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斗争的价值目标

2022-05-30 10:48王兆云
理论观察 2022年8期
关键词:反贫困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

王兆云

摘 要:堅持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始终贯穿党的百年反贫困斗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反贫困规律和人民生活需要上升规律,经过艰苦卓绝的脱贫实践逐步实现了民主革命时期的“站起来”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站稳”美好生活需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富起来”美好生活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逐步实现人民“强起来”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反贫困;价值理念

中图分类号:D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8 — 0014 — 04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人民至上,致力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党敏锐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什么这条主线,经过非凡卓绝的反贫困斗争逐步递增式实现人民美好需要。

一、民主革命时期反贫困的艰难起步:实现“站起来”美好生活需要

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的时代形势决定了反贫困的艰难性,也决定了反贫困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民“站起来”的美好生活需要。

1.“站起来”是民主革命时期的人民美好生活

需要

20世纪初的中国广大民众过着经济上极端贫困、政治上毫无权利的水深火热的生活。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面临农民生活困苦、工人工钱少到不能维持生活以至于挨饿受冻的悲惨境遇,可以说“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1]此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集中体现就是要摆脱压迫奴役,就是要“站起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客观分析国家形势的基础上作出判断,“三座大山”的残酷统治是人民实现“站起来”美好生活的主要障碍。

2.民主革命时期的反贫困措施

事实反复证明,扫除人民“站起来”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障碍就要进行彻底革命,将反贫困与革命事业融为一体,既有利于取得反贫困效果更有利于推进社会革命。

其一,革命是建立外有民族权利内有民主制度的新国家的根本途径。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为寻求国家出路进行的多次探索,但失败的实践已经反复表明,彻底的民主革命才能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的残酷统治,才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革命道路是照抄照搬的,只有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才能取得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困苦,最终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其二,土地斗争探索解决制约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生产资料问题。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制约着占人口总数约80%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导致农民无法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农民为了生存就必须支付高额地租,即使丰收年也难以满足温饱,更别提歉收年了。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党在根据地积极开展了多样化的土地斗争,并通过政策与法律等将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利制度化,如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县《土地法》、《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双减双收”政策、《中国土地法大纲》等。农民对土地的拥有直接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其生活水平也大大提升,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更是提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解决根据地农民土地问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不仅实现了对农民的扶危济贫,更是在农村扎根开花,不仅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和支持,更是奠定了革命胜利的坚实群众基础。

其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路线的实施提升了农民自主脱贫意识。农民在革命洗礼过程中的主体性逐渐提升,积极践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与根据地的革命队伍一起克服了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等困难,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实现了粮食的大丰收。这不仅激发了农民自觉与贫困做斗争的意识,也为抗日战争积累了物质基础,更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党也注重农民脱贫能力的提升。为此,根据地普遍开设了帮助农民提升脱贫能力的以提升种粮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夜校、补习学校或者识字班等。

其四,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以提升带领人民与贫困做斗争的能力。早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将自身建设贯穿于反贫困斗争中。思想纯洁、组织健全、作风优良的党成为反贫困实践中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组织保障。

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民主革命时期人民“站起来”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实现,这为我国反贫困的普遍展开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反贫困的普遍展开:实现“站稳”美好生活需要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站起来”美好生活实现了,但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却使“如何站稳”摆在了党和人民面前。

1.“站稳”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从国际形势看,新中国虽然得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但也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上的封锁禁运和政治上的孤立阻挠的严峻局面。从国内形势看,人民参与国家的热情高涨但依然处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中,新中国虽然诞生但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可以说整体局面是千疮百孔的。“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1318万吨,较1936年粮食总产量的15000万吨,下降了24.5%,全国人均粮食产量仅448斤。棉花总产量也由1936年的84.9万吨下降到1949年的44.4万吨,整整减少了47.6%,人均棉花产量仅1.64公斤。”[2]党和政府敏锐的意识到,“如何站稳”是首要问题,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反贫困措施

