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坚苦卓绝,百折不回

2022-05-30 10:48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长征红军群众

公元1000年到公元2000年这千年间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100件事情中长征是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唯一入选的事情

当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时,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了一本书,名叫《人类1000年》。这本书公布了公元1000年到公元2000年这千年间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100件事情,长征是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唯一入选的事情。

长征入选的原因是什么呢?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给出了答案。他说:“中国红军战士用毅力、勇气和实力书写了一部伟大的人间史诗,在我们这个世纪中,还没有什么其他事件能像长征一样让人如此神往,也没有什么事件像它一样如此深远地改变了世界的未来。”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途中,红军遭遇了无数困难,一次次陷入绝境。国民党疯狂的围追堵截、党内错误路线与分裂主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共同导演了长征的悲壮。

长征途中,每一位红军战士面对自己要走的路都自信而笃定,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红军的命运、革命的命运紧密相连,将“小我”融入中国革命的“大我”之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力量,从而塑造了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法宝,也是长征精神的灵魂和核心内容。

“红军抗日事长征”,是叶剑英在1962年八一建军节感怀赋诗的首句,一个“事”字点明了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的关系,即红军长征不仅是进行战略转移求生存,而是有着更高远宏大的战略目标,这就是北上抗日救国。

北上抗日,把党和红军的前途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充分反映了广大红军指战员的要求和心声,使他们懂得自己是在为人民的利益而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战,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必胜信念,因而能够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早在1934年7月初,为了减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并给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探索道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下达《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边新苏区给红七军团的政治训令》,指出:“七军团应在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的旗帜之下,经过福建而到闽浙皖赣边行动。”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又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

毛泽东曾接受《红色中华》报记者的采访,就时局与红军抗日先遣队问题发表谈话,指出:“红军是全中国内真正抗日的军队”,“中国工农红军的抗日先遣队已经出发了!我们英勇的工农红军已经以实际的行动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救中国于危亡。同时苏维埃政府与革命军事委员会已下令全国红军准备随时随着先遣队出发”。

1934年7月,红七军团在军团长寻淮洲、军团政委乐少华的带领下,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4个月时间里,寻淮洲指挥部队转战闽浙皖赣边几十个县,行程3200多里,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击退敌人无数次围追堵截,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11月,红七军团进入赣东北苏区,与方志敏、刘畴西领导的红10军合编为红十军团,刘畴西任红十军团军团长,方志敏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寻淮洲改任红十军团第19师师长,奉令先行出击浙皖赣边。12月14日,在安徽太平(今黄山)谭家桥战斗中,寻淮洲指挥部队同数倍于己之敵展开激战,不幸腹部中弹。在弥留之际,他口中还在反复地念着:“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

长征期间,由于强大敌兵的围追堵截,加之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部队减员严重,党和红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红军为追求真理作出了重大的牺牲: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人离开江西踏上万里征程,到1935年10月抵达陕北时只剩下7000余人。正是靠着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支撑,中国工农红军以超越生命极限的精神为人类历史书写了一部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创造了光照千秋的长征精神。正如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1935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幸存者的史诗》中所写:“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曾任红军右路军红4团政治委员的杨成武在回忆录中说:“红军长征一路上千难万苦,毫无怨言,为的是什么?信念。这个信念鼓舞着我们咽苦如饴,鼓舞着我们忍受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鼓舞着我们忍饥受寒,以致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而在所不惜。”

长征是一场艰难的行军。漫漫征途中,有湘黔滇连绵不断的群山,有川康空气稀薄的雪山和泥泞的草地,有陕甘宁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有奔流直下、险象环生的大江大河,有对红军不了解的民族地区的艰险环境,更有饥饿的威胁与无休止的行军。陌生的环境,复杂的地形,多变的气候,考验着每一个红军战士的信念和意志。

湘桂黔附近苗瑶族聚居区的越城岭(即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以来遇到的第一座高山,山势异常险要,年平均气温只有9℃,山上雾浓风大,气候瞬息万变。1934年12月4日,中央军委第一纵队开始翻越老山界,亲历了长征的康克清在回忆录中回忆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情形:

