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越 朱奕臻 何姝婧 易闰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本文从国际传播视野的角度切入,从理论基础、现状分析、文化强国的内涵、评价体系以及挑战机遇五个方面,探究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点。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越来越成为各国谋求发展、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词”。在“十三五”期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稳步迈进,人民的文化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是,从“外”看,我國的文化强国建设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开来之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理论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出发,在国际传播视野下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寻求路径,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唯物史观紧密相连。不指向所谓的“绝对精神”,而主张在人类的劳动实践和物质活动的基础之上去认识人类的精神活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看重整体性。在“世界历史”的概念下,“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始终处在一种进行的、未完成的状态。社会机体并不是牢固的,精神文化也是随着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变化而发展的,精神文化生产也是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合乎规律的发展变化的。文化发展不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应该要顺应世界发展的整体化、一体化趋势。
(一)着眼于文化传播的互动性
有学者在阐释“文化”和“传播”的关系时指出二者是同构的:“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认知的合理性在于,从传播的角度理解文化的生长,并肯定了文化的互动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全球化的视野中,文化与文明是多元的、相互交流促进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交往观,对促进文化传播提供了深刻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前提,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和人类历史前后相继的不可或缺的根本条件。交往世界化是生产方式扩张的结果,“随着生产交往的世界化必然带来文化的世界化,这是一种必然的附带结果”。[1]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传播的主体和客体,任何传播都是从主体到客体再反馈回主体的过程。在整个传播链中,既要求保持主体性、强调差异性,也要以“交流”“融合”代替“输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良好的文化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交往理论的一种实践,反对主客对立、文化霸权,主张实现互为主体、主客统一。
(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思想为指导
坚持文化自信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系统阐发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坚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挖掘其内涵,砥砺个人品格,坚守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2]第二,增强文化软实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第三,构建中国话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习近平多次在外交场合提出要“构建多元互动的大家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3]以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互利共赢;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4]
现状分析
(一)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现状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曾一度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并且深刻影响世界各国。当今中国已经发展为一个综合国力强劲的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视野的宏观层面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持续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在全世界文化的互相交流碰撞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核心方法是提炼中华文化核心要素。一方面是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精神文化由符号表达,一种文化的定型过程也就是其文化的表征逐渐形成的过程。例如孔孟老庄、李白杜甫,虽然他们与我们相隔一两千年,但他们作为文化符号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又如《我的中国心》中唱到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根基,也承载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当下的传播策略正是顺着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播优势,向世界传递中国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和精髓的当代展示,是精神价值之魂,中国在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历程后社会和经济建设取得成功,核心价值观正是成功的钥匙。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正是为了让世界全面整体地把握中华文化,不让我们的传播永远停留在历史,这是中华文化赢得世界地位的根本要求。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是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官方开始重视跨文化传播的途径,一边大量对外译介中国当代经典文学,一边加入国际组织,承办奥运会、世博会、创办孔子学院等,大力弘扬中国文化。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传播更加不等同于国家形象和政策的对外宣传。中国官方媒体通过全媒体融合发展,以“讲好中国故事”为话语实践的总体方针,实现话语逻辑与话语形态的同步转型。社交媒体时代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秩序,来自民间的个人也加入传播主体。2019年,乡村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在国际社交平台YouTube上引起广泛关注,她的每一条短视频播放超过10亿次,甚至在YouTube中国区排名第一。这些视频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重视亲情的中华文化,这样一个现象级的跨文化传播案例显示出了民间传播路径的智慧和活力。