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余
学生写作论述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理由缺乏说服力、难以支撑论点。其中主要表现为:理由与论点逻辑错位、理由本身不合理、各理由之间杂糅重复等。为论点寻找最好的理由,就是克服这三种弊端,从而给论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 理由与论点是否错位
理由与论点之间的逻辑错位主要类型有:理由大于论点,理由小于论点,理由与论点相交,理由与论点脱离。如下图所示(黑圈代表论点,白圈代表理由):
那么,如何避免理由與论点之间的逻辑错位?
首先,要厘清概念,要对论点中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有非常明确的界定。徐贲在《明亮的对话》一文中说:“概念是用字词来表达的,说理、论理、辩论都是通过运用和阐述概念来进行的。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看似明白甚至‘深刻的论断,其实根本就是暧昧不清的,毛病就出在主要概念含糊不明、闪烁其词。”例如2021年上海春季高考卷作文题:
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作文材料中的“怎么做”“什么样的人”是我们要认真厘清的概念;还有,“不尽如此”是什么意思, 它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空间?这些问题不搞明白,就很难写出高分作文。在笔者看来,“怎么做”和“什么样的人”这两个概念至少包含正反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表现为“上行人生”,一种表现为“下行人生”。在“上行人生”中,“怎么做”是积极努力的行为,“什么样的人”是自己努力的目标;在“下行人生”中,“怎么做”是消极懈怠的行为,“什么样的人”不是自己所要的结果,甚至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一般来说,在“上行人生”中,“怎么做”未必“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努力学习未必能成“学霸”,刻苦经营未必能成富商,每天写字未必能成书法家,等等;在“下行人生”中,“怎么做”则往往“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学习吊儿郎当就会成为“学习困难户”,经常在背后说人坏话就会成为令人讨厌的人,好吃贪睡就会成为迟钝的胖子,等等。至于“不尽如此”也有较大的解读空间,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其次,要调整“步骤”。一般的作文步骤是,先确立论点,再讲述理由;先提炼理由,再讲述证据。这样的“步骤”适合那些容易把握、便于论述的论点。可是,遇到不容易把握的、比较抽象的论点,则需要调整作文的“步骤”:先“盘点素材”,以便丰富感性认知,更加正确地理解论点,从而为理性的论述提供基础。例如有这样一个作文题:
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坚持做某件事,并不是因为做了就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作文材料概括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些抽象,以致有些人把它写成“谈信念”“说坚信”“心之所向,无问西东”等,显然这些都是偏题的。遇到此类作文题,我们不妨先“盘点素材”,就是检索历史和现实中哪些人物做事“不是因为做了就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例如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杨善洲退休后致力于绿化荒山,张桂梅坚守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有了这些典型的事例,我们行文就有底气,尤其是对“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把握更精准。
最后,去“套路化”。“套路化”作文比较普遍,常见模式有“意义套路化”和“条件套路化”。例如以“× ×”为话题或论点的作文,其理由为:× ×是个人发展的前提,× ×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是民族复兴的希望。这就是“意义套路化”模式。又如以“× ×”为论题或论点的作文,其理由是:× ×,需要远大的理想,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乐观的态度,需要合作的精神等。这就是“条件套路化”模式,这样的条件如同万金油,可以随处涂抹。“套路化”作文,即使理由讲得很堂皇,也是缺乏说服力的。“套路化”作文是写作者思想懒惰的体现,奇葩的是,这种作文模式常被某些教师、某些培训学校当作快速提高作文水平的不二法门,需要引起警惕。
二 理由本身是否合理
合理的理由要避开两个误区:以偏概全(讲过头话),假设前提错误。
以偏概全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叶可以知秋,一叶也可以障目。某学者称“中国传统文化是‘老年特质的文化”,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谐,讲究饮食,尊崇古代;而老年人讲和谐(年轻人讲竞争),老年人讲食(年轻人讲性),老年人向后看(年轻人向前看)。这位学者在论述中至少犯了两次以偏概全的错误:一是仅凭中国传统文化讲和谐、饮食和尊崇古代,就断言其是“老年特质”的文化,显然是武断之说;二是和谐与竞争、食与性、向后看与向前看跟年龄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现在讲和谐、讲饮食的年轻人非常普遍,在这一点上没有明确的年龄界限。
