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生猛砸钱的模式可持续吗?

2022-05-30 22:24杜冬东
新财富 2022年9期
关键词:医疗

杜冬东

科创板2022年最大规模IPO,或要花落医疗器械行业。

2022年8月22日,联影医疗(688271)在科创板上市,当日股价最高触及192.48元/股,总市值超过1586亿元。

根据其2022年4月26日更新的招股书,联影医疗此次IPO拟募资124.8亿元,而最终其实际募资109.88亿元。这不仅创下年内科创板IPO最高融资纪录,也成为国内民营企业迄今最大IPO募资项目。2022年上半年,A股IPO募资额前三的公司中国移动(600941)、中国海油(600938)、晶科能源(688223),分别募资520亿元、323亿元、100亿元。联影医疗成功超过晶科能源,晋级年内A股IPO融资前三甲。

千亿量级市值,联影医疗的出场注定要赚足资本市场眼球。

在新冠疫情防控需求的带动之下,联影医疗终结多年亏损,于2020年扭亏为盈。连续两年盈利后,大股东将其运作上市,可谓恰逢其时。

那么,联影医疗的真实质地究竟如何?

被高估的盈利能力

联影医疗这场IPO的夺目之处,除了巨额募资和超千亿市值,还有其自带的“明星独角兽”“国产替代”等光环。

表1:2018-2021年联影医疗的利润指标变化(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

联影医疗是国内医学影像领域的头部企业,与迈瑞医疗(300760)、东软医疗、万东医疗(600055)被称为国产医疗设备“四大天王”。官网显示,其“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获得了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高端医疗装备行业首次斩获这一科技领域最高荣誉。

公开资料显示,联影医疗的众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其被认为是少数能够向海外三巨头GE医疗、飞利浦医疗和西门子医疗(统称“GPS”)发起挑战的国产厂家之一。

然而,拥有众多耀眼光环的联影医疗,2020年之前一直处在亏损状态。

2018-2021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32亿元、-0.48亿元、9.37亿元和14.04亿元(表1)。从创始之日算起,联影医疗至少连续8年亏损。

2020年其净利润转正,主要是借力新冠疫情带来的销售增长。当年,联影医疗的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系列产品的销量达到1277台,同比增长108%;XR(X射线成像系统)系列产品卖了1699台,同比增长122%。

尽管联影医疗近两年业绩增速明显,但扭亏为盈背后却不无玄机。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联影医疗领取的政府补助合计达到11亿元,相当于同期净利润之和23亿元的48%,即近半数来自于政策扶持。即使在业绩为正的2020、2021年,政府补助占其当年利润总额的比例也分别达到30%、26%。

研发投入的资本化处理则是另一个问题。Wind数据显示,2019-2021年,聯影医疗的研发支出分别为6.9亿元、8.5亿元、10.48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率分别为23.16%、14.75%和14.45%。这笔研发投入,联影医疗采用了一定比例的资本化的处理方法。

事实上,企业对研发投入作费用化或资本化的处理选择,对其当期利润影响重大。对于高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资本化处理可很大程度上优化当期的利润表。也就是说,通过将研发投入转为资产,然后逐期摊销,可以降低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减少企业的支出费用,间接提升利润。

对比同行的2021年年报可知,迈瑞医疗27亿元研发投入中,25亿元列为研发费用,成为成本,仅有1亿元进行资本化后转入无形资产,占比约为3.7%;而万东医疗1.07亿元研发投入中,1亿元列为费用,仅700万元进行资本化,占比为6.5%。

2019-2021年,联影医疗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分别为16%、13%、8%,相对同行明显较高,这会使其资产账面价值一定程度上升高、利润增加,这意味着其净利润数据存在财务优化的倾向。

归结起来,若剔除政府补贴和研发投入资本化处理的影响,联影医疗近几年盈利或要缩水近半。

事实上,过去10年,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保持着良好的盈利能力。Wind数据显示,2014-2021年A股这一行业的销售净利润率均值为12.36%,销售毛利率均值达48.22%。

