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邢介磊,男,山东德州人,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摘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進入到了新阶段。为了达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目标,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推动生态文明的改革发展。红船精神是历经时代磨练的精神信仰,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以红船精神为信念支撑,以首创精神开拓生态文明新局面,以奋斗精神建设生态文明新征程,以奉献精神保卫人民新生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 关键词 ]
新时代;红船精神;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9.028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目标,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方向、目标、途径,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提升到了关系民族永续的千年大计的高度。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超越,必须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生态文明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超越,必须要充分发挥中国智慧的独特优势;生态文明是对工业社会的超越,必须要紧紧抓住新时代的根本特征,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1 以首创精神开拓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我们要发扬开天劈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和社会实践发展的潮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文明是站在野蛮和暴力的对立面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新形式和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不是简单地回到农业社会甚至更原始的生存状态,也不是对工业社会的简单修补,而是要完成从技术、生产到生活乃至交往方式的全面的变革,既要实现观念的创新,又要从物质生产、制度建设等层面进行突破性创新,从而开创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和人类文明形态。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指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理论新境界。新的社会生态实践改革需要新的理论带动,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再到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把自然当成生命一样爱护。党中央不断深化生态体制机制改革,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不断深化,对发展观和发展哲学不断深化,同时也在不断推动自然哲学、生态哲学的深化,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论”与传统的经济优先原则不同,是在解析传统工业化与发展冲突的基础上诞生的一种新型生态发展变革理论,是对工业文明发展的解困与超越。“两山理论”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即生态环境是一种可持续增长生产力要素,这为协调社会治理、生态改革与发展经济提供了判断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辩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尊重自然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自然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前提与人对自然的现实态度是相对而存在的,人类要在平衡“人化自然”与“自然化人”相互关系的天秤之中谋求生存发展。习近平生态思想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开辟了新时代生态治理的理论先河,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生态文明思想上的生动体现。
建设美丽中国,要在生态治理与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之中开辟道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系统化、结构化、市场化,技术研发的本质是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而不是商品逻辑开辟市场的工具。绿色技术要以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技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转化率,构建绿色技术及生态科技的创新机制,稳固“技术—经济—生态”的动态促进关系,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统筹推进生态体制机制改革,需要制度的支撑与保障,只有系统的制度框架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和力量有效整合。政府生态治理部门优化组合,精细管控主体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完善的环保督察机制。制度的落实效果则需要严谨的法律监督,建立健全生态法制体系和问责机制,通过经济手段、环境监管、法治保障和社会教育形成生态治理的协同效应。现代化社会体系的要素选择及重构影响生态治理的方向及路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转型,加快构建系统性的现代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发挥党的战略顶层设计能力、政府元治理主体的制度化运行机制、市场绿色创新和绿色生产能力以及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现代化生态治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战略统一。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程,生态文明的“技术—经济”体系、生态文明的“制度—责任”体系、生态文明的现代社会体系都是对工业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没有开天劈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就不可能有创新行动,不可能达成创新结果,就无法完成历史使命。
2 以奋斗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次重大创新,要解决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就需要攻坚克难。
不断突破技术难关,发展和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这一重要部署,指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与支撑点。当前我国的绿色技术研发水平和研发能力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研发与经济关联度低,市场生态需求水平低。对于绿色技术的定义与行业标准概念模糊,且政府在绿色技术发展的供给两侧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导致企业和投资者很难确认绿色技术投资的风险度与回报率,无法调动市场在技术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方面起到决定作用。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鼓励绿色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绿色技术体系多元化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
不断突破“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困局,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现代化是一般意义的现代化,着重追求生产和消费增长,生态现代化是第二次现代化,以生态理性、生态视野、生态效益视角解释和重构传统工业化和工业文明,追求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统一。我们决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辙,打破“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困局就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实现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技术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开辟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质量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现代经济社会建立在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之上,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不断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目前,生态文明体制与其他社会各系统体制之间尚未建立严密的耦合关系,生态文明制度内部系统及衔接问题的滞后发展与其他体制融合产生了阻碍。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背景之下,必须要推进生态文明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各子系统的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若只针对生态领域将难以发挥制度体系的全面优势,只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融合中完善发展,才能破除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发展障壁,催动生态文明体制的全面改革,将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扩散至日常生活与实体领域中,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认同的生态认知与文化自觉。
不断突破旧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马克思认为建立一种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的新型社会生活方式是人类自由解放的重要标志,而低碳生活与绿色生活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种幸福生活的新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全球化发展,资本主义盛行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至中国。由于公众环境意识薄弱、生态理性缺失,消费政策、相关制度和配套设施不完善,这对人性与环境健康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一方面,政府加强绿色生活方式的顶层设计,加大绿色企业与市场的投资力度,推进市场监督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绿色生活方式的管理机制,促进人们绿色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加大媒体的引导与宣传,引起群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矫正我国存在的不合理消费行为,把生态意识上升为责任意识和全民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巩固有利于绿色生活方式的良好风气和社会氛围,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我们要发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矢志不渝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克服一切困难,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精神,为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奋斗。
3 以奉献精神保卫人民新生活
我们要发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獻精神,以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广大人民美好生活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才能够发挥出我们的各种优势。“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集中表现,具有鲜明的理论依据和时代特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质量和满足人民生态需求密切相关,是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的利益上,发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解决社会矛盾和改善生产方式的最佳方式,也是保卫人民新时代生活和政治良性运转的基本前提。
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考验。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一言以蔽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提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生态建设对当代人与未来人、现实发展与永续发展的密切关系。保卫人民的生态福祉就要切合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即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阶段和新发展理念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核心就是杜绝以数字化的衡量标准来标榜民生,而是要将生态成果切实建立在人民可感知、真受益的人民福祉之上。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质是一种发展方式的人本变革,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诉求。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威胁和损害人民利益的环境问题为重点,把民生纳入生态建设目标和考核标准之中,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态制度治理体系,保障人们的生态权益。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参与,我国的经济模式和发展方向都在向绿色转型,人民的价值理念需要跟上时代步伐。加强人民群众的绿色生态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生态素养,不断扩大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规划生态治理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果,人民群众已然切实感受到了生存环境质量的提升,但想要守卫并扩大生态治理成就依然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民生福祉的长远大计,需要将生态融入人本生活和社会生产之中,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人民生态权益与需求,提高人民生态安全感和幸福感建设,将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落到现实,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任务和本质目标。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实践即将证明也终将证明,弘扬红船精神,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集中表现为:以首创精神开拓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以奋斗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以奉献精神保卫人民新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高举红船精神的伟大思想旗帜,不断从中汲取养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版社,2017:6.
[2]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 人民日报,2020-11-04(001).
[4]习近平. 之江新语[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3.
[6]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