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沙头角南涌罗家大屋兴建于1930年。香港沦陷期间,从这个大屋走出的11位罗家儿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港抗日斗争。罗氏家族是公认的“香港抗日第一家”。保家卫国像基因,流动在罗家人的血脉中,在爱国事业中,他们从未缺席。
家脉国脉紧相连
罗家儿女是沙头角南涌罗屋村人,祖先是从中原逃难至此的客家人,历经300年之久。罗家世代生活穷苦,多为“灰脚”(以挑担为生的人),罗奕辉14岁时,穷得没有裤子穿,他与父亲和祖父一样,成为华侨劳工,曾参与修建巴拿马运河。
罗奕辉后来还清了债务,换得自由,他跪在祖父和父亲跟前,发誓要光宗耀祖,还在自己的行李箱上刻写了“勤俭做人”四个大字。经过十多年的拼搏,他终于存了一笔钱,做起小买卖。
罗奕辉与妻子陈丁芹育有三男四女(其中长女和三女早逝)。在子女的记忆中,父亲省吃俭用却不吝啬,对于有困难的乡亲有求必应,新界华侨说起罗奕辉都竖大拇指。
孩子们小学毕业,亲朋建议上英文学校。当时,香港办起了许多新型的洋学堂,学成后可以在洋行洋铺工作,报酬会高出其他工作几倍。罗奕辉却说:“不上英文学校,只准上中文学校。这是家规。”
罗奕辉不容商量地强调:“我们祖辈做人牛马,‘钩鼻佬(洋人)欺负我们还没够?还要让后代去做奴才?苦日子何时有尽头?”
罗奕辉力主二子罗汝澄回到内地就读南头中学。因为香港公立中学重在培养洋行买办和商店职员,而不是建设国家的人才,而且“不准谈及英国人强取香港的那段历史”。
罗家儿女在学校渐渐明白了原来自己生长在这样的土地上:从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开始,原属中国的土地,不断地被列强侵蚀,中国版图不断缩小。
漂泊在外多年的罗奕辉,在家国危亡之际紧紧地护着中华血脉,他的子孙同样将家脉与国脉紧紧连在一起。
反抗精神像基因,流动在血液里,种植在细胞中。罗家人也因此对强暴、对侵略有着先天的敏感,反抗更为勇敢且呈现家族的整体性。
罗奕辉的四个子女在国家危难之际先后参加革命。香港沦陷期间,罗雨中、罗汝澄、罗欧锋、罗许月及其配偶等11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港抗日斗争,罗家成为公认的“香港抗日第一家”。
其中,罗汝澄曾引领抗日游击队进驻香港,而后坚持在港抗日直至胜利;罗雨中参与组建香港民兵队伍——南涌人民联防队并任首任队长,深度参与抢运、税收等多项工作;罗许月是东江抗日游击纵队(以下简称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以下简称港九大队)大队部交通站站长,她以沙头角“大众米站”作掩护,建立起由香港大埔至内地抗日游击区的联络线;罗欧锋带领的港九大队海上中队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海战,尽显英雄虎胆,他的妻子欧坚15岁便参加革命,曾深入虎穴与日军展开斗争……
香港沦陷后,南涌罗屋村发展为游击队插入新界后的首个据点,也是香港最早的游击队交通联络站。
如今罗氏后人将祖屋永久借出,改建为“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这是香港第一家抗战纪念馆,为推动爱国主义、普及国民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责编/张超 责校/陈小婷、李希萌 来源/《血脉中华——罗氏人家抗日纪实》,张黎明著,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血脈:烽火罗氏》,张黎明著,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铭记这段保家卫国的历史”》,佚名/文,《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4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