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硕士生基础性科研素养的形成机理与提升策略

2022-05-30 09:28杨小茹宋俞恒刘倩倩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形成机理

杨小茹 宋俞恒 刘倩倩

[摘 要]基础性科研素养是硕士生的必备素养。以学习收获理论为框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英语专业硕士生科研素养现状及其形成机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英语专业硕士生科研素养“期望值”与“收获值”存在差距。素养形成主要是素养期望、课堂教学、导师影响、个人投入的共同作用。硕士生科研素养的提升需要弥补学生问题意识的短板,改革激励机制,重视“科研素养期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导师影响,促进学生科研学习投入。

[关键词]英语专业硕士生;科研素养;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8-0027-06

基础性科研素养是硕士生的必备素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更是衡量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杆。英语专业硕士生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生力军,其基础性科研素养的发展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我国现有研究对该问题关注不足,缺乏对于英语专业硕士生基础性科研素养的现实状况、形成机理及提升路径的整体把握和深入认识。本研究将对我国英语专业硕士生基础性科研素养进行测量,把握发展现状,并运用回归分析探索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培养与提升提出建议。

一、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

基础性科研素养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1]国内相关研究集中于科研能力方面,现有探索认为影响科研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个体特征、[2]学习投入、[3]导师影响、[4]课程教学[5]等。对于硕士生科研素养的养成与提升,学者们大多基于经验判断,从院校层面提出策略。总体而言,相关研究成果较少,而关注到英语专业的更是凤毛麟角,所提供的建议对策也较为有限。

关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和收获,“学习收获”相关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论框架。乔治·库于21世纪初提出“学习收获”概念,用以指出学生在大学或其他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成果与发展。[6]科研素养的提升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科研素养方面的发展,因而可称为是“科研素养收获”。帕斯卡雷拉(Pascarella)提出“整体变化评定模型”(G-M-A-C),指出学生个人背景、院校组织结构、人际互动、院校环境及学习努力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产出的五个因素,这可以为本研究分析影响科研素养收获的因素提供参考。

二、测量工具与样本特征

(一)问卷设计与检验

基于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结果,本研究选择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编制硕士生科研素养期望量表(分量表1-1)、科研素养收获量表(分量表1-2)以及科研素养影响因素量表(分量表2)。量表均设计为“李克特五点量表”,答案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赋值1、2、3、4、5。为了确保在分析时两个量表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将期望量表与收获量表的题项一一对应,且简称相同。

为了检验两个分量表的信效度,本研究进行了预调查,并运用预试数据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和因子分析。首先运用“极端组”法对两份量表中各个测量题项(指标)的区分度分别进行检验,保留了适当的(临界值CR>3.00,P<0.05)测量题项(指标)。其次,在计算出KMO值(均大于0.800)和进行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值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的基础上对量表2 进行因子分析,将硕士生科研素养的影响因素分为“课堂教学”“导师影响”“个人投入”三个维度(累积解释总变异量为60.531%),每个维度包含3~6个测量指标。随后对两个量表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个量表及分量表2的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在0.800以上。经过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后,两份量表均已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进行正式测量。

(二)数据获取与样本描述

此次调查借助“问卷星”平台,向近五年内毕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随机发放。调查共进行两轮,时间为2018年7月25日至2018年10月16日和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收回调查问卷443份,剔除无效问卷后保留有效问卷392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8.49%。样本分布特征如表2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统计分析

对英语专业硕士生的基础性科研素养期望及收获进行集中量(均值)和差异量(标准差)的比较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英语专业硕士生的科研素养平均分为3.38,科研素养期望的平均分为4.09,说明英语专业硕士生对自身科研素养发展的期望較高,但实际发展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在“科研动力”“问题意识”和“积极主动”三项测量指标上,“期望”与“获得”之间的差异最大(分列前三位)。

(二)回归分析

根据研究目的,将科研素养收获总值作为因变量,选择“高校类型、科研素养期望、课堂教学、导师影响、个人投入”统计值为自变量,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回归分析之前,对连续性自变量进行多元共线性诊断,判断其是否存在多元共线的问题(“高校类型”为二分类别变量,因此不需对其进行多元共线性诊断)。如表4所示,变量间不存在多元共线问题,可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预测变量“高校类型”“科研素养期望”“课堂教学”“导师影响”“个人投入”引入回归方程,得到如下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科研素养期望”“导师影响”“个人投入”“课堂教学”四个变量对“科研素养”产生显著正影响,“高校类型”对“科研素养”没有显著影响。四个因素的影响力按大小排序依次为:科研素养期望>课堂教学>个人投入>导师影响。

