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新时代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抓手,是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效手段。新时代,高校深入推进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可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着手,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坚持常态化、整体性的原则,以此推进四史教育深入开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四史”学习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7164(2022)24-0072-04
“四史”学习教育自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首次提出,至2020年1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明确确立,经过了7年的发展时间;内容也从一开始的“党史、国史”,经过多次完善,拓展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2020年5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向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四史”教学工作,指出要深刻认识加强“四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把“四史”教学全面纳入教学体系,建立开展“四史”教学的长效机制。由此可见,“四史”学习教育从提出到确立,具有清晰的逻辑思路与内容精髓[1]。
一、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86.4万个[2],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不仅仅体现在组织强大,更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制度伟大、思想伟大。同时,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年轻党员持续增加,35岁及以下党员占总数的24.9%。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不仅仅体现在党员人数和组织规模庞大,更重要的是党的建设要开创伟大事业,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建设还要有宏大格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坚持战略定力,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并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加强思想建设。“四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助于师生党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助于师生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
(二)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抓手
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一种错误的社会政治思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传播更加隐蔽,表现形态更加多元。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作为互联网空间的活跃群体,他们好奇心强、辨识力弱,容易受到煽动和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极大地扭曲了青年学子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深入推动“四史”学习教育,有助于揭穿错误思潮制造的谎言和迷雾,最大限度地挤压其生存空间;有助于高校师生把握历史事实和发展脉络,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站稳守好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三)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效手段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3]。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有助于更多大学生科学研判世情、国情、党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从而加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有助于师生共同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三个最基本的方面。有助于师生共同提升“四个正确认识”,具体为“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二、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科学路径
2018年起,“00后”群体正式进入大学校园,与“90后”相比,其行为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追求、自主化的学习方式、网络化的娱乐生活、理性化的处世态度和务实化的人生理想[4]。可以说,“00后”大学生群体的行为特点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亟须调整旧有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以“知、情、意、行”四维系统为切入点,遵循人才发展和培养规律,有助于“四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构建。
(一)要用好“知”——加强顶层设计,发挥主体作用
“知”是认知、观念,是“四史”学习教育的起点。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要统筹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两个渠道。第一,要守好思政课堂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守好“责任田”,深入浅出地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好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讲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怎样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讲好革命先辈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勇于自我革命的红色历史故事,澄清认识误区,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除了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还可引入高校党政领导干部、校外专家等主体。例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1+N+X”教学模式,“1”是专业教师主导,“N”是全校党政干部全面参与,“X”是校外专家专题指导。第二,要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进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红色资源,将“四史”学习教育与人文通识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专业课程等有机结合,用鲜活素材充实教学内容,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作同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多年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深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工程(简称“红培工程”),构建红色课程体系,将红色基因贯穿育人全过程,全校45个专业共建设12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入选教育部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二)要用好“情”——注重传递方式和资源联动
“情”是情感、情绪,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内在心理体验。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过程,既是传授历史、传递价值的过程,也是情感传递、信念内化的过程。一方面,在内容上要注重史论结合,既要有宏观视角,讲好“大道理”,也要有微观切入,讲好“小故事”,注重如何在情感传递方面,根据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利于学生接受吸收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在形式上教育者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入手,联动校内外红色资源,双管齐下、统筹考虑,不断丰富和优化教育方式和场景,提升学习教育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例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将身边小事与党史教育相链接、专业特色与学习形式相链接、党史与校史相链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包括组建北京高校“我听亲人讲‘四史”宣讲团、开展多语种“百人讲百年党史”活动、打造《看海棠花开》大型原创音乐剧、举办校园沉浸式主题展览等。学生可自主浏览遍布校园的党史时光站,在党史知识自测区互动答题以及在立体式合影区打卡,参与音乐剧的制作、排练、表演等,校园内处处都有景观的氛围营造,整座校园都是党史教育的大课堂、大展厅、大剧院。同时,学校充分挖掘社会红色育人资源,邀请香山纪念馆讲解员入校讲解,与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合作建立铁军精神研究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口述史访谈编撰工作。通过以上方式,用学生爱听、爱看、爱参与的形式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将思想性、艺术性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在学生群体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三)要用好“意”——多渠道构建身份认同
