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改革教法,选准抓手,攀登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竞赛训练新高峰

2022-05-30 10:48:04黄景伦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学长机电教练

黄景伦

为坚决执行习近平总书记“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指示,国家、省、市每年均举办中、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技能大赛紧靠各专业的教学标准和就业岗位的需求,具有极大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竞赛中脱颖而出的获奖选手,一方面为各专业的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另一方面在就业上岗后就成为生产一线的尖子。以赛促教,示范引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一环。为此,各中、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职业技能竞赛的研究和实践。

新会机电职校是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十多年来,作为专业负责人,笔者和教练团队认真思考实践,坚持创新模式,改革教法,选准抓手,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成熟的做法,在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创设“四位一体”模式,为职业技能竞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以赛促学,决胜职业技能竞赛,学校成立由教学副校长、实训处主任、技能竞赛总教练、各项目教练“四位一体”组成的技能竞赛领导小组,该小组真抓实干,一贯到底,尽量减少竞赛训练中的困难和阻力,切实解决实训场室、实训耗材、实训项目、实训安全等方面问题。为教练和训练学生消除后顾之忧。“四位一体”的模式为学校职业技能竞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校还创设了“四位一体”人才选拔模式:每个专业部分别成立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学校共有100个兴趣小组,项目选手选拔按照“教师推荐进入兴趣小组——小组集训2个月技能后比武——市赛优中选优——省赛国赛集训”的流程来进行。例如机电一体化集训队,每届就由2个年级的学生组成8支队伍共16人,以旧生带新生,以老手带新手,使装机和编程的学生不致断层。从初入兴趣小组时学习理论知识、装配机械知识、学习电路、气路,夯实基础,到省赛国赛集训时的项目攻关、国赛题解题,树立“不服输、不会输”的自信。通过这样“四位一体”的竞赛选拔,学校选手的综合素质有了可靠的保证。

二、改革教法,以循环式教学方式优化竞赛训练效果

首先,为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训练效果,我们大胆采用“教练——学长——集训队学生循环式教学方式”,教练组制定和上课时间表同步的训练时间表,包括白天和晚上,都要安排好时间和任务,杜绝学生训练时玩手机开小差等现象。教练组指导学生开展训练,做好审题、解题、将题目按步骤分拆成各个功能块,组织好装配机械和编程。把已经参加完省竞赛的学生聘任为学长,教练没课时到场指导,教练不在场时则由学长指导。作为比训练学生大一年的学长,他们在训练室的认真态度,以及过往取得的好成绩,对集训队学生会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学长也用心传授心得体会,指导训练学生学习关键点和避开失误点,减少走弯路,缩短训练时间,快速提高水平。学长更帮助集训学生了解项目的趋势,团队合作也进一步得到加强。

三、选准抓手,坚持项目教学法,竞赛训练实现攻坚破难

项目教学法是学校持之以恒的优选教学法,也是学校竞赛训练的抓手,它以项目研究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迎难而上,突破难题。集训学生独立自主解题为主,再通过教师讲几种不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不同题型的项目教学,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面对新题目时,会迅速找到切入点,独立完成解题。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开启大门,积极引导激励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有教法,强化学生的个体性和自主性,教练、学长、训练学生的互动相长达到了极致。

项目教学法的一般过程是:首先,教师做题,教师指导组进行讨论,选出最佳的项目解题方法。接着,学生分组做项目研究,两人合作将项目完成。最后,小组评价与项目评价,各小组和教师分两路评价完成效果。实施后,可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图1所示。

项目教学法是以问题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动力,由教练搜集近五年比较有代表性的竞赛题目,按照教师布置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反思并总结问题的步骤。教师要适时点拨,项目要联系实际,按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大难度。结合学校实际,由教练和学长引领集训队学生,训练的开始阶段,允许他们请教教练和学长,增加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每天一到两个项目是常态。在实训过程中,不断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做项目的速度越来越快。

要发挥项目教学法的巨大作用,组间竞赛是重要的一环,教练按年度计划和进度,通过组员自荐和教练组推荐进行组队、磨合、再组队。组织机电一体化集训队每周一次竞赛,采用组间互评和教练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机电一体化集训队一般每个年级各有4组,按竞赛要求,进行组间比赛。为了模拟竞赛场的真实环境,有时还要播放干扰声音,营造一个真实的场景。进入竞赛状态的选手,基本上不受环境噪音的干扰。教师用录像机记下组间比赛的进程,回顾时指出应当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学习其他组的优点。采用积分制,记录好各组的得分,让各组形成竞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

