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联思变 建构初中英语主题复习课型教学模式

2022-05-30 10:48何闽娥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情境学生

何闽娥

“双减”背景下的复习课对广大初三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双减”政策要求,学生学习内容减量而不减质,但课后作业要减少,校外培训要减少,因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就成为重中之重。为实现减负提质,让深度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教师必须正视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1)内容杂乱无序,课时内知识琐碎,课时之间关联松散,忽视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2)活动呆板僵化,“测试—讲解—背默—做题—讲评”不断循环,忽视个体差异;(3)情境缺失,大量地进行应试刷题,忽视对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培养。

为解决复习课中内容碎片化、活动程序化、情境无序化、逻辑直线化的问题,笔者将以2022年3月15日厦门湖里区和思明区初三复习联合研讨活动中的两节主题复习课为例(案例1:厦门三中张晓梅老师执教的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中外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中的文化价值和作品赏析;案例2:厦门外国语瑞景分校贺梦君老师执教的主题属于“人与自我”范畴,涉及“学校生活”和“积极的学习体验,恰当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勤学善思”等内容),建构初中英语“求联—思变”复习课型教学模式(如图1),打造有序联通、融合联通、变中求新、变中突破的复习课。

一、求联

(一)基于主题联系教材,编织复习网络

在复习课前,教师应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分清《课程标准》中三大主题语境所涵盖的内容,梳理教材单元话题的纵横脉络联系,依据学生的特点及学情合理规划话题内容,锚定复习方向。如《课程标准》中关于个人情况的主题属于“人与自我”范畴,涉及“个人生活”和“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围绕这个特定主题——“个人情况”,教师对人教版教材五本书所涉及的八个单元进行二次开发,根据单元内容和容量把话题“人”合并同类项后,分割为五个子话题:

(1)人的基本信息;(2)人的外貌、性格、能力、爱好;(3)人的比较;(4)人的变化;(5)人的情感。至此,我们编织好了主题“个人情况”的复习主线(如图2)。

如图2所示,与“个人情况”相关的五个子话题相互关联,逐步递进,凸显了该主题的整体性、关联性和递进性。经过教师的重组和梳理,学生复习的内容不再呈现碎片化、散点状。与此同时,在分课时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子话题在整个主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知识结构图式和内容图式,形成对该主题的全面深层的认识。

在案例2中,教师基于《课程标准》三大主题语境,整合了“学校生活”和“积极的学习体验,恰当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勤学善思”,确立了主线为School & School life的主题复习框架;定位人教版教材涉及此主题的四个单元,规划该主题复习为三个课时(如图3),联结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两个分散点成为一条线,进而分析学生特点,以精准把握学情的第三点(如图4),把有差异性的学生、分散的教材内容、相同属性的话题勾连成一幅三点三线一面的平面图;最后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后构建了点、线、面、体和谐的三维空间立体图(如图5),把启迪思想、熏陶文化和情感、培养学能、习得语言融为一体(如图6),谱写了一首动听的复习协奏曲。

(二)基于主题创设情境,串联复习环节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探究主题意义的情境和空间,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者。主题复习中,教师要创设有意义且真实的情境,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图式,激发学生在新情境中探究的欲望。情境的设计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快速发现问题,从不同的情境中分析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把零散的知识点连成线,梳理和建构立体的主题知识体系。

如图7所示,案例1中张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介绍电影分类的视频,借助“How many kinds of movies are mentioned?”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快速调用与电影话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做好复习教学的语言和心境准备,在身临其境的影像中开始了主题为Movies and theatre的复习之旅。在以终为始、目标引领方向的逆向设计理论的指引下,学生明确了本主题。复习结束后,小组合作完成一篇影评,并在豆瓣上发布。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把豆瓣电影网页引入了课堂,完成了主题复习大情境的构建。

在豆瓣电影网页这个大情境下,张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三个子情境。学生在子情境之一的Watch List中輕松回顾了基础知识What I like的话题内容,具体为:

(1)对最新上映的电影进行分类;(2)使用不同句型表达对不同电影的爱好;(3)简单陈述喜欢不同电影的理由。子情境之二Movie Review是本话题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张老师创设的“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这一新语境中发现问题:(1)What I like and what I have seen?(2)Why I like it?(3)How I feel?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从电影梗概、导演、演员的表演、台词和音乐等多维度评价《长津湖》这部电影。(2)如何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描述喜欢电影的原因及情感体会。如活学活用九年级Unit 9 Sad but Beautiful 课文中有丰富内涵的句子:I couldn't help but feel proud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beauty, I feel a strong sense of sadness. 而子情境之三的Movie Tickets不仅是大任务的语境,同时还是大任务的评价手段和工具。学生为了获得心仪电影的入场券,会认真阅读同伴们发布在豆瓣上的影评,并给予点评和投票。这一过程践行了复习课中“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

该主题情境贴近学生,富有生活气息,复习情境的主体背景恰如其分地照应了复习内容,同时协同教学环节的有序开展。大情境“豆瓣电影网页”统领了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三个子情境。面对欣赏过的电影,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同时,完整而有价值的复习情境的创设与复习内容紧密结合,本身就能推动学生认知和思维的发展,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基于主题创设情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了复习目的。

