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家养老模式的养老居住区设计研究

2022-05-30 10:48张晓霏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开封市人口老龄化

摘 要: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社会养老需求日益增长,人口老龄化及对老年人的关注缺失已成为我国突出问题之一。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加强针对老年人居住区环境的设计已刻不容缓。通过分析我国传统思想对养老模式的影响和老年居住区的发展趋势,总结老年人特征与居住区环境之间的关系,对老年人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开封现有居住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现状分析,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为开封市今后养老居住区和老年人居住环境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模式;养老居住区;开封市

一、居家养老模式概况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我国大约有14亿人,人口数量庞大,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很少。随着人口政策的控制,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中国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8%。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老年人口体量更大,增长速度更快。根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达到3亿;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达到4.34亿。

(二)居家养老模式占主导

尊老爱幼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人对家族亲情看得比较重要,长期以来就形成了居家养老的社会习俗。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大部分老年人更喜欢传统的居住模式,习惯了长期以来的生活环境和邻里关系,不愿放弃以前的生活模式。通过对北京某一住宅小区的调查发现,在600个老年人中有93%的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模式。我国当前的养老院生活条件、服务条件和管理水平等都不高,这也是老年人更愿意居住在自己家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老年居住区的发展

老年人对居住区的设计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除了在法规层面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外,还在居住区的设计上进行了一些优化。最开始只是对一些老年住宅进行了相关的设计改造,后来发展到对居住区都进行适合老年人居住的设计改造。在老年居住区设计中,有医院养老模式、设施养老模式、住宅养老模式等。

在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初,大多数人都认为医疗护理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相关部门在医院的建造方面增加了投资。但是后来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医院里住了大量慢性病患者,他们的病情稳定,康复起来很慢,这就导致了医院床位紧张,相关部门对于医疗的支出过于高昂。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就开始投资修建养老院,增加康复设施的投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那些常年住在医院的慢性病人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的问题。但是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康复机构和养老院并不是老人们想要的生活场所。

二、开封现有居住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开封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给开封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主要体现在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的转型以及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膨胀等,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而要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就要推动居家养老居住区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发挥积极作用,加快促进居家养老居住区的发展,加快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一)缺少居家养老模式的老龄化居住区建设

从目前开封现有的居住区来看,几乎没有独立的老龄化居住区,大多是普通的住宅小区,而这类小区在规划设计上并未设置针对老年人的相关设施。即便有少量小规模的老年居住区存在,也几乎都是以老年公寓、养老院为基础进行建设的,并不符合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以及其对于居住环境的心理诉求。

(二)空间环境缺乏针对性

在目前开封现有的小区中,即使是居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的居住区,其环境的设计也缺乏针对性,对于老年人的需求考虑不足。无论是对老年人活动空间的设置,还是便于老年人辨识的标识系统,或是有助于老年人活动的辅助设施都较为缺乏,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三)将适老设计简单等同于無障碍设计

在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居住区设计对于这一问题的应对明显不足,甚至是简单粗暴地将适老化等同于无障碍化,只停留在宏观概念上而未对细节进行考究。这种设计并不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和老年人喜爱的生活环境,这也就在无形中将老年人“锁”在了家里,显然是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

三、基于居家养老模式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反应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也随之减弱。设计中要尽可能考虑到老年人活动环境的安全性,提升环境的无障碍性,让其能顺利地进行日常的基本活动。比如在进行老年住宅楼的地面设计时,防滑性能是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的地面设计应采取防滑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以防止老年人活动时发生意外。另外,为了保证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在危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应在室内安装煤气检测报警系统、漏电保护系统和紧急呼叫系统等。对于墙角和其他有尖角的地方可以进行无尖角设计,必要时可以用海绵材料进行软包。室内的开关尤其是卧室开关,一般可选用双控开关。

(二)易识别性和易达性原则

老年人由于视觉与认知能力的下降,对于相似事物的反应往往会较为迟缓,容易出现混淆、认不清,甚至记不清的状况。设计中,应尽可能考虑到环境的易识别性,通过简明的标识设施、清晰的路网设置、标志性的节点设置,或者通过感官的多方式刺激,让其对周围的环境认知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易达性是指老年人能轻松、顺利到达其想到达的目的地。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行为能力、出行的方式与时间段等因素,合理地设置节点的辐射半径。同时,考虑环境的无障碍性、公共设施的配套与布局、场地的连通性等,增加易达性实践的可能性。

(三)生态健康性原则

生态健康性指的是通过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设计去营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社区环境,使老年人能从生理、心理与行为等方面感受到环境对自身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生态性绿地景观空间的营造,通过植物的搭配与组合,促进老年人与环境的互动,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四、基于居家养老模式的养老居住区设计策略