例如,下面是机电一体化项目的一道题目:如图2所示的输送机分拣装置为例,触摸屏设定物料(金、白、黑)三种的任意两种和设定入槽顺序,按开始键,转盘转出两个间隔1CM的物料到输送带上,转盘出口处装有X7、X11光纤传感器和X10电感传感器,若转出的两个物料都符合触摸屏设定物料和设定顺序可入槽。若两个都不符合或其中一个不符合,将不符合的推入废料槽,再将符合的送回到轉盘出口处,转盘再转出物料。

这个项目中,解题可划分为两大流程,其一,用初始步S1引出子程序1,包括:1)触摸屏可设d501、d502数据(用4、2、1分别代表金、白、黑三种材料)按d501、d502顺序入槽一或槽二。2)转盘转出料步,用c11计转出第几个料。3)判料步,用d1和d2分别记转出第一料和第二料的种类。

其二,用初始步S2引出子程序2,如图3所示:分五种情况:1)若d1+d2=d501+d502,且d1=d501,应先把d1推入槽,再把d2推入槽。2)若d1+d2=d501+d502,且d1=d502,应先把d2推入槽,后把d1推入槽。3)若d1+d2不等于d501+d502,但d1=d501或d502,应把d2推入废料槽。d1后退回到黑白光纤处,程序跳转到重新出料判料流程。4)若d1+d2不等于d501+d502,但d2=d501或d502,应把d1推入废料槽。d2后退回到黑白光纤处,程序跳转到重新出料判料流程。5)若d1+d2不等于d501+d502,且d1和d2都不等于d501、d502,两个都推入废料槽。程序跳转到重新出料判料流程。

通过学生自主研究,组装转盘,组装调节传感器,算编码器c251脉冲和距离的比率,查错纠错。让学生学得有趣味,激发他们自主研究,提出更优更快的组装方法,判料编程方法。教师如果单纯讲解理论,不指揮学生深入研究,不多次调试机器和程序,学生就不容易熟练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

开展项目教学法,还要坚持评价,激励研究出成果。每个项目主要进行四个方面的评价。如表1所示。

其一,时间使用评价。组间比赛必须计时,组装各单元计时,编程计时,调试计时,运行计时,选手有效分配时间,实施项目并实现功能。

其二,审题效果评价。重视审题训练和评价,看题目能够说清楚物料的工作流程,说明审题正确。审题出现偏差,做出来的和要求不一致,不吻合,会前功尽弃。

其三,完成质量评价。根据项目完成质量,考核训练学生对题型的掌握程度。

其四,完成细节评价。细节完成程度越高,得分越高。

通过项目评价表,用数据说话,不断强化学生的信心,不断激励学生,创造解题成果。在此基础上,由教研组定期组织本专业教师,对机电一体化训练项目进行观摩和小组比赛评价。而且学校还邀请兄弟学校进行竞赛交流,让兄弟学校出题目,考核学校的训练学生,听取兄弟学校专家教师的评价。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竞赛训练工作的长足进步。

四、深耕多年,精益求精,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训练结硕果

通过创设“四位一体”选材模式,实施循环式教学方式以及坚持项目教学法的刻苦实践,学校近年来培养了1000多名机电一体化学生,有86%的学生升读高职院校,其中取得中职机电一体化竞赛全国一等奖的有2015年李文杰、郑卓凡,取得全国二等奖的有2016年郑卓林、薛海峰,2019年薛荣贵、夏炜杰;取得中职广东省机电一体化组装与调试赛项一等奖的学生有:2014年林杰强、黃俭豪、李伟良、冯晓霖,2015年李文杰、郑卓凡,2016年郑卓林、薛海峰,2019年薛荣贵、夏炜杰,2020年何永金、李领攀,2021年金科任、林武汉。毕业生到江门等珠三角众多企业就业后独当一面,大显身手。例如:新会浩盈不锈钢的郑卓林管理维护全公司的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新会亿诺公司的邓程怀管理着几十台安川机器人,新会浩天有限公司的薛荣贵从事设备管理与自动化改造,中山炜麟公司的李文杰负责产品研发部的产品开发编程,郑远衡开设了电器生产和销售公司,郑卓凡创办了服务机器人公司等等。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受到广泛的欢迎。

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在专业技能竞赛方面加强理论研发和实践探讨,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机电一体化人才。

猜你喜欢
学长机电教练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白鹭起舞
江淮法治(2020年14期)2020-11-25 08:47:52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4
加油
前卫文学(2016年3期)2016-07-01 09:55:12
致新学妹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中国火炬(2015年4期)2015-07-31 17: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