老山界全是羊肠小道,一会向左,一会向右,一会上坡,一会下坡。左转右转,有时走着走着,又像走回去了。山路崎岖难行,有些地方山虽不高,却十分陡峭,爬上去很吃力,往下走更加困难。夜里行军,上半夜有火把照明还好些;下半夜火把点完了,摸黑行军,谁也不敢快走。阴天夜雨,伸手不见五指,行军尤其困难。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有时一夜只能走十几里。遇到狂风暴雨,走在陡峭的山路上十分危险,有人就是这样掉下了深谷。有一处地方叫“雷公岩”,是在悬崖上开凿出几乎垂直的石级道路,只有一尺多宽,要十分小心才能爬过去;担架到了这里,只能由躺在担架上的人自己挣扎着爬过去;骡马走过,更要格外留神,前有人拉,后有人推。就是这样,仍有几匹牲口掉下深渊,有的把人也带了下去。

行军至四川西部藏区后,红军进入到环境最恶劣的雪山区域。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海拔高,气温低,人烟稀少,缺乏粮食,红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红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翻越了五座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雪山:1935年6月12日翻越夹金山、27日翻越梦笔山,7月2翻越长板山、6日翻越打鼓山、7日翻越仓德山。

长征中的大部分战士来自南方,他们衣着单薄,有的人甚至没有见过下雪。因此翻越人迹罕至、禽兽无踪的雪山,其困难是难以想象的。为了战胜雪山,红军战士手拉手,冒风雪,战严寒,艰难地向前迈进。为了不让战友掉队,战士们相互搀扶,一步一停、一步一喘地向上攀登。雪山终年积雪,气候恶劣。如翻越的第三座雪山长板山,山顶天气变化无常,时而狂风卷着雪花,时而暴雨夹着冰雹。冰雹落在地面上,砸出许多小坑,打在战士们披的被单、雨衣油布上,发出啪啪的响声。大风常常把人们吹得摇摇晃晃,站不稳脚跟。红军战士谢良回忆:

越往上爬,气温越低。寒风吹在身上,冷飕飕的;雪粒打在脸上,像刀割似的疼痛。我们身上穿的都是单衣,几乎和没穿衣服一样。有的同志把毯子裹在身上,也无济于事,仍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特别是一双脚,长时间在冰雪里行走,草鞋浸湿后冻上了冰,硬邦邦的,磨得生疼。很多同志的脚被冰碴划破,鲜血直流。再往上走,空气更加稀薄,胸口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透不过气来,两条腿也像灌了铅似的沉重。每向前迈出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气力,连着走几步心就跳得格外厉害,甚至头昏目眩,仿佛整个雪山也都晃动起来。快接近山顶时,山势更加险峻。风大,路滑,经常有人跌倒,甚至从雪坡上滚下去。不少同志已精疲力竭,走几步就呼呼直喘,只想坐下来歇一歇。但是一坐下来后,就再也起不来了。在路的两旁,可以看到一个个隆起的雪堆,使我们感到沉痛,同时又使我们警惕起来,仿佛那些牺牲的战友对我们说:“可不能松劲呀,一定要拿出身上所有的力气,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战胜这冷酷无情的大雪山!”

与翻越雪山相比,过草地更为艰险,红军付出的牺牲更大。时任红一军团卫生部主任的姬鹏飞说:“过草地比爬雪山损失的人还要多。每天早上,我们不得不点一下人数,看看还剩下多少人。我们发现有些人并没有死,他们的眼睛还睁着,可是他们爬不起来了,也不能说话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扶起来,可他们又瘫倒在沼泽地里,默默地死去。”康克清也在回忆录中指出:“回想长征二万五千里,无数艰难险阻,最严酷的还是过草地。饥饿和疾病是红军遇到的最大困难和威胁,许多英勇的红军战士在那里倒了下去,长眠在那里。”

罗玉琪跟随红军长征时才刚满14岁,他怀着“绝对不能掉队,跟着红军走,就是胜利”的信念,走完了漫漫长征路。据他回忆,1935年秋天,他跟着红10师新剧团过草地,走了20多天,前面仍然是茫茫一片。他的脚被刺破发炎了,加上好多天没有吃饭,肚子绞痛掉了队。渐渐的,掉队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互相搀扶着,互相鼓励着,一步步向前挪动,实在走不动了就在草地上躺一会。这时,李副连长背着一个小红军走过来,他发起火来:“这里怎么能躺呢?要休息,必须赶到前面的小山头去!”大家精疲力竭地爬上小山头,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李副连长又鼓励大家:“我们是红军战士,再困难也不要垂头丧气!他号召大家!越艰苦,我们越要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决走出草地,赶上部队!”经过一夜的休整,凭着“跟着红军走就是胜利”的坚定信念,在大家的帮助下,罗玉琪终于走出了草地。

