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耘 冷南羲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电影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诸多隐患集中暴发,引发人们对院线电影发行体制与网络在线观影的思考。弹幕作为网络影视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即时互动、个性原创、内容共享等特征,对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弹幕电影的发展不仅能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要,还有助于优化后疫情时代我国电影行业的结构,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
[关键词]电影产业;弹幕;弹幕电影
随着21世纪初Web2.0的兴起和社交网站的出现,数字社会和网络文化不断改变着电影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特别是互动电影(Interactive Film)、桌面电影(Desktop Film)、弹幕电影(Barrage Film)等新兴的超越传统电影叙述文本的电影形态,近年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弹幕电影并非新鲜概念,2014年国漫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上映时,就在屏幕两侧设置了弹幕区,观众可以即时发送弹幕与其他在场观看者分享观看体验,但这一创新方式很快销声匿迹。其也与文章提及的弹幕电影存在重要区别,即《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的播放媒介是传统影院的银幕,而弹幕電影的播放媒介是网络视频平台。相较于弹幕电影简短的兴衰史,我国现行电影院线运作模式的内在隐患由来已久,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些隐患集中暴发,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以《囧妈》为代表的影片“院转网”现象并非无根之木,我国电影行业在应对因疫情产生的现实问题的同时,更应转“危”为“机”,借助网络视频平台优化自身产业结构。
一、我国电影产业的内在痼疾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集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电影艺术业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模式。电影诞生后不久就传入我国,且作为舶来品的电影艺术很快在我国站稳脚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视频网站、网络影视、弹幕文化等互联网平台的衍生物迅速发展,同时对传统电影行业造成了冲击。受具体国情的影响,我国电影产业的内在痼疾可分为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各种隐患也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而暴发。因此,从客观角度来看,我国电影产业的危机始终存在,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导火索;从积极角度来看,隐患暴发的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契机。
除了剧本质量、影片拍摄、特效技术等常被学者提及的共性问题,我国电影产业还存在影院传媒媒介单一、行业重资产负荷等共性问题。同时,现代观众的审美愈发个性化,传统电影类型和播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毋庸置疑,影院“黑暗的环境、肃静的气氛、固定的座位、统一的面向”[1]有助于观众获得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与深度思考,这也适用于类似悬疑、科幻或是3D、VR技术支持等需要观众精神力持续聚焦的影片题材。但由于电影作品具有“为数不多的制作者将信息传递给为数甚多的消费者”[2]
单向传播的典型特征,加之影院黑暗压抑的环境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情感互动,观影过程形成“说教”的氛围。这既不适应现代观众频繁跳转的注意力特征,也不适用于部分喜剧、动作、爱情、动画等题材的影片。此外,作为线下实体设施的电影院在本质上是一种传统的店铺经济,“其依赖物理空间和线性时间所做出的运营决策,是一种基础性‘重资产经营的常规商业行为,具有明显的增长瓶颈和较大的经营风险”[3]。且不论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的影片全面撤档,影院的房屋租金、员工薪资、物业管理费、设备保养等固定成本,无疑也增加了电影产业的负荷。
在共性问题之外,我国电影产业在发行体制、版权保护、资本运作等层面也存在个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固定票房分账、电影窗口机制、演员薪酬比例等方面,既涉及多方的利益纠葛,也与其共性问题紧密联系。因此,我国电影产业应根据观众需求特征和影片自身特性细化现有片源分类,从而合理利用影院播放条件、丰富影片传播媒介、缓解传统影院模式的压力,这也是发展基于网络视频平台播放的弹幕电影的前提和内在动力。
二、弹幕电影的生成特性
近年来学界有关弹幕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学者李军军将弹幕定义为“通过一定的网络技术,将评论性文字逐条、以特定速度发送到视频页面之上,文字的内容、字体、颜色、字号等一般可以由弹幕发布者自由设定”[4]。如上所述,文章研究的弹幕电影并非在传统院线播放,而是依托网络视频平台播放,可理解为具有“弹幕+线上首播”的生成特性,这一组合对解决我国电影产业的内在痼疾具有重要意义。从线上播放(首映)维度看,弹幕电影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弹幕电影的线上播放减少了影院场地费、设备费、人工费等费用开支,缓解了我国电影产业“重资产”问题,也降低了大众观影成本,从而扩大观影受众范围,增强影片宣传效果。第二,弹幕电影线上播放的逐步普及有利于打破传统院线对片源、窗口期、票房分账等要素的垄断,促进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囧妈》为例,其网络首映不仅提升了制作方的口碑,也为投资方引入了巨大的流量,还满足了消费者观影的需要,可谓“一箭三雕”。第三,弹幕电影线上播放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网络视频平台技术升级,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
