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杰 邓世秋 蒋杭
40多年前,在西北大漠服役的工程兵史建章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出现了意外,不幸双目失明。从军12年、入党8年的他,不愿给部队增添麻烦,万分不舍地脱下一身戎装,回到了远在深山的家乡——建始县官店镇鱼精坝村。
“我总要为大家做点什么”
“你是有功劳的人,应该受到照顾。”部队领导找到史建章,想安排他进入疗养院。
“一点小伤,没事的,和战场上牺牲的先辈比,够幸运了,不能再给部队添麻烦。”史建章不仅不去疗养院,还拒绝了县城的工作安排,要回到农村老家。
辗转千里,史建章回到了建始县鱼精坝村。刚到村口,喧天的锣鼓声便传入了史建章的耳朵里,那是全村村民迎接英雄回到家乡。
“给你们添麻烦了。”史建章感动落泪。
回到家鄉的史建章受到了淳朴村民无微不至的照顾。崎岖山路上,村里的孩子会拉着他的手给他当拐杖;夜幕降临时,一拨拨村民来到他家,聊天说笑帮他驱赶寂寞;门口的柴火总是被不知名的村民堆满;谁家杀了猪,总会拉着史建章去吃个“刨汤宴”。
“我总要为大家做点什么。”史建章对妻子说。
“你们的烟绳我包了”
在史建章的家乡,种植烟叶是一个传统的大产业。
在与村民的聊天中得知,由于工艺复杂、费时费力,当地晒烟用的烟绳短缺,甚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烟草种植的发展。“为何不在这上面做点事。”史建章想。
下了决心的史建章找来师傅讨教搓烟绳的技术并且日复一日地苦练。
“你们能种多少烟就种多少,烟绳我包了。”学出师了的史建章给村民们打了包票。
一个承诺, 15年的坚持。这15年里,史建章成了大忙人,常年奔波在周边50多户乡亲家里,搓完东家的烟绳又赶西家,每年搓4米一根的烟绳不下7000条,总计超过10万条。
有了史建章搓下的这条烟绳,村民们放心地扩大了种植规模,靠着种烟,很多农户就此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就是拆屋卖瓦也要把路修通”
双目失明的史建章靠着搓烟绳、编竹艺,再加上国家每月的补助,有了一些积蓄。
“两面山,一道沟,猴子过身跶下坎。”史建章家乡的那条老路穿崖过涧,困扰了老百姓一代又一代。说起修路,老百姓盼望已久却因贫穷无能为力。
“就是砸锅卖铁、拆屋卖瓦,也要把路修通。”在一次商议修路的群众会上,他拿出了所有积蓄和借来的钱。他的话也打动了村民,东拼西凑下终于凑齐了购买施工材料的钱。
工程动工了,虽然没法挥动锄头跟大伙一起干,但史建章在妻子搀扶下送水、送饭,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1999年到2003年,修路花了4年时间,史建章在公路上花了4000多元钱,那时,他和老伴年收入还不足1000元。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但想着修通的公路上跑着一辆辆装满山货运往村外的汽车,史建章无比高兴。
回乡数十年,史建章先后获得“恩施楷模”、建始“十大好人”、官店“最美家庭”等荣誉。他虽失去光明,却用光明照亮了大山。
党员生活2022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