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菁菁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通过描述小艇与威尼斯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告诉人们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教学中,学生突然提问:“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那么次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学生的提问,让我感到意外。在备课的时候,我没有预料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急于给学生解释,而是让提问题的学生作为组长,将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探究小组,要求他们收集资料,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生首先聚焦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阅读朱自清的《威尼斯》和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的片段,关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表达。学生读过相关资料后,还是一脸的茫然,并没有探究出问题的答案。我知道他们没有找准探究的起点,便交给他们一篇当代人写的《美丽水城威尼斯》和一本《辞海(文学分册)》,让他们查一查相关作家的生活年代,大致判断所读文章写作的先后顺序,再从书中寻找描写威尼斯小艇“贡多拉”发展变化的片段,看看能不能找到“次要的交通工具”。过了一个星期,这个小组的学生聚在一起讨论,气氛比上次活跃了许多。原来,他们从阅读材料中找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乔治·桑所写的文章,只提及小艇;马克·吐温在文章中提出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朱自清在文章中不仅提到了小艇的生意好,还说它跑“小胡同”,但是,在“大街”上跑得也不少的是“小火轮”;还有一篇文章《美丽水城威尼斯》,明确写到威尼斯有轮船、汽艇5000多艘,为保持水城独特风貌而保留了部分贡多拉供游客乘用。由此,我引导他们总结探究的结果:威尼斯的小艇在马克·吐温到达这里的时候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威尼斯的小艇差不多成了“次要的交通工具”;反过来想,那些比较大的轮船,当年可能就是“次要的交通工具”,而现在则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了。有了这样的结果,我替学生感到高兴了,因为他们通过探究不仅获得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探究的过程中他们学习了探究的方法,学会了在探究中思考,也初步懂得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些道理。
让学生感到意外和兴奋的是,校长听说了这一探究活动后也主动加入进来。在汇报会上,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他们的探究结果向大家汇报。校长说威尼斯现在的交通工具有了新成员——“摩托的”。我借机引导说:“探究小组的同学成功地进行了关于‘次要交通工具的探究,可校长的说法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在大街上,威尼斯人早先排斥汽车,现在‘摩托的出现在了街头,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威尼斯该不该用‘摩托的作为交通工具?假如你是威尼斯市的市长,你会为威尼斯市引进一些什么样的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让威尼斯既能保持水城的独特风貌,又跟得上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学生就此展开激烈讨论。有的学生赞成威尼斯引入“摩托的”,因为“摩托的”像小艇一样轻便灵活,是理想的新型交通工具;有的学生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威尼斯之所以没有汽车,不是修不好一条公路,主要是为了保护水城的环境,充分利用水城的资源,使它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摩托的”在街头的出现就彻底地破坏了这一传统。最后,校长总结了这次探究學习活动的意义,表扬了同学们的探究学习精神。
我认为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并且是能引起大家兴趣的问题很不容易。开展这样的探究学习活动,可以激发他们多提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总之,在这次探究学习活动中,探究的问题来自学生,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而言就要大得多;提出问题的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领头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积极介入探究活动,适时指导学生解决在探究中遇到的问题,使得本次探究性学习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