残酷无情的茫茫草地,不知夺走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仅据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的统计,牺牲和掉队者就达500多人。英勇的红军战士们没有被困难和牺牲吓倒,他们前赴后继,默默地掩埋好战友的尸体,抱着必胜的信念,坚强地向着既定目標前进。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

长征的胜利是红军将士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换来的。党和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这种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长征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

据统计,红军参加长征的人数约为18.7万人,算上途中补充的兵力共约20万人。但三大主力会师后仅余5万人,牺牲约15万人,其中军级以上干部11名。历时两年的长征,各路红军总行程达6万余里;先后进行了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其中师以上规模的有120余次,牺牲营以上干部432人;共计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俘敌2万余人,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特别是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指挥下,一反过去被动的局面,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威逼贵阳,乘虚挺进云南,巧渡金沙江,跳出了40万敌军的包围圈。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但有战斗就必然有牺牲,漫漫长征路上,每行进300米就有1名红军战士献出宝贵的生命。

广西兴安曾有句民谣:“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讲的就是红军最惨烈的一战——湘江战役。湘江是中央红军西去湘西的必经之路,也是前进道路上的一道天险。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的第一场大战,冲破了敌人精心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彻底粉碎了敌人妄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边的阴谋。红军长征,大小百战,唯湘江之战最为惨烈,最为悲壮。

1934年12月1日,战斗进入最关键阶段,也是战斗最激烈的一天。红军12个师中,只有4个师和军委纵队渡过了湘江。西岸的8个师,随时面临被围歼的危险。当天凌晨,中共中央在两个小时内连续发出两份急电,命令全力阻击进攻之敌,确保西进之路畅通。

这一天,红军广大指战员同国民党军展开激烈搏杀,鲜血染红了滔滔湘江水。至12月1日17时,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大部渡过湘江。掩护主力的红五军团34师、红三军团18团则被阻断在了湘江西岸,大部分阵亡。29岁的34师师长陈树湘腹部中弹,被俘后扯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

血战湘江之后,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人。这是红军成立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

青杠坡战斗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的第一场战斗,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从参战的阵容来看,青杠坡战斗可算战争奇观:共和国的三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刘少奇、杨尚昆),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五任国防部长(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耿飚、张爱萍),七大元帅(朱德、刘伯承、彭德怀、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以及200多名开国将军参加此战。1935年1月28日5时,青杠坡战斗打响。眼看胜局已定,但敌军援兵源源不断,军情万分危急。面临如此险境,中央军委决定改变原定北上计划,从土城渡赤水河西进。1月29日凌晨,中央红军渡过赤水。此战3000多名红军战士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把热血洒在了青杠坡的土地上。

伟大的牺牲精神在红军长征中处处可见,这种精神既反映在红军的群像里,也反映在每一个战士的言行当中。

红三军团参谋长兼第5军军长邓萍是长征中牺牲的红军最高将领。1935年2月23日,中革军委电令红三军团必须在当月底前重占遵义,以调动敌人南返。24日,邓萍与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军团政委杨尚昆率部队从川南急行军,扑向通往遵义的要隘——娄山关。到了才发现,黔军已先占领了这座通往遵义的北大门。这时,天空中飘起了雨夹雪,三人在警卫员撑起的油纸伞下紧急商议。彭德怀强调:不仅要拿下娄山关,打通去遵义的通道,还要将山上的敌人全部消灭,避免其溃逃进入遵义,给我军下一步进攻作战增加困难。杨尚昆说:“是歼灭而非击溃,这是作战的指导思想。”按照两位军团首长的要求,邓萍部署并亲自指挥了这场战斗。两小时后,娄山关主峰便飘起了红旗。27日傍晚,部队进抵遵义城下。

