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画
一直以为,“吹泡泡”只是中国孩子的游戏。没想到,西方孩子也玩这个游戏。
看到过马奈的一幅作品《吹肥皂泡的男孩》。画中的西方孩子,一手拿着肥皂水碗,一手举着吸管,他吹出了一只又大又圆的泡泡。不过,画中的男孩表情严肃,脸上竟没有流露出一丝成功的喜悦之色。
“肥皂泡”这个主题,在17世纪的传统绘画中已不鲜见。很多画家都画过肥皂泡。
库图尔有幅作品就叫《肥皂泡》。一个男孩,坐在书桌前陷入沉思。书桌上空,飘浮着两只透明的肥皂泡。男孩的神情同样严肃。原来,在西方绘画中,肥皂泡常被用来表达“虚无”的主题,象征尘世生活的脆弱、短暂。
前些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我还看过夏尔丹的一幅《吹肥皂泡的少年》。深目高鼻的年轻人低着头,俯身窗台上,凝神屏气地吹着一只肥皂泡。在他身边,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专注地盯着这只晶莹剔透的泡泡。這里的肥皂泡,我理解成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尽管肥皂泡只能拥有30秒的彩虹,可是毕竟拥有过色彩,拥有过圆满。
一只肥皂泡,或表达孩童的纯真,或表达虚无的主题,或充满梦幻的希望……
(摘自“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