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 贾风珍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教育重要讲话精神,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政课中的专门性历史教育课程,是高校思政课中开展“四史”教育的主阵地。“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内在依据在于二者在价值意蕴、价值原则,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上的有机统一。因此,二者在理论维度、历史维度与实践维度的有机融合是“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三维路径。
2020年1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1]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凝聚着深厚的宝贵实践经验、积淀着深沉的伟大精神力量,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以史为鉴、勇担使命、成长为时代新人的一门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以增强大学生的“两个了解”“四个选择”为宗旨,内在贯通的其实是百年党史这一主要内容。因而,将加强“四史”教育作为加强高校思政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纲要”课,不仅在内容上高度相融、在要求上内在统一,在目标上也高度一致。在“纲要”课的教学中有效融入“四史”教育的内容与成果,发挥思政课作为“四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提升思想性、理论性与政治性,是势所必然,更是铸魂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理论维度:“四史”教育与“纲要”课价值取向一致
(一)“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价值意蕴
“纲要”课以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以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探索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恢弘历程,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而“四史”教育,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把历史与理论贯通,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视角,则是从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五百年的社會主义发展史、自近代以来近乎两百年的中国人民斗争史、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一百年的领导人民奋斗史、七十余年的新中国治国理政史、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奋进史中去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
“四史”教育的开展,正是为了拓展当代大学生运用历史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视野,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历史眼光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以指导实践,从而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能够旗帜鲜明,不为所惑。这同“纲要”课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和人文素质教育,籍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可谓异曲同工。同时,将“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一项客观要求,而且是增强思政课有效性和亲和力的一个本质要求。
(二)“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价值原则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在高校“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三大基本原则。政治性乃首要原则,通观“四史”教育,在大历史视野之下,或通过历史观察或借助历史叙事,从多个角度再现历史史实,以此引导大学生经由宽视野和长时段来对历史发展中的主流与支流、本质与表象进行把握,从而在追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进程中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脉络、感受党的初心使命、体会国家发展的曲折与不易、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列成就。
从理论性来看,“四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统一体,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呈现出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开展实践探究的过程。尽管在“四史”的内容和坚持的具体理论上会有区别与侧重,但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的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乃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却始终不变。以现实性而论,“四史”教育的开展,旨在通过“四史”的历史知识来培育大学生的正确历史观,进而塑造新时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而,“四史”教育立足于当下,却又放眼于未来,在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中,把握“大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实际,研判世情、国情和党情,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历史维度:“四史”教育是“纲要”课
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
(一)“四史”教育与“纲要”课在教学目标上的契合
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目标就是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并把握历史规律,以增强奋勇前进的力量。纵览“四史”,分别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创新及不懈奋斗,新中国的摸索与探究、拼搏斗争及取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勇于突破与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壮大、挫折与新生等几大部分,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尽管“四史”的主题不尽相同、教育目标亦各有侧重,但是各历史阶段间的联系却又极为紧密而深刻。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历史教育相结合是我们党历来的优秀传统,自“05方案”颁行以来,“纲要”课的开设,就正顺应了这一优良传统。所以,“四史”的内容体现着党和人民接续奋斗,奋勇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四史”教育的开展,则在于促使青年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主题和主线,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奋进新时代的定力和决心。这同作为高校思政课之一的“纲要”课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铸魂育人的目标相一致。
(二)“四史”教育是“纲要”课在教学要求上的守正
高校“四史”教育的开展,并不仅仅是讲授历史知识,更多的是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的历史教育,即通过“四史”来塑造大学生的唯物史观,锤炼其历史思维和能力,并在科学、系统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增强“四个自信”,强化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意识,真正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四史”教育的要求就在于坚持将知识的传授同价值的引导相统一,将过往的历史同现实和未来的发展相结合,将内容的严肃同形式的活泼相融合。与此同时,作为高校思政课之一的“纲要”课,也是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载体进行的价值观教育,所着力要解决的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认同与理想信念诸问题。因此,“纲要”课教学也必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从而“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2]
(三)“四史”教育是“纲要”课在教学内容上的创新