当晚,邓萍找来11团政委张爱萍、参谋长蓝国清,研究攻城方案。邓萍说:“占领遵义、调敌回援是中革军委战略部署的关键。刚才,军委首长来电告诫我们,攻城宜早不宜迟。晚了,不但达不到目的,敌薛岳部还会赶来增援。现在我们已经暴露在城下,敌人明白了我们的作战意图。因此,攻击的发起时间越早越好。我现在就同你们一起去看地形,研究、确定好攻城方案,务必要在明天拂晓前占领遵义。”随后,顶着连绵阴雨和料峭寒风,邓萍与张爱萍、蓝国清隐蔽在遵义城下茂密的草丛中。邓萍举起望远镜仔细地搜寻、观察攻城路线。突然,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邓萍头部,年仅27岁的邓萍当即倒在遵义城下。28日,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中革军委随中央纵队移师遵义。闻知邓萍牺牲的噩耗,毛泽东恸然无语,良久才低吟道:“遵义,折损我一员大将啊!”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队伍中有一个妇女工兵营,其中有一位女炊事班班长叫贾德福。贾德福28岁,是女工兵营中岁数最大的,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贾老婆”(老婆婆的意思)。长征开始后,贾德福自告奋勇背着一口大铁锅。每次遇到国民党飞机扔炸弹时,她不是就地趴下用铁锅掩护身体,而是将铁锅卸下,用身体去保护铁锅。一次敌机来袭,她又把身体趴在铁锅上。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路过,见到这情景十分感慨,他对贾德福说:“贾老婆啊贾老婆,你真行,人家是顾头不顾腚,你呢,是顾锅不顾命。”贾德福爽快地回答:“全营几百号人,没有锅,咋个做饭,难道让同志们吃生的?”在贾德福看来,锅比她的生命更重要。一个战士能为保护一口锅而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为了革命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在长征途中深入人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根火柴”“金色鱼钩”“半条皮带”等故事,是经久不衰的红色传奇,成为长征这条“红飘带”上的生动注脚。

长征为中国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回顾长征,可以用“寻”来概括。长征为中国寻找到正确的方向。红军长征要到哪里去,只有找到正确方向才行;第五次反“围剿”血的教训告诉中国共产党人,脱离中国实际的“左”倾路线是危害巨大的,必须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来。

长征出发前,毛泽东在“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排斥打击下处境困难。时任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翻译伍修权回忆说:“左”倾领导者甚至“打算连毛泽东同志也不带走,当时已将他排斥出中央领导核心,被弄到于都去搞调查研究。后来,因为他是中华苏维埃主席,在军队中享有很高威望,才被允许一起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以来红军遭受的严重损失表明,博古、李德(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不可能率领红军完成战略转移的任务。湘江战役后,面对红军的惨痛损失,李德企图诿过于人,下令将率部在湘江边阻击敌人、部队被打散自己负伤突围的红22师师长周子昆捆绑起来军法处置,被毛泽东制止。

此时,军事指挥错误和部队遭受的严重损失,也引起了红军指战员的不满。刘伯承回忆说:“广大干部眼看反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临绝境,与反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结束“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成为全军上下的强烈要求。

毛泽东为此进行了很大努力。他首先争取说服了张闻天和王稼祥。张闻天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王稼祥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他们都曾是“左”倾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但现实促使他们开始反思。

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和张闻天、王稼祥等一起行军宿营。途中,毛泽东不断与他们探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分析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阐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使他们受到很大启示,坚定了支持毛泽东的决心。三人自发形成了“中央队三人团”。事实证明,张闻天、王稼祥对毛泽东的支持,对尔后纠正“左”倾军事错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湘江战役后,国民党军在前往湘西途中设置重兵,张网以待。中央红军已失去前往湘西会合红二、红六军团的先机。何去何从,成为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在湖南通道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行动方向。李德、博古坚持要按原定计划前往湘西会合红二、红六军团。当时,中央红军如果按计划北上,必然要和国民党的优势兵力决战,那将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计划,“改变战略方向,立即转向西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了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支持,博古也只能少数服从多数同意转兵贵州。李德的主張第一次遭到了大多数委员的反对,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开始独立自主,坚持从实际出发,摆脱错误路线的束缚。

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再次讨论战略方向。毛泽东提出,红军应向敌人力量薄弱的黔西北进军,到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经过激烈争论,这一建议被采纳。会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指出:前往湘西的计划“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中央红军突然转向,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部署,为红军赢得了时间。