从弹幕维度看,随着弹幕文化互动性、即时性、原创性等特征融入弹幕电影,传统电影的表现形式将会得到极大丰富,从而细化现有电影分类,更有针对性地利用影院资源,实现院线观影和网络观影的双丰收,促进电影产业的繁荣。具体来看,弹幕文化对传统电影的积极效应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互动性。弹幕文化契合现代观众情感表达的需求,有利于缓解观众在传统观影过程中的沉闷感。弹幕文化的互动性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观众与影片内容的互动,二是观众与弹幕内容的互动。前者使受者获得与传者平等的传播地位,从而增强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存在感与认同感,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宣泄情感、实现交流的需要。
第二,即时性。弹幕文化使评论更具针对性,而不同时空、着眼于细节的观影意见是制片方和投资方渴望得到的及时反馈,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第一时间了解上映影片的口碑,也有助于他们有针对性地提升业务水平,从而保证影片质量。
第三,再创性。如果将电影看作原著,那么弹幕文化则通过语言、符号对原著内容加工(人物台词的改编、表情包的加入、超文本内容的融入等)。因此,有學者指出:“实际上,无论任何形式的弹幕,只要与原文本交织,就已经创造出了另外一种文化产品,都具有解构意义。而这样,每一个弹幕评论者都成了新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者。”[5]这种再创性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内容,拓展了电影的展示空间,甚至有可能延长电影的生命周期,使旧片再获新生。
第四,共享性。如上所述,观众发送弹幕是出于宣泄情感、实现交流的需要,同时也是在分享自己的观点。克里斯蒂安·麦茨认为:“在黑暗的观影情境中,观众不受银幕上的人物和其他观众的任何监视,而享受着一种控制,驾驭电影影像的虐待式快感。”[6]但在传统院线观影过程中,受场合因素的影响,观众无法分享自己的实时感受。而基于网络视频平台的弹幕电影则为观众提供了共享情感和认知的空间,观众通过发送弹幕不仅能表达观点,还能寻找到与自己兴趣类似的群体,进而实现身份认同。
第五,传播性。相较于传统院线电影高投入、主观单一、有限传递、商业逻辑主导的传播模式,弹幕电影的传播方式具有低投入(大多为零投入)、客观多元、多级传递、要素共生的传播特性。观众发送弹幕的行为,多是基于兴趣驱动,这种自发性的行为具有非功利性,本身就是一种传播。同时,观众发送弹幕是因为表达情感、观点的需要,且大多数时候希望得到回应、认可,这也符合传播行为的特点。因此,作为电影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弹幕电影观众的主动传播有效提升了影片的传播效率。
三、弹幕电影的当下困局
弹幕电影作为观影模式的一种新尝试,虽然具有准入门槛低、制播方式灵活、双向互动性、即时分享等优势,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部分弹幕电影缓解了因院线平台关闭而造成的电影产业营收下滑问题,但是其在当下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困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观众更多时候倾向于将弹幕作为一种“吐槽”的渠道[7]。究其原因,更多是年轻人出于一种“娱乐至死”的狂欢心态,通过发送弹幕将个体诉求以一种匿名的方式进行自我展示,而此时的观影行为也变成了寻找电影吐槽元素的游戏行为。但这种“游戏行为”和传统“观影礼仪”存在冲突,因此弹幕电影在线下影院中很难产生互动,特别是当多个观影个体对电影某个场景和弹幕产生共鸣时,很可能对其他观众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弹幕吐槽的狂欢情绪不仅使观众沉迷于对严肃作品的娱乐性解构,破坏了欣赏艺术作品的仪式感,也使电影艺术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被观众忽略。
第二,弹幕作为一种互动行为,可能与电影文本毫无关联,这极有可能导致电影文本信息在传递时被忽略或误读,进而导致电影的媒介属性和艺术属性产生冲突。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作品,要求观众能够独自欣赏其文本内涵,并与创作人员产生情感共鸣。但弹幕的出现使电影成为娱乐交流平台,为观众提供即兴的表达渠道。这导致电影的艺术属性被弹幕的娱乐性挤压,也使观众在观影同时接收了电影文本与弹幕文本,即“在受众能够通过弹幕对电影文本‘再生产后,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弹幕电影就由电影文本、弹幕文本以及二者结合后的受众观念共同构成”[8]。弹幕的出现导致观众注意力频繁转移和自我娱乐,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观影概念,并弱化了电影的存在价值和本应发挥的社会功能。
第三,弹幕作为一种亚文化,也在不断演进和变化,甚至一度产生了“弹幕艺术”[9]。但到今天,以弹幕出名的日本网站(Niconico)和本土网站(AcFun,Bilibili)都在逐渐转型,加上网络技术和视频播放器的不断迭代,早期如盛宴般的弹幕创作风潮已不复存在。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否受到文化产业发展影响,抑或是文化演进产生的断层,这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第四,尽管弹幕电影所形成的舆论场景鼓励观众即时参与剧情发展、人物形象、矛盾冲突等讨论,但就弹幕呈现形式、传播方式、互动渠道等维度的理念、技术与实践,仍旧存在创新乏力的问题。这使得大部分观众的情感表达流于表面、持续时间短、缺乏呼应共鸣;弹幕话题热度难以维持,观众跟随流动的弹幕在不同的情感场域与意义空间跳跃,即使可以选择回放或暂停,也影响了观看的流畅度。弹幕电影的创新力度直接决定了这一观影模式未来发展的方向与高度,因此,其需要采用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技术,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从而在电影产业中站稳脚跟。
