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作品《星月夜》的艺术特色研究

2022-05-30 10:48孟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油画

摘 要:《星月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于1889年在法國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主动接受治疗期间所创作的一幅油画,也是凡·高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油画里,凡·高以圣雷米村庄为原型,采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村庄上方变幻莫测、充满韵律的星空,很好地体现出艺术家创作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

关键词:凡·高;油画;《星月夜》;艺术特色

凡·高是19世纪荷兰后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绘画作品,较为著名的有《夜晚的咖啡屋》《割耳朵后的自画像》《乌鸦群飞的麦田》《向日葵》《星月夜》。

《星月夜》这幅作品是凡·高第二次精神失常之后,在法国圣雷米的圣保罗·德米苏拉精神病院主动接受治疗期间所创作。在《星月夜》这幅油画的创作当中,他一改早期的灰暗色调,采用了明亮的色系,并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富有动态美的星空月夜景色:星星、月亮与天空旋转扭曲,仿佛要被吸进无底的黑洞,金黄色的光芒洒向梯田、房屋和山峦,而星空下方的景物又以相对静止的方式存在,一棵如燃烧火焰般的柏树连通了人间和天空,整个画面就在一动一静中实现了和谐统一。那痛苦而明媚的色彩,那些叠加晃动的笔触,以及呼之欲出的浓厚感情,都能让人感受到凡·高的痛苦和热爱。《星月夜》之所以能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跟凡·高神乎其技的绘画形式是分不开的。本文从画面、线条、色彩及构图等方面入手,探讨《星月夜》独有的艺术特色。

一、富有韵律感的画面美

笔触指的是画笔在画纸上运笔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是绘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法因素,每个画家的笔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从绘画作品的笔触特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画家的艺术修养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从《星月夜》这幅作品当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具有强烈动态感的笔触,然而这种动态感丝毫没有令人产生凌乱的感觉,而是具备了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笔触的走向与景物的运动方向趋同,给观者带来一种律动感。

只要仔细地欣赏《星月夜》这幅画,观者便会强烈感受到画面当中充满了运动气息,而这富有韵律感的画面和凡·高大量运用时而长卷曲、时而短密斜的笔触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那些与边线不平衡的斜线,犹如春雨一般短而细密,让观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跌倒过程中向前倾的情景,又或者是钟摆来回摆动的画面,给人们带来一种万箭齐发而有惊无险的感受。由此可见,当笔触呈现为斜线的时候,便能够给观者带来巨大的眩晕感,斜线的倾斜角度越大,观者所产生的眩晕感就越强烈。

在《星月夜》之中,凡·高采用了大量短细的斜线笔触,绘出湛蓝的星空、悠远的山峦以及整洁的村庄,并且这些斜线笔触的倾斜力度足以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运动感。与斜线笔触形成鲜明对比,曲线笔触所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因此曲线与斜线相互交织,构成了回旋式的星云图案,能够有效地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让观者乘着想象的翅膀,随着凡·高的笔触遨游在圣雷米的星空[1]。

在画柏树的过程中,凡·高采用曲线笔触,把柏树画成燃烧火焰般的形状,呈现出一种以中心点相互旋转、奋力向上生长的特征。火焰形状能够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运动感,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相关的心理测试,发现在列举的数十样物品形状中,受测试的人员普遍认为火焰的形状最具有活跃性,可以根据风的运动随时变换成任何的形状。柏树顶端是锥体的形状,其直入苍穹的气势仿佛要把星空劈成两半一般,无限地向上延伸着,直至到达合适的位置,连同悠远的山峦周围浓厚的笔触一起朝着无际的天边奔去,留下画面中的曲线笔触在星云旋涡里反复地转动。

二、运动、粗犷的线条美

线条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用来表达自身情感色彩的“语言”,在绘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凡·高在线条的运用方面,先是受到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影响,将其色点发展成为自身作品当中的色彩线条;随后又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版画,将其静态线条发展成为自身作品当中的动态线条,又融入点彩派的线条风格,最终形成了具有很高辨识度的线条风格。

在《星月夜》这幅油画作品中,凡·高将这种线条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放眼望去,似乎整幅作品都是由数不尽的弯曲长线和分割短线交替构成,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运动氛围。蒋跃在《绘画形式语言研究》中经过对大量名画进行研究分析之后,得出了“斜线结构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增强画面的运动感”这个结论。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星月夜》,只要观者细心观察这幅油画,很容易就会观察到整幅画面的线条无一不是倾斜的。凡·高通过运用无数倾斜的短线,勾勒出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村庄,再采用大量行云流水般的曲线描绘出星云和月亮,二者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画面效果。

