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书院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与终身教育发展

2022-05-30 21:04黄静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乡村振兴

摘 要: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振兴,终身教育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教育制度的支撑。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广大农民,而农民的综合素质对乡村振兴的深度和纬度有决定性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当下的农民、农村、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并且使广大农民在乡村中有所作为,带动乡村振兴,需要广大农民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不断学习,增加自身技能和知识储备。闽北地区书院文化蔚为壮观,可借力书院文化,促进乡村振兴与终身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书院文化;乡村振兴;终身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终身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Z190020)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振兴。乡村振兴涉及与之相关的各个层面,乡村在广大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福建省乡村振兴涵盖了福建省特色乡村的建设发展、传统村落的规划与保护、地域特色产业链条的构筑、传统人居环境的美化、历史名镇名村的振兴、城市文化记忆的苏醒(城中村、旧厂房、仓库改造)、城乡统筹建设与发展等等。时代在进步,乡村在每个历史时期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定位也在变迁,乡村振兴也非一朝一夕可实现的,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经济现状、社会需要、人才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发展,方能让乡村实现良性和生态的长远振兴。

自古至今,乡村都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北理学大家朱子(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描绘了一派清丽秀美的乡村田园景象。在现代社会,传统的乡村聚落规划已无法满足当下新的人居需求,让乡村焕发新的活力,为乡村植入文化创意的新血液,打造 美丽宜居且适合生活、生产的村落环境,对于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广大农民作为乡村的主体人物和核心要素,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当前乡村振兴政策利好,广大农民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下,结合所在乡村的具体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生产行动和计划,尤为重要。然而,新时代的新机遇,也对农民群众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农民群众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成长。闽北地区书院文化历史悠久,本文以闽北书院文化为切入点,研究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书院文化在乡村终身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一、闽北地区乡村书院文化的现状

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多变的地形和源远流长的移民文化造就了福建多姿多彩的乡村建筑风貌。闽东以江城文化为主的建筑,闽西以移垦文化为主的建筑,闽中以山林文化为主的建筑,闽南以海洋文化为主的建筑,闽北以书院文化为主的建筑,八闽之中,地域建筑风情迥异,地域建筑文化蔚为壮观。以闽北为例,闽北地区的乡村大都背山靠水,乡村掩映在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色中。历史上,朱熹等儒学大家盘桓讲学于此,庄严肃穆、英华内敛的书院建筑,如兴贤书院、和平书院、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等,见证了往昔书院文化的兴盛。

史料记载,自唐朝垂拱年间至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千多年里,武夷山共有二百四十八人中进士,可见在武夷山民间崇尚读书已蔚然成风。受当时朝廷科举取士制度以及朱熹等大儒的影响,武夷山书院文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武夷山民间至今仍有种“桂”的风俗,寓意蟾宫折桂,民间砖雕图案“平升一级”“魁星点斗”等依然在述说着武夷山人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实现功成名就的愿望[1]。近现代以来,随着新式学堂、学校的创建和兴办,书院建筑慢慢地蒙上了尘土,它们多是作为一种历史建筑遗存而存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化表现形态,逐渐失去了往日里讲学育人的社会功能。

兴贤书院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始建于南宋,为纪念理学先贤胡宪而构筑。整体建筑坐西朝东,原建筑总占地约2000平方米。书院是儒生聚宿和讲习之地,其所满足的功能主要有讲学、祭祀、藏书、住宿、游憩等。在建造书院时儒生也会参与,儒家所强调的礼仪规范在书院空间也会有所体现[2]。以兴贤书院、紫阳楼为例,当下,除了一些学者考察研究,以及一些对乡村文化感兴趣的文人、游客会去走访之外,更多时间它们是闲置的,甚至局部已经废弃,但是当地村民依然对它们念念不忘。每逢有人问及,必然会热情地引路前去。兴贤书院的门楼保留得比较完好,但是内部空间组织如今已经残缺,只剩下最前面的一进相对完好,后面的部分墙垣已经坍塌。如今,人们只能从史料和文献记载及村民的口口相传中感受当年的盛况,书院平常也未作教育场所加以使用。紫阳楼虽然在旧址上复建,目前更多是用来存放当年的书院遗存,作为文化景点,并且因为门票的缘故,平常,村民们并不会无端进去感受其书院氛围。书院作为传统农村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播教育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乡村书院可以此为契机重现往昔盛况,为乡村振兴助力。

