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 于江
摘 要: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提供了一个认识和分析建筑的独特视角。通过对场所、场所结构、场所精神的递进分析,深入阐释了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尝试将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概念归纳为构成场所的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特性带给人的精神感受。在场所精神理论的启发下,探讨了乡村场所的意象、空间和特性,进一步分析了乡村场所精神的实质,揭示了乡村聚落的自然和人文价值,提出了田园生活的归宿、乡村记忆的载体、现代农业的基地、城乡融合的纽带等当下乡村更新改造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诺伯舒兹;场所精神理论;乡村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山东古村落融合规划研究”(19CWYJ03)研究成果。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和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两个具有不同特点但又相互依存互补的场所。乡村场所具有什么特点?乡村场所精神相对于城市有什么不同之处?研究这些问题对乡村更新改造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通过对场所、场所结构、场所精神的递进分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乡村场所精神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一、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
场所精神理论是建筑现象学的重要理论观点,最早由挪威著名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提出。在早期机能主义的基础上,诺伯舒兹提出建筑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更有精神的功能,建筑为人提供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安全场所,也为人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港湾。随着对建筑空间的研究逐步深入,从文化和精神方面分析建筑的意义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场所
场所是在特定区位中有具体边界的建筑空间聚落,是由具体的物组成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资源条件,特定场所的组成物有着各自的材质、肌理、色泽。石头、木材、泥土等,这些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因建造技术和文化习俗的不同,在建筑上展现出千变万化的聚落空间效果[1]。要准确理解场所的本质,就必须坚持从场所的整体特性去思考。场所是由石头、土壤、花、树木、门窗、家具、道路、城镇以及太阳、月亮、星云、夜晚、白昼等“物的总合”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场所具有一种整体特性,只能从整体去理解场所的性质,不能将场所归结为一种具体单一的物。场所的意义也只能从整体性上才能表达出来。
海德格尔用特拉克尔的诗歌《冬夜》所表现出的一种整体的生活情境,为我们理解场所的本质提供了宝贵的启示[2]。首先,场所分为外部和内部。特拉克尔描写了冬夜里的雪,寒冷寂静的冬夜,轻柔的雪花从天上落下,晚祷的钟声和窗子里透出的光亮为冬夜中的流浪者带来了希望。相对于外部的寒冷和黑暗,内部是明亮的、温暖的,在静寂中孕育着希望和生机。其次,场所是由自然环境和聚落空间组成的。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天地为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经由人的劳作,居所與食物使人的生存得到保证,聚落空间在为人提供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将自然环境与人联系了起来,自然环境因而具有了文化和精神价值。再次,建筑物或居所通过开口使外部与内部、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发生了关系,产生了关联。处于大地和苍穹之间的建筑物,通过门或窗等开口,使内部与外部连接成一个整体。场所的整体特点由此得到完美的诠释。
(二)场所结构
场所结构是由特定区位的地景和聚落构成的具有自身特性的空间,疆土、区域、地景、聚落、建筑物等,构成了不同尺度的场所空间结构层次。场所分为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人为场所的居住、生产功能,赋予了自然场所独特的文化意义,不同的场所空间呈现出不一样的气氛,这就是空间特性的具体表现。为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场所的整体布局和街道规划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这是在不断的探索和调试过程中形成的,是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互动的结果。
空间是连续的,是向周围扩展的富有节奏感的“交响乐”。具体的空间场所相对集中,沿着一个或几个方向扩展,如同波澜一般从中心发散出去,轻柔舒缓、交错起伏,生长为一个聚落有机体。传统建筑学理论认为,空间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有着明确的空间边界。事实上,人类行为从来都是动态的、变化的。场所内部和外部的划分界限,也只是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一种相对的区分。凯文·林奇的“节点”“路径”“边界”“地区”概念,为我们分析具体的空间结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3]。
(三)场所精神
基于诺伯舒兹对场所精神理论的分析,本文所说的场所精神就是构成场所的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特性带给人的精神感受。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需要有生存的物质保障,需要有精神的寄托。归属感是人的天然属性,是安全的保障、感情的支持。人在寻找和建立归属感的过程中,从自然环境中发现和获取生活资料,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经验,从而为人生赋予意义。对空间场所的认识越深入,掌控越自如,永恒的自然秩序的象征意义就越明确,安全感和归属感随之确立。定居使人的安全和精神需求有了归宿,人与环境、人与空间、人与场所建立了稳定的关系。人定居下来之后,置身于某种特定环境中,同时也处于一个特定空间中。定居使人获得一个存在的立足点,知道了自己身在何处,在理解环境和自我的基础上建立了方向感和认同感[4]。
区位、地景、聚落等场所空间元素共同构成了一种环境意象。一个环境能否给人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直接影响对环境意象的评价。所有的文化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为达到更好的环境空间意象指明了方向。如果环境系统发生明显的变异,人对环境系统的感知就会变得困难,就会产生疏离感和失落感。定居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沉淀在记忆中,积累在情感里,形成了对空间环境进行感知和评价的内在参照。定居的事实使人有了方向感,但并不自然而然产生认同感。方向感和认同感存在着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但是二者依然有着相对的独立性。知道自己的方向所在,认同感却没有建立起来也是可能的。归属感在方向感和认同感的同向发展过程中得以建立[5]。
二、乡村场所的意象、空间和特性
