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意灵 郑永锋
摘要:目的 探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符合各项参数指标的呼吸道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乳糖酸红霉素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各项病症体征消失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道肺炎患儿在使用乳糖酸红霉素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能够更好地减少病症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阿奇霉素
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肺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通常会以急症的形式呈现,这种肺炎的呈现形式在获得性肺炎中占比大约在20%左右。相比成年人而言,小儿出现支原体感染导致相应病症出现的概率要更高一些。由于大部分医护人员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来进行相关病症治疗,因此,现阶段小儿出现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现象的概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一旦儿童出现了支原体感染的现象,就会有明显的病症表现,大部分小孩会出现高热现象,且有明显的咳嗽病症,倘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患儿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医学研究者认为应当使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患儿进行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问题的解决,让幼儿的病症在更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符合各项参数指标的呼吸道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周岁以上的患儿有63例,4周岁以下的患儿有37例。这100名患儿在身高、体重、性别、家庭背景等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因此可作为本次调查实验研究的对象。
纳入标准:无任何先天性的器官疾病;无任何先天性的精神类疾病;患儿及患儿父母同意。
1.2 方法
在分组进行有差别的病症治疗和控制之前,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的止咳化痰、平喘和退热治疗。对照组患儿添加使用乳糖酸红霉素,使用规格为20~30 mg/kg,使用方式为静脉滴注,使用频率为3次/d。
观察组患儿在进行乳糖酸红霉素使用的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使用规格为10 ml/kg,使用方式为口服,使用频次为1次/d。服用3 d,停药4 d。两组患儿均以7 d为一个疗程进行病症治疗和病症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效果为痊愈、好转、无效,各项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体征均彻底消失,胸部X线检查以及血象检查所有参数均恢复正常为痊愈;各项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体征得到了明显改善,胸部X线检查以及血象检查各项参数均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为有效;各项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体征仍然存在,病情无任何明显变化,甚至更为严重,胸部X线检查及血象检查各项参数均未得到好转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病症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小儿出现支原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这种病菌的大小十分特殊,是一种可以独立生存的病原微生物。由于这种支原体本身并没有细胞壁等结构,因此使用头孢类菌素或青霉素来进行病症治疗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头孢类菌素以及青霉素在进行抗菌作用时,其机理为干扰病菌内部细胞壁的合成,而支原体不存在细胞壁,因此头孢类菌素和青霉素的使用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在进行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症治疗的过程中,大部分医护人员都认为应当使用大环内酯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来进行抗菌治疗。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阻断蛋白质的合成,进而达到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的使用很可能会对患儿产生不利影响。如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可能出现软骨发育不佳的情狂;如进行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很有可能影响到患儿肾脏的发育,加大患儿肾脏排毒功能的负担;如进行四环素类药物使用,很可能会让患儿的牙釉质出现问题,最终导致患儿的牙齿发育健康受到影响。上述三类药物在成年患者出现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症后,能起到良好治疗效果,但却极为不适宜未成年患儿使用。
支原体肺炎在发病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病程缓慢的特征,但除了病程缓慢这一共性特征之外,其余病情会由于幼儿自身的身体状况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对临床发病规律进行了统计和研究后,医护人员发现,有些患有该类疾病的幼儿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发热症状。而有些发热症状不明显,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厌食和咳嗽现象。即便均出现了发热症状的幼儿,在发热症状的严重程度上,也存在明显分别。有些幼儿会出现持续性高热现象,但有些幼儿则不然。有些幼兒除了发热之外,还会有中耳炎等病症出现。在咳嗽问题的分析上,研究人员发现有些幼儿会以刺激性干咳的方式来表现病症,而有些幼儿则会咳出白色的痰液,且痰液的质地较为粘稠。医学研究者在有关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过程中明确表示,大多数罹患支原体肺炎病症的患儿都存在病变的可能,有些患儿只会出现支原体肺炎病症,但有些患儿会出现严重的胸部积液现象,如若支原体感染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有些患儿还会出现闭塞性的毛细支气管炎。情况较为严重的,会导致患儿一侧的支气管发生完全闭塞现象,最终给患儿带来极为不良的生理体验。一旦患儿出现了支原体肺炎病症,那么相应的病程就通常会维持3~6个月左右。如果在病程持续期间,患儿还出现了其他细菌或病菌感染现象,那么患者儿童的病情会呈现出持续性加重的趋向。通关医学研究者的论述和研究不难发现,对罹患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儿童采取更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控制儿童的病情发展状况,降低儿童在病情发展过程中的生理不适感,提升患者儿童的治疗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乳糖酸红霉素作为支原体肺炎病症治疗的重要药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为研究学者所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乳糖酸红霉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唯一药物。虽然相比较喹诺酮类药物和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及四环素药物而言,乳糖酸红霉素的治疗的确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完善其治疗效率。医学研究者仍然认为需要不断的改进其治疗理念,尝试选择和研究使用其他的药物。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使用了乳糖酸红霉素,该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种抗生素有极佳的抗菌活性,能够在患儿出现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症后,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这种药物在服用后存在较为明显的肝毒性,极大地影响到患儿的脏器功能健康,且在进行静脉滴注的过程中,无法带给患儿较为良好的病症治疗体验。有些患儿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配合度不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无法达到理想期待状态。在观察组中配合口服使用阿奇霉素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阿奇霉素也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对红霉素结构进行有效的修饰,不会对患儿的脏器产生较为明显的损伤,能够在支原体感染病症控制的过程中,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通过大环内酯类药物来帮助患儿进行抗菌治疗,能够使得患儿的支原体感染病症得到有效控制。
大部分家长对阿奇霉素的使用效果并不了解,在子女出现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症后,不会主动选择此类药物进行治疗。实际上,阿奇霉素在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症控制方面是能够起到良好效果的。因此,医护人员应当进行阿奇霉素使用质量的进一步宣传与推广,让更多家长意识到阿奇霉素使用的必要性。医护人员应当根据家长所受教育文化程度背景的不同,进行具有针对性地推广和宣传。若家长本身受教育文化程度不高,那么医护人员可采取口头宣教或海报张贴等方式,让患儿家属以更为简单易懂的方法了解阿奇霉素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效果。如果家长本身受教育文化程度较高,可采取宣传手册分发或宣传视频播放的方式,让患儿家属以更为科学专业的途径了解阿奇霉素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效果。幼儿家属意识到阿奇霉素在患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症控制方面产生的作用,就能督促患儿以更为配合的方式来进行阿奇霉素的运用,以期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相应的病症控制,使得患儿的身体健康得到有效的恢复。想要阿奇霉素使用的宣传推广达到理想状态,医护人员就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如果只在某一特定时间阶段进行阿奇霉素使用效果的宣传,是难以达到预期宣传目标的。医护人员应当将阿奇霉素的使用宣传,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来进行,只有如此才能够逐步的改变家长和患儿的思维,让家长和患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阿奇霉素,在患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症控制方面产生良好效果。对有效改善患儿的病症治疗体验,缩短患儿的病症治疗时间,都能够起到较为明显帮助作用的。
综上所述,呼吸道肺炎患儿在使用乳糖酸红霉素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能够更好地减少病症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高清丽,李红叶,王风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9,(05):34-35.
[2] 付艳红.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10):35-36.
[3] 窦锦荣.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7):126+128.
[4] 張亚琴.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