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李丹丹,女,河南开封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教学研究。
[ 项目名称 ]
202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财务共享会计转型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研究》(编号:20C15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摘要 ]
财务共享促进会计转型,会计转型对于会计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引发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转型与创新的思考。本文以财务共享会计转型为背景,以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为题,针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可行的优化思路和举措,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财务共享会计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 关键词 ]
财务共享;会计转型;职业能力;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9.037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中型集团企业运用财务共享模式实现财务转型,已由导入期进入了业务应用的爆发期,并逐步成为常态,众多企业必将财务共享作为会计转型的切入点。财务共享会计转型改变了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标准,必然对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转型以适应会计行业的变革趋势,如何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已是当下各高职院校关注和思考的共性问题。
1 会计转型背景
随着国内企业规模扩张、业务模式的更新,企业各分子公司设置多级财务部门,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和风险,而且因人员冗杂也降低了财务工作效率,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摆脱生产经营困境,解决企业管控与管理成本、企业扩展与管理成本和企业扩展与管理质量之间的矛盾,众多企业逐渐将集共享财务、业务财务和战略财务“三位一体”的财务共享模式作为管控创新、财务转型的重要抓手。财务共享作为会计转型的切入点,它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和会计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操作流程等共享及管理企业的财务数据,通过财务核算的流程化和标准化来显著提升财务工作效率,降低财务运营成本,有效防控财务风险,提高决策支持能力。
2 会计转型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養的影响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仍以培养记账、算账、报账等核算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财务共享会计转型必然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2.1 会计转型急剧减少了会计核算岗位的人工需求
目前不仅华为、美的、海尔、万科、阿里巴巴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代理记账企业也纷纷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应收应付、员工薪酬、费用报销和资金管理等重复性的、交易量比较高的财务工作将会被财务共享中心所替代,那些占据财务人员大量时间的审核、对账、记账、开票等工作交由系统自动执行,极大提升了财务交易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实现了基础财务核算工作的减员增效。这种减员增效必将对高职会计专业的招生就业产生重大影响。
2.2 会计转型显著提高了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财务共享中心设有三类基本岗位:财务操作、关键技术员和运营管理。财务操作岗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的基础财务项目,给财务共享中心处理基础数据,这个岗位的特点是重复性高、标准化程度高以及业务类型单一,要求员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关键技术员和运营管理岗位的特点是业务复杂程度高、业务类型多样,要求员工在专业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较深的造诣,对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但目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注重于学生的会计技能,忽视了对于全面预算、投融资决策、业务流程及公司战略方面的素质培养。会计转型对会计人员的急剧减少并不代表未来经济发展不需要财务人员,而是需要更高知识和技能的财务人员,是要求财务人员由账房先生转变为“价值创造者”。因此,高职院校应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2.3 现有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不能满足财务共享会计转型的需要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各高职院校都设有实训教学环节,开设了基础会计实训、会计分岗实训、会计电算化或会计手工模拟实习,用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流程训练。但这些基本是围绕凭证、账簿和报表而进行的重复性训练,实践教学与企业真实业务存在很大差距,根本无法与财务共享中心相对接。另外,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教师的教学任务重且相对固定,部分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匮乏,且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够,存在上会计课的老师不擅长上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课,带手工实训的老师不擅长指导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或ERP实训,这都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因此,会计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需要改革,以有效对接会计转型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3 会计转型背景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对策
3.1 优化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理念
优化课程设计理念是重构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在财务共享会计转型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将转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因此,在优化会计专业课程设计时,高职院校要以满足企业不断增加的财务共享综合性会计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考虑近年来新兴技术、新商业模式、金融创新等对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将大数据科学、财务共享、智能财税、商业模式与企业创新等融入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课程设计要融合共享财务、业务财务和战略财务“三位一体”的财务管理新模式,秉持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逐渐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先培养学生成为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操作员,在其知识与技能有了较大的提升后,继而转向培养其成为共享关键技术员,甚至是运营管理员,确保学生的学习与财务共享模式的准确契合。课程设计还要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促进书证融通,将“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数字化应用”“金税财务应用”“业财一体信息化”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以改进会计课程中陈旧滞后的内容,培养出能高效精准就业的,具有大数据思维、会操作、懂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3.2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书证融通”模块化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以培养财务共享综合性会计人才所需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有机融合通识教育、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和个性发展教育,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书证融通”模块化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实践教学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50 %。
3.2.1 公共基础课程
