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陈何杰,男,湖南桃源人,桃源县白鹤山国有林场,本科,研究方向:国有林场经营培育、森林培育、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森林防火。
[ 摘要 ]
目前,为持续推进我国林业工程顺利发展,加速提升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应从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入手,建立完善的中幼林抚育管理制度,以修枝、间伐、除草等工序,确保为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森林培育现状,分析出中幼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合理的抚育管理对策。
[ 关键词 ]
中幼林;抚育管理;森林培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9.064
在中幼林管理中,科学开展森林(幼林)抚育工作,可以使林木区通风透光、防止林木病虫害、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促使林分结构更加合理、林木个体和林分整体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目的树种的优势度上升,林分的水平结构和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减少树木竞争压力,从而促进和保护树种生长,不断提高森林质量,持续改善森林环境,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1 森林培育现状分析
首先,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森林全部资源中幼林面积总量占据总森林资源面积70 %以上,从该数据可以看出,中幼林占比较高。为不断提升森林成林面积,确保森林培育工作顺利进行,应积极落实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其次,根据调查还有部分林场没有认识到中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思想认知方面对抚育管理的意义认识不够,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当地林业健康发展,忽视了森林发展的长远性、经济性的特点。为此,应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培育工作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以此提高后备林木产量,促进我国林业发展。
2 中幼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2.1 改善森林生态环境
在中幼林抚育中应该注意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包括卫生、气候、地质等等。例如,在苗木定株、修剪等抚育工作开展时,可结合当地森林实际环境,以自然稀疏生长规律,以林木发育、森林培育等基本目标进行相关的干预,以此使中幼林苗木分布发育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加强对森林环境的改善。抚育管理人员应有意识地注重苗木周围生长环境,并以森林抚育管理逐渐使中幼林形成多层次的异龄木,以此使森林生态自身防护力得以增强,不断促进中幼林抚育工作的成效,满足中幼林健康发展。以此真正通过中幼林抚育,将生态保护放在工作发展首位,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为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当地中幼林资源,推动森林资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2 提高森林综合效益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广阔的森林覆盖面积,而丰富的林业资源对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加上局部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保护森林资源成为了我国林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在进行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应积极提升中幼林抚育管理成效,并随时关注中幼林生长情况,不断加强对中幼林抚育过程中的调查、记录以及监督工作,进而针对中幼林抚育管理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确保发挥中幼林抚育技术,促进我国中幼林满足森林建设需求,不断提升森林综合效益。
其次,通过中幼林抚育工作,可大规模地恢复退化和修复生态系统,进而不断提高森林植物的多样性发展,并以生态效益第一的理念,丰富林木结构,确保灌木种类得以平衡。森林间伐可以提高森林植被的应用率,起到防风固沙的效果;大面积的植物栽培使风向发生改变,对于一些沙尘严重的地区而言降低了空气的污浊度,提高了空气质量,加强空气湿度并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切实减少土地荒漠化现象出现。
2.3 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在进行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时,可重点改善当地林木生长环境,并不断优化森林间伐效果,在有效提升林木成活率时避免林木出现密植情况。首先,中幼林抚育工作可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并以修枝抚育为基础,促进林木的生长,提高林分质量,还能有效地降低森林火灾,实现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资源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促进森林资源不断增加,人居环境问题得以改善。其次,林木抚育重点是对成林林木进行修剪养护管理,从而增加森林通透性,改善林木营养空间、光照条件和生长环境,抑制病虫害的滋生,增加林间杂草与枝叶的空间距离。例如,在我国丽江市的森林砍伐几乎停止,森林郁闭度越来越高,导致了林木质量下降、病虫害增多等问题,然而因为天保工程的存在,之前很多年连抚育间伐(即适当砍伐降低密度)都无法实施,在实施森林间伐技术后,目前林分生长情况才有所改善。?
2.4 提升林分實际质量
在林木以树种的组成确定生长后,可通过对中幼林进行抚育管理工作,将树种中生长落后的树木或干形不良的树木、断顶的树木、双杈的树木清除掉,进而在提升林分实际质量时,达到中幼林抚育成效。森林资源中有很多有害树种或者是非森林培育的目的性树种,这些树种在长年累月的发育中,会对其他树种造成影响,并产生病虫害问题。因此,应合理发挥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作用,以森林间伐技术积极淘汰掉这些劣质林木,并释放森林目前现有空间,使其他优秀林木可以正常生长。例如,在合理改善林分结构时,可建立好防护林,防护林是实施抚育管理与间伐工作的关键,也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的关键。例如,在提升林分实际质量时,当地可利用混交、异龄、复层等林分结构进行重新构建,在重新构建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以合理的抚育管理工作,确保增强涵养林的保水、滤水功能,并以合理的编号设置造林地块,对踏勘地块的地形、地势、土壤、光照等立地条件展开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实际了解各个林木的情况、地块的情况,并依据调研报告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如土壤问题、地势问题、造林问题等等。在确保土壤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应按照造林要求,不断推进地块踏勘和复工工作,确保项目开展有序推进,以此为顺利开展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奠定基础,在当地开展森林间伐工作后,可根据林木种植结构减少密植、病虫害发生,并切实确保生态机能得以平衡,提高当地生态环境效益。
3 中幼林抚育森林培育措施分析
3.1 建立健全中幼林抚育管理机制
首先,在进行中幼林抚育管理时,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以此提高管理人员对抚育管理的重要意识,在不断强化抚育工作时,相关部门应宣传、推广工作要求,使当地人民认识到中幼林抚育管理对森林生态的意义。