不过,医疗设备“四大天王”中,2018-2019年,联影医疗是唯一ROE为负数的公司。而2020年利润回正之后,其ROE则可比肩迈瑞医疗,甚至超过万东医疗和东软医疗(表2)。

销售毛利率方面,联影医疗多低于万东医疗、迈瑞医疗,尤其与迈瑞医疗差距明显,但高于东软医疗。2018-2021年,可比公司销售毛利率均值介于50.45%-51.6%,而联影医疗较低。销售净利率方面,联影医疗2018-2019年持续为负,但2020-2021年则开始与万东医疗比肩,且明显超过东软医疗。

同行对比表明,2020年扭亏后的联影医疗,尽管盈利能力与头部公司尚有差距,但基本达到行业主流水平。

不过,随着新冠疫情被逐步控制,尤其是重症患者减少,相关医学影像设备的销量在下降,这意味着,联影医疗的业绩增长或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表2:2018-2021年联影医疗与部分同行盈利指标的对比

数据来源:Wind

在招股书中,联影医疗也提及了“如果政府相关补贴政策变化”的不利影响。此外,“联影旗下的MR产品、CT产品、XR产品、MI产品及RT产品中均有重要零部件需要向外企采购”,其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

如今IPO完成,联影医疗势必要面对二级市场的估值评判。倘若盈利能力、经营业绩波动较大,其能否维持千亿市值?进一步说,靠疫情暂时扭亏的联影医疗,如何解决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命题呢?

国产替代的时代烙印

通过销售产品赚取现金、没有复杂的资本交易,联影医疗的商业模式看似简单又纯粹。但要深刻理解其商业逻辑,或要从其诞生时的背景说起。

2011年3月,张强和薛敏在上海嘉定工业区联合创立了联影医疗。他们是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校友,且都是医疗影像设备方面的专家。

联影医疗与西门子医疗有较深的渊源。创业前,张强曾先后在西门子医疗担任资深科学家、市场开发总监和磁共振事业部总经理等重要职位。联影医疗现任监事会主席万莉娟、高级副总裁夏风华、副总裁吕云磊、项目管理总监王洋、磁共振事业部总裁李国斌等骨干员工都曾效力于西门子医疗。

2013年,西门子医疗起诉了新成立不久的联影医疗,原因是3名前员工违反竞业禁止协议。最后,这起案件以西门子医疗的败诉而告终,此事一度引发圈内热议。

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11年则达到了1354.1亿元。在联影医疗创立前,蓝帆医疗(002382)、三鑫医疗(300453)等本土企业占据了中低端市场较高份额。但在大型医疗设备领域,纵横全球的GPS,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本土产品难以卖上价。

顺应国产替代趋势、与外资巨头竞争,或是张强和薛敏创业的初衷。但要在外资垄断、高手林立的医疗器械行业谋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而联影医疗最终成功立足,或与独特的时代背景有关。

市场换技术:受益于国产替代的政策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报告,现代化医院中,约75%-85%的治疗信息来源于医学图像。医疗影像在医疗系统里日益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技术复杂、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对医疗费用影响大,因此,其监管向来比较严格。政策性强是这一行业的显著特点。

据东亚前海证券的研究报告,2014-2022年是中国医疗器械的“政策密集期”,国家各层级的扶持力度都在逐年增加。例如,2014年开始实施的创新器械特别审评审批制度,客观上加快了创新产品的临床上市速度,为本土企业加快高端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甚至是弯道超车奠定了基础。2014-2021年,国内获批的创新医疗器械从1个提高到26个。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明确提出了分级诊疗,在100个公立医院试点;2016年提出试点地级市覆盖到70%比例,2017年提出覆盖面提升到85%地级市。分级诊疗直接打开了基层配置医疗器械的市场空间。

表3:联影医疗IPO之前的五轮融资情况

數据来源:Wind

2018年以来,浙江、福建、四川、陕西、广西、山东、湖北等省份陆续发布药品医疗器械采购清单,“建议在没有医学或者技术上的差异情况下,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2021年3月,广东省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省级机构进口产品目录清单显示,进口医用设备从2019年的132种缩减至46种。

截至2021年底,国家先后进行了7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的遴选工作,鼓励采购国产医疗器械。