怎样避免“过头话”,把话说得更真实可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另一个视角去审视我们的理由,使我们对事物的了解更全面些。例如对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认知,就应该从其他角度再审视,否则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另外,必须慎用“一定”“都”“全是”“必然”这一类表程度的副词,以免误入极端。
再说一下假设前提错误。何谓假设前提?即人们在提出论断时,隐含的没有明言但内心确信的想法。例如俗语称“子不教,父之过”,假设前提就是只有父亲负有教育孩子的责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拿这句俗语做理由,就难以取信于人。假设前提错误常常是习惯性思维导致的,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一不小心,就容易落入误区。
下面语段摘自2021年浙江高分作文:
踔厉奋发者视得失为新的起点,他们已臻道德高境。得失是他们“为生民立命”的手段。此时,无论是得还是失,虽然会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但从本质上,都是对下一阶段发起冲击的基础。若失,则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之势,收拾旧山河,重振旗鼓;若得,则怡然自足,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之势,向下一个目标发起冲击。此时的得与失,是破茧成蝶的希望与凤凰涅槃的炽热,是下一场征程的起点。
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毛病。视得失为起点的踔厉奋发者已臻道德高境,其假设前提是踔厉奋发者都是道德高尚者。踔厉奋发是精神状态,道德高尚则是人格品质,两者不能简单等同。意气风发可能出于追求个人理想,不见得都是“为生民立命”。
为了防止出现假设前提错误,我们不妨为自己的理由添加原因,看看是否能构成因果关系。如果不能,就意味着理由存在逻辑错误。例如给 “子不教,父之过”加一个原因,因为孩子是由父亲教育的。这个添加的原因是不合理的,至少在现代社会如此,母亲、社会都负有教育的责任。
三 理由杂糅重复
一般地说,单个理由,即便本身合理,对论点的支撑力往往有限;相较而言,一個具有逻辑关联的理由群无疑能对论点构成更为有力的支撑。当然,这个群里的各个理由除了本身不能有“硬伤”之外,彼此之间的关系必须合乎逻辑:理由陈述的角度相对独立,而且彼此互补,避免重复杂糅。例如一篇论证“坚持做某事,是因为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的文章,其理由:它能实现自我的飞跃,能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更能锻炼我们的心性。很显然,这些理由都是从“自我”角度,杂糅重复,说服力不强。因此,学会如何展开思维、列出可靠理由极为关键。
目前论述文写作教学常见的做法是,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写、教师批改后讲评优缺点,再找几篇例文读一读。这种做法没有给学生提供如何展开思维的“支架”,所以收效很有限。笔者建议采用“图表分析法”和“四维透视法”,助力大家写出更好的理由。
“图表分析法”适用作文材料是“公众事件”的题目,例如某省教育部门通知“中考体育将与语数英等科目同分值,并将美育成绩纳入中考计分”,对此,你怎么看?对此类“公共事件”,我们要从各个方面(角度)来展开评论,从而得出肯定或批判的结论。这个事件涉及教育文化传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学生等多方面,从这些方面分别进行利弊的分析,最后才能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图表分析如下:
综合结论:某省中考制度改革,只要确保体育、美育考试的公平性,就值得推行。
“四维透视法”就是围绕作文话题,揭示本质(向内看),追溯渊源(向后看),推测前景(向前看),虚拟论敌(反向看)。此法更适用“社会(文化)现象”类作文题。例如对“浙江精神”的思考,向内看就是挖掘“浙江精神”的本质内涵,向后看就是追溯“浙江精神”的由来,向前看就是如何发扬“浙江精神”,反向看就是批判与“浙江精神”相违背的观念、做法。2021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你对“得失”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运用“四维透视法”也可以很快搭建论述的框架:向内看,得失的本质是过程;向后看,我国传统文化对得失的基本意见;向前看,得失是新的起点;反向看,揭示把得失看成终点的错误。
为论点提供最好的理由,其策略和途径当然不限于本文所述。不管运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规避容易出现的问题,规范自己的行文思路,减少盲目的练习,始终是提升论述文写作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