结合场地现有状况以及区域的上位规划,综合考虑场地的主体人群使用需求,在进行设计定位时,提出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优化现有建筑的布局形式,对建筑密度进行适当调整,通过相应设计原则与方法,营造出适合老年人的安全、舒适、便利的适老化居住区外部环境。

(一)邻里交往空间的设计

交往行为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的紧密性与融合性。邻里交往能让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获得其自身所需要的各方面社会支持,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是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老年人所需的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提供场地。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到户外动态活动空间和静态活动空间的设置。动态活动空间需要提供诸如健身、娱乐、休闲、交流互动等功能,而静态活动空间则主要提供诸如下棋、聊天、静坐等好静或活动不方便的老年人使用的空间功能。在空间设置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老年人活动半径,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其次也要保持静态与动态空间的适当隔离,以防止二者之间相互干扰,达不到空间本身所需要的效果;最后也要保证空间之间的连通性和渗透性,让老年人能够在身体机能承受的范围内找到合适的休憩或观赏空间,这也可以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往,从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与寂寞感,使其有重新融入社会的感受。

(二)康健景观空间的塑造

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或者病变问题,这使得他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与居住区友好和谐环境的发展与营造。因此,在居住区环境设计过程中,可考虑引入绿地景观概念,通过绿地景观多样化的构成形式以及与其产生关联的多样化活动设置,利用自然元素进行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将康复性景观疗法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功效充分发挥。在使用过程中,人与绿地景观产生互动,通过参与园艺种植等活动方式,让老年人感受自然的同时体验劳动带来的充实感与愉悦感,为老年人创造健康且便于交往的空间。

无论是场地现有地势,还是设计所营造的地势,在设计的过程中都要考虑结合缓坡、扶手等保护措施去处理地面高差,尽可能通过无障碍化的设计理念让老年人在感受空间的同时,保证在区域中的安全性。对于区域中原始存在的不利影响因素,如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冷却塔、配电房等,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去规避或隔离该区域,通过植物与安全护栏的结合去模糊区域的边界,让其看上去不要显得过于生硬。

(三)多样化健身空间的设置

健身空间是老年人进行户外健身和活动的场所,是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健身空间,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身体状况进行差异化设置,让老年人对健身设施有更多的选择。在健身器材活动区域,设置了可供腰、腿、手、肩等身体各部位锻炼的健身器材,提供多样性健身选择,保证身体全方位锻炼。对于运动量较小的设施和场地的布局方式,要考虑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将多样化的健身器材合理布置在宅间绿地以及便于达到的中心绿地上。同时,对于小型运动需求,如打太极、舞剑、跳操等健身场所的布局,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结合绿地组团空间及步行道的设置,采用在住宅周边进行均匀分布的方式,将健身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健身空间,辐射有健身需求的老年人。同时,对于运动需求量较大的健身场地,如门球场、羽毛球场等的空间布局,应该尽可能在老人步行可达范围内进行远离居住区的场地设置。在健身空间的布局上,应该尽可能考虑到场地设置的安全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健身空间铺装设置的缓冲性与防滑性,以防止或减轻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小心产生的意外伤害。在器械的颜色与材质上,结合不同功能性质的同时,考虑炎寒天气中器械与老年人肌肤接触的舒适度,通过隔热、防滑等材质的布局包裹处理,缓解环境带来的灼热或冰冷的感受。

(四)老年友好性场所精神的营造

老年友好性场所精神的营造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出于对户外活动空间、绿地空间、健身服务空间、交通路网通达性等因素的考虑,对居住区环境进行适老性设计。交通网的设计要考虑人车分流,提升区域步行活动的安全性,以外围环形交通系统为主。根据设计规范与要求,区域设置一定的隐形消防通道,以保证消防通道动线的畅通性,提升区域的消防安全性。在停车位的设置上,考虑地下停车位为主、地上外围生态停车位为辅的设计,结合局部无障碍停车位设计,满足多功能停车需求。户外活动空间的功能应多样化。绿地空间植物搭配从视野环境的营造、场所空间的可亲近性、场所植物的康健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第二是希望通过老年人更好地使用居住区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同时,增进邻里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营造老年友好性场所精神。

五、结语

我国已进入了人口老齡化时代,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设计出符合现状的老年居住区,推动老年居住区的发展建设,是设计者的责任,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本设计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提出居住区的设计应该从老年人群体的特征和需求出发,考虑到环境设计中的适老性设计,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设计,将安全、健康、舒适、无障碍、可参与等原则运用到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建适合老年人生活和养老的居住区外部环境,提升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佳琦.适宜于老年人行为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3.

[2]王菊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苏州:苏州大学,2015.

[3]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柴彦威.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胡仁禄,马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张晓霏,硕士,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系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开封市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开封市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焦跃进当选政协开封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
开封市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基于隶属函数模型分民族人口老龄化的综合判别
开封市城市道路综合整治探讨——以开封市大梁路为例
开封市地面沉降监测站建设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