针对百废待举的国内局面和艰难残酷的国际考验,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将反贫困工作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并有效解决普遍贫困。

其一,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夯实了农民的脱贫根基。农民依然是新中国人口占比最多的群体,农民贫困问题依然是贫困形势中的主要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减贫事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农民脱贫,解决农民贫困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土地问题。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开启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导致农民贫困的土地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农村生产力得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又大修了农田水利工程,推广了提升粮食产量等农业技术。另外,农村初级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从根本上提高了绝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终结了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却不能享受发展成果的历史。它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五保”制度和特困群体救济为主体,不仅提高了绝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更能真实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脱贫消除了根本制度障碍。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决定着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地位如何,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保证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平等地位,才能最大程度激发人民将革命热情转变为投入国家建设的激情。“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保证了人民可以享受到“平等”待遇:平等参加国家建设、平等享受发展成果。

其三,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成就为反贫困奠定了基础。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比较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为脱贫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坚定了全国人民脱贫的必胜信念,其胜利终结了西方侵略者只要架起几门大炮就霸占一个国家的历史。至此,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新生的国家政权得以稳固,帝国主义再也不敢随意侵犯中国了。从这层意义讲,抗美援朝战争被誉为“立国之战”。

经过自力更生的建设,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满足了人民在“站起来”的基础上“站稳”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我国反贫困的全面推进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条件。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反贫困的全面推进:实现“富起来”美好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温饱、摆脱贫困是改革开放最初的动因之一。

1.“富起来”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

时期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贫困形势在改革开放前夕依然严峻。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家发展奠定了较为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但“左”倾错误和冒进倾向影响了工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依然较低。“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43元,人均消费支出只有133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更是只有134元,人均消费支出只有116元。”[3]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落后局面,让人民拥有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富裕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丰裕,更是在更加丰裕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拥有更加民主的政治生活、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更加和谐的社会生活和更加美丽的生态生活。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反贫困措施

改革开放后,党及时总结脱贫经验,科学分析贫困形势,多措并举,实现了人民“富起来”的美好生活。

其一,提高生产力水平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国家发展实践证明,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水平较低。为提升生产力水平,改革开放的偉大决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应运而生了。改革开放不仅激活国内生产要素使其良性循环,还能将国内循环融入国际循环中,增强生产力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把社会财富蛋糕从总量上做大做优,为更多更公平分配奠定了物质基础。农村改革首先开启,因为“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4]农村改革的顺利推进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也为工业发展积累了资金和提供了市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激发了城市经济发展活力,提高了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改革没有局限于经济领域,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等稳步进行,推动了国家全面发展。

其二,国家层面开发扶贫的开启大大提升了反贫困成果。我国地大人多贫困形势复杂,反贫困工作更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开展。1984年出台的《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第一次把消除贫困作为国家的特殊任务提出来,标志着国家层面的消除贫困行动正式开启。此后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贫困特点,党和政府连续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1991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1994年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2001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2007年的《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2011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等。这不仅彰显出党战胜贫困的决心和力度,也说明了反贫困事业越来越规律、越来越科学。掌握规律、尊重规律并利用规律是做好反贫困工作的重要基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按照当年的扶贫标准,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减少至9899万,贫困发生率降到10.2%。”[5]

其三,救济式扶贫理念向开发式扶贫理念的转变调动了脱贫的内生动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内外兼修,要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授人以渔,扶贫工作不仅需要“输血”更需要“造血”。救济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相比而言,救济式扶贫被动意义多一些,“要我脱贫而不是我要脱贫”,贫困群众的依赖性较明显;开发式扶贫主动意义多一些,“我要脱贫而不是要我脱贫”,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较强。相比而言,开发式扶贫更有利于国家扶贫政策落地生根,更易于发挥最大化的推动效用,更易于凝聚最牢固的脱贫合力。