12月30日,红军进占乌江南岸的猴场等地。可是李德、博古又提出红军暂缓渡江,仍持“徐图进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31日下午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场召开会议,重申黎平会议决议,决定中央红军立刻抢渡乌江,攻占遵义。会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行动方针的决定》强调:向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发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务”。并规定:“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这实际上是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毛泽东从1932年宁都会议被排斥出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后,他的意见就很难对党和红军的重大决策产生影响了。但是,长征改变了这种状况。通道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黎平会议以中央政治局决议的形式通过毛泽东的意见,猴场会议重申了毛泽东的意见。这表明,让毛泽东重新回到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已经提到中国革命的议事日程了”。同时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杜绝对共产国际的盲目服从,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占领遵义。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红军长征以来所受损失的经验教训。

会议决定改组中共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由朱德、周恩来负责军事指挥,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政治局常委根据会议决定进行分工和组织调整:以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中革军委成立前敌司令部,朱德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不久,为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又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军事。在战争环境下,作战胜败直接关系到党和红军的存亡,新的“三人团”实际上成为中央最重要的领导机构。

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独立自主地作出重大决策,解决了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党和红军危急关头,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能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邓小平在1980年8月21日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说:“在我们历史上著名的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的领导。”他在1989年5月31日同李鹏、姚依林的谈话中又说:“从毛、刘、周、朱开始,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成熟的领导,以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定的,也很不成熟的。从陈独秀起,一直到遵义会议,没有一届是成熟的……我们党的历史上,真正形成一个成熟的领导,是从毛、刘、周、朱这一代开始。”

遵义会议的精神传达到部队后,“全军振奋,好像拨开重雾,看见了阳光,一切疑虑不满的情绪一扫而光”(刘伯承回忆)。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指挥下,红军一改之前“处处受制于敌”“走也走不动,打也打不好”的被动处境,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跳出国民党军包围圈,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那支善于声东击西、让敌人疲于奔命的队伍又回来了!长征翻越了千山万水,也冲破了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的思想障碍。

1935年8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会议上确定,由毛泽东负责军事工作。9月12日俄界会议决定毛泽东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政治委员,成立以毛泽东为首,包括周恩来、彭德怀、林彪和王稼祥的“五人团”,领导红军北上。11月3日,成立了毛泽东任主席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1936年12月7日,扩大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23人组成,毛泽东任主席团主席。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更加名副其实。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虽然只剩下不到8000人,但是接下来,“全世界都知道,世界上再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直到革命的完全成功”(索尔兹伯里语)。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是长征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虽身处险恶环境,战斗频繁、物资匮乏、生活艰苦,但是始终严格遵守纪律,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长征途中严格执行群众纪律的一大表现是党始终重视宣传和维护群众纪律。在战略转移的准备阶段,《中共中央给苏区中央分局的训令》中提出革命要依靠群众,建立地方群众的党支部,领导群众进行游击战争。1934年10月9日,总政治部在《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中明确要求,“保证部队与群众的正确关系,坚决与脱离群众、破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在红军进入湖南及云贵川边后,针对这些地区比较穷苦和多民族的特点,中共中央和总政治部通过《红星》报连续发表《关于瑶苗民族工作的原则指示》《消灭随意破坏红军纪律的行为》《不要乱用苏维埃国币》《找禾草火把不要侵犯群众》《把遵守纪律提到生活的最高位》等一系列文章,要求红军各部队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保证不损害群众利益。

严格执行群众纪律的另一大表现是提升红军在群众中的形象。1934年11月7日,《红星》报发出号外,提醒红军战士要注意部队在群众中的形象,要求做到“不乱拿群众一点东西”“损坏了群众东西要赔偿,借群众东西要送还”“不强买强卖,买东西要给钱”等,号召广大红军战士争创群众工作的模范连队。14日,《红星》報又专门刊发文章,对红军战士在行军、宿营时存在的不注意群众影响的现象提出批评,并向各连队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

