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方向发生了改变,并重点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能够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课程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提供助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及认知能力相对薄弱,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的生成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立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及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内容
从广义上分析,核心素养培养是指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的培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则带有了学科特征。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就需要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内容主要包含基于社会生活的道德修养、内化于行的法治观念及根植于心的家国情怀。具体如下。
(一)基于社会生活的道德修养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育人目标就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够在课程学习中提升尊老爱幼、尊重师长、孝顺父母、团结友善、善待他人、学会感恩等基本的道德修养。通过对这些基本的道德修养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每个优秀道德品质生成都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尊老愛幼”不仅是指尊重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也指向社会上的老人和儿童。这些看似简单的教育内容却是每位中华儿女都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和道德修养,也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必备品质。
(二)内化于行的法治观念
道德与法治课原名是思想政治,之所以将“法治”二字作为学科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说明了法治观念培养是这个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事件屡见不鲜,校园霸凌现象更是令无数教师和家长头疼,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不可触碰的法律底线,不仅可以起到净化校园风气的作用,还可以降低青少年犯罪的概率,更好地维持社会的和谐安定。
(三)根植于心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一直以来都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众多文化涌入中国,我国的许多青少年将追求西方文化当作一种时髦的行为,而淡化了本民族文化,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从小树立家国情怀,形成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爱祖国,能够主动地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个中国人都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巧设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之路上,仅仅凭借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学生自身具备积极的学习热情,能够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主动思考问题,探索讨论,总结归纳。这样才能提升“教”与“学”
的契合度,使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得以落实。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优化课堂导入环节,如采取情境创设等方式,打造具备吸引力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以“网络学习辨真伪”一课为例,在本节课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抓住课前3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有关“辨真伪”的故事,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这些故事可以作为很好的导入素材。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动画,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思考:“为什么其他人都没有发现白骨精的真身,而孙悟空却能一眼识破?”“真假美猴王长得一模一样,最后大家都是如何分辨找出真正的孙悟空的呢?”这些故事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课下的游戏状态走向认真学习、思考的状态,并且想到孙悟空有火眼金睛,可以辨别真伪,由此联想到现实生活,如今网络时代更需要我们具备一双火眼金睛,明辨真伪,以防被骗。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出主题:“那么,你能否练就一双可以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火眼金睛呢?”由此启发学生,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是存在真伪的,我们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辨别能力,将学生的学习思维从直观、感性的状态过渡到抽象、理性的思考中。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条件。
(二)生活化教学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与法治课是源于生活的,只有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教育,才能够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升认知层次。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而将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讲解,阻碍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践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应主动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思考问题,获得触动心灵的体验与感悟,从而形成学科素养,提高道德认知。
例如,在“为父母分担”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中选择真实感人的事迹,让学生通过观看网络视频,感受父母的辛苦及无私的爱。比如,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村父亲,为了供孩子上大学,离开家乡到遥远的城市打工,每天都需要早早地起来,到一个固定的地点等待雇主的到来,如果去晚了,很可能这一天就没有工作了。这天,父亲去工地搬运砖头,天气很热,工作后的他累得满头大汗,而他的午饭居然只有一个馒头和一袋榨菜。正在他吃饭时,上大学的女儿打来了电话,问父亲工作累不累,吃得好不好时,父亲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说:“工作一点都不累,你就放心吧,老爸身体好着呢,这里吃得也可好了,每顿都是四个菜,荤素搭配,米饭、馒头都有。”通过观看这个视频,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不易,树立了为父母分担的意识,如可以帮父母收拾一下房间,不让父母为自己的学习操心等。教师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进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才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逐渐形成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三)创新法治教育形式,多途径渗透法治教育
在法治教育渗透过程中,教师应大力营造具备“法治”氛围的校园宣传环境,如在学校的走廊、操场、公示板中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绘制黑板报等,加大对宪法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知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法律是不可触碰的,认识到违反法律必将受到制裁。例如,“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主要涉及“烟酒有危害”“毒品更危险”“拒绝危害有方法”三个内容,以其中的“毒品更危险”这部分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角色表演的实践性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在课堂上小组表演虎门销烟的过程,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虎门销烟?”“中国人吸大烟会变成什么样?”由此再联想到现代社会的“毒品贩卖”,“在法律中对贩卖毒品的人会处什么样的刑罚呢?”通过各个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增强了法治观念,还树立了爱国思想,认识到吸食毒品不仅危险自身的健康,还威胁国家的健康发展,由此形成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总之,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探寻更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
张桃莉,女,1981年9月出生,福建浦城人,一级教师,浦城县水南中心小学副校长,浦城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指导组成员,曾获浦城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教坛新秀”等称号,多次获得市、县级奖项。自其担任校长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幼小衔接工作示范校、防震减灾示范校,南平市级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少先队大队、德育先进校、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