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海南黎族传统建筑中,干栏式建筑历史悠久。作为黎族人民古老的住宅形式,干栏式建筑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是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凝聚着黎族人民的智慧。因此,通过黎族现存建筑来分析黎族原生建筑及营造技艺,从文献资料中探讨黎族干栏式建筑的概况、演变和衰退。
关键词:干栏式建筑;黎族;船型屋;海南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1年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海南黎族干栏建筑特征及其变迁研究”(Qhys2021-320)、2019年海南省基础与研究基础计划(自然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中热带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创新性融合研究”研究成果。
一、海南黎族建筑概况
(一)黎族概述
在海南,汉族、黎族、苗族和回族四个民族的人口较多。黎族迁琼最早,目前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中南部。据历史考究,黎族是从古代百越族发展而来的,这在民情风俗中的体现主要有饭稻羹鱼、干栏房舍、服饰纺织等。
(二)黎族建筑概况
黎族是在海南生活時间最长久的一个民族,自古以来都有“北人穴居,南人巢居”的说法。海南地区雨量充沛,炎热潮湿,又有虫蛇侵袭,干栏式建筑用于居住,既能防潮又能防虫,安全舒适,取材便利,是黎族先民居住的优选。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的差异而分为不同的支系,主要有“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支系。黎族各个支系居住的地域也不相同,据分析可能是早期骆越人来琼的批次不同,黎族先民也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南下才陆续来到海南,因此有了支系的分别。各个支系之间的建筑也会因为地域、环境等而有所区别。
随着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迁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黎族人民对坚固的建筑具有较大的需求。并且随着夯土技术的发展,黎族各支系的建筑逐渐趋于同质化,干栏式建筑也逐渐消失,但是干栏式建筑的建造技术通过其他方式被保留了下来。
二、海南黎族干栏式建筑源流
(一)干栏式建筑概述
干栏式建筑是一种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养牛、羊等家畜,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旅游价值,而且还蕴含着一种植根于华夏文化土壤中自然演进的建筑哲学[1]。干栏式建筑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在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比较普遍,其中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遗存比较丰富。在各个时期,黎族人民对干栏式建筑的称呼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建筑形式也不相同。比如:明朝以前,干栏式建筑统称为干栏;明清时期,干栏式建筑一般被称为干栏、麻栏;民国时期,干栏式建筑又多了一些新的称呼,比如栏房、阁楼、羊栏和浮宅等。
干栏式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比如气候、土质、地下水等,多以当地自然材料进行建造,并且谷仓、瞭望台还会因功能需求而被架高。海南地区潮湿多雨,早期的地面建筑因生产技术不发达而无法适应潮湿的环境,而干栏式建筑可以防潮、抗洪、趋避野兽虫蛇,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干栏式建筑还与稻作文明之间存在一些联系,比如在稻作文明时期,人们需要定期迁移,对建筑的稳固性要求不高,因此干栏式建筑成为我国稻作民族的主要住宅建筑形制。稻作文明需要水田,而干栏式建筑需要避湿,并且从干栏式建筑的相关遗址中不难发现,很多史前文明皆来源于稻作文明时期。
(二)黎族干栏式建筑的变迁
从表1中可以发现,现有文献对于干栏式建筑的描述并不多,但总体而言,干栏式建筑呈现出的特征为“架木两重”“上以自居,下以畜牧”“下横上直,平铺如楼板,其下则虚焉”等,且整体的居住概念为“上下两层,人居楼上”。从“架木两重”“必伐长木两头”“上覆以草,中剖竹”中可以看出早期的黎族干栏式建筑为木构建筑,且与现在的船型屋在取材上所用的木头、茅草和竹子等具有相通之处。
(三)黎族干栏式建筑的传承与延续
从文献中可知,早期的黎族干栏式建筑具有丰富的特征,如上下两层、长脊短檐等,木材、茅草和竹子对于黎族后期建筑的发展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早期的建筑特征与现在存留下来的干栏式建筑、船型屋和金字屋等都具有相似的特征。目前,黎族现存传统建筑村落分别为五指山市毛阳镇初保村、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东方市江边乡俄查村、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表2)。这四个村落因为地形、黎族支系和环境等不同,所以在建筑发展方向上也存在着差异。