国产替代的浪潮下,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发展渐入佳境,这构成联影医疗快速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政策环境。

国资扶持:上海联和投资从天使轮进入

除了政策支持,联影医疗还获得上海国资的真金白银扶持。Wind数据显示,2013年12月,联影医疗获得上海联和投资的天使轮投资,2017年5月,联影医疗Pre-A轮融资,上海联和投资进一步追投(表3)。

上海联和投资是上海市国资委旗下机构,其也一度是联影医疗的第一大股东。

事实上,当下盛行的国资LP也大致起步于2014年前后,彼时,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和各类国资LP蓬勃兴起。相关文件曾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政府引导基金是实施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举措”。

如表3所见,联影医疗在创立的前5年融资不多,上海国资早期扶持,对其意义重大。

2017年,联影医疗开始获得PE/VC资本的大规模投资。当年9月,其成功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达33.33亿元,投后估值达到333.33亿元,是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当年最大单笔私募融资。从招股书披露情况看,联影医疗相继获得过国寿股权投资、国风投基金、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高特佳投资、清松资本等机构投资。这其中,发行前持股比例为1.34%、0.29%的国风投、湖北科投也均为国有股东。

本次IPO之前,联影医疗已有52名机构股东和2名自然人股东。其中,上海联和投资作为第二大股东,直接持有其18.64%的股份,仅次于控股股东联影集团23.14%的持股。目前,上海联和投资董事长秦健担任联影医疗的副董事长。

专家创业,国资加持,这一背景或是联影医疗高举高打,强势进入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底气所在。

与迈瑞医疗等本土企业“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不同,联影医疗起步之初即瞄准世界最领先的技术产品。

粗放扩张:高举高打,势如破竹

联影医疗的高起点,也决定其经营“不走寻常路”。

有统计显示,医学影像设备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约占16%份额,也是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市场。蛋糕虽大,但本土厂商能分到的并不多。2019年一份统计数据曾显示,我国主要医学影像设备中,仅有DR设备国有化率超过50%,内窥镜、超声(US)、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等设备国产化比例均不到20%。

早期成立的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如迈瑞医疗、安图生物(603658)、迈克生物(300463)等,普遍是从医疗器械销售代理起家,遵循由代理转为自主研发,产品线逐渐从低端走向高端的成长路线。

伴随着资金和技术的积累,2010年前后,以乐普医疗(300003)、微创医疗(00853.HK)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开始放眼技术含量高的医疗器械,逐步与外资巨头争夺国内市场。

与迈瑞医疗等本土企业“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不同,联影医疗走上了一条与启明医疗(02500.HK)、心脉医疗(688016)、南微医学(688029)等相似的道路,即“高举高打”?起步之初即瞄准世界最领先的技术产品,与GPS直接竞争。

事后证明,坚持“自主研发、本土创新”策略的联影医疗发展势如破竹,自2013年推出首款1.5TMR产品uMR560、国产首款96环超清高速光导PET/CT产品uMI510之后,其年年有代表性产品推出(表4)。

2014年,成立仅仅3年的联影医疗发布了首批11款产品,包括MR、CT、DR与PEC-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等,成为少数能叫板GPS的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厂家之一。

砸巨资做研发,布局全线产品

医学影像设备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联影医疗能快速建立起完善的产品线及实现高增长,有赖于其持续凶猛的研发投入。

2019-2021年,联影医疗的研发投入累计近26亿元,占同期营收的比例高达16.25%。尽管2018-2021年,其研發费用占营收比例从27%降至14%,但实际投入持续增加,从5.5亿元增至10.5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华为、百度(BIDU.O)、中兴通讯(000063)等平均研发投入占比介于12%-14%之间,国外知名科技公司也大致相仿,研发投入比多年稳居20%以上的,仅英特尔(INTC.O)、Meta等少数企业。联影医疗的研发投入数据令多数科技企业难望项背。

目前,联影医疗共有超过2000名研发人员,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170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超过1200项,海外发明专利超过400项。

