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金合
不同的海洋动物,年轮位置各不相同。砗磲等贝类动物的年轮就在贝壳上;享有“海底之花”美誉的珊瑚的年轮是表壁上粗细不同的环形条纹,每个条纹代表一岁,条纹越多年龄越大;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鲸的年轮竟然在耳垢上。由于鲸的外耳呈“S”形,耳垢不能从外耳道掉出来,而是积存在耳道中,鲸又无法像人类一样清理耳垢,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耳垢一层层地堆积,形成了一条条细微的纹路,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纹路推测出鲸的年龄。
鱼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这个家族成员的年轮更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产于我国东北的大马哈鱼,虽然它的体侧有紫红色的斑纹,但那可不是大马哈鱼的年轮哟,它的年轮在鳃盖骨上;鳗鲡的体表无任何花纹,它的年轮在牙齿上;鲨鱼的年轮在背鳍棘上;比目鱼的年轮则长在耳朵上;黄花鱼的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耳石,它的年轮就体现在耳石上……
虽然各种鱼类的年轮记录在身体的不同位置,但大多数鱼类的年轮,主要是记录在鳞片上。季节变化决定了鱼类生长的快慢,因此,鳞片上便会留下生理变化的痕迹。春夏时节,食物丰富,水温较高,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鳞片生长得很快,鳞片表面形成的同心圆便会较亮较宽,这是“夏轮”;进入秋冬后,水中的食物减少,气温逐渐下降,鱼类有时会停止进食,降低新陈代谢,因此,鳞片生长很慢,鳞片表面形成的同心圆便会较暗较窄,这就是“冬轮”。就这样,年复一年,鱼类的鳞片上留下了宽窄明显的分界线,这些分界线记录着鱼类度过的岁月。
大多鱼类的年轮都遵循着疏密相间的排列规律,但也有例外,比如黄鲷一年能形成两个年轮;黄鲈到一定年龄后,年轮的纹线会胡乱交错,如同一团乱麻,模糊不清,让人难以分辨。
龟类属于爬行动物,它的年轮就是背甲上不计其数的环纹,与树木的年轮十分相似,反映着自身的年龄。龟类属于变温动物,夏天身体代谢机能旺盛,进食量大,成长很快,年轮纹线就很宽;冬天会进入休眠状态,不吃不喝,生长基本停止,年轮纹线显得就很窄。这一宽一窄的环纹,代表一个生长周期,也就是一岁。此外,有的龟类一出生,就有固有的年轮数。因此,在计算这种龟类的年龄时,要减去固有的年轮数。
贝类动物,天生没有眼耳鼻舌,无法灵敏地感知外在世界;它也没有腿、脚和翅膀,逃生能力弱,全身仅仅是坚硬的外壳包着一团软肉。但贝类动物相较于其他海洋动物,年轮却一目了然。贝类动物的外壳是由“外套膜”分泌出碳酸钙和壳质素形成的,外壳会随着贝类动物的生长而变大,每经历一个生长周期,外壳上就会增加一层壳纹,而这个壳纹就是贝类动物的年轮。
2006年,英国研究员在北大西洋的冰岛附近捕捞到一只蛤蜊,它的外壳上布满了密集的年轮,研究员简单地判断了一下,这只蛤蜊已经超过400岁了!但它的外壳经受了多年海水侵蚀,年轮模糊不清,只能数个大概。为了弄清这只蛤蜊的准确年龄,必须查看壳体内壁。于是,研究员将这只蛤蜊撬开,根据壳壁内的年轮判定,其确切年龄是507岁!同学们,下次去吃蛤蜊的时候,你们也可以数一下年轮,看看那是只多少岁的蛤蜊哟。
其实,海洋动物的年轮不仅记录了年龄,还刻上了海洋动物一生的经历。海洋动物的生长发育,难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它们的成长过程中,营养和发育情况都会记录在年轮上,影响年轮的尺寸、形状和色泽。根据这些年轮,科学家可以研究海洋动物的生命历程甚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