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乡村振兴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应当加大政策帮扶力度,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实现相应的发展创新,结合精细化、高效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明确各项管理要素,提高乡村经济发展建设水平。同时,各部门、各机构应当完善各项保障政策,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党委、政府须履行自己的职能,通过培育本土人才、招揽引进中高端技术人才、派技术人员下乡村指导、选派乡土人才外出培训等相关方式,协同基层农业合作社、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内生源动力,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实践,进一步凝聚乡村人才振兴合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完善乡村人才的振兴计划对于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需要采取顶层规划,更加科学高效开发乡土人才、乡村人才、本土人才;结合乡村产业的发展需求,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专项人才,并且整合专项化的乡村经济发展建设平台,完善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
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我国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实现农村区域的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经济振兴,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依托一支专业化的人才团队,完成对乡村资源的统筹规划、统筹分配以及对乡村战略制度的科学合理设定。要结合高质量、高效率的人才振兴计划,进一步推动乡村战略的部署和落地。这对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产业、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促进乡村综合全面发展,而人才振兴是保证相关工作能够得到稳定高效实施以及相关政策能够正常落地的关键举措。新时期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乡村人才结构更加畸形,缺乏劳动力、缺乏专项人才。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依托一大批专业人才,完成基础建设,完善市场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土地经营,完成乡村多规合一的规划整合。为了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求,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比如,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三台镇,现有农村耕地8.3万亩,户籍人口3950户11587人,常住人口2908户8281人,农村土地对外承包约7万亩,约占总耕地的84.3%,在村青年人有20%、中年人有40%、老年人有40%,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缺口很大,相关专项人才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得到相应的保障,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专业机构应当认真细致地评估人才振兴计划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中的关键作用,完善各项保障性政策,采取顶层规划、综合设计、综合评定,提高乡村人才振兴水平。
阻碍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因素
新经济发展态势下,乡村人才建设取得了相应的发展突破,乡村人才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随着我国在战略部署层面更加倾斜于乡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被引入到乡村经济建设事业中,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乡村地域范围广大,农村人才仍然捉襟见肘。由于其综合素质不高,结构布置不合理,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以及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地。人才建设仍然是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短板,严重阻碍乡村产业发展。造成乡村区域人才缺失的关键原因,在于相关人才保障制度以及政策的制定不科学、不合理,以至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而政策制度方面的问题既存在历史原因也包含现实原因。首先在历史层面上,我国实施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体制、管理机制,人口的福利待遇在不同户籍制度下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在行政资源配置、社会资源分配方面,乡村的各项软硬件设施明显落后于城市。而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却是严格参照城市现行选拔体制来进行的,再加上部分乡村区域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全面、不完整,无法调动广大乡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历史问题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导致乡村区域的社会服务、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无法得到有效完善,最终影响乡村人才振兴战略计划的落地,无法帮助乡村产业实现升级转型。
当前大部分农村青年纷纷涌向城市,据统计显示,将近80%的青年离开乡村,进入城市谋生,并且大部分有能力的乡村青年也会在城市定居,占据乡村青年外出务工总人数的30%。随着乡村区域人口空心化、老龄化,再加上乡村人口教育制度、教学水平低下,导致乡村区域的人才无法实现快速高效的发展。专项人才综合素养不高,缺少技能型人才,导致乡村产业的发展缺少推动主体。总体来说,乡村区域人才结构设置不合理,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留不住优秀人才,并且乡村人才战略计划的部署还尚且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技术人才、教师人才还是管理人才,均无法满足相关区域的发展建设需求。同时在人才任用标准层面,部分机构部门仍然单方面套用城市人才评价管理标准,未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人才任用规划,从而也导致部分乡村人才无法在特定的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阻碍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原因在于政策制度上的城乡差异以及文化上的不自信,相关部门机构应当从乡土文化以及城乡制度建设方面出发,改进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提高乡土人才的社会地位,以此促进乡村经济更加长远稳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人才振兴的策略分析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人才振兴对于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在此环境下,我国需要完善城乡人才双向流通机制,重视乡土人才的作用,同时完善农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培训机制,并且加大政策支持,完善人才事业平台的构建,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做好人才振兴保障服务,以此提高乡村经济发展建设水平。
(一)完善城乡人才双向流通机制
为了发展壮大乡村经济,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振兴计划,进一步引进城市人才,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在该环节,地方政府应当建立起柔性化的城乡人才双向流通政策,完成对人才资源更加科学高效的配置。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结合一系列硬性的指标,要求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专业技术人才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助力。政府部门可以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并且给予离岗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使得乡村产业得以发展。除此之外,在实现人才振兴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机构也需要完成乡土文化的建设,通过乡土文化来吸引广大的人才参与到乡村经济的建设,并且积极制定好相应的返乡激励策略,给予返乡的创业精英相应的保障,比如,可以吸引优秀农民工、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实现乡村经济发展,而乡村的领导班子也需要转变过往“唯资历任职”的人才选拔模式,尽可能完善乡村领导班子的人才结构,也可以积极引入第三方劳动服务中介,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劳动信息共享,将乡村产业的发展向广大社会群体進行传递传达,以此来实现乡村人力资源更加科学高效的流动。