严格执行群众纪律还表现在对违反群众纪律的现象进行严厉的惩罚。违反纪律的现象会被通报批评,违反纪律的个人也会受到批评教育甚至纪律处分。《红星》报曾登载“红三军团某部上士袁子何,率领运输员一人,故意逗留后面,枪杀群众的猪鸡,乱拿群众东西,经察觉纠正,竟不服从命令,仍故自由行动,有意破坏红军纪律,现已经上级机关执行枪决”。黄克诚后来回忆说,在长征途中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有的同志饿得受不住,偶尔会发生违反群众纪律,偷吃群众东西的现象……对那些被认为问题严重的人甚至要采取处死的办法予以惩罚”。采取这样的惩治措施,现在看来过于严厉,但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长征那种异常艰苦险恶的环境中,只有保持铁的纪律,红军才能保证命令的坚决贯彻执行,才能赢得群众支持,才能在部队中不断凝聚起高昂的革命情绪和战斗力。

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努力提高党和红军在群众中的形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长征所到之处,红军得到了沿途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长征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顾全大局、紧密团结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准则,是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的一个基本途径。

遵义会议后,红军在1935年2月上旬到达云南扎西,许多领导人都感到博古不能再担任中共最高领导职务,常委分工问题应解决。1935年2月初,在中央红军向云贵川边境转兵时,党中央就在酝酿党内的人事问题。2月5日,政治局会议作出决定:在政治局常委分工上,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随即有人在背后鼓捣,叫博古把住权力不交。但博古顾全大局,将全党利益摆在第一位而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坚定地表示应该服从集体的决定,并立即将他在行军中掌管的装有中央文件、档案和印章的几副挑子交出,无条件地向张闻天交了权,使长征中党内最高职务的交接得以顺利实现。

革命长河中,有浪潮澎湃,也有暗流汹涌。1960年10月22日,美国记者斯诺问毛泽东:“哪个时期是你感到最黑暗的时期?”毛泽东回答,“张国焘闹分裂,那是最大的困难”。

中央毛兒盖会议后,1935年8月底,右路军(中央红军)穿过草地到达四川班佑、巴西一带,等待与左路军会合。中央政治局于8月24日将毛儿盖会议决定电告张国焘。

但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四川阿坝后,看到自己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人数多,装备精良,便准备解决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自己做党的主席。他违抗中央命令,拒不与右路军会合,并要挟右路军和党中央南下,甚至企图危害党中央。为此,9月9日,张国焘给与右路军在一起的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发了份密电。

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叶剑英首先看到此电文。他识破了这一阴谋,立即报告了毛泽东。

9月9日晚,毛泽东、张闻天、博古随即赶到红三军团驻地巴西,连夜召开政治局常委紧急会议。周恩来、王稼祥、李维汉等人参加会议。毛泽东等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张国焘依仗优势兵力,妄图凌驾和危害党中央;在这种危急关头,再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北上,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会议决定,立即率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军委纵队一部,组成临时北上先遣队,继续北上,向甘南前进。

9月10日凌晨,党中央率直属纵队离开巴西地区,同时发布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党中央和毛泽东率红三军团、军委纵队和红军大学一部,于11日晚陆续到达甘南俄界(今甘肃迭部县高吉村),与先期到达的红一军团会合。12日,党中央在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讨论了毛泽东所作的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表明了同分裂倾向作坚决斗争的态度,但这次会议作出的这一决定当时只在中央委员会中公布,没有往下传达。毛泽东以极大的冷静说服中央不要开除张国焘的党籍,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全党全军的团结。党中央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考虑问题,争取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包括张国焘本人能够服从中央的部署继续北上。以后历史的发展证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红军将士的坚决斗争中,张国焘不得不放弃错误做法,红军实现了集中统一、步调一致。

红军将士都深谙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长征时期,红三军团某连的九个炊事员为了更好地保障全连战士的生活所需,主动背负超过规定重量的物资行军。由于行军强度非常大,为了减轻炊事员的负担,规定每人只准挑四十斤的重量,可是,他们却挑了六七十斤。行军途中,炊事班是最辛苦的,部队休息时,他们要烧开水给战士喝,宿营时他们又要安装锅灶、煮饭,每夜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为了改善部队生活,他们从老乡那里买了一个石磨,给大家磨青稞,这个石磨一百多斤重,行军中他们除了背锅碗瓢盆以外还要背石磨。

