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海
一个句子,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或者语气助词,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它们可能会引发你不同的感受,让你回想起不同的经历。比如:
①你来了。②你来吗?③你来啦!
请在上面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为文章开头,独立成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 0 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 0 2 2年成都市的中考作文题目较前几年,具有稳中求变的显著特点。2 0 2 1年,为全命题作文“写给三年前的自己”或者“写给两个月后的自己” (二选一);2 0 2 0年,为全命题作文“到达”或“出发”;2 0 1 9年,为半命题作文“从_ _ _ _到_ _ _ _ _”。2 0 2 2年,类似于材料作文,需要考生自拟题目。
因此,写作时,一定要紧扣所给材料与提示,进行审题、拟题、选材、立意和行文。
结合所给的三个句子,其中的语气词及标点符号应格外关注。
扣合“你来了。”写作。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是:彼此相约,并且都能够按时赴约,一切尽在预设、意料之中,有心领神会之感。比如:与同学约定,放学后在学校操场打篮球,或是在公园里交流谈心,或是去某个地方郊游。由此表达心灵默契、友好合作、诚实守信等积极的立意。
契合“你来吗?”展开。这是个问句,带有征求、询问的语气和意思。比如:邀约朋友一起观看一场演出、做一项公益活动等,看朋友是否愿意。
吻合“你來啦!”行文。围绕这句话写作时,所选择的人和事一定是美好的,令人喜悦的、惊喜的、高兴的。比如:与多年不见的同学一起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与爸爸妈妈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等等。
我与外婆
一考生
“你来啦!”
外婆笑盈盈地招着手对我说。每当我放假回老家时,她总是这么对我说。
外婆总喜欢在我放假前一周就列好食物清单,早早地就把菜买回来,然后守在大门口,迎接我们回家。
等我们到了家,不到五分钟,外婆便会端着盘子吆喝:“饺子来喽,香喷喷的饺子!”我会十分捧场地拍手叫好,然后埋头吃饺子。大人们一边唠家常,一边准备饭菜。
小时候,每年一放寒暑假我都能回老家陪伴外婆。但现在长大了,功课和事情多了起来,我们基本上只有过年了才回去一次。正因为这样,我每次回去都会格外珍惜与外婆相处的时光。
离外婆家不远处有一棵高大的槐树,那是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去的地方。暑假的时候,吃过晚饭,外婆便会带我去槐树下乘凉,讲她年轻时的故事。那些故事,她愿意讲,我也愿意听,尽管已经讲了上百遍。有时候邻居奶奶逗我说:“这个故事你听了那么多遍,不烦吗?”我大声答道:“不烦,一点儿都不烦,外婆讲的故事最好听了。”外婆总是笑着说:“好,只要你喜欢,我天天给你讲。”
虽然外婆平时省吃俭用,但是我每次回去,她都会给我准备好她认为最好的东西。尽管是一些不贵重的小玩意儿,但足够让我开心一整天了。现在我长大了,外婆还是会买些小礼物给我,从来不让我失望。
我与外婆的故事还有很多。我决定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回老家,陪伴外婆,因为我最喜欢听到外婆高兴地对我说:“你来啦!”
佳作点评
文章朴实无华,感情充沛,表情达意真挚而浓烈,亲切而自然,很容易引发读者思想、心灵的共鸣与共情。所选素材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言语中能够感受到外婆对“我”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以及“我”对外婆的深挚情感。结尾呼应开头并再次点题,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