(三)集中量与差异量的比较分析

根据路径分析的结果,对除“科研素养期望”以外的三个影响显著因素的各测量指标(题项)进行集中量(均值)和差异量(标准差)的比较分析(见表6)。

由表6可知,高校的“课堂教学”“导师影响”和学生“个人投入”维度及其各题项均分都在3分左右,整体较低。

四、结论与启示

(一)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弥补问题意识短板

实证研究显示,在“问题意识”维度,英语专业学生的期望值与收获值差距最大,暴露出英语专业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存在一定欠缺。

学贵有疑,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在科学研究的历史中,推动整个科学研究发展乃至变革的,往往是一个重大研究问题的提出。问题意识即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因遭遇到矛盾和疑难而产生的困惑、怀疑和欲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对研究生而言,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良好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人文情怀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存在明显短板,首先是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中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弊病,导致学生“怀疑”精神欠缺、自主探索意愿薄弱。在硕士阶段许多导师和学生对于“问题意识”在研究生科研和未来发展上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培养过程中对于“问题意识”的专门教育尤为不足,导致学生难以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无法分辨真假学术问题,对科学研究只能“望而却步”。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使命,院校必须把握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口,提高导师和学生对于问题意识的重视程度,并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首先,思考是提问的前提,在育人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深度思考,引导学生超越表象、剖析本质,深入制度与结构层面,探寻现象的理论本质,提出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问题。其次,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学位论文、实践教学等环节中,充分创造和把握培养问题意识的教育契机。如优化课程设置,推进研究型、问题导向型、实践型科研训练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运用研讨式、分享式、启发式教学,在课程内容中充实启发性知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造有利于问题产生的良好情境;在论文选题研讨与指导等环节,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重视学生的兴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和发展理论,在活动中发现和探索问题。

(二)改革激励机制,重视“科研素养期望”

研究发现,“科研素养期望”对英语专业硕士生科研素养的影响最大,应给予足够重视。但在“学术兴趣”和“积极主动”维度,学生的期望值与收获值差距较大,说明院校在激发学生科研动力、培育学术兴趣方面仍需做出努力。

研究生的科研活力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办学质量,更关系到国家科技事业的长久生命力。随着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调动起这一群体的科研积极性,引导学生把“冷板凳”坐成“热板凳”,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议题。问题之肯綮是改革激励机制。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暴露出机制不健全、吸引力不强、激励手段单一、激励路径不畅等缺陷,难以适应“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发展进程,满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为了培育硕士生的学术热情和科研精神,避免激励机制名存实亡、成为“一潭死水”,制度层面的创新不可止步。

应构建硕士生科研“双向激励机制”,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鞭策的有机结合,双管齐下,综合施策,激发学生的科研活力和学术创造力。一方面,创新“正向”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改革激励方式,完善激励路径。其一,拓宽渠道、统筹资源,加大研究生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增加研究生科研立项,完善科研成果奖励政策,鼓励研究生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目前硕士生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的比率还比较低,许多硕士生对于课题项目“爱而不得”,不利于其科研热情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故有必要调整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尤其要为院级、校级及省级科研基金项目扩容,让更多硕士研究生享受科研经费支持,在科研参与中提高兴趣爱好。其二,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建立目标不同、各有侧重的科研成长训练机制,涵盖课程学习、学术交流、科研实践(如参与实验、调研)、项目申报、论文写作等模块,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培养和考核;并在各阶段坚持不同的价值导向,低年级以培育兴趣为宗旨,旨在激发科研热情和求知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高年级则以提高能力为目标,重在创造学术价值、提升学生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其三,清除困难学生潜心学术研究的现实障碍,为学生投身科研学习提供保障性激励。完善助学金等级制度,设置合理的助学金奖励金额梯度,力求“精准扶贫”,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更高更广的创新创造之中。另一方面,只有奖励没有惩罚的激励无法引起每一位成员的关注,因此还需建立“反向”激励机制,进行有效约束。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让学生有淘汰之忧,激发他们成长成才的紧迫感,以高效的激励、严格的管理保障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真正发挥激励机制作为“指挥棒”的导向作用。