“四史”在内容上可谓丰富而广泛,不仅包含了重要历史节点、重大历史事件及关键历史人物,而且内在蕴含着历史现象当中的本质、主流与主要规律,同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中又自然涵括了相应的成就、经验、教训以及形成的理论成果、爱国精神等。尽管在具体的内容呈现上各有侧重,但从整体上来看,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世界的大同而努力奋斗的实践史当是贯穿其中的主轴。对于“纲要”课而言,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同“四史”是相融合的。
在新修订的2021版中,“纲要”课除导言外,共分为了十章内容,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主旨讲话,系统反映了党领导下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重整山河、改变贫弱状况、建设繁荣富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光辉历史。因而,“纲要”课的内容在本质上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四史”,“四史”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又是对“纲要”课内容的论证支撑和有效深化,二者相互贯通、互为表里。
实践维度:“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实现路径
(一)资源是基础:整合“四史”课程资源,提供“纲要”课高质量的“四史”教育课程
当前的高校思政课并未开设专门的“四史”教育相关课程,但很显然,当下的“05方案”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实际进行着“四史”相关内容的讲授,从而承担起了对青年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作用,尤其是“纲要”课的开设。
“纲要”课所进行的是专门的历史教育,通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两大历史任务、“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进而肩负起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然而,“纲要”课教学又有其自身的教学体系和特点,在课程体系、内容编排及讲授方式等方面也与“四史”教育有所区别。这就必然会造成“纲要”课中的“四史”教育缺乏有效统筹和必要的衔接,学生也较难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四史”内容。
因而,在“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发挥各高校的协同优势,合理利用各种类型的学习平台,不断整合“四史”资源,明确“四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进而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四史”教学课程体系。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亦可逐步开设能够反映百年党史的课程,能够展现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設、改革并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课程,并且在开展“四史”集体备课、优课与精品课评选等教科研活动中,整合“四史”教育的内容与资源,夯实课程教育基础。
(二)实践是环节: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巩固“四史”教育融入教学体系这一重要环节
党的创新理论是指导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一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是高校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常态化内容。为此,“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就要在实践教学中立足“四史”教育的相关内容,切实开展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一是有效运用学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组织大学生踏寻历史足迹,在红色纪念馆、革命旧址、先烈的纪念地等场所开展情景式教学。
二是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而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以“行走的课堂”活动为形式,借助建党、国庆等节庆日,九·一八、抗战胜利纪念日,马克思、毛泽东诞辰等特殊日期,在学思行走中激发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强化国家认同。
三是疫情常态化下的“纲要”课实践教学,立足学生实际,本着就近原则,让大学生探寻家乡的红色资源、对家乡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展开调研,并在调研和撰写实践报告的过程中深化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感悟。实践教学的开展,既可以使“四史”以更为鲜活的形态发挥引领作用,又可以增强“纲要”课的感染力和针对性,最终推动“纲要”小课堂和“四史”大课堂的结合以形成合力、发挥实效。
(三)师生是关键:加强师生有效互动,提高教师“四史”教育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中,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四史”教育具有的鲜明政治属性决定了其专业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必然要求教师具备扎实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且具有深厚专业素养能够融会贯通“四史”知识。但是,当前高校“四史”教育师资还较为紧缺,尤其是“纲要”课的专任教师师资数量普遍偏少。再加以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四史”知识有限、“四史”教育价值认识不足、开发利用“四史”资源能力欠缺等问题,势必会影响教育的最终成效。这就要求,首先有计划、多途径、高层次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方面的专业师资建设,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学习培训、建立考评与激励机制、健全“四史”教育的师资培训制度等。其次,丰富教师的“四史”知识储备,提升其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借助教学资源平台,加强对“四史”知识的学习,拓展“四史”理论,提高教师的内在素养。再次,教师要从“四史”教育的政治性出发,充分认识和发挥“四史”在政治引领及立德树人方面的价值与功效,从而自觉在“纲要”课中开展好“四史”教育。最后,丰富教师职业发展的渠道,将“四史”的研究成果向教学成果和内容转化,实现“四史”教育同“纲要”课教学的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也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求知欲、问题意识,培育其主动学习“四史”的兴趣和习惯。一方面要立足现实,引导大学生对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关注,从“纲要”课的历史线索中探寻现实问题的根源;另一方面要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遵循“纲要”课学习中从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一般规律,对历史事实予以科学的价值评判。最终使青年大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真正肩负起新的时代使命与担当。
结 语
“四史”是一座蕴含丰富思政教育资源的“富矿”,对其进行创新性地开掘和创造性地转化,更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当前,高校“四史”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回溯历史、重温过往中推动了青年大学生缅怀先烈模范,传承红色基因,把握历史规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爱民情怀的同时,也促使青年大学生在“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过程中深刻把握三大规律,在领会“四个选择”中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然而,除开“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外,还需要就“四史”教育体系同“05方案”的思政课教育体系有机融合、“四史”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及“四史”教育在思政课堂效用的发挥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改进。这既是“四史”教育的开展为思政课提供强大动力源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下思政课改革发展必须加以解决的迫切问题,更是从事思政课教学的全体同仁共同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注释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0月29日通过)[N].人民日报,2020-11-04.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4]张楠.“四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21(03).
[5]王广义,胡靖.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1(07).
作者简介
李 卫 西京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区域社会文化
贾风珍 西京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