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媛媛
位于淮水之滨的珠城蚌埠,是淮河文明的发祥地。在这片历史文明积淀深厚的热土上,绽放着一朵璀璨的艺术奇葩——杨氏微雕。
眼前的这块高20cm、宽8.8cm的和田玉石上,刻画了一幅颇具意境的秋景图——远处山峰高耸,亭台楼阁和栈道隐匿其间,近处湖面上一个正在垂钓的渔人端坐篷船之上。细看还能发现,有只猫咪陪伴在他身旁,船头还落有一只鱼鹰,图的左侧配以隽秀的书法……整幅图极具诗情画意、意境深远,让人感叹雕工的细致入微。
这是微雕大师杨其鹏和女儿杨洋合作的一件微雕精品《秋山渔歌》——等一下,如果你觉得这就是微雕,那你错了。拿起放大镜细细观察,你会惊讶地发现:船上那根比发丝还细的渔线,其实是由一首唐诗组成的:“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全诗共28个字,这也是迄今为止玉器上手工雕刻最小的文字。
它的创作者之一就是我们此次采访的主人公——杨洋。杨洋是“杨氏微雕”的第四代传人,也是一个气质温婉的“80后”美女。她还是“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19年又被授予“江淮杰出工匠”称号。杨洋的祖父杨大可是中国现代微雕艺术的开拓者、杨氏微雕的一代宗师。“我们杨氏微雕传承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听杨洋说起杨氏微雕的发展史,就是在听她讲自己家的旧事。
“创始人是我的曾祖父杨长宝。我的老家在江苏镇江,曾祖父是开字画店的,也因此他开创了自成一派的微雕艺术,后来因为战乱,举家搬迁到了蚌埠。曾祖父对子女教育非常严厉,我的爷爷杨大可自幼练习书法篆刻,后来他创办了蚌埠玉雕厂,传承杨氏微雕。20世纪50年代,爷爷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艺术展,他的微雕艺术也逐渐享誉海内外,是第一个在故宫办个人作品展的雕刻艺术家,还曾两次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大会,受到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的亲自接见。到了我父亲杨其鹏这一代,他在继承传统微雕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除了探索微雕技法,题材上也更加多样。另外,他开创了在珍珠、瓷器、紫砂等硬质材料上的雕刻技法,还在白玉、水晶、翡翠等材料上取得突破,创作出许多难以复制的精品。”
杨洋说自己走上微雕这条路,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她甚至记不清是从几岁开始握起了刻刀,刻下了第一笔。“我们家对于选择谁来做传承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规矩,都是顺其自然。可是很巧,杨家每一代都只有一个人学了微雕。”
杨洋的父亲是家里的长子,也是第三代的唯一传人,杨洋从小在爷爷杨大可身边长大。她自打有记忆起,每天都会看着爷爷练习书法、绘画,爷爷还时常让她拿起毛笔来画上几笔。虽然她还不知道爷爷杨大可早已经名扬天下,但在潜移默化中,她对微雕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小时候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的工作状态,每当我发现爷爷不见了,就知道他开始创作了。他除了吃饭,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不出创作室的门是常事。家人也会非常配合,连走路的脚步都变得很轻……那是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狂热投入。”而杨洋在学习微雕的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了爷爷对待艺术的一丝不苟。“有一次,爷爷在教我练习书法,写着写着,我的注意力被另一件事吸引过去了,突然就听到爷爷一声大吼:‘不能分心!我回头望着爷爷,他一脸严肃,完全没了平时慈祥的样子。我只记得当时很害怕,我不明白他为何会大发雷霆,但后来我就会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分心了。”
12岁那年,杨洋独自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件雕刻作品《熊猫》。
虽然杨洋总爱把自己的创作戏称为“玩儿”,但在她“玩儿”的过程里,从来没有“凑合”这两个字。
常有人问杨洋最让她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件,杨洋总会回答:“我的下一件作品!”因为她一定会竭尽所能地用自己最好的状态、最大的努力去开始每一次创作,去超越之前的作品。
杨洋说,微雕是把传统书画“搬”到硬质材料上,它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小,作品不仅要给人带来美感和震撼,更要经得起放大和推敲。而她所理解的“作品”,不同于可无限复制的商品,是融入思想和灵魂的不可复制的东西,是可以“佩戴行走”的艺术品。“对于我来说,我选择微雕是出于真正的喜爱,所以我有源源不断的激情和热情去对待这门艺术。”
这种发自内心的喜爱,自然与家庭氛围有着密切的关联。还在杨洋十几岁的时候,父亲杨其鹏就开始带着她去全国各地参展了。可以说,在雕刻界,杨洋是个年纪小小的“老行家”。
1997年,在全国第二届雕刻艺术大赛中,17岁的杨洋第一次获奖,作品还被收藏。这对当时还在学习工艺绘画专业的杨洋来说,是个很大的鼓励。几年后,杨洋考入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学习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并进入清华美院进修。