爬雪山时,有的战士走不动了,就坐下来休息,可是一坐下来就冻僵了起不来。炊事员要赶紧支起锅,喂姜汤、灌辣椒水,把他们拉起来,炊事员这个时候变成了卫生员。炊事班的口号是“不让一个战士牺牲在山上”,但在抢救战士时,两个炊事员却倒下了,牺牲在雪山上。

到了毛儿盖,进入草原,炊事班长向司务长建议:“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司务长觉得炊事员已经够辛苦了,不能再增加负担了,没有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炊事员已经把洗脚水烧好了。炊事班长姓钱,是个老兵,他非常负责,非常辛苦。有一天他发高烧,浑身发烫,司务长叫他休息,但他半夜又起来给部队烧水,准备烧好水后就给部队送开水。司务长来催他休息时发现,水烧好了,他却已经牺牲了。

战士们异口同声地称赞炊事班,炊事员却陆陆续续地倒下牺牲了。部队到达陕北时,那口铜锅担在了司务长的肩上。战士们流下了眼泪,因为大家心里都知道,九个炊事员已全牺牲在长征路上。

在长征的漫漫征途中,九个炊事员的故事只是红军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一个缩影。在同敌人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斗争的过程当中,广大红军指战员同心同德,共渡难关。他们总是把方便留给同志,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同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团结战斗的光辉篇章。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重要方面。红军在长征途中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广泛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真正做到军民一家,官兵一致,艰苦奋斗,同甘共苦,唤醒了广大民众,保证了长征的胜利。

毛泽东曾说,红军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斯诺也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充分说明了长征中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红军长征作为一场由苏区到非苏区的战略转移,斗争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在苏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在长征途中经过的国统区,民众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缺乏了解,特别在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歪曲宣传下,不少民众对红军存在错误认识,甚至产生恐惧情绪。因此,要贯彻执行群众路线,首先就要宣传群众,让群众对党和红军有正确的认识。能不能扩大党和红军在国统区的影响,改变沿途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的错误认识,直接关系到长征的成败。为此,党和红军高度重视群众宣传工作,一面行军打仗,一面用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党和红军的主张。

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带头写标语,如长征途中,被称为脑、脚、手“三个不停的人”的董必武,身体力行,带动广大指战员,开展书写标语的宣传工作,“遇到一块好的墙壁,他往往会打开墨盒,提起毛笔,在上面书写起标语来”。由于红军政治宣传部门的大力提倡,红军各部队根据不同地方的状况形势的变化,大量书写标语口号,广泛传播革命真理。如以“山西”为代号的红军某部,曾在两天内就写了14800条标语。

1935年3月上旬的一天,朱德来到遵义附近的一个乡村,看到当地苗民非常贫穷,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庄稼地都被苗家寨主强占。他心情沉重,当即叫人找来笔墨,在墙壁上奋笔疾书,写下了“实行耕者有其田”七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苗民们得知红军总司令亲手书写的这幅标语后,奔走相告,纷纷前来观看,感到这幅标语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感到红军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找饭吃、找衣穿、谋生存的好队伍。在这幅标语的鼓舞下,广大贫苦农民勇敢地站出来投入到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中,不少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

长征中,党和红军与沿途群众建立亲密关系,一方面靠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宣传,更重要的是党和红军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些口号,以实际利益满足群众需要。

陈云在长征结束后不久以笔名“廉臣”写的回忆文章中,就生动地反映了贵州的赤贫与阶级对立状况,记载了毛泽东救助穷苦百姓的事迹:“贵州居民之贫苦真是远非我等居住于江浙十里洋场者所能想象。做庄稼的农民冬穿单衣,且无完整者。每人有一件已补缝千百次的家常衣,小孩则隆冬还是一丝不挂。当我等行军经过时,立于路边之小孩,正在发抖。而居民唯一御冬之物,即为烤火。”面对这种状况,长征中的红军及其领导人力所能及地予以帮助,“当我等行经剑河县附近之某村落时,见路边有一老妇与一童子,身穿单衣,倒于路边,气息尚存。询之,始知为当地农家妇,秋收之后,所收获之谷米,尽交绅粮,自己则终日乞食,因今日气候骤寒,且晨起即未得食,故卧倒路旁。正询问间,赤军领袖毛泽东至,告以老妇所言。当时毛即时从身上脱下毛线衣一件及行李中取出布被单一条,授予老妇,并命人给以白米一斗。老妇则连连道谢,含笑而去”。其他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也力所能及地关心帮助沿途贫苦群众,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半条棉被”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三位女红军宿营时住在一户贫困老乡家里,老乡家特别困难,连一床被子都没有。第二天临别时,三位女战士执意要将被子留下,但大娘说什么都不收,她知道红军战士遇到的困难更多,更需要这床被子。争执一番之后,三位女战士将被子从中间剪断,留下一半给了大娘。从那以后,老大娘一直打听这三位女战士的消息,并且逢人就讲,什么是红军,什么是共产党,红军共产党便是即便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将一半送给穷苦老百姓的人。