凡·高作品的线条美不仅表现在运动性方面,还体现在其特有的粗犷性方面。粗犷指的是线条的率性而为和简洁有力,在《星月夜》这幅油画当中,线条的最大特点是率性而为,凡·高在起稿之前似乎没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而是即兴而发。有资料可以考究,凡·高特意选择在白天进行《星月夜》的创作,凭借自身在夜晚对星空观察留下来的记忆,再加上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一气呵成地描绘出圣雷米夜晚的星空图。凡·高在《星月夜》中对线条的勾勒尤为简洁,虽然整幅画面当中的线条多如牛毛,但是这些线条的粗细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的违和感。这幅作品中的线条铿锵有力,每一条线都历历可辨。事实上,凡·高大部分作品的线条都具有粗犷这种特点,在笔者看来,这种线条特征跟凡·高本人的性格息息相关。根据凡·高亲朋好友的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凡·高是个十分热情的人:因为对表姐的爱情过于浓烈,导致表姐拂袖而去;因为对传教士工作过分热情,造成了教会的惶惶不安,最终也丢掉了传教士的工作;因为与高更的友情过于炽热,在两人因为作画观念不合而分道扬镳之后,凡·高精神崩溃,以至于做出了割下左耳的极端举动。在生活中郁郁不得志的凡·高唯有将满腔热情投入绘画创作中去。毫不夸张地说,凡·高在《星月夜》当中所画上的每一条线条,都灌注着他热切的情感,透过这些粗犷有力的线条,观者能够真实感受到凡·高那颗滚烫炽热的心[2]。

三、狂欢的色彩美

在凡·高去世之后,他的弟媳喬安娜在整理凡·高与提奥的来往书信时发现了当中巨大的艺术价值,于是在她执着宣传下,世人终于开始懂得欣赏凡·高的绘画作品,并深深为其作品当中鲜明色彩的巧妙运用所折服,对凡·高作品展开的相关学术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3]。众所周知,凡·高作品的风格是在印象派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为了将其与早期的印象派区分开来,后来的学者一般将凡·高、高更和塞尚等人归为后印象派。早期的印象派绘画最大的特点是补色的对比,通过牢牢把握环境色彩的主导地位,实现了作品色彩“照片化”的渲染效果。

(一)突出色彩的情感性

凡·高在捕获大自然色彩信息的过程中,也将自身的情感色彩灌注到作品的物象当中,色彩为表,情感为里,表面的色彩信息推动里面情感的发展,情感又反过来强化了物象外在的色彩,在这表里色彩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绘画表现形式。例如在《星月夜》这幅油画当中,首先映入观者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星空,给人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此可以猜想到,凡·高在创作这幅作品的过程中,内心是澎湃和充满激情的,就像一个发现人间仙境的游客,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好友,这种感情是如此的虔诚、热烈。

(二)高纯度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绘画家用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主要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了能够有效地表达出自己热爱生活的炽热情感,凡·高采用了高纯度、绚丽无比的色彩进行绘画创作。这里的高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非常高,常见的高纯度色彩有红色、紫色和黄色,其中黄色的纯度尤其高。在《星月夜》这幅油画中,凡·高主要运用了黄、蓝这两种色彩,如果观者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原来蔚蓝的星空被凡·高添加了不少紫色,以提高色彩的纯度。除了大篇幅用高纯度色彩描绘“星空”之外,凡·高还特别为原本高纯度黄色的月亮添加了纯度更高的红色,让观者感觉月亮仿佛燃烧起来了,把整个夜晚照得通亮[4]。