2003年年底,还是个大二学生的杨洋,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独自一人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自信满满地推荐自己专门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而作的微雕作品《沁园春·雪》。“创作这个主题是受我父亲的启发,当时他也专门做了一件微雕作品。”最终,她和父亲的作品果真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杨洋说自己从小到大都很听父亲的话,但创作的时候例外,“在创作时,我是很有主见的,也很固执。”杨洋的固执,其实像极了她的父亲。
“微雕选材对质地要求极高,因为不同的材料硬度不同,雕刻的工具、力度和技法也不一样。父亲在雕刻材料和技法上做过很多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比如在珍珠上雕刻,难度就很高。珍珠有1000多层的包裹层,只有表面一层有着丝绸般的光泽,不能打磨;它又是圆面,很难雕刻。所以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
在楊其鹏看来,在不同材质上用不同的工艺和技法去表达,只要工艺过硬、艺术表达得当,每一种材质,无论是玉器、珍珠、瓷器,甚至是石头,都有它独特的美。然而杨洋不这么认为,她觉得:材料不好就是底子不好,材料的结构就很难把控,会很影响创作,尤其是微雕,如果材料质地差,在细节的表现上就没法做到最精美。“不能说父亲的想法错了,但我觉得既然把好工用在好料上,能呈现更完美的效果,那为什么不呢?”在这一点上,执拗的父女俩始终不能说服对方。
杨氏微雕得以传承百年,浓缩了三代人的传承和创新。“我所理解的传承,不光是技艺的,更是思想的传承。工艺是基础,思想是升华。”
多年来,杨洋一直致力于做有思想的艺术品,做时代的记录者。“有人说,主旋律的东西不太被市场认可,这个题材很受限,你为什么要坚持?爷爷常说,微雕要‘微中见宏,跟上时代。就是说,作品要不断超越传统,融汇时代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也是杨氏微雕的特点。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责任,这个视角也让我的作品更有思想、不流于普通。”
在故宫举办个人艺术展,几乎是每个艺术家都梦想得到的礼遇。杨洋的爷爷杨大可便是在故宫举办个展的第一人。杨洋说起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这场个展上的一件往事——
“1982年8月,爷爷的作品在北京故宫皇极殿展出。当时参展的300多件作品,全部重量仅有250克,用个普通信封就能装下。在长达四十多天的展期里,盛况空前,中外参观者众多。就在展览期间,一个观众在展厅找到我爷爷说:‘我的一个亲戚是香港的古董收藏家,他愿意出10万美金收购这个作品。他指的是一件长3cm、宽1cm的象牙微雕《廖承志给蒋经国的一封信》(共刻有1500字),爷爷一口回绝。他又出价20万美金,见爷爷仍不愿卖,他说:‘杨先生,我不惜重金想买下这个作品。爷爷仍然摇摇头:‘十分抱歉,这件作品属于国家!
“后来,爷爷专程去了中南海,委托中央对台办时任主任汪峰将这件微雕赠送给廖承志。廖承志看到这件微雕作品后无比惊讶地说:‘这件微雕技艺十分精湛,是件珍品……有朝一日如果我能到台湾去,要亲自把它给经国先生,让这件微雕作品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贡献。”
当时杨洋年纪还小,长大后她看了相关记载,又听姑姑提起这件事,知道那是个连外汇券都很难换到的年代,面对几十万美金,爷爷都不为所动,她才明白爷爷身上最难得的东西不是技艺,而是思想和境界。“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传承。同样的,一件作品,若没有思想,就没有生命。”
今年,杨洋在筹划做敦煌系列和青铜系列微雕,“我们常说文化自信,所以我希望能把带有中国精神特色的标识融入作品中,让人们对中国的古老文物加深了解。特别是青铜的选题上,我选择了可以代表家乡文化的蚌埠博物馆镇馆之宝——青铜罍,还选择了大克鼎和毛公鼎,这两件青铜重器现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选择这几件来进行创作,除了想宣传家乡的文化,更是要展现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的文脉和精髓,表达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喜爱微雕这门艺术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不多。杨洋教的学生中除了与中国人大艺术学院合办的高研班的学生,也不乏十几岁的青少年和五六十岁的老人家。而她最特别的学生就是她的女儿——10岁的杨子承。这名字寄托了姥爷杨其鹏的美好愿望——“子承父业”。
杨洋说自己并没有计划过要让女儿传承微雕,对于孩子的教育是秉承“顺其自然”的原则。但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杨洋就发现她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还对书法、古诗文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想既然她有这方面的天赋,那就让她从书法和绘画练起,把她往这个方向去引导吧。”记者忍不住问道:“是顺其自然地去引导吗?”杨洋爽朗地大笑道:“不,是在我强烈引导下的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