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忠实记录辽宁教育人的思想、足迹与时代价值

2022-05-30 10:48赵春艳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辽宁学校教育

赵春艳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的价值往往由意义深远的事件体现,而一个时代的使命则常常由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担当。自1972年创刊以来,《辽宁教育》始终坚持刊发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章,努力体现时代律动、时代精神、时代价值,尤其是在人物报道方面,每段历史时期都会推出一系列教育典型人物,忠实记录辽宁教育人不懈奋斗、坚守初心与使命的感人事迹,呈现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历史浪潮中的积极作为,透视其在辽宁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时代价值。

一、1972—1977年:关注为扫盲工作做出贡献的基层教师

1972年,《辽宁教育》创刊号的卷首文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出教师应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要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辽宁教育》创刊的初心是为教育服务、为教师赋能,把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实现全面育人作为使命。改革开放以前的1972—1977年,《辽宁教育》刊发了多位基层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的事迹,他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心系教育,扎实开展教育研究,体现了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这一阶段,《辽宁教育》重点关注的是为扫盲工作做出贡献的基层教师。

(一)陈淑珍:开办家庭识字班

20世纪70年代,社会上存在大量文盲,尤其是在农村,许多农民不识字,文化水平堪忧。1972年第2期的《辽宁教育》刊登了《当一辈子山沟教师》一文,介绍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山后生产队“五·七”学校教师陈淑珍的事迹,并号召全省广大教师向陈淑珍学习。陈淑珍针对农村孩子家务负担重、上学路远、家长文化水平低等情况,组织了家庭识字班,生产队的适龄儿童、农民都可以参加,做到了在区域内扫除文盲。

(二)汪连年:扎根海岛办学校

改革开放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基础教育建设困难重重,农村、海岛等贫困地区更是出现无教师的窘境。旅大市金县七顶山公社的兔岛,离岸三四十里,平时进出海岛需要六七个小时,到了冬天更是封海禁航,交通极其不便。新中国成立前,岛上从来没有人读过书;新中国成立后,岛上教育环境得以改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文盲。1975年第11期的《辽宁教育》刊登了《来自海岛的报告——记共产党员、民办教师汪连年》一文,介绍了岛外共产党员、中学教师汪连年与爱人落户扎根兔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事迹。汪连年从兔岛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年级多、学生少的情况,设置集中上大课的形式;为了方便海岛学生,他允许学生带弟弟妹妹上学,并招收“半年级”学生;根据海岛多变的气候,他灵活设立上课地点。他的“海岛化”办学方式深受岛上学生及群众的欢迎,满足了渔民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1978—1984年:宣传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人才而大胆探索的新一代教师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启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1978—1984年的《辽宁教育》所报道的人物以教育恢复时期敢于填补十年教育空白、扎实探索教育教学新思路的新一代教师为主。

(一)张玉春:大胆改编教材

在第一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科书还没有正式发行(1978年秋季发行)之前,《辽宁教育》在1978年第2期就刊登了沈阳市第五中学教师张玉春选编和补充教材的事迹。张玉春针对本省教材中大量基础知识被删减、知识不系统、前后不衔接等问题,参考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教材,对当时的教材进行了增删和替换,增加了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把最新的科研和教研成果引入课堂,加强了教材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他还结合教材编写,组织学生开展“怎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贡献”的专题讨论,这在当时是极具创新的做法,为一线教师研究教材提供了新思路。

(二)葛朝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教育始终关注的热点,也是现代教育倡导的学习方式。20世纪70年代,我省已经有很多教师尝试培养学生的自學能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1979年第7期的《辽宁教育》报道了沈阳市第十一中学教师葛朝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事迹。葛老师注重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看懂教材、归纳要点、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再讲解重点,组织学生讨论、答疑。这样的授课方式更有针对性,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做到当堂学的内容当堂掌握,逐渐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三)韩树春:善育“独苗苗”

独生子女政策是在1980年中央召开的五次人口座谈会后被基本确定下来的。1983年第10期的《辽宁教育》刊登了《善育“独苗苗”的人》一文,内容与国家大政方针相呼应。抚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韩树春,当班里的独生子女人数不断增加后,思考怎样教育好这些“独苗苗”的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1983年,韩树春班里85%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是她从教26年来不曾遇到的。因为父母溺爱,这些孩子往往娇惯任性、占有欲强,对父母过度依赖。针对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的情况,韩树春开展“小红花”活动,在学生中树立文明礼貌、热爱劳动的好榜样;针对独生子女娇气、不注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等问题,她亲自带领学生跑步、做操、跳绳,使学生养成了坚持锻炼的好习惯,让“独苗苗”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强健体魄的目标成长。