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点从“国家形象”转向“文化强国”建设,后者相比于前者内涵和外延更广,目标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构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不仅要将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通过对外传播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更是要凸显自身的文化自信,彰显大国风范,向“文化强国”迈进,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贡献中国方案。要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才能促进多元文明融通,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二)“十三五”期间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十三五”期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就显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扎实推进。截至2020年6月,共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6万个,覆盖率超过95%。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十三五”期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文艺产品丰富多样。免费电子书单、微讲座、艺术培训,博物馆在线运营“云看展”“云直播”等云游览模式,创新性公共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推动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进入“指尖”。利用数字化服务平台,做好线上线下统筹发展,将文化下乡、免费培训预约、品牌活动、慕课等与数字化有机结合,面向社会开放在线报名、学习、预约、配送等特色功能,吸引广大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加强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动式”服务;推进“互联网+群文活动”,培育数字文化服务品牌。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的调查,2019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比上年增长7.0%,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新闻信息服务、文化投资运营、创意设计服务分别增长23.0%、13.8%、11.3%,增速均超过10%;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增速由负转正,其中,文化投资运营由上年下降0.2%转为增长13.8%;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由上年下降1.9%转为增长6.5%。
国际传播视野下的文化强国内涵
从“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文化建设成果来看,在满足国民文化需求上有显著的进步,但是我国国际传播力还不足。在这一角度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把握文化强国的内涵。
用高质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贸易,树立文化品牌和国家文化形象。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进行文化建设时,都非常注重“品牌”与“形象”的建设。美国通过媒体传播与商品贸易构建起文化网络,将美国价值观输送到全世界;欧洲国家中以英国的文化产业和法国的文化外交最为著名;日韩两国以“日漫”“韩流”等文化品牌则从东亚走向了世界。中国过去“走出去”的文化产业相对比较松散,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首先要让文化企业强起来。一方面是国内的政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区域协同合作,通过“一带一路”等文化圈的辐射,形成与沿线国家的文化集群,共造文化品牌和国家形象。
立足中华文化自身,尤其要继续加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坚实基础。一方面,要深刻阐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另一方面,要阐释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我们党建党百年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生动故事讲给世界人民尤其是第三世界的人民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5]
构建文化传播体系。我们拥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文化,还需要建立起传播体系,才能让世界人民感受、了解、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6]要善于打破不同文化之间的壁垒,善于采取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打造文化精品;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发动民间力量,用轻松活泼的形式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好感。另外,要提高传播的精准度,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播,要制定不同的策略。
評价标准: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福柯在谈论权力和话语二者的关系时说道:“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隐含的;不相应地构建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7]话语权指的是行为主体对某一对象进行言语表达并且能够产生影响和作用的权利或权力,话语权之强是实现文化强国之强的标准。“它至少涉及五个要素:谁来说(话语主体)、对谁说(话语受众)、说什么(话语内容)、怎么说(话语方式)以及说的效果(话语影响力)。”[8]在全球语境中构建起中国话语体系、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强国,所要细化和解决的就是这样五个问题。
第一,要坚持自身主体性。这关乎“怎么说”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坚持自身主体性的首要原则。一定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必须通过话语的构建去传达。而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打着自由、民主、博爱的旗号,包装政治经济意图,进行文化输出,长期占据着国际社会的话语主导权,面对这种“西强东弱”的形势,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的思想指导,是我们立足于国际社会的根本所在。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我们才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如今,要在国际社会上发出掷地有声的中国声音,就是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决时代的新问题、展现中国的新面貌。而哲学社会科学在这其中担当着重要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9]就是在揭示规律、提出学说、阐明道理、创造方法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完成对中国话语体系的逐步建构。