在必修课和思政课程之外,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职业素养等课程,深化学生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能力素质提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入教材,将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3.2.2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方面,一方面要压缩以往会计核算类的课程数量,重构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基础与实务等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不应只限定于会计专业领域,要开设跨界融合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界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如融合计算机与会计专业知识,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新增“会计大数据基础”课程,让学生理解大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用大数据思维和分析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新增“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培养学生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会计,掌握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和会计信息输出的方法。新增“財务共享实务(初级)”课程,该课程对接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的初级证书,培养学生并使其能够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审核等基础会计核算工作,掌握在新的财务工作模式下财税业务智能处理的核心能力。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还新增“智能财税”课程,让学生掌握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背景下智能财税业务的处理方法。同时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增加思政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职业品质,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3.2.3 专业拓展课程
在专业拓展应用能力课程之外,新设岗位递进发展课程,专业拓展应用能力课程主要针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操作岗位,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而岗位递进发展课程主要是针对专业知识扎实、特别优秀的学生,是为其就业后能更快胜任财务共享关键技术员岗位或运营管理岗位的工作所开设的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能逐渐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专业拓展应用能力课程中新增“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大数据在会计中的应用”“电子发票运用”“ERP沙盘模拟实训” “财务共享电子沙盘模拟实训”等课程。其中“财务共享电子沙盘模拟”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财务共享中心各业务的处理流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财务核算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
新设岗位递进发展课程,开设“财务共享实务(中级)”“企业管理”“智能财务管理”“智能管理会计”“业财一体化设计”“财务共享电子沙盘模拟实训”“财务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RPA的财务应用”等课程,培养学生用业财融合、大数据思维进行财税管控与分析,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其中“财务共享实务(中级)”对接的是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的中级证书,培养学生能在各业务流程核算岗、运营支持岗,胜任会计核算、数据统计、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等工作,掌握业财管理、流程管理和智能设计的能力。
3.3 构建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5-2”模式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五个模块、两个层次的实训。
五个模块是由“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职业基础与技能”“核心职业技能与考证”“综合素质与能力”“职业技能拓展”等课程组成。
两个层次分别为:第一层次包括课程同步实训和单项实训,主要是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实训;第二层次包括分岗实训和综合实训,主要是与工作岗位相结合的实训。
课程同步实训主要是针对专业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和技能点的训练,如基础会计实训、管理会计实训等。单项实训是一门或几门课程讲授完成后,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有机结合所进行的专项训练,如成本会计实训、财务管理实训等。
分岗实训是建立一种学习型组织,按照出纳、核算、税务、会计主管等会计工作岗位,分岗对学生进行训练,并定期轮岗,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不同会计岗位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如财务会计分岗实训、纳税实务实训。综合实训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它是在分岗实训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会计知识,针对会计岗位群的全部技能所进行的集中训练,如ERP沙盘模拟实训、智能云财税综合实训。新增的“智能云财税综合实训”课程,需要引入“1+X”证书制度试点的智能财税云平台所开展的业财税一体化的综合实训,通过真实环境下“票天下”“财天下”“金税师”的业务操作训练,促使学生专业岗位技能和会计职业判断力有机给合、课程实训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课程实训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会计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会计转型背景下,要创新会计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重视综合实训课程在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新增“财务云共享实训”课程,通过校企共建的“财务云共享中心”,依托集核算、报税、咨询、管理协同一体的财务云共享实战平台,将会计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企业真实票据、账务引入学校,开展真账入校的实践教学。还可利用财务云共享平台,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承接当地企业的代税、代账、分析、财务咨询等业务,通过各行业的真实业务对学生进行带教培养,真正实现从模拟到实操的转变。通过真账入校的实践教学和代理服务,能使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知流程、懂业务、会核算、会软件,可以降低学生职业成长的成本,为学生对口就业搭建桥梁,同时为周边中小微企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新技术的变革催化着新经济业态的产生与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企业财务向着战略财务、共享财务及业务财务转型,财务共享会计变革改变了社会对会计人才质和量的需求,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针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从优化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理念、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书证融通”模块化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的思路和举措,旨在有效解决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企业供需失衡的尴尬问题,培养出更多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新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秀琼. 财务共享环境下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思考[J]. 营销界,2021(38):108-109.
[2]赵萍. 财务共享时代高职会计专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J]. 船舶职业教育,2019(4):83-85.
[3]张越. 财务共享服务下高职会计实践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 投资与合作,2020(10):144-146.
[4]吕磊. 浅析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高职财会课程设计[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21(18):224-225.
[5]刘顺姬,闫佳. 财务共享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市场周刊,2019(12):156-157.
[6]廖皓杰,曾鸣. 新时代背景下财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财务共享服务教学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1):140-144.
[7]蓝柳洲. 财务共享服务“1+X”证书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