(四)方红:培育“四有”新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培养了“四有”新人的思想。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四有”是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1985年第10期的《辽宁教育》刊发了《培养有理想的新一代——记全国模范班主任方红》一文,介绍了教师方红如何从教育的整体性出发,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方面的教育。例如,初中一年级主要进行以贯彻《中学生守则》为中心的纪律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二年级突出道德品质教育;初中三年级则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同时,方红善于运用情境教育,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和博物馆、调查农村、走进部队,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

(五)魏书生: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1984年8月,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肯定了盘山县第三中学教导处副主任、语文教师、班主任魏书生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探索科学育人途径的做法,以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突出贡献。1984年第7—8期的《辽宁教育》刊发《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文,首次报道了魏书生的典型事迹,介绍了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使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经验在辽宁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魏书生对当时统编语文教材进行了改革,科学地确立了各学期的知识阶段;通过“注入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地提出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按照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独立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研究问题,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些做法,至今依然具有传承意义,值得其他教师学习和掌握。

三、1985—1997年:聚焦“普九”期间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行动的突破

1986年7月,《辽宁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执行,提出“到2000年全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7年,辽宁省开始分期分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98年,全省正式通过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验收,提前两年实现目标。在此期间,《辽宁教育》推出《人物志》栏目,通过系列报道挖掘教育典型人物与时代脉搏的“共振点”,介绍他们在“普九”过程中观念的转变与行动的突破。

(一)刘复:“营养午餐”行动为学生成长护航

20世纪80年代,国家还没有提出“营养午餐”这个概念,而在辽宁沈阳,已经有部分学校先行探索“营养午餐”的实践样本。1989年,第7—8期的《辽宁教育》介绍了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校长刘复及他的“营养午餐”行动。一次学生血液抽查震撼了刘复,在看似健康的 200名学生的血样抽查中,有53 名学生贫血,62名学生营养不良。刘复提出,学校在课间加餐的基础上供应营养午餐。中国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医大)既近邻学校,又是长期共建单位,刘复与医大就“营养午餐”一事达成协议,每天中午医大用卫生保温车将营养师调配、防疫站检测的500份盒饭送到学校。每盒分四格,一种主食、三种副食,温热可口,天天换样。吃上“营养午餐”,学生高兴,家长放心。

(二)包全杰: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198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8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随后国家教委陆续发布《小学德育大纲》《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各项政策和决定都明确指出学校德育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其间,《辽宁教育》刊登了许多德育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凤城县东方红小学校长包全杰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他在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德育工作者。同年,《辽宁教育》第6期刊发《一位重视德育的校长》一文,介绍了包全杰的事迹。作為校长,包全杰亲自拟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善于用思想和理论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素质,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带领教师齐心协力抓好德育工作;他自己先学习有关政策,切实理解其中的精神实质,然后辅导教师,让每名教师都能掌握政策精神;他把班主任工作作为德育的突破口,要求班主任对学生要有“四心”,即热心、细心、耐心、虚心;他强调“师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深入课堂,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法,总结出思想品德课“揭题—激情—引发—运用—作业”的教学模式,通过讲故事、讨论、演节目等形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发挥德育作用。这些举措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也为全省小学的德育工作树立了榜样。

(三)张秀云:西藏班的“妈妈老师”

1985年8月,作为国家“智力援藏”的主项工程,全国16个省市利用当地学校优越的资源开办内地西藏初中班,辽阳市第一中学荣列其中。1990年第6期的《辽宁教育》刊发了《为了“世界屋脊”的腾飞》一文,报道了辽阳一中教师张秀云与西藏班的故事。张秀云作为西藏班负责人,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她研究西藏的历史,《西藏研究》《中国西藏》《藏族史要》是她常读的刊物和书籍;更研究藏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个性特征;8个教学班、398名在校学生、41个寝室……各种情况她都了如指掌。西藏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占满她一年的365天,她把全部的心思和才智都奉献给了民族教育事业。学生亲切地称她为“妈妈老师”,以表达对她的敬意。