坚持话语的原创性和创新性是坚持自身主体性的重要因素。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一直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遵循。有学者颇具洞见地指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所要求的是语言和修辞上的革命。“新概念”意味着用中国话语确认一系列的行为和认知,例如,在国际政治经济场域中,中国向国际社会输出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中国故事”“新型大国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概念;在文化体育领域,2022年北京冬奥会打出了“天下一家”(One World One Family)的主题。这些新概念的生产形成了以和平友善为核心的颇具系统化、规模化的价值群,其实也就构成了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新范畴。在这样的范畴框架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所宣扬的中国威胁论、新冠疫情期间对中国的抹黑甩锅自然就不攻自破了。而新表述要求的话语方式的转变,最好的做法就是“讲述中国故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方国家借助电影、电视、书籍等文化传播手段,不断地向其他国家进行价值观输出,例如“人权高于一切”,追求绝对的民主与自由等。如今,中国要争夺国际话语权、对抗不实攻击,就要讲述自己的生动故事。自2020年以来,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举办北京冬奥会等重大事件,中国都在全球社交媒体、视频网站上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并收到世界人民热切的反应。
第二,获得世界认同、提供中国方案。这关乎“说的效果”的问题。是否能够建立起完善的中国话语体系,直接反映在“说的效果”之上。在这个过程中,要寻找价值观的相似点、融通点,也“要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既要获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也要真正为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符号,移植了古代丝绸之路和平、友谊、交往、繁荣的文化内涵,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这种和平发展理念能够引起相关国家人民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一带一路”经济圈的国家和地区大多处在欧亚大陆腹地和东南亚边缘地区,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数量庞大,但在经济发展中本就受到诸多瓶颈制约,潜力不足。“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正是为帮助沿线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快增长,向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冠疫情”下的挑战和机遇
(一)疫情下的国际形势和中国话语
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蔓延,至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所谓的“后疫情时代”中,国际局势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一,新冠疫情造成世界经济动荡,经济全球化受到冲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21年的5.9%下降至2022年的4.4%。[10]各个国家更加注重保护自身经济安全,将产业链、供应链收紧,将长期依托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收回本土。2020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曾指出:“正是这次疫情大流行,暴露出我们必须将某些财产和服务置于市场法则之外,将我们的食物、保障系统以及照料生活环境的能力委任于他人是愚不可及的。我们应该夺回控制权,比现在更积极地建设一个保有主权的法国和欧洲,将自身的命运攥在手心。”
第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应对疫情时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政策等行为,他们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和影响力有所减弱。与之相比,中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及时控制住国内疫情,树立了良好国家形象。另外,中国参与和引导推进RCEP、中日韩自贸协定等区域合作机制,在疫情时代进一步寻求机遇、谋求共赢。
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积极谋求对话是把握机遇、接受挑战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积极展现大国担当、展示大国成绩、传播大国理念。在2020年6月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央视新闻新媒体开启24小时不间断直播《共同战“疫”》,开设《主播谈疫情》系列评论短视频,展现出国际一流媒体的水平。随着疫情的变化,CGTN报道中国政府积极援助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战“疫”情况,并向世界传递行之有效的中国经验。2020年4月30日,新华社在Twitter上发布了一则名为《病毒往事》(Once upon a Virus)的短视频,以兵马俑和自由女神的乐高模型代表中美两国,通过对比表现出中国疫情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一以贯之和美国的话语敌对、逻辑矛盾,引发了海内外受众的强烈反响。
(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疫情下文化传播的典范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完成倒计时,别具一格。关于这一设计,北京冬奥会总导演张艺谋说道:“开幕式正好逢立春,这一天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就很重要”,因此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定格在“立春”。既完成了倒计时的结束,也在烟花燃起“SPRING”的瞬间,迎接春的到来。这一倒计时设计,通过精美的山水画面表达出极强的美学效果,反映出中华文明中独特的物候意识,传递出中国文化中“生生不息”的时间观念。
与往届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的最大不同在于,本次开幕式的点火仪式并没有主火炬,最后一棒的火炬就是主火炬;也没有熊熊燃烧的火炬台,由各国雪花引导牌聚集起来的雪花台就是火炬台。最后的主火炬是经过每一位火炬手之手的,而当主火炬被安置后,人的身影退卻了,雪花台在中央升起——这种博大的表现方式,让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彰显出来,让膨胀的人类中心主义偃旗息鼓。最后呈现在视野中心的雪花台,既可以说是自然力量的汇聚,也可以视为各国力量的团结。国家与国家、人类与自然这些抽象宏大的主体在此水乳交融,从而构成了一片大雪花包裹微火的和谐景象。
“天下一家”是北京冬奥会的传播新概念。这一理念既是来自于古人“天下大同”的思想,也显示出现代人类对于共同体、“家园”的追寻。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277页。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页。
[3]习近平:《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三十周年视频峰会上的讲话》,2022年1月25日。
[4][5][6]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1年5月31日。
[7]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29页。
[8]唐爱军:《把握解读中国制度的话语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5期。
[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22年1月。
作者简介
严 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朱奕臻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何姝婧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与文论
易闰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