红军战士谢益先进草地时,碰到了一个面黄肌瘦的妇女带着两个饥饿的孩子,他把自己仅有的一袋干粮悄悄地留给了他们。在以后的几天里,吃饭时他就去挖野菜,没挖到野菜就喝点凉水充饥,终于有一天他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一方面,红军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解决群众的困难,维护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红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需要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来到于都准备转移。为了支持红军渡河,于都河沿岸的群众把家里的木板、门板、床板甚至是棺木都捐了出来,最终在约30公里的河段上架起了5座横跨600多米宽水面的浮桥,从而保障了红军主力顺利渡过第一道封锁线。

长征后期,在川西北贫瘠地区,红军的物资极其缺乏,当地藏、羌各族群众在自己都很艰难的情况下,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为红军征服雪山草地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毛泽东到延安后,高度评价藏、羌群众对红军的大力支援,“长征在川西北,我们是欠了藏民、羌人的债的”。

在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流传着一个个红军战士与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里松柏常青、鲜花盛开。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来到这里,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纪念馆。习近平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习近平的重要讲话,让人热血沸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要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战争烽火中,无数仁人志士血染旗帜;和平年代里,众多建设者默默耕耘。隐姓埋名、将毕生精力献给核动力事业的彭士禄,30多年守护孤岛的王继才夫妇,绝壁天渠映初心的“当代愚公”黄大发……新长征路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熠熠生辉。

2019年3月26日,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驻村满一年,汽车行驶里程约2.5万公里。当天,黄文秀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

跨越时空的长征精神,散发着动人魅力和恒久价值。

2019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必须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必须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的伟大胜利,不仅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而且是震撼世界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早已超越了时空,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今,无论是外国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甚至普通的外国人,他们对红军长征的历史并不感到陌生。数十年来,不断有不同国家、民族和年龄的人出现在红军曾经走过的这条漫长征途上。他们走进这段历史的同时,这段历史也在融入世界。

一些外国人曾抱着好奇甚至怀疑的态度来看待长征这一事件,但在对长征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思索后,他们都成了长征的赞颂者和崇拜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对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美国学者安东尼·加拉文特撰文说:“长征仍然是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伟大的长征精神,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更逐渐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也说过:“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

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已成为激励人们为了理想和信仰克服困难、坚持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许多外国学者的研究把长征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联系起来,试图解读长征及长征精神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索尔兹伯里认为,长征给中国的面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意识,从而使中国走上一条崭新的道路。韩国媒体曾评论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

意大利著名记者恩佐·比阿季曾以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为引线,拍摄过大型电视片《长征》。86年来,外国人对长征的关注从未中断。尽管视角、观点不尽相同,但对长征的高度评价却惊人的一致。在他们笔下,长征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鼓舞着中国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而不懈地努力。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长征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正如索尔兹伯里说过的:长征“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它已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将永远流传于世”。

(责编/黄梦怡 责校/李希萌、张超  来源/《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孙伟/文,《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5日;《长征精神》,王刚、李懋君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长征精神:伟大史诗,写遍万水千山》,韩毓海/文,《解放军报》2021年5月27日;《长征精神:坚苦卓绝 百折不回》,谢玉进/文,《华声文萃》2021年第3期;《湘江战役:红军长征最惨烈一战》,杨维格/文,《新民周刊》2021年第43期;《长征路上红军如何严明群众纪律》,肖居孝、王敏/文,《党史文苑》2020年第7期;《红军长征中的会议》,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文,《人民政协报》2016年11月3日;《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长征精神述评》,靳昊、王昊魁、周仕兴/文,《光明日报》2021年7月30日等)

猜你喜欢
长征红军群众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少寨红军桥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