(三)基于主题巧搭活动,精准锚定大任务

《课程标准》指出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生要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理念,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基于上述理念,案例2的执教教师设计了涵盖听、说、读、看、写多种技能的复习活动,而且各项活动之间互相贯连、相互支撑,呈现多样化、系列化、递进化的特征,为大任务的完成搭建了坚实的台阶。

如图8所示,在贺老师引导下,学生围绕为中考备战的真实情境,分析并解决如何取得好成绩的真实问题,通过导入环节的听短文填空活动,快速进入了学习不同学科的语境中(改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9阅读为听力),复习了高频和易错的学科词汇,如geography、biology和science,突破了听力难点之一的数据简单推断和计算,同时跟进了即时强化训练,这也是复习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完成听力之后,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科目及原因。有的学生用简单的句型表述:I like...best;有的学生有理有据地说:My favorite subject is...because...makes me relax./I feel relaxed when I have...;还有的学生这样陈述喜欢的理由:...it gives me a chance to.../it broaden our horizons/it boosts our confidence/whenever I have..., I get a strong feeling of...这样基础与拓展并存的复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新旧知识的交融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有了喜欢的科目做铺垫,自然就会谈到薄弱的学科及存在的问题(Problems)。此时,贺老师运用木桶理论引出“学习困难”这一子话题,同时设计了链接中考题型看图写句,在练习中检测学生是否能表达学习困难的句型,使学生在使用中复习,在使用中发现典型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输出多种表达法。

下一个活动当然就是集中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

办法(Solutions)。首先,贺老师以谚语“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承上启下了Problems和Solutions两个环节。接着,学生分别从our solutions—scientific solutions—Wei Fen's solutions三个视角谈论提高学习成绩的途径。其中our solutions聚焦提高英语水平的方法,通过picture talking & chain game操练了基础的短语和句型。贺老师把源于互联网的视频资源设计成五选五的scientific solutions语篇,加上人教版九年级Unit 1阅读文本Wei Fen's solutions挖空设题,链接了中考短文填词,营造了窄式阅读的微语境,弥补了复习课型中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缺失。随后,贺老师带领学生梳理短填文本,形成problems—solutions—change & hope的写作支架。贺老师还借用谚语和孔夫子等名人名言来衔接不同环节的活动,不仅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还创设了温暖、和谐、励志的文化意境(如图9)。

基于上述锚定大任务且层层递进的四个活动的铺垫,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任务中(A Speech on Better Methods, Better Scores in the class meeting),学生有了搭建“房子”的“水泥、沙子、石头、钢筋和砖头”,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房子”的建设,而且“建筑材料”丰富多彩,造型各异。这一过程真正践行了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延展了话题知识和结构,使学生在生活的新语境中实现了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学生现场产出的作文就是本节课目标达成的注脚(如图10)。

二、思变

(一)关联与建构,打通知识链,促进知识的生成

在案例1中,张老师设计了视频,展示电影种类引出复习主题,完成了电影分类词汇的复习,关联了表达喜欢不同类别电影及原因的语言(What I like?),并以星级为标准分层次进行操练(如图11、图12)。为了不让学生简单地停留在知识梳理上,教师又提出螺旋上升的问题:Why I like it? & how I feel? 学生需要从豆瓣网页上去梳理、概括、分析、判断和内化他们喜欢的reasons & feelings(如图13),顺利建构该主题复习(如图14)的知识框架。有了足够的听、说、读、看、写的练习后,学生的语言表达有层次、有个性、有深度、有创意。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就能快速把知识转化为关联具身、易操作和可复制的结构。这种迁移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最终使学生由技能转化为素养。

(二)变式与追问,探索知识本质,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

案例1中张老师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而且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丰富的变式和追问,使学生在探究知识本质及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大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1)学生明确文本框架,学会有层次地表达:What I like/why I like it/how I feel.(2)学会使用衔接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连接词:to start with...what's more...Also, ...(3)学会用例子支撑观点和论点:I'm touched by the lines in the movies.“If we win the war, our next generation won't get involved in the war.”(4)學会

有逻辑、有证据地阐释理由和原因:I like the actor Yiyang Qianxi, because the sad expressions on his face make me cry along with it.(5)学会长短句相互交错,

使文章错落有致:I think the actress played Mulan's role well(短句).The other actors are also fantastic, and they did

a good job in the movie(并列句).I like Mulan very much

(短句).The movie shows her love for her family, friends and country(长句).(6)学生能从更上位的角度(有理

有据地描述一部电影,如actors、directors、perfor-mances、scene、lines and music等不同视角),将凌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电影和戏剧话题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系统。学生最后精彩纷呈的影评输出也印证了其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求联—思变复习课型教学模式”在求联中巧设主题情境和有效组织关联整合活动,使复习有了依托和平台。学生在情境中能够建立已有知识经验和复习主题之间的关联,发现认知差距和问题。为解决存在问题,学生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复习体验活动,编织了主题复习的网络;通过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实践活动形成新旧融合及更全面的复习结构。在思变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思想观念,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世界,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情境学生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不同情境中的水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赶不走的学生
护患情境会话
学生写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