对比同行,联影医疗的研发投入比重明显更高。如,2020年联影医疗为14.76%,迈瑞医疗、万东医疗分别为9.97%、7.64%。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在人员结构分布上也有体现。联影医疗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37.35%,销售人员占33.04%,生产及行政与管理人员总计占比不足30%,研发队伍规模最大。而迈瑞医疗研发人员占21.1%,营销人员占31.7%,制造和服务人员占34.8%,不过,这或许和迈瑞医疗更为成熟有关。

巨额的研发投入,联影医疗的开疆拓土自然顺风顺水。目前,其已经布局MR、CT、XR,正在研发超声产品,此外还有MI和RT产品,与国际一线龙头产品布局相差不大(表5)。

表4:2013年以来,联影医疗的部分代表性产品

资料来源:招股书

表5:联影医疗与部分同行的产品设备对比

数据来源:招股书

据悉,联影医疗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线覆盖全线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的企业,已经累计向市场推出80余款产品。同时,其营收规模大于迈瑞医疗和开立医疗(300633)的医学影像业务收入之和,在国内占据绝对的龙头地位。

招股书显示,联影医疗是国内少数取得PET/CT产品注册并实现整机量产的企业,产品可为肿瘤、神经、心脏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精准分析。按新增销售台数计,联影医疗自PET/CT产品上市以来,连续4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目前,联影医疗已实现多个行业首款、国产首款研发成果落地,包括Total-bodyPET/CT、一体化PET/MR、320排超高端CT、一体化CTlinac直线加速器、超大孔径3.0T磁共振等,堪称不少“黑科技”在手。

以技术优势胜过本土厂商,以政策和价格优势抗衡外资巨头

技术研发之外,联影医疗在市场营销方面亦不惜重金。2018-2021年,其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虽从23.3%降至14.19%,但实际金额却从4.7亿元增至10.29亿元,销售与研发费用大体相当,占据开支的大头。

创新药械公司在商业化初期,普遍需持续大额投入,自建销售团队和渠道。如百济神州(688235)、再鼎医药(09688.HK)等销售费用率一度超过100%。联影医疗的销售费用率一度高达23%,与销售体系成熟的迈瑞医疗在同一水平。

数据显示,联影产品已入驻国内900家三甲医院,以2020年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排行榜为例,全国排名前50的医疗机构中,49家为其用户。

联影医疗终端用户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及高校,其实施“1+1”的销售模式,经销、直销互相结合,高端市场与下沉空间同步推进。其中,经销商渠道主要负责产品推广和终端医疗机构客户的拓展,近年来占总营收比重均超过65%。

经销模式利于打破地域壁垒,但是经销在某一地区形成规模后,容易滋生“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裁判文书网显示,联影医疗不乏相关的商业行贿等案件记录。

而在具有影响力的三甲医院,联影医疗会优先采取直销模式,以此扩大影响力。

数据显示,联影医疗最核心营收来自MR与CT,两者合计占比一度超过70%。CT市场中,64排/128层CT是国内企业的主战场,与MR市场类似,越高端的产品图像越清晰,价格越高,利润越大。

资料显示,64排以下CT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50%,联影医疗市场份额排第一;而64排以上CT国产化率不到10%,由GPS主导,联影医疗排第四。64排CT国产价格约600万元,进口价格1000万元左右;但近年来这些产品的价格都下跌明显,64排CT国产价格介于300万-400万元,进口产品则在500万-600万元之间。2021年数据显示,联影医疗CT系列销售单价为188.61万元/台,经济型CT(探测器排数为60排及以下CT)销售数量占约86%。

表6:2017-2021年联影医疗与部分同行的四项费用率数据对比

数据来源:Wind

在国内市场,1.5T及以下中低端MR占比约为75%,联影医疗市场份额第一。3.0T高端MR占比25%,同样由GPS等主导,联影医疗排第四。公开采购信息显示,1.5TMR西门子中标价格为1496万元。2019-2021年,联影医疗MR系列单价均不超过457万元/台。

据招股说明书,2021年,联影医疗MR系列销售均价为453.68万元/台,1.5T(含1.43T)MR占其销售数量的78%以上,2019年推出的1.43T因性价比高而受到较多基层医院青睐,成为主打产品。