初保村位于五指山市毛阳镇牙合村委会,处于黎族聚居地带,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独特的古老村落,位于五指山腹地,近昌化江支流,整体村落布局为山围村、村围田、田围水,有利于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初保村民居样式多样,有干栏式建筑和落地式船型屋,主要是根据山的地势建造,采用自上而下的阶梯式布局,整个村落的布局记录着黎族传统村落从高架干栏到落地金字屋过渡的演变轨迹。同时,初保村在对地势的处理中仍然沿袭了干栏式建筑的形式。
白查村位于东方市江边乡,居住在此的是美孚黎支系。目前,白查村的船型屋保存完整,该村布局为三山一溪环村,落地船型屋在立面处立有三根高柱、六根矮柱,这种形式在黎语中分别叫作“戈额”和“戈定”,象征着“一屋一夫一妻”。俄查村与白查村相邻,居住在俄查村的也是美孚黎支系,目前干栏式建筑遗留较少,保存状态不佳。由于白查村和俄查村选取的区域地势相对平坦,且运用了夯土技术制作土台,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出现了木床等配套生活用具,因此就没有选用干栏架高的必要了,但是在建筑建造和取材上仍然延续干栏式建筑的传统形式。
洪水村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在此居住的是杞黎支系。洪水村现存的金字屋是目前海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房屋建筑。金字屋和其他船型屋不同的一点就是屋顶由半拱圆的船篷形转变成了金字顶,但前檐口弧形、山墙入口处开门的形式仍然被保留了下来,这也是因为汉文化圈的介入促进了黎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不断交流,从而发生了质变。
目前,海南地区现存的建筑类型大致有高架船型屋、底架船型屋和金字屋三种类型,从建筑层面来看,就是将原始的干栏式建筑划分成了屋顶和墙体分离、屋顶和墙体一体式的两种形式,因此可以通过黎族传统建筑形式的演变来探寻干栏式建筑的变迁过程。
三、黎族干栏式建筑衰退的原因
(一)夯土技术的发展
海南地区多雨且潮湿,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具有建造方便、防潮防虫等特点,且和黎族人民定期迁徙的习惯相契合。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科技的发展,黎族人民也逐渐由迁徙转为定居。同时,随着生产生活器具的更新及稻作文化的发展,黎族人民开始了更加稳定的定居生活,对更加坚固耐用的生活场地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干栏式建筑的材料大多为就地取材,但木材、葵叶等需要定期更换,因此随着夯土技术的发展,黎族人民选择了更加实用的落地船型屋和金字屋等。但由于谷仓的特殊功能或者因为地势存在高度差,例如初保村,还是会存在一些因地制宜的干栏式建筑。
(二)榫卯技术的发展
干栏式建筑自出现就表现出比较成熟的建筑技术,架空式的建筑促进了榫卯技术的发展[2]。干栏式建筑的核心受力点一般在地板和梁柱的节点上,因此需要借助榫卯技术。黎族现存的船型屋中大部分搭接结构是由藤蔓缠绕而成的,但是局部还是会出现简易的榫卯結构,例如表3中洪水村民居的立柱处、白查村民居的门板处以及初保村谷仓都出现了榫卯结构,使得榫卯技术在建造业和手工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再加上汉族文化的融合,干栏式建筑日渐无法满足黎族人民的需求,并逐渐被船型屋、金字屋替代。
(三)汉文化圈的介入
赤乌二年(239年),孙权在徐闻县设立珠崖郡,鼓励黎族先民迁入内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黎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西晋末年发生了“永嘉之乱”,中原地区掀起了南迁高潮,这时许多人涌入海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有这样的说法:“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人如禽兽,长幼无别。项髻徒跣,为髻于项上也。以布贯头而著之。后颇徙中国罪人,使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可见,汉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海南的开发和民族的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居住形式上,汉文化圈的介入给黎族人民带来了先进的工匠和建造技术,使其在材料的选择上也有了更优项,使得干栏式建筑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四、结语
干栏式建筑作为一种长久、成熟的民居类型,以其独特的魅力长期影响着我国的建筑文化。从原始巢居开始至今,干栏式建筑不断发展与演变,并得以传承,具有较强的建筑文化魅力[3]。干栏式建筑虽然已经日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其是技术与文化发展的见证,是海南传统建筑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张良皋.干栏建筑体系的现代意义[J].新建筑,1996(1):38-41.
[2]石拓.中国南方干栏及其变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3]李长虹,舒平,张敏.浅谈干栏式建筑在民居中的传承与发展[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2):83-87.
作者简介:
金奕,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域民族建筑保护与文化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