(二)重视乡土人才的作用
要想实现乡村经济长远稳定发展,在实施人才振兴战略计划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也需要注重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乡土人才是在农村范畴内具备专业化知识技能的人才,能够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不一定要满足城市人才的选拔标准。乡村政府机构应当革新现有的乡土人才选拔制度,着眼于当前乡村产业、乡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完成对乡土人才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任用。此外,乡土人才往往扎根于农村,是乡村人才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元素,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但是长时间以来,地方政府对乡土人才的开发利用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地方政府在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乡土人才的发展重视力度,树立起全新的人才观念,尽可能做到人才尽用的管理理念,克服地域限制,在乡土人才开发过程中摒弃旧思想、旧理念,实现对乡村人才更加科学灵活地使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总体来说,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乡土人才队伍,实现乡村产业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将产业发展与人才發展有效结合,以人才为驱动力,促进乡村经济取得相应的发展突破,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了解乡村,并且将与农民具备深厚情感的本土人才进行科学有效地开发,为乡村经济发展创造活力,为乡土人才群的创建提供相应的助力,确保乡村经济能够长远稳定的发展。
(三)构建农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当前为了实现对农村人才更加有效地培养培训,我国需要参照当前人才培育规格、培育机制以及人才的成长发展需求,重视乡村人才的扩充,构建体系化、综合化、灵活化的人才培育机制、培育体系,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依托当地的产业特色、产业特征,完成对专项人才的教育培训,采取因地制宜的培训策略,注重增强实践教育培训,并且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如高校、科研机构、职业院校、网络平台,采取集中化培训、高效化培训、远程化培训,借助专家指导、产教融合等多种方式,完成对农村人才更加高效的培养,并且加强技术、科技、创业等多板块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职业人才的专项技能,拓宽乡土人才的知识视野,加快人才的发展转型,促进传统农业快速高效地发展。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需要选取优秀人才进入到高校以及科学院进行深入细致地学习,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思想,丰富知识储备,结合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完成乡村产业、乡村经济的发展革新。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成乡村人才事业平台的构建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专项平台的构建和打造,为乡村人才振兴战略计划的落地实施提供基本载体,通过打造专业化的平台,充分发挥乡村人才的实际价值和作用。地方政府机构应当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完成对人才平台更加合理地打造,并且完善相应政策,激励乡土人才进入企业,促进乡村实体经济更加长远稳定发展壮大。同时相应的人才事业平台还需要完成科技成果的转换,将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为乡村经济的生产力,促进乡村经济产业的发展,同时地方机构也需要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为乡村人才发展成长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实现农业化发展革新,打造专业化管理平台,完善优势产业,实现发展创新,比如可以完善乡村创业孵化平台,尽可能消除地域身份的限制,并且完成相应的人才数据库,结合乡村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完成对更多专项人才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确保每一位专项人才均能够在自身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地方政府应当参照乡村人才的职业发展特征以及职业发展需求,评估不同职业岗位、专业存在的差异,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励政策,尽可能以能力、业绩为主要导向,完成对农村人才更加科学高效地管控,实现对人才更加有效的录用、培训,同时引导人才完成职称评定,实现人才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需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创造良好的人才任职条件,比如完善技术职称评审方法,尽可能完成对更多创新型、技能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打造,拓宽农村精英人才团队,确保乡村经济的发展更加科学、高效,同时协助相关专项人才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六)做好人才振兴保障服务
要想确保相关专项人才能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乡村产业、乡村经济的发展建设进程中,地方政府应当为其提供更加优质、良好的产业服务,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此过程中,政府机构政府部门应当完善各项保障政策,在乡村产业规划以及各项社会保障服务的制定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注重乡村经济专项化发展,并且加大专业投资力度,完善乡村基础保障措施,比如提高乡村的卫生水平,完善乡村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开发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大量的支持,帮助乡村人才解决在农村经营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完善各项保证政策,明确相应的人才保障待遇,使得各专项人才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大显身手且无后顾之忧。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当在政治上给予乡村人才重视,同时提高乡村人才的社会地位,给予乡村人才相应的经济实惠,确保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七)调整供应链,提高乡村产业的吸引力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视角下,要想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除了需要加大政策引导,构建更加良好的乡村就业环境、创业环境,我国还应当在产业规划、产业布局方面偏向乡村地区,完成基础的产业调整。比如政府部门需要实现对农业行业的发展引导,通过调整供应链,力求在乡村产业端打造更加完善的结构体系,在乡村地区加强对上下游产业的开发力度,实现产业重心的调整,完成对农业产业供应链的结构优化。以经济市场的导向为助力,促进农村地区实现人才振兴,以此来解决技术难题、人才紧缺的难题。具体来说,在调整相关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机构需要开展顶层规划、顶层部署,通过一产带动二产、三产,打造繁荣的乡村产业格局,尽可能提高乡村产业的附加价值,完善产业保障体系(如农机、化肥、农药、生物),通过调整供应链,完善产业布局,吸引更多优质的企业进入乡村开发资源、发展经济。
结 语
总体来说,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完成乡村人才的振兴工作对于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要想实现人才创新,相关部门应当从多个层面来优化各项工作,结合精细化的管理思想,提高乡村经济发展建设水平,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徐姗姗.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乡村人才振兴研究[J].农业经济,2021(6):2.
[2]刘萍,姜涛.乡村振兴视角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9(11):2.
[3]高鸣,武昀寰,邱楠.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才培养:国际经验视角[J].世界农业,2018(8):7.
[4]翁淋.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永泰县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
作者简介
王 玲 任职于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三台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