联影医疗的医学影像诊断和放射治疗产品均存在核心部件对外采购的情形,主要供应商来自飞利浦、万睿视、佳能等。1.5T以上MR采用低温超导磁体,用到的液氦也主要依赖进口。

归结起来,相较于本土医药器械厂商,以高端定位的联影医疗,产品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这使之在国内中低端市场的销售如鱼得水。而对比老牌外资巨头GPS,联影医疗的产品又具有明显的政策和价格优势。联影医疗通过研发、销售双管齐下,“你技术强则我便宜;你便宜我则技术更强”的策略展现明显的比较优势,进而在市场谋得一席之地。

从历年业绩、市场占有率看,联影医疗“高举高打”的竞争策略成效显著,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弯道超车。

两面夹击:市场化能力有待验证

除了研发费用率,联影医疗的管理费用率也在业内遥遥领先(表6),其过去10余年的攻城拔寨称得上是粗放式扩张。通俗来说,联影医疗当下全线的产品布局、业内龙头地位及领先的技术水平,是依靠持续而生猛的烧钱来达成的。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以及持续的资本支出需求,联影医疗近年来负债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18-2021年最高达69%,最低为51%,接近于传统房地产企业的水平。同期,万东医疗负债率介于12.97%-17.29%之间,迈瑞医疗最高仅30.07%,东软医疗最高为41.34%。可见,联影医疗的烧钱力度不是一般医疗器械企业可比的。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

然而,不断扩张的联影医疗,也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长期发展面临挑战。

与GPS争夺高端市场,技术研发待持续投入

Wind数据显示,美敦力(MDT.N)2020財年研发投入24.93亿美元,占营收的8.3%;飞利浦医疗2020年研发投入21.81亿美元,占营收的9.1%;雅培2020年研发投入23.63亿美元,占营收的6.8%。虽然联影医疗2021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但仍远落后于领先同行。

而另一边,中国又是GPS等外资巨头最重要的市场。

2021年,GE医疗中国区总计贡献27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16.4%,占其医疗总营收的比值为15.3%。西门子医疗亦然,2021年中国区营收23.54亿欧元,同比增长24%,影像和诊断业务增长尤其明显。飞利浦中国区营收约占其营收的13.6%,且飞利浦(中国)研究院、中国数字创新中心等科研核心相继落地,均显示其对中国市场志在必得。

在GPS近年整体增长失速,营收、利润增长放缓甚至转负的背景下,中国区的医疗业务已成其中流砥柱。而中国本土厂商崛起,正是GPS面临的最大威胁。如2021年,联影医疗已在MR、CT、DR、PET/CT、PET/MR等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GPS。因此,市场上不乏将联影医疗作为打破GPS神话的民族品牌、打造中国医疗设备业“华为”等的解读。

不过,考虑到分级诊疗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推行打开了二、三线城市所代表的中低端市场,这些市场偏好于采购高性价比的国产医疗设备,如此本土厂商才得以稀释GPS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体现核心技术能力的高尖端设备市场,仍被GPS紧握在手。光子CT、磁共振序列开发平台等,仍有国内企业短期无法触及的护城河,大部分三甲医院仍偏好于采购GPS的最前沿设备。

目前,国际厂商的研发趋势在于通过人工智能提升影像质量,提升探测器技术,而国内企业仍是以研发核心零部件及提升整机整合能力为主。

随着竞争渐入深水区,联影医疗势必要再度增加研发投入以狙击对手,研发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将持续高企,其成本势必进一步承压。

中低端市场趋于饱和与内卷

联影医疗在招股书中指出,“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通过CT和移动DR产品进行的肺部影像检查作为早期感染的诊断鉴别方式,这短期内推动了医疗机构对相关产品的购置需求,也大幅提高了公司的销售收入”。此后,国家政策对于疫情防控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带动了相关市场需求。但由于CT和DR的使用寿命长达5-10年,提前释放需求或导致其CT和DR产品收入增长放缓。