其次,当地应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应合理针对目前现有的林木管理政策进行分析,并将中幼林抚育管理以及间伐等相关条例合理纳入统一的管理项目中,进而避免在中幼林抚育管理过程中存在影响因素。在确保完善各项管理机制的同时,应以统一的、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保证中幼林抚育管理顺利进行,管理计划准确落实。
最后,应不断强化中幼林抚育管理监督力度,当地应确保用于中幼林抚育管理的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并监督相关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态度,确保中幼林抚育管理顺利进行,避免在撫育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
例如,为保证林场森林抚育质量和进度,按时完成森林抚育任务,应实地监督检查作业质量、生产进度和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抚育监督工作应从绿化造林、环境治理、中幼林抚育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应要求林场严格按照抚育管理制度执行作业,确保林地卫生整洁,达到抚育效果。在监督后,林场负责人应每日到现场监督检查,林场技术员、现场员划片包干,蹲点进行技术指导。应积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作业设计技术标准,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充分保证抚育质量和成效,确保圆满完成全场森林抚育工作。此次森林抚育通过修枝、割灌、透光抚育,清理了林区的病死木、倾倒木,对丛生灌木、过密和质量低劣林木进行了修剪、割灌,提高了林内卫生状况和林木材质,增强了森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在改善林区环境的同时,提高了森林生态效益。
3.2 合理开展中幼林抚育工作,创新森林资源管护体系
首先,当地在合理开展中幼林抚育工作时,应创新森林资源管护管理体制,构建新时代国家森林运行机制。建立森林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行森林资源管护大联防,避免出现违法乱占滥侵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现象,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全面落实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升森林绿化、美化质量,可借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有利契机,将创森与森林抚育工作有机融合,深入开展中幼林抚育工作。其次,应积极实行科学的抚育间伐工作,以此为中幼林林木生长创设出良好的生长条件。在针对尚未成熟的林分进行抚育间伐时,应按照森林管护经营标准,合理调整好林分密度,进而有效缩短林木之间的配周期,不断提升林分质量。例如,可针对特种用途林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林木、自然保护区内的林木,进行更新抚育性质采伐,并形成成熟的用材林,达到择伐、皆伐和间伐的效果。
例如,可依据中幼林的实际情况,将抚育间伐措施分为透光伐、卫生伐以及生长伐。其中,透光伐是指合理调整好林木密度,保障所有林木受到光照;卫生伐是指合理清除掉林木不健康的植株,保障林木正常生长,不受到病虫害、风残、火灾等损害,避免林木失去继续培育的价值;生长伐主要是针对中龄林分进行,清除生长不良的林木与密度过大的林木,在合理调整好林分密度后,不断加快林木生长速度,提升林分的培育质量。
3.3 定期进行割灌除草工作
在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中,割灌除草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幼林抚育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割灌除草主要是针对生长旺盛,或与林木争养争肥的幼龄林进行灌木与杂草清除工作,进而确保幼龄林木可以正常生长。与此同时,可依据当地林地实际情况,采取人工作业的形式,针对过密的灌丛与萌芽枝条进行合理的间伐。在间伐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注意过密的灌丛以及有生长潜力的幼苗需并对其进行保护处理,在割灌除草作业完成后应将藤条、杂草及时清理出去。
3.4 组建生态合作社,确保生态修复工作与抚育管理达到应有目标
首先,在合理开展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应积极落实中幼林抚育资金,当地应确保生态环保合作社真正运行规范、发挥效益,按照投资金额较小、易于实施的项目将中幼林森林抚育项目交由项目所在地生态环保合作社组织实施。其次,生态环保合作社负责人,应合理分析森林生态环保合作社发展情况,并传达全市生态环保合作社发展指导意见;就生态环保合作社探索发展模式进行了交流,以此签订森林抚育项目施工合同,并对生态环保合作社提出了要求,进而确保森林生态修复工作与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并确保项目有序有效推进,真正发挥效益,确保项目落实到位。
例如,为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防护功能,应合理发挥好抚育间伐工作,进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形成山城相融、林水相依、林路相衬、林居相嵌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在合理开展林分改造项目后,林场管理人员应强化抚育管理成效,并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护并重、科学造林的基本原则,确保在林分项目建设后,保护现有植被。林场管理人员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切实发挥出管理效果,真正以改造效果,确保树木可以正常生长,并以林分改造工程,使绿化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以此践行“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理念。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前提,以生态立省战略为抓手、以恢复林草植被为目标的一次有益实践,将抚育管理贯穿于林场管理全过程,并扎实做好后续抚育管理工作,利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为加快森林培育,应做好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以确保林木成长的基础,发挥人工造林经济效益,提升森林生态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培锋. 加快森林培育的措施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J]. 国际援助,2020(32):35-36.
[2]王立,赵景龙,刘志越. 中幼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性[J]. 魅力中国,2020(31):465.
[3]唐方勇.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J]. 低碳世界,2021,11(7):219-220.
[4]王敬明,端木繁义,徐云飞,等. 森林培育中的幼林抚育技术初探[J]. 农家科技(下旬刊),2021(2):142.
[5]李俊明. 中幼林抚育原则、措施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 乡村科技,2020(13):63-64.
[6]庄宜海. 分析中幼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34):72-73.
[7]王东红. 中幼林抚育对森林资源增长的影响分析[J]. 农村科学实验,2021(10):20-21.
[8]薛小强. 试论中幼林抚育作业及效益分析——以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双家寨林场为例[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40(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