四、弹幕电影的发展前景
如上所述,弹幕电影并非新鲜概念,之前其在影院的昙花一现是由于自身即时互动、个性表达等特征并不适合影院观影氛围,而非这一影视类型缺乏生命力。当下出现的影片“院转网”现象也并非单一的因疫情影响,影院复工存在困难,或是以《囧妈》为代表的影片引起的社会反响,而是我国电影产业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目前,针对弹幕电影的研究与实践,不能只是着眼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影视产业“止损”,或是院线平台的补充,而是应当结合弹幕电影的生成特性,聚焦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共性挑战与弹幕电影的个性问题,推动弹幕电影本体的创新实践与深入研究,进而促进我国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由此,针对弹幕电影的发展策略研究需要从不同维度切入,兼顾弹幕电影与电影产业的部分与整体关系、历史经验与现实需求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时空关系等内容,具体而言需要从片源选择、时机把握、经验梳理、创意创新四个方面重点突破。
片源选择指有关主体应针对院线平台和弹幕电影的特点,合理选择与之契合的影片,不能为了弹幕而弹幕。例如,类似《囧妈》这样的轻喜剧影片,既不需要影院专业的3D、VR观影技术支持,也不需要观众注意力时刻集中才能理解剧情,适合作为弹幕电影的片源。而类似《盗梦空间》或《变形金刚》这样的悬疑片或科幻动作片,要么需要观众精神高度集中,要么需要影院专业观影技术支持才能发挥其画面优势,则适合作为院线电影的片源。
时机把握指在当下电影行业受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弹幕电影应不断实践,尽可能弥补行业损失,也为自身发展积累更多经验。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影产业的冲击仍在继续,以2022年电影五一档为例,电影总票房仅为2.97亿元,远低于2021年同期的16.74亿元。在此背景下,弹幕电影加快发展有利于弥补当下损失,以较小的成本、较高的效率摸索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从而为该产业后续的复苏提供支撑。
经验梳理指弹幕电影要在实践过程中克服弹幕文化的隐患,避免审美异化、过度低俗、吐槽泛滥等现象,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无论是从前影院尝试的弹幕电影,还是目前网络视频平台上带有弹幕功能的弹幕电影,都只是将观众发送的弹幕作为影片的附加物投放在屏幕上,无法影响剧情的走向,观众与影片内容的互动有限。专业的弹幕电影应当让弹幕真正成为影片内容的一部分,将观众的意图融入剧情,从而体现弹幕电影即时互动的核心特征。在这一点上,《爱情公寓第五季》第13集的创作手法值得借鉴,观众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改变剧情的走向和结局,使弹幕所代表的观众意志真正成为影片的有机组成部分。
创意创新指有关主体要在理念框架、技术手段、产业市场等维度实现突破,进一步巩固弹幕电影在影视领域的前沿创新实践地位,并将弹幕电影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示范点,有效连接互联网、影院、观众、市场等多维度要素。以B站为例,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视频平台,B站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我国弹幕纪元,引发了人们对弹幕的关注,但目前仍未建立相应的专属弹幕分享渠道,观众无法将感兴趣的弹幕分享到其他平台。因此,有关主体需要借助“互联网+”
技术,对弹幕信息进行更精准、便捷的传播,进一步拓展弹幕电影的生存空间。当前,我国电影产业愈发强调“内容为王”,弹幕电影营造的多意空間有待进一步利用。例如,我们可以筛选高质量弹幕内容,为弹幕电影主线剧情发展提供借鉴,优化悬念设置、彩蛋铺垫,也可以推出“新苗”计划,奖励、培养独具创意的弹幕内容的作者,壮大我国影视产业内容生产团队。
五、结语
弹幕电影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当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电影产业复苏,更有利于优化我国电影产业结构。发展弹幕电影既要充分利用网络视频开放平台、发挥弹幕文化的自身特性,实现专业化发展,又要兼顾传统影院的技术和观影优势,实现线上和线下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颜纯钧.“弹幕”电影:又一个反思的样本[J].电影艺术,2016(06):67-72.
[2]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向勇.《囧妈》动了谁的奶酪?:兼论数字创意时代我国电影院线的发展格局[J].艺术评论,2020(03):88-95.
[4]李军军.论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弹幕”编码与解码[J].传媒论坛,2019(01):42-44.
[5]朱雪燕.侵入“主流”的青年亚文化弹幕:基于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视野[J].艺术百家,2018(04):60-65.
[6]胡星亮.西方电影理论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郭洋洋.弹幕电影引发吐槽社交 话题越大受益越大[EB/OL].(2014-09-04)[2022-05-20].https://yule.sohu.com/20140904/n404068576.shtml.
[8]刘晓萍.“存在”的诉求与“吐槽”的狂欢:弹幕电影的受众心理分析[J].当代电影,2018(01):151-154.
[9]王羽慧.跃动的字幕:从图文表意到媒介交互[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11):27-35.
[作者简介]桑耘(1987—)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传媒学院副教授;冷南羲(1993—),男,四川成都人,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