事实上,万东医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该公司曾坦言,“作为国内X射线机的核心厂商之一,万东医疗在过去的7年间,通过在基层市场的集采策略,一直保持行业第一的销售规模,最高峰时期DR销售量约为1800台。伴随基层DR设备的普及和覆盖,基层市场基本处于需求饱和状态,万东医疗也面临市场转型的急迫要求”。

归结起来,联影医疗2020-2021年的高增长局面大概率难以维系,后续不乏重回亏损的可能。

目前,联影医疗主要产品线的产能利用率不高:2017-2019年,XR系列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6%、71%、46%;CT系列为38%、67%、81%;MR系列为63%、58%、72%;MI系列40%、30%、54%;RT系列为20%、20%、57%。这一情形之下,联影医疗IPO融资100余亿元,新产能进一步扩张,对于后续的市场销售又意味着什么呢?

值得一提的是,医疗器械行业天然要求高集中度,但也天然排斥“一家独大”,难以出现“赢家通吃”的垄断局面。

与互联网行业巨头能够迅速虹吸用户群体不同,医护人员作为医疗器械的直接用户,虽然也存在一定的网络效应(比如参考别人使用的医械品牌),但不同群体之间,仍有非常明显的“用户区隔”。这背后,既有“师傅带徒弟”式医生培训体系的因素,也有“江湖圈子”等人为因素。

此外,医护人员学习掌握一种医疗器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一旦学会,便不会随意更换。用户区块化明显、产品更换成本高,导致这一行业难以复制互联网行业的“战略性亏损模式”。

随着医学影像市场趋于饱和,在日趋内卷的中低端市场,联影医疗大概率要继续高研发、高营销投入以维持其市场地位,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其对融资的依赖。这是否有助于其提升竞争力呢?

1500亿元市值能否维持?

表7:联影医疗与部分同行的估值对比

数据来源:Wind(选自2022年8月22日数据)

一路高歌猛进的联影医疗,即便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但随着疫情带来的特殊市场需求减退,其业绩面临不确定性。

在内在造血能力不足的背景下,联影医疗仍未改变其“吞金兽”的本质。

近年来,受国际局势和新冠疫情反复影响,中国创投市场持续降温。2022年1-5月,国内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总计492起,同比减少45.8%;金额达548亿元,同比减少37.9%。尤其是对医药企业,资本市场的偏好已从热情步入冷淡,市场环境并不算友好。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联营医疗账面还有11.89亿元货币资金和7.02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现金储备比很多科创板医药企业厚实得多。

看似不差钱的联影医疗,仍IPO募资近110亿元,折射出其对资金充满饥渴。

但是,其在政府补助逾4亿元,10.48亿元研发投入一定程度资本化处理的情况下,2021年仅有14.04亿元净利润,1500亿元市值则意味着对应的市盈率在100倍以上,相对较高的估值,是否能得到支撑?

同行对比数据显示(表7),当联影醫疗上市首日收盘市值达近1500亿元时,其市盈率高达105倍,远高于迈瑞医疗的45倍,也高于开立医疗(300633)的72倍,万东医疗的90倍。这意味着联影医疗市盈率是相对偏高的。从市销率数据来看,联影医疗高达21倍,而迈瑞医疗、万东医疗均在14倍左右,开立医疗则只有12倍。

事实上,在医药行业,此前大量资金投资于“跟随创新”项目,但相关药品却在上市后即陷入市场内卷,不少药企的商业化情况都不及市场预期。随着市场竞争的演进,同样的情景或在医疗器械市场上演。

2021年12月15日,百济神州登陆科创板,发行价达192.6元/股,开盘即破发,盘中一度跌近20%,而截至2022年8月末,股价已然腰斩。此后,亚虹医药(688176)、荣昌生物(688331)、迈威生物登陆科创板后,无不是上市即破发。从某种意义上说,药企上市后破发或是资本市场的“用脚投票”。

毋庸置疑的是,联影医疗IPO之后,也要经历资本市场的洗礼。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欲查看其他资本圈精英评论,请扫描版权页二维码,关注“新财富”微信公众号和我们互动。

猜你喜欢
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医疗合同中医方违约责任的判定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精准医疗蓄势待发
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当立法
让法治拥抱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