乡村的产业以农业为主,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乡村的地景和聚落具有鲜明的自然和人文特色,是在大地之上、苍穹之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场所空间。乡村聚落源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就近取材,无论是耕作、养殖、采集还是渔猎,都依托于自然环境。居所的营造也与周边自然环境相适应,木材、石头、泥沙等建材都出自当地,营造技艺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反映着地域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等。对乡村场所的意象、空间和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乡村场所精神的实质。
(一)意象
乡村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有绿树掩映下的村落、袅袅升起的炊烟、鸡鸣犬吠的声音、夕阳下闪着金光的稻田、暮霭中赶着耕牛归家的农夫等。乡村是舒缓的、静谧的,是心灵的港湾,是美丽的田园。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都会有鄉村的一席之地。艾青在《献给乡村的诗》中写道:“我想起乡村田野上的道路——用卵石或石板铺的曲折窄小的道路。”这条小道弯曲不平,起伏不定,但路的尽头是确定的,那就是家的所在。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都在记忆的深处,路边的一草一木,脚下的一坑一洼,都了然于胸。对环境的深入了解,让自己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归宿。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漂泊的心灵安定下来,人在融入家园的同时也融入了自然。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声乡音就让诗人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乡村的亲情,乡亲的情谊,这种源于血缘和邻里的纯朴的感情,积淀在诗人的内心深处,历经岁月和风雨的磨炼,丝毫没有改变。乡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乡民们也一同分享丰收的喜悦、婚嫁的幸福,一同分担生活的磨难、丧病的痛苦。自然资源条件只有倾注了人的主观意愿,通过劳动投入才能转化为维系人类生存的物质财富。人们庆祝丰收,是感激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对自身劳动和自身价值的肯定,彰显了人的力量、人的价值。
(二)空间
乡村的空间环境特点决定了乡村产业以农业、牧业、渔业等传统产业为主,这些产业源于自然、依托于自然,是环境资源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泉。乡村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也都深深地刻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乡村生活特点的鲜明写照。聚落周边的山水林田,既是村落的背景环境,又是人们生产劳作的舞台,是一道独具乡村特色的风景线。
乡村聚落生产生活一体化的鲜明特点,也体现在乡村空间的构成要素上。房屋、院落、菜园、谷仓、场院、石板路、小溪,村口的牌楼、广场、戏台等,构成了一幅鲜活的乡村生活画卷。乡村的聚落空间是安静祥和的,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形成了一个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节庆活动的喧嚣和欢乐,成为整个聚落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沉浸其中。乡村场所没有丝毫违和感,没有局外人,即使是偶然到来的外人,也会被盛邀参与其中,共同分享喜悦。
(三)特性
要理解乡村场所的特性,就必须从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入手。如果我们聚焦于乡村聚落,聚落只是大自然空间环境的一个点缀;如果我们聚焦于自然环境,聚落仅仅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乡村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各异,风俗习惯也各具特色。乡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仍然保留着很多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无论是在观念层面,还是在行为层面,都是民族文化的源泉和宝贵的财富。
乡村的田园风光是自然的、原生态的,没有过多的人工痕迹,没有刻意的雕琢打磨,置身于乡村,如同回到了想象中的故乡。故乡情结是一种心理现象,是记忆深处的精神文化沉淀,是时时唤起而又难以言说的一种心理状态。风景宜人、节奏舒缓的乡村生活,似曾相识、倍感亲切的乡村习俗,让人们对乡村的憧憬更加强烈。乡村安适稳定、怡然自得、邻里互助、简单朴实的日子,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场所精神对乡村更新改造的几点启示
乡村场所精神所蕴含的独特的空间意象,揭示了乡村无可替代的自然和人文价值。乡村的更新改造是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的必然选择,离不开当下的新技术、新材料。但是,乡村的场所精神是相对稳定、渐进发展的,脱离了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空间特点,割裂了乡村的人文传统和风俗习惯,是对乡村的损害,也是人类家园的一种危机。
(一)田园生活的归宿
早在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就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6]。
(二)乡村记忆的载体
乡村是“根”,是潜伏在人的心灵深处的精神源泉。逐渐消失的石板路、犁耙、斗笠、竹板房,日渐模糊的本地神话传说、英雄人物,都是丰富心灵的文化财富[7]。乡村的历史传说、人文典故,口口相传,内化于心,传承了绵延千年的文化。传承历史,留住文脉,乡村是连续的、有机的,不是割裂的、僵死的。乡村记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三)现代农业的基地
乡村的主导产业依然是农业,农业现代化是必然选择。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乡村农业注入了生机,现代农业公司和家庭农场成为农业产业的经营主体,规模化和专业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提供了条件[8]。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乡村空间和乡村生活的变化,现代农业生产设施成为乡村景观的新的元素,乡村聚落的改造也必须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需要。
(四)城乡融合的纽带
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只有城乡之间实现了双向流动,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9]。城乡融合首先要实现产业的融合,以产业带动城乡资金、人才、观念、文化的流动,城里人下乡和乡下人进城的双向流动是城乡融合健康发展的必然。休闲观光、康养、研学、体育、娱乐,是城里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必然会吸引创新研发、信息科技等企业的入住,特色小镇应运而生,吸引了资金、人才,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2] [3] [4] [5]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0,86,95,12,65.
[6]李文刚.人民城市理念:出场语境、意蕴表征与伦理建构[J].城市学刊,2021(6):34-39.
[7]叶忠惠.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记忆建档管理的思考[J].档案,2021(10):61-64.
[8]杨志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百年探索、理论内涵与未来进路[J].经济学家,2021(12):117-124.
[9]房亚明.省域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国土空间韧性规划[J].理论月刊,2021(12):56-66.
作者简介:
吴为,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理论。
于江,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