(三)重视硕士生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实证检验发现,课堂教学对英语专业硕士生的科研素养起到显著影响,而该因素均值较低,可见学生对院校的课堂教学满意度较低。鉴于该因素的重要影響,高等学校和外语院系亟须对英语专业硕士生课堂高度重视,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本科生课堂越来越受到重视,“教授回归本科课堂”的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本科培养质量的提高。但这也造成部分教师顾此失彼,精力投放于本科课堂,研究生课程遭到忽视,许多研究生课堂成为“水课”。本研究发现,全国英语专业硕士生基本一致认为硕士课程中的前沿知识、基本方法论和对科研兴趣的激发达不到自身期望,而这些都是提升硕士科研素养的“基石”。无论在哪个教育阶段,课堂教学都是夯实理论基础、掌握基本方法、培育学术兴趣的重要途径,要从根本上提升英语专业硕士生的科研素养,提高培养质量,还需回归到课堂教学这一最基本的育人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充实课程内容。硕士课程更应“取精华、去糟粕”,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补充本专业的研究前沿信息、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确保打好学生的理论基础。注意科研价值观念引导,引导学生意识到科研活动的独特性和魅力,增强对科研活动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培养坚韧、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其二,改变传统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课堂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增强课堂趣味性,尽可能创造科研训练条件,引导学生将科研知识与技能运用于科技生产和学习生活中。其三,加强课堂管理,充分发挥院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作用,在管理制度、监督实施层面采取有力措施,修筑好课堂管理最后一道防线。

(四)強化导师影响,促进学生科研学习投入

人的行为是主体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外部的刺激与支持。实证研究显示,“个人投入”对英语专业硕士生“素养收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也受“导师影响”这个变量的影响。院校为育人创造良好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其中导师的教育指导和互动是学生能获得的最直接的外部助力。因此,院系需要加强导师影响,进而改善学生学习投入,最终促进其科研素养发展。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了更高效地育人,培养单位可以从几个方面强化导师的育人职责:首先,加强导师责任制,构建系统的导师指导管理制度。导师位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最前线,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术引导和科研教导的直接责任,担负着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使命。应当不断深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制定更完善的指导管理制度,监督指导过程、评价指导方法、考核指导结果,以制度规范导师,以导师带动学生。其次,引导硕士生导师由传统指导方式向新型指导模式转变:一是以硕士生科研素养指标为基础,为学生制定科学完整的培养计划,确保其科研学习合理有序进行;二是将传授知识与激发兴趣相结合,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时间管理和追求卓越的意识,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激励与监督作用,保证学生的科研学习投入;三是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增强研究生与导师互动的频次与强度,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掌握其学习进度,同时适当关心和帮助学生,为硕士生成长创造健康和谐的氛围;四是搭建学术平台、创造科研训练机会,适时组织专业研讨会、师生交流会等学术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允许学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中,适当进行学术研究工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科研学习平台和实践训练机会。

参考文献:

[1] 占梅英.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3-4.

[2] 巩 亮,等.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2):50-57.

[3] 郭 卉,等.大学生科研学习投入对学习收获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8(6):60-69.

[4] Kuh George D, Hu Shouping. Learning Productivity at Research University[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1, 72(01):1-27.

[5] E. T. Pascarella. Colleg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J]. In J. Smart(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Agathon, 1985(1):1-6.

[6] 许祥云.研究生与导师互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1):59-66.

(责任编辑:王义祥)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 of 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s

Yang Xiaoru  Song Yuheng  Liu Qianqian

Abstract: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 is a necessary literacy for master students. Based on the learning harvest theory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 of 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expectation" and "harves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 of 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s. The formation of literacy is mainly affected by literacy expectation, course teaching, tutor influence and personal inves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Post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 needs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problem consciousness, reform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enhance the "expec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 ,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rengthen the influence of tutors and promote students'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learning.

Key words: 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 formation mechanism.

猜你喜欢
形成机理
彭阳县陈沟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机理分析
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企业形成机理与政治关联的关系
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机理研究
组织文化认同的扩展性定义、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
建筑温度裂缝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
建筑温度裂缝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