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玲 谈晚霞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转化的方法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电子书包的巧妙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情,助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
精准把握学情。课前,教师通过电子书包平台整合资源备课,在导学案中加入精选的优质微课,通过电子书包题库编辑课前小测。上课时,学生观看微课并完成导学案中的三个任务:一是在方格纸中分别数一数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各是多少,并填入表格,大胆推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二是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尝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三是对比研究,尝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接着,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小测,包含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应用以及变式计算。通过电子书包教师端,教师即时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学生可以通过数格子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理解转化思想,明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通过拼剪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来计算面积,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还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疑问集中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具体推导过程上,以及对等底等高但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小的判断上。
助力合作探究。根据前测情况,教师设置了三个课堂合作探究环节:平行四边形怎样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根据学情将学生分组后,向学生的平板电脑上推送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通过操作平板电脑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学生组内分享了转化的技巧,即要沿着高剪。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的图形,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在平板电脑上通过移动、重合等操作进行比较后,讨论发现: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并且转化前后的图形面积相等。然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全班交流,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教师出示两道题目:一是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让学生计算面积;二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依托两条平行线画出的几个形态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完成后,学生组内核对答案,明确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选择对应的底和高、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攻破学习难点。电子书包中的变式练习与错题集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通过变式练习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变式练习采取竞赛、闯关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师通过电子书包分发练习题,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辨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其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底和高,求面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等。学生根据每道题后备注的答题要求(全体答题、抢答答题、举手答题、随机答题)答题。变式练习提升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电子书包的统计功能能实时分析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错误集中的知识点,如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教师再次讲解,帮助学生攻破难点。学生个人的错题集则可以收集学生个性化的错误,在此基础上,电子书包可以推送相似题目,帮助学生订正错误、巩固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學习需求。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昌县清溪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