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教学中观察法的应用

2022-05-30 13:31:38李雷
关键词:观察法写作能力作文

李雷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观察法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作文水平等,精心设计观察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记录习惯,进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提升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和要求之一。相比于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和新兴教学方法的逐步应用,小学写作教学整体呈现出发展和上升的趋势,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缺少写作素材。言之无物是限制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小学写作教学的难点。由于学生本身生活经历较少,思维和感受能力等又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要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不科学,缺少针对性。当前,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忽视备课的重要性,不能针对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活动,自然不能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这些现实问题导致小学写作教学水平受限,已成制约写作能力快速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观察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观察兴趣

兴趣是学生热爱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有了强烈的兴趣才能认真观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然后写成作文。所以说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通过激发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基于此,教师在运用观察法的时候,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年纪小,对未知、新鲜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受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不能保持长久的专注。教师可通过激发兴趣的形式保持其长久的注意力。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在教学的时候,要巧用多种教学方法,拉近写作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在加强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为写作打好基础,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还要分析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习能力,明确写作主体后,立足其兴趣进行观察教学,以解决传统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教师在使用观察法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可以“趣事”为主题,让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其观察兴趣。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丰富其情感体验,让学生的作文内容充满真情实感,提升作文水平。在此除了要紧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还可指导其以好奇心激发兴趣,再以兴趣深化观察。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适当发挥想象力,在感悟和观察中感知写作的魅力。

2.创设生活情境

对于当前大部分的学生而言,写作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素材。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写作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学习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从而避免了学生由于不了解而无话可说的问题。但是这样的主题也很容易产生过于熟悉而缺少新意,或者是缺少实质内容的问题,进而造成作文千篇一律或者是纯粹的辞藻堆砌,降低了作文质量。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学生在学会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和看待生活时,就能对于类似的作文题目有新的看法和认知,自然能写出有新意、有内容的作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安排觀察活动,进而指导学生养成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例如,以“变形记”为主题写作,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写作要求,安排观察生活的主题观察活动。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先让学生明确这一作文主题的含义,也就是代入到不同的角色中,从角色的视角表达,明确要完成这样的作文,需要有明确的写作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再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在课下完成观察任务并且做好观察记录,然后写作,这样就不会出现无物可写的问题了。安排这种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观察活动,学生能将目光聚焦在生活细节上,实现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要想提升学习能力,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的写作,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所以观察教学多是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然后记录下来。所以要想让观察教学更高效,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语文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其中写作教学关乎学生将来语言输出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科学运用观察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下面几点进行:(1)发挥好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作用,让学生重视写作,主动观察生活中的人与事。还可布置观察作业,让学生知道观察的重要性。(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主动观察,将观察纳入到日常生活中,进而变成自觉行为。(3)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感悟较深的事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4)为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提供视频、图片素材,并在学生观察的时候,关注其表现,发现问题要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养成自主观察的好习惯,保证高效的观察。

4.结合写作要求安排观察任务

对于写作而言,切合写作要求是关键,这也是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一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小学阶段的写作比较简单,对于教师难度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困难,所以写作的细节要求就很难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案和设计中。从实际的教学成果看,这种缺少针对性的写作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凭感觉,没有方向感,也就不能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或者是教学大纲中对于不同主题、不同体裁的作文细节要求安排观察活动,进而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具体来说,教师在制定写作教学计划时,可以按照三个主要阶段进行。首先,教师要了解和明确写作教学的主题。也就是说,在这一课时或者这一阶段,需要学生完成哪些主题的作文。同时,在这一阶段,教师还要注意建立写作主题和学生熟悉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对这一主题产生兴趣,有表达的欲望。然后,教师要明确作文主题下的具体、细节性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包括作文的格式、布局谋篇以及语言风格,也包括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等等。在明确要求的前提下,再安排观察活动,学生就自如多了。例如,文题要求学生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教师需要在安排观察活动时有意识地增加这一方面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观察。这样,学生在完成观察活动后,不仅能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还能逐步建立起写作主题与观察重点之间的联系,掌握观察和记录生活的技巧,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5.传授观察方法

第一,比较观察法,也叫对照观察法,指在观察中比较不同事物。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比较观察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活他们的思维,能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例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两张内容相同,细节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与“找不同”游戏有些相似,就是为了让学生找出图画之间的差异。通过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其产生观察探究然后记录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后期写作奠定基础。

第二,顺序观察法。在记叙文写作中,学生要按照一定顺序写作,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以保证写作的整体性与完整性。运用顺序观察法,让学生根据事物包含的特定顺序,有步骤地参加活动,如早上、中午、晚上;从近到远、从前到后、从内到外;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教师可通过事情发展的顺序,科学制定观察计划,规范学生的观察行为,让其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有序观察。在此可建立比较完善的、系统的观察结构,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把握,丰富素材积累,以便写作时有话可说。

第三,连续观察法,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特定的事物或者人物进行重复观察,并且在每次观察中,都能加深对观察对象的了解,进而获得更具体的内容,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确定观察对象。为了确保学生能连续观察,减少因为重复进行一件事而产生厌烦情绪,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他们带着兴趣观察,就不会觉得无聊了。连续观察可快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作文内容也会更加充实。如教师可将教室中的一角设置为“观察角”,在此种植瓜果蔬菜等,组织学生亲身参与的同时连续观察,记录每个阶段蔬菜的生长变化,直到最后吃到蔬菜。

第四,演示观察法,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如使用电子设备录制事件的经过,可以是他人的生活经历,也可是自己参加的游戏活动,录制剪裁好播放出来。以游戏为例,如果想要写出游戏场景,就要亲身经历,但是亲身经历的视角不够充分,就可以用電子设备录制,增加“旁观”的视角,让学生在观看游戏视频时重温游戏过程,加深情感,再写作就容易了。

6.组织观察分享活动

观察只是写作教学的一部分,后面的分享和总结也十分关键。学生完成自主观察,教师要借助成果分享以及讨论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产生写作思路,提升写作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在组织观察活动,布置观察任务时,要在活动前就明确提出记录的要求,让学生认识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学生完成观察任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者是利用网络组织线上成果分享活动。这一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总结观察成果,将其积累成写作素材,为后续的写作练习做好铺垫,同时也能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写作的对象和主题,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作文水平。

例如,以“多彩的活动”为主题组织观察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班级、学校或者社区活动,将其作为观察的目标和对象,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活动结束,教师可以组织成果分享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成果,感受不同的观察视角、观察重点以及观察结果。通过这样的差异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重要性,学会多角度思考。可见,分享观察成果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写作思路,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还可借助写日记的形式辅助学生观察,作为对日常琐事与情感的记录,学生可以利用日记的包容性,以多种形式记录自己观察的内容,随着记录的增多,学生可以从开始的机械性记录,慢慢获得丰富的感想,并不断提升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事物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设置固定主题,也没有固定文体,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对于日记内容,教师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建立继续观察的信心,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提升写作教学质量。

总之,在小学写作教学中,运用观察法安排课内课外的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又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观察活动,学生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写作时就不愁无话可说了,有利于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观察法写作能力作文
观察法求解至少有一个有理根的一元高次方程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在光伏MPPT中的应用
电子测试(2018年13期)2018-09-26 03:29:34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