二、乡村书院文化的特点

古代,通过读书科举取士是很多人的理想,人人都想“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而书院的产生并不全是为了帮助人们科举高中,书院的存在,更多是为了讲学、教化,重视的是人的品德才情培养。因此,在官学鼎盛的背景下,书院依然宛若一股清流,形成了区别于官学模式的地方教育形式。中国古代的书院文化可以追溯至汉代的精舍、精庐,武夷山地区的书院文化始于唐朝,至宋,日益鼎盛。元明清時期,书院教育依然在我国封建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地方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千百年来,各地书院教育形式丰富,内容多样,内涵深厚,书院文化精神可谓博大精深,其中更是蕴含了耕读传家、为人处世的诸多精神要义,勤于进取的文化内涵,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经世致用的文化要义等。这些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在我们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对人们的终身教育和乡村振兴有着很大的指引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各类新式教育陆续形成,传统的书院也逐渐被新式学校取代。以闽北为例,闽北南平市,历史上,儒学大家朱子曾在这里琴书五十载,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学文化体系,透过世人对南平的盛誉——“道南理窟”“理学之邦”,可以窥见南平地区的文化高峰、理学底蕴。而朱熹在此讲学的主要场所便是书院,著名的如紫阳楼、兴贤书院等。除此之外,南平地区著名的书院还有和平书院。和平书院是后唐工部侍郎黄峭归隐后所创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书院建设伊始,为宗族办学,主要是供黄氏族中弟子学习。因其办学形式独具特色,和平地区乃至周边的邵武地区的其他宗族纷纷效仿和平书院办起了宗族书院,在当地形成了浓厚的求学氛围。随着时代的变迁,至宋代,和平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由一开始的宗族书院逐渐演变为地方学子求学的地方性学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书院作为和平小学供学龄儿童就读。而今的和平书院,已然褪去了历史上讲学育人的功能,但是作为和平地区重要的建筑文化遗存,它所承载的书院文化精神依然影响深远。书院在教化民众上所提供的模式,依然值得思考,并需要在现代社会进一步实现传承、创新和发展。

乡村书院在办学过程中,大都因地制宜,组织机构设计简单,避免了因为组织机构冗杂带来的诸多管理问题。书院的管理者一般是当地比较有名望的著名学者或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书院具体的课程上,围绕儒家经典著作、诗词、历史典籍等设置,重道德教化。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特色课程,比较灵活,南北方不同地区差异较大,这也符合因地制宜的特殊性。此外,书院对慕名而来的学生实行门户开放学习的形式,学生可以在不同书院学习不同知识,这种开放的学习氛围也促进了不同学术思想和新的学科知识的交流碰撞。在管理上,书院虽然机构简明,但是也有自身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模式,而且规范的书院制度和管理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终身教育背景下乡村书院的进一步发展,在组织机构上也可以参考传统书院的组织管理。

《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亦由此衍生。传统的伦理道德、朴素的处世哲学、农事耕作的技巧、屋宇构造的形制等文化在书院的推动下脉脉相传。书院不仅仅是教育组织形式的重要补充,更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当下,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书院在乡村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作为乡村社会的重要组织结构,书院在乡村振兴中如何传承和发展其固有的社会功能,同时为当下的新农民接受继续教育和学习各项新技能、新知识提供帮助,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三、书院文化对终身教育的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最终应实现乡村由内而外的长久的振兴,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业是农村的主要产业,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深度和维度。终身教育的观念由来已久,且越来越受重视。随着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以及不同学科知识的多元化发展,知识型经济也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形式。《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扎实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时代在进步,农村的语境也不同往日,新型农民、新型农业业态也应运而生。老一辈人口传心授的农事经验、耕作技巧,已然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的社会生产,而传统农村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在当下的经济大潮中也难以形成规范化发展。因此,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3]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书院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成熟的社会文化教育形式,其组织管理方式和教学特点对于推动终身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具有很大促进作用。要让乡村书院变成乡村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乡村振兴提供知识储备和智囊支撑,一方面,需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政策主导、区域协同、高校助力的方式,全方位地为乡村书院文化助力,高校整合各方教育资源为农民的终身教育提供基本的师资支撑,并且在一定的规章制度范围内,帮助积极参与学习的农民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社区的综合联动和协调作用,是书院机制正常运转的重要枢纽。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书院讲堂,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教育,使广大农民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提高大家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做到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避免一刀切带来的空洞和不实用,提高农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除此之外,对于乡村建设发展初见成效、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的村落,书院教育可以逐渐形成自身的教育体系,及时总结经验、归纳方法,为进一步的推广传授提供条件,同时,为新一代农民的终身教育提供知识沉淀,也为更好地应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

乡村书院在当下的发展,要明确其作为农民终身教育的载体及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清晰目标导向,以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为初衷,以乡村的长远振兴为目的,分析这些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产业、民间习俗、民间工艺以及与之对应的生产模式等,研究与乡村地域文化和产业形态相适应的田园综合体开发模式。在明确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寻找乡村书院的适宜模式、地域特色,开发适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书院教育发展模式,为乡村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四、结语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振兴,它涵盖了乡村产业的振兴、乡村专业人才的振兴、乡村地域文化的振兴、乡村生态链的振兴以及乡村社会组织的振兴。乡村振兴不能仅仅局限于乡村经济的振兴,它是自上而下、由内及外的振兴,乡村振兴的愿景是乡村民众在绿水青山的芬芳中打造属于乡村的美好明天。既要有美丽乡村的外在形态,又要兼具文化小镇的深層内涵,让大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更深层次的目标,助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福建省乡村振兴过程中,各个乡村可以结合自身地域文化,以文化为魂,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古往今来,书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体,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书院在宣扬终身教育理念方面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乡村振兴既要为乡村塑形,更要为乡村铸魂。书院文化源远流长,以书院文化为契机,通过终身教育,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文化内涵,是大有裨益的。书院文化作为一种更深层次的力量,其自身所具有的地域性、主导性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智慧储备与人才培养。乡村振兴战略下,书院文化的利用不仅仅是一种“重启”,更是一种“升级”,在传承发展书院文化原本优秀的组织机构管理经验的同时,融入终身教育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举措,必然会使书院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也使书院文化和终身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2]黄静.基于民间艺术视角下的武夷山地域建筑形式语言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17.

[3]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史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255.

作者简介:

黄静,硕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地域建筑与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乡村振兴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