“意”是意志、动机,是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产生的自觉性行为的态度和倾向。要用好“意”,一是要通过组织激励来动态构建身份认同,从课堂教学向协同教育转变,灵活运用团学组织或朋辈导师等群体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主动性,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成长的内在驱动力,为大学生成长赋能。可以以学生骨干为纽带,承上启下,一方面传达学习精神与要义,另一方面反馈学生需求及实际效果;可以以党团班级为单位,通过开展班会、团日活动,将“四史”学习教育活动融入日常;可以以基层学生党支部为堡垒,发挥党建带团建效果,引导党内外立起政治规矩,树起模范标杆;可以以学生社团为点面,利用不同社团的特点和专长,打造“四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二是要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和监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5]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互联网依赖性较强,黏性很高,更倾向于在网络获取信息,但当前新媒体平台仍存在审核不严、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作为教育主体的权威性。一方面,既要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四史”学习教育的传播声量,挤压错误言论、错误思潮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互联网监督,引导大学生时刻牢记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四)要用好“行”——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
“行”是行为、行动,“知、情、意”最终需落实到实践中,同时实践能够进一步强化价值认同,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围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展开深刻阐述,鼓励青年大学生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指引改造世界的行动,通过实践出真知、长真材,用劳动开创未来。
围绕“行”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一是要通过校内外实践,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寒暑假主题社会实践、朋辈辅导、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学生可正确看待挫折与失误,更好地了解党史的脉络、新中国史的进程、改革开放史的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在社会、在基层、在一线校准人生理想,思考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相结合,感悟初心使命,强化使命担当,提升服务意识。
围绕“行”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二是要通过校内外实践,促进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明确学业价值,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辩证思考的能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一直以来开展的北京高校红色“1+1”活动,通过高校学生党支部与京津冀等地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的方式,开展理论宣讲、精准扶贫、志愿支教、就业帮扶、文化传播等对口交流活动,一方面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接触社会、服务基层、提升能力,另一方面也为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新时代高校深入推进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思考
(一)坚持常态化原则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历史学习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的传统。2021年全党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必然”深刻阐述、精辟论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为全党全社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6]。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中作出重要指示,要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党史只是“四史”中的一个部分,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并非一时之事,需持久发力,久久为功。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
“四史”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中对“四史”的直接体现与连接不充分,需要进一步规划、统筹和融合。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尽快出台指导性的意见,明确各门课程承担的“四史”教育的具体任务,推动高校思政课形成分工明确、内容互补、相互衔接的“四史”教育教学体系[7]。高校思政理论课需要将“四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形成整体规划,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標、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和学科理论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此外,“四史”学习教育还是一个系统性、联动性工程,需要从组织上、队伍上整体谋划、整体部署,压实各方主体责任,盘活教育资源,构建一体化工作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三)坚持遵循育人规律
2016年12月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8]。当代大学生主要以“00后”居多,他们厌恶“说教式、灌输式”教育。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各方教育主体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避免“居高临下”讲道理,而是应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到业务教学中,渗透到学生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才能激发育人活力,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认同感、接受度、转化力,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结语
文章分析了深入开展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科学的教育路径:加强顶层设计发挥主体作用;注重传递方式和资源聯动;多渠道构建身份认同;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同时也指出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具体包括常态化原则、整体性原则、遵循育人规律。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卯生. 新时代持续推进“四史”教育的科学路径[J]. 人民论坛,2021(Z1):62-64.
[2]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EB/OL]. (2021-06-30)[2022-02-23]. https://www.12371.cn/2021/06/30/ARTI162 5021390886720.shtml.
[3] 列宁. 列宁选集:第2卷[M]. 中共中央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
[4] 王海建. “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0-94.
[5]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8.
[6]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 人民日报,2019-08-15(27).a
[7] 宋俭,廖玉洁.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2020(07):24-29.
[8]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
(荐稿人:屈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1年党建思政(德育)专项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韶婧(1990—),女,硕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干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