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而富有意义

2022-05-30 10:48张利平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工匠劳动创设

张利平

通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关于“情境”和“情境创设”有如下表述:

1.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

2.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

3.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教师创设的情境需达到以下标准:真实;富有意义;具有综合性;能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学习;能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

好的情境往往是真实的,是可信、可亲的,是取自现实生活,而非虚构的。因为真实的情境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好的情境往往是富有意义的、合理的,是与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相匹配的;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指向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好的情境往往具有综合性。情境要为教学服务,要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对任务的提出、活动的开展和学习的评价有着切实的价值。教师不能创设出标签化、碎片化、表面化、庸俗化的情境,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而应考虑在教学的重点环节、难点环节、亮点环节创设情境,在新课导入、课堂转折、课后总结等关键点创设情境。

好的情境往往能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进来,进入学习的状态。

好的情境往往能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借助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在观察与体验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从而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

接下来,笔者就基于以上五个标准带领大家欣赏三位老师在执教《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时所创设的情境:

学习情境一(无锡的张春华老师):本文是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劳动主题中的一篇新闻评论。有师生认为该篇文章的话题不新颖,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师生认为新闻评论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没有多大的用处;也有师生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工匠精神已经过时了;还有师生认为不论是劳动还是学习,都需要工匠精神。如果你是教材的编者,你会如何说服老师和同学正确认识这篇新闻评论的学习价值?

欣赏:这位老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指出这篇文章属于新闻评论,并让学生为教材的编者“代言”,阐明学习这篇课文的价值。在布置任务之前,老师列举了人们对这篇文章的一些看法,以引发学生思考。“学习价值”是个大概念,能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认识新闻评论这种文体,进一步学会写新闻评论。这篇新闻评论的内容是关于工匠精神的评论,认识工匠精神和践行工匠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学生人格完善的需要。明确了文本的学习价值,也就读懂读透了这篇文章,可谓匠心独运。选取教材编者的视角,角度独特,站位较高,能俯瞰学习全过程:猜一猜,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新闻评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谁的理由更充分。理一理,这篇新闻评论在评论什么?请梳理本文的写作脉络。评一评,当代青年应该学习怎样的工匠精神?请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猜一猜”的活动,让学习的内容变得有趣;“理一理”的活动,让学生在语用中学语文,让他们学以致用;“评一评”的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工匠精神更具时代活力,让学习更有意义。以教材编者的身份阐明新闻评论的“学习价值”,这一情境指向学习目标和文本内容,真实而富有意义。

学习情境二(北京的赵楠老师):近年来,校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劳动光荣”的主题也出现在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我校刚刚设立了专属于学生的耕种园地“开心农场”,注重从各个方面培育青少年的劳动观念与劳动品格。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设立这一农场?又为什么要在当下弘扬劳动精神呢?本期校刊《方圆十一》邀请你作为中学生特约评论员,对“开心农场”进行点评,并撰写一篇有关“劳动”的新闻评论,评点劳动精神的具体体现与时代价值,彰显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欣赏:该情境的真实性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学校开设的“开心农场”思考:为什么要设立该农场,为什么在当下弘扬劳动精神。让学生以校刊评论员的身份对农场进行点评,并撰写一篇有关“劳动”的新闻评论。情境的真实性显而易见。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情境贯穿了学习的始终:调研校园“开心农场”创立的缘由,拟写采访提纲;提炼课文的纲要,为撰写新闻评论创设模板,完成新闻评论的写作任务。这个情境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在写作任务的驱动下深入地阅读文本,并对“劳动精神”进行深度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老师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文资料:《中国需要“工匠精神”》《劳动者如何回答“时代之问”》《钟表修复师王津:择一事,爱一行,做一生》、张东辉《费希特的劳动思想及其在国民经济学中的运用》《大医精诚写大爱——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以这些资料作为“脚手架”,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加深了他们对“劳动精神”的理解,为完成有关“劳动”的新闻评论作了铺垫。

学习情境三(南京的庞冉老师):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由此,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在校园里,有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只属于高端产业,距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有学生认为工匠精神是“慢工出细活”,早已不适应当前快节奏的时代需求;有学生认为工匠精神起源于日本、德国等地,当前国内并不具备培育工匠精神的土壤。在这样的情况下,漠视、轻视劳动者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些学生轻视宿管教师、实验器材管理教师、校园保洁员等

欣赏:这个情境由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第一层,工匠精神提出的背景——源自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由李克强总理提出,内容是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二层,关于工匠精神,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识;第三层,列举现实生活中漠视、轻视劳动者的例子。背景的展示,足以引起学生对“工匠精神”这一话题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明白新闻评论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列举不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引发他们思考:“我”是怎么看待“工匠精神”的呢?三个观点都“否定”了“工匠精神”,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工匠精神的内涵,激发他们深入阅读文本的兴趣。由于对工匠精神没有明确、清晰的认识,所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会漠视普通的劳动者。这体现了情境的“真实性”。

情境是任务产生的背景,任务是情境中的任务。情境中的任务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并想办法将其完成。在这一情境中,老师布置了以下任务:

评选身边的大工匠,拟订评选标准,拟写采访提纲,撰写颁奖辞,写新闻报道,写新闻短评。

这一组任务,既要求學生深度阅读文本,又要求他们思考与表达,能很好地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显然,任务完成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系列任务,教师要设计学习活动,要提出测评标准。围绕任务,老师设计的学习活动如下:

另外,这位老师还指导学生阅读了一组文章:《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践行工匠精神的四个维度》《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工匠精神述评》(张辛欣)。

学习评价自然以学生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为依据。这一情境能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是优质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何创设高质量的情境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创设高质量的情境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挑战,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笔者认为,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要有极强的立德树人的意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是我们开展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育人功能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我们要朝着立德树人的方向不断迈进,创设优质的情境。

教师要关注时代、社会和民生。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并提升的。语文教师必须明白“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践行“学以致用,以用规学”的理念,关注时代、社会和民生,要让自己真正融入现实世界。这样才能在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师要学点哲学。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我们民族的最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第一要务是帮助学生“培根铸魂”,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尝试将简单的话题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让学生善思、善学。

总之,情境创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需注意上文提及的五个标准,争取创设出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

猜你喜欢
工匠劳动创设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工匠神形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