(三)色彩拮抗的强化

色彩拮抗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同时呈现在一个画面当中,使得不同色彩之间产生巨大的反差效果。具体而言,凡·高在《星月夜》当中就对黄色与蓝色的拮抗效果进行了强化。一方面,作品当中的黄色代表了月亮,给人带来一种跳跃性和前进性的画面感;另一方面,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黄色意味着躁动与不安,同时在西方人的意识形态里,黄色代表了成熟和饱满,而蓝色则代表了神秘和忧郁,这从英语单词“blue”含有蓝色、忧郁等意思中可以看出。总而言之,蓝色与黄色在色彩审美理念上是截然相反的两个词汇,然而在《星月夜》当中,这种黄色和蓝色的拮抗俯拾皆是,像极了凡·高不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来回行走的矛盾的一生[5]。一方面,凡·高热爱生活,怀着满腔的热情投身工作与创作之中;另一方面,凡·高的内心时常发出呐喊,引领着他回归于平静。这种矛盾的心理投射在《星月夜》当中,表现为漫天的黄色旋涡被湛蓝的夜空紧紧地包裹着,仿佛要将其吞噬一般,又似乎零零散散的呐喊都被这宁静的夜空淹没了一样。由此可以猜想到,当时凡·高内心的激动与精神病院死气沉沉的环境形成鲜明的色彩拮抗,因此才有了房龙在其著作《西方美术简史》中将《星月夜》评论为“一篇激情的汪洋”。

(四)色彩层次感的维护

之所以用“狂欢”一词来概括《星月夜》的色彩设计,是因为笔者想表达出凡·高在创作这幅油画过程中的那种亢奋的心情,而不是要说作品当中的色彩如何凌乱不堪。刚好相反,凡·高在创作《星月夜》的过程中十分讲究色彩的层次感,这幅画主要由黄、蓝两种色彩交织而成,其中月亮部分的色彩是高纯度的黄色,树梢上方的星星则是淡一点的黄色,星云中的黄色最浅;而蓝色的部分则是以山峦为开端,在一连串深蓝色的山脉上方,蓝色的夜空逐渐变浅,形成了一种层次分明的色彩感;在最后,黄色与蓝色在两片星云中间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水乳交融的色彩,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四、严密的构图

凡·高《星月夜》的构图十分严谨,其主要表现在画面的分割和经纬线的运用这两方面。

(一)画面的分割

在《星月夜》这幅油画当中,远处的山峦和上空的星云是画面的主体部分,而这两部分的色调也是以冷色为主,给观者带来一种深邃、庄重的感觉。耀眼的月亮和闪烁的群星无疑是画面当中最大的亮点,这些分散式的小块高亮区域,使得《星月夜》的画面布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乍一看,那几颗星大同小异,实则暗藏玄机,其在大小、颜色和形状方面各有千秋。而那些旋涡状的星云则是以中等面积色块的形式穿插在夜空之中,有效地协调了画面的分布,是联系各个大大小小色块的中间纽带。呈现出锥形状态的柏树,是一个稳定画面的色块,为了避免柏树色块过于突兀而产生孤立感,凡·高在画面的中心处画了一座与柏树遥相呼应的尖顶房屋[6]。有学者曾经对《星月夜》的采青地点进行了勘察,发现这座尖顶房屋事实上并不存在,而是凡·高为了平衡画面的色块,特意添加上去,以实现画面的完整性。

(二)经纬线的运用

在《星月夜》这幅油画中,柏树的生长、房屋的排列、山脉的走向、星月的分布等,都与纬线的方向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然而整个画面却找不出一条完全平行于纬线的线条。从油画的左边开始观察,星星和月亮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呼应,房屋和树木的排列也出现了这种下降的现象。而夜空上的星云,以及下方的山脉则是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在二者之间的是一个大面积的旋涡状星云,很好地平衡了下降与上升的趋势。

五、结语

抛开绘画意象的营造,仅从绘画形式方面进行分析,《星月夜》在笔触线条、色彩勾勒以及画面构图等方面的表现,标志着凡·高在绘画技巧方面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再加上夜景更能体现出一个画家深厚的画功,因此《星月夜》这幅旷世名作不但为后来的绘画家提供了诸多技法经验,而且在夜景油画发展史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刘慧婷.论《星月夜》的单纯形式美表达[J].齐鲁艺苑,2008(2):34-36.

[2]宋春艳.用梵高绘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星月夜》带给学生的创作热情[J].学子(理论版),2016(1):75.

[3]杨容君,孙献华.浅析凡·高《星月夜》[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32-33.

[4]梁峰.梵高《星月夜》的艺术特色[J].大舞台,2014(2):18-19.

[5]张程程,汪代明.视知觉理论视阈下的《星月夜》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5):119-123.

[6]张多星.浅析凡·高油画作品《星月夜》艺术特色[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21.

作者简介:

孟新,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佛教哲学。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油画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岁月长又长》(油画)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一往无前(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