经过锐意进取的发展,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满足了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活环境优化、生活内容丰富、幸福指数较高的“富起来”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深化完善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基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反贫困的深化完善:实现“强起来”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满足于“富起来”,更希望“强起来”。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反贫困事业深化完善。

1.“强起来”是新时代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为人民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成几何倍数增长,其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美好生活向往由富裕转向富强,向往拥有“强起来”的美好生活。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脱贫事业的高质量深化,为实现人民“强起来”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经过长期努力,易脱贫的地区和群体已经基本解决了,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成为制约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进一步提升的短板,必须敢于攻坚拔寨、啃硬骨头。

2.新时代的反贫困措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顶层设计,取得了反贫困事业的质的历史性胜利。

其一,大力践行共富共强的脱贫攻坚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6]共富共强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党向来有诺必现。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促使人民在“富起来”美好生活基础上产生了“强起来”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为“强起来”美好生活的实现奠定了各方面基础。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反贫困事业的深化完善,制约着“强起来”美好生活的实现。为此,党中央在对贫困地区加大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长江流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这不仅激发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潜力与活力,也加强了东中西部的资源、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融,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使脱贫攻坚更接近于共富共强目标。

其二,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反贫困事业中的制度优势。新时代贫困分布不再是区域块状而是点状分散,并且存在着一定基数的脱贫难度更大的贫困人口。事实说明,市场经济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反贫困道路上的作用发挥已经受限了,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了。党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着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解决了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贫困问题,从整体上提升了反贫困效率与质量。

其三,实施了针对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的精准扶贫方略。接续不断的反贫困斗争使贫困分布不再“大连片”而是“小而散”,常规的“大水漫灌”式的脱贫方法的边际效用已经大大降低了。“小而散”的分布特点要求必须采用超常规的方法,由“大水漫灌”改为“精准滴灌”,采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户制宜的精准扶贫方略,最大程度提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利用率。精准扶贫方略重点做到“六个精准”,全面提升了扶贫实效。

其四,坚持提升贫困群众的自主脱贫能力。开发式的脱贫攻坚更注重与扶志、扶智的结合。有些地区之所以贫困,不仅是因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客观原因,更与缺乏脱贫致富的斗志和脱贫致富的方法息息相关。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能否在脱贫过程中发挥作用以及作用发挥的大小与贫困群众的自主性和能力紧密相连。贫困群众的自我脱贫意识强、脱贫能力高,资金、政策等发挥作用范围就不仅仅是雪中送炭,更是锦上添花。因此,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必须“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有想法更要有办法”“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最重要的是让贫困群众学会增强内生动力的自我造血。外部支援力只有融入内生动力才能形成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

其五,紧紧把握脱贫攻坚战的系统性。脱贫攻坚是系统工程,只有各要素在相互影响相互提升中发挥自身作用和优势,系统才能良性循环,才能形成协同配合的大扶贫格局,扶贫事业才能取得质的胜利。在脱贫攻坚系统中,党、政府、社会和市场等主体不是各自为战而是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发挥着主心骨作用;政府是领航员,发挥着核心驱动力作用;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各种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等长期关注贫困问题,是扶贫的重要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各主体力量协同作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了力量,提升了实效,巩固了成果,坚实了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共富共强为目标导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巩固脱贫攻坚伟大成果、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根基奠定了制度保障、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

[2]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5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8.

[3]国家统计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质量明显改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EB/OL].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8/t20180831_1620079.html.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鑒2020[EB/OL].(2020-09)[2021-04-23].http://www.stats.gov.cn/

tjsj/ndsj/2020/indexch.htm.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3.

〔责任编辑:秋 水〕

猜你喜欢
反贫困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基于反贫困的农村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基于反贫困的农村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围绕企业经营抓党建,以党建带电力企业经营的机制策略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出版业发展理念与目标
医学期刊编辑应合理关注论文的伦理审核
基于“管理创造价值”理念下的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