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研员的核心素养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2-05-30 20:07:56缪丽娟
师道·教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学研究教研

缪丽娟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推進,教研员的角色愈发重要,其核心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关系到教研辖区内的教学质量。因此,教研员要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服务好一线教师团队,发挥好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的作用。

一、教研员的核心素养

教研员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三个维度,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其中,专业精神属于教研员工作的内驱力,旨在展现新时代教研员的责任与担当,注重其具体工作状态;专业知识则属于教研质量的基础保证,涉及学科知识、教研知识和教师教育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可服务于高质量的人才培育,为教师及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专业能力侧重于教研品质的保障,依据在实践教研中对核心领域的关注,持续拓展教研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借助于优势资源促进教育创新,利用“教”与“学”关键问题的解决,积累更加真实、客观和可靠的数据,实现教学指导的提质增效。

二、新时代教研员核心素养提升路径

(一)汲取营养,充实内涵

教研员是教育发展的助力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在实践中为保持指导的科学有效性,教研员应当始终致力于能力构建,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及专业能力。首先,夯实理论基础。教研员要始终保持对前沿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持续革新教育教学的观念和理论水平,将学习作为提升能力和指导教师的价值取向。其次,注重练好“内功”。教研员所从事的教育指导工作,拥有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因此强大的内功将有助于指导发力,尤其是在日常的核心素养培育中,明确外源性和内源性需求,在与经典的“对话”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使教研员能够快速地走出狭隘、告别平庸,将目标持续聚焦于时代前沿,掌握更加新颖和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使之服务于区域教育改革创新之中,达到自身能力与教育水准的双向提升。最后,保持学以致用。学是用的前提,用是学的反映,教研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实践,将所学的营养反馈于教育实际,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内容和创新方法,及时总结出具有指导性的经验成果,从而完成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帮助一线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提升学科教育的整体品质。

(二)精准教研,夯实基础

在漫长的教学研究环节中,教研员应当保持良好的状态,切实服务于区域学科教研工作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研的精准性应当得到充分保证,这既是对教研员专业素养的要求,更事关区域教育教学的导向,由此需要遵循精准教研的基本原则,在各项教学研究活动中精心策划,全面保持教学研究的实效性和可靠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研究格局。事实上,教学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教师逐步走向专业化而服务,而这也是新时代教研员成长的根本路径。那么,在实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势必需要按照如下路径开展实践:首先,教研活动针对性强、主题鲜明。教研课题的选择与确定至关重要,应当保持主题鲜明且具有显著的针对性,并且要保持常态化跟踪问效,从宏观上给予观察、分析,从微观上给予指导和释疑,使教研活动成为纯粹的教学服务载体。其次,教研活动要兼顾教育文化内涵。保持教研活动的创新性和人文性,关注教育、教师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教研活动更具影响力和感召力。最后,教研活动应保持完善的系列性。这旨在发挥教研活动承上启下的功能,利用教研活动的逐步深入、层层引领,使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环环相扣,注重丰富和完善教育结构,依托区域化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掌握短期与长期的教育规划特点,从而为多元化教学研究活动提供支持,夯实教育研究的基础。

(三)优化结构,保持创新

在丰富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除了关注自身能力素质外,还应从中发挥出结构优化效用,利用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打造“普及+私订”的结构,不断优化队伍素养和实践能力。首先,引进人才,调整结构。人才是教育创新的基础资源,更承担着关键的发展职能,在实践中应当注重课程、评价及资源的平衡,引进更多的新鲜元素和创新思维,加大对教研员队伍的重构和塑造,调节好内部的专业结构及学历结构,积极吸纳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专家学者,不断夯实团队结构基础,解决实践能力的短板问题。其次,系列培训,提升素养。创新设立“进修书院”模式,加大对教研员培训的统筹规划力度,持续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并形成创新的系列主题任务,做到培训创新与常态跟踪的融合。具体而言,即可以依托专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培训,让教研员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转化,深度融合日常的实践资源,达到实践应用与经验总结的同步,切实从根本上解决创新问题。最后,私人订制,促进成长。教研员培训的目标是解决实际困难,因此在落实的过程中应当以实际为前提,掌握教研员的实际需求,落实好私人定制的培训优势,开展好专题培训及帮带项目,切实围绕核心解决好各类热点问题,提升创新性与实效性。

(四)拓展渠道,校地共建

要切实提升教研员核心素养,首先应拓展眼界,在挖掘校内资源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达到相辅相成、互动互助的目标。如利用专家共享、课题合作、教研联动、实习基地等形式,不断丰富教研员的成长渠道。此外,可以利用项目式学习优势,开展“教师学术能力提升研修班”“模拟联合国主题教师工作坊”等活动,拓宽教研员培育的视野和能力,构建校地一体化的共建共享平台,以此加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教学设计、教育管理等水平,全方位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学研究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51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