(四)脱东震:扎根山村教学点

1990年第12期的《辽宁教育》刊发了《山魂》一文,记录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脱东震驻守山沟的教育事迹。在本溪县泉水公社三官阁大队小学九洞沟下伸点,他一干就是30年。他被乡亲们称为“校园里的愚公”。办学条件不完善,他就一把镐头一把锹,一把铁撬一把刀,在近40度的陡坡,在教室到校门落差6米的校园里,开垦出200平方米的球场和100平方米的操场,垒筑了200多米长的石墙梯田,修建了厕所,还开辟了果园。果园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多年来,他不仅没向村里要过一分钱,免去了学生的学杂费和书费,每年春天还为每名学生买一双鞋。他使山沟学校里的升学率和巩固率连年达到100%。他坚守着一份育人的初心,担当着一份教育的使命,平凡中蕴含着伟大。

(五)魏红:实施“五育并举”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党的教育方针。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1995年第1—2期的《辽宁教育》就刊登了沈阳市皇姑区珠江五校校长魏红带领教师实施“五育并举”的系列做法。在德育方面,开展“做规范生、创规范班”活动,为规范生发胸章,为规范班发奖状;在智育方面,培养学生基本功和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体育方面,加强体育教学,使98%的学生体育达标;在美育方面,开设书法、美术、剪纸、摄影等艺术班,培养学生特长,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在劳动教育方面,开展“勤巧”比赛、评选劳动能手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自理能力。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魏红带领珠江五校逐步推进整体改革,使学校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四、1998—2011年:记录素质教育实施中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建树的代表型人物

199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此期间,辽宁确立了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导向,巩固发展“普九”成果,深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改革思路,开展了两轮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的思想讨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辽宁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为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战略做出贡献。这之后,涌现出了一批典型学校和领军人物,在《辽宁教育》中都有所体现。

(一)冯振飞:把学校办成培养农村初级人才的基地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新世纪的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时,作为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校长的冯振飞提出,农村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为农村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必须坚持面向全体、适应未来、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把农村学校办出“农”味来。为此,冯振飞秉持农村教育发展理念,精心打造“三个基地”——培养农村初级人才基地、开展农业科技实验和示范基地、先进技术推广和普及基地,为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家乡农业科技人才、改变乡村落后面貌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个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功勋教师”等荣誉称号。

(二)彭丽君:提出“本位特色发展”理念

2003年第9期,《辽宁教育》刊登了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一小学校长彭丽君的事迹,介绍了她的“本位特色发展”理念。彭丽君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现代心理学原理中的个性差异论以及素质教育思想理论,提出了“本位特色发展”理论,涵盖了教育自身本位发展和以学校发展为本位、以部门发展为本位、以班级发展为本位、以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本位的多层面和谐互动的思想。学校实施“本位特色发展”教育,既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又合理利用外围力量;既促进学生特色成长,又实现学校特色发展。这在当时是学校构成特色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加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

(三)余秀林:探索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效果的基本判断,是开展教学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2004年第4期的《辽宁教育》介绍了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校长余秀林对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余秀林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研究并构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及促进教师与学校发展的评价制度。学生评价不仅关注其学业成绩,更注重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评价的重心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求知过程,充分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评价切实改变了过去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建立起多元、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评价标准,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重要的指标,在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四)朱麗娅:以“三关”“三度”推动师德养成

多年来,《辽宁教育》始终关注教师队伍建设。2011年第10期中介绍了锦州市解放小学校长朱丽娅的教育思想和具体做法。朱丽娅主张学校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人、服务人、依靠人、发展人”的基础之上。她要求学校领导把每一名师生都看作一个尊贵的客体,教师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作尊贵的客体。“发展人”是朱丽娅管理学校的精神内核。她引领教师团队过“三关”:一过思想关——甘于做一名教师,甘于奉献教育事业;二过管理关——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培育好每一名学生;三过业务关——做一名好教师,用行动诠释“教书育人”的内涵。她要求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要拥有“三度”:人格上要有可信度,做事情要有精准度,研究学问要有长宽度。“三关”与“三度”强化了师德养成,成为教师的行为准则和努力目标。

五、2012年至今:关注在巩固和深化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中的优秀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

从2012年开始,我国进入巩固和深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强调,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也要求:“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这一时期的《辽宁教育》在人物报道方面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国家战略,着力宣传教师为巩固和深化“普九”成果所付出的努力。不仅关注义务教育阶段的优秀教师,也关注民族教育、特殊教育领域的普通教师,对在偏远地区承担着“普九”教育、精准扶贫任务的乡村教师尤为关注。

