设坛。这一时期,红山人已建立了一个庞大统一的祭祀系统,系统各单元有联系、有协调,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已由人神共祭,发展到了以积石冢祭“鬼”、以庙祭“祖”、以坛祭“天地”的新阶段。

四、结语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环石坛被确认为祭坛,应建于牛河梁红山文化最晚阶段,处于红山文化发展鼎盛时期。三环石坛祭祀对象应主要是太阳。

第一,三环石坛建筑风格反映其祭祀对象应主要是太阳。从坛体形制结构看,它应是古人直观地用淡红色的立置石塊和筒形陶器圈成的太阳。从遗址分布看,牛河梁红山文化其他地点也发现了呈太阳圆形分布的遗址,反映了当时红山人对太阳的特殊情感。

第二,坛体形制结构蕴含太阳周日运行轨迹。这个由立直石界桩排成的正圆形的三重圆坛,是迄今所见史前时期最完整的盖天宇宙论图解[7]。春秋分太阳运行于中环,昼夜时间相等;夏至日太阳运行于内环,冬至日运行于外环,夏至与冬至的昼和夜时间长度成反比,与当地天象基本吻合。

第三,三環石坛可能具有祭祀和授时双重功能。三环石坛周围的天际和绵延的山头,构成了比较理想的观测日出的山体轮廓参照体系,遗址周围出土的半圆形绿松石坠上有“波纹”和“地平线”,正如旭日东升,因此该祭祀点可能还有观象授时活动。观象授时是围绕太阳运行这个核心进行的,那么三环石坛可能具有祭祀太阳、观象授时双重功能。

当时红山人的祭祀活动集中统一,祭祀活动趋向专一,祭祀对象主要是太阳。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那么这个建立于五千年前的三环石坛将是我们所知的最早的日坛。

——————————

参考文献:

〔1〕〔2〕牛河梁红山文化发掘遗址报告(1983—2003年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11.

〔3〕索秀芬,李小兵.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分期初探[A].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会议论文集[C],2005(11).

〔4〕赵宾福,白玉川.从居址到墓地: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时代变迁与功能转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5〕雷广臻.关于红山文化研究几个问题的再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6〕雷广臻.从红山文化看社会管理的起源[N].光明日报,2012-12-03.

〔7〕冯时.红山文化三环石坛的天文学研究[J].北方文物,1993(01).

(责任编辑 徐阳)

Sacrificial Study on  Three-ring Stone Altar of Hongshan Culture in Niuheliang

WANG Hong-zhi, WANG Jian-feng

(Chaoyang Teachers College, Chaoyang 122000, China)

Abstract: Three-ring stone altar of Hongshan culture site in Niuheliang was confirmed as an altar, which should be the latest stage of Hongshan culture in Niuheliang building, and was in the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ngshan culture.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the altar reflected that its sacrificial object should mainly be the sun, and the shape and structure of the altar contained the daily trajectory orbit of the solar cycle. The altar could also have the dual functions of sacrificial and timing. At that time, the sacrificial activities of Hongshan people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This three-ring stone altar built 5,000 years ago could be what we know the earliest altar of the Sun.

Keywords: Niuheliang Site; Hongshan Culture; Three-ring Stone Altar; Sun Sacrifice

猜你喜欢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中的玉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