(一)金竹花:为民族教育做出贡献

2012年第1期,《辽宁教育》报道了抚顺市经济开发区李石寨朝鲜族小学校长金竹花的事迹,她针对朝鲜族儿童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创造性地总结了识字教学“六带法”(以音带字、以字带字、以字带词、以词带句、以句带章、以朝鲜文带汉文)、“两比较法”(形近字比较和同音字比较),加强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使朝鲜族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汉语。她带领师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普通的农村朝鲜族小学连续23年获“中国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14年间,她向大会提出了60多条建议,为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谢鹃:积极践行“阳光教育”理念

《纲要》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2013年第9期的《辽宁教育》报道了沈阳师范大学沈北附属学校校长谢鹃的管理经验,她提出的“阳光教育”理念是对《纲要》的积极回应。她所在的学校建校初期是一所办学力量非常薄弱的农村学校,60%的学生是当地的农民子女,40%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了让农村学校尽快壮大发展,谢鹃确立了“阳光教育”的核心理念,提出了“以和谐为基础,以科研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以阳光为特色,全面实施阳光教育”的办学思路,追求学校与班级管理的和谐与民主、真诚与友谊、自然与生动、个性与创造,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与微笑中健康成长。

(三)“村小人生”系列人物:展现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

教育在扶贫过程中承担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扶智与扶志的双重任务,能否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关键在于乡村教师。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从2017年开始,《辽宁教育》陆续推出原创作品“村小人生”系列文章,紧扣国家教育发展脉络,回应时代呼声,以特殊视角切入脱贫攻坚主题,记录了一些在条件艰苦的村小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教师的感人事迹。他们甘于奉献,任劳任怨,为农村基础教育奉献了一辈子;他们爱学生、爱教师、爱学校,拥有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师德,他们就是广大农村普通教师的代表;他们没有惊天伟业,也几乎没有得到过什么荣誉,但一直为农村孩子接受公平教育、为教育扶贫尽力。

2021年第6期的《辽宁教育》在“村小人生”系列推出《龙王塘村里的“小桥老师”们》一文,关注了农村学校教师中的年轻一代。与之前采访的老教师不同,他们怀揣梦想,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有现代教育理念,有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教学策略,有主动、迫切的学习愿望和能力,他们把对教师这个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从“入门”到“入行”的转型,让个人专业成长与学校持续发展相得益彰。正是因为他们,一所曾经只有330余名学生、教师平均年龄46岁、结构性缺编严重的所谓“后发展学校”,“后”来居上,有了飞速进步,先后在国家、省、市获得多项荣誉。

“村小人生”系列是作者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力”要求的倾情、倾力、倾心之作。2018年,在中国期刊协会教育分会“中国教育期刊优秀作品评选”中,《时间都给这儿了》等六篇获“专栏类”金奖,单篇《“耕小”依旧在,山深最长情》获“通讯类”金奖;2020年,在由中宣部出版局主办、中国期刊协会承办的第四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评选中,《恰似你的炉火》《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两篇文章首次入选,为教育类仅有的入选作品。

(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用爱培育折翼的天使

2014年和2017年,教育部印发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了“到2020年,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扩大”的总体目标。在此背景下,《辽宁教育》编辑履行教育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深入以招收农村残障学生为主的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和辽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采访,分别在2020年第1期和2022年第4期刊发了长篇报道《特教之爱:我在,有爱无碍》和《一闪一闪“紫微星”》,通过大量细节,展现了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以大爱的胸怀、专业的能力对残障学生、也为社会做出的无私奉献。《特教之爱:我在,有爱无碍》入选2021年中宣部第五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

创刊50年来,《辽宁教育》始終关注在辽宁这块沃土上涌现的德业兼修的优秀教师,记录他们的成长和成就,展现他们实现教育理想的生动实践。他们是辽宁教育事业腾飞与发展的脊梁,也是时代的见证与楷模,忠实记录这些独特而闪耀的教育人也成为《辽宁教育》办刊历程中的鲜明印记。未来,《辽宁教育》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继续践行“四力”,紧扣时代主旋律,让典型培树有力度和温度,让传播引领有速度和广度,发挥教育期刊的独特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辽宁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辽宁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