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亦武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大大小小的皇帝有上百个,其中不乏爱折腾的。不过,像汉灵帝那样,把整个国家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可谓独树一帜绝无仅有。
汉灵帝刘宏,是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的玄孙。皇家大都支系繁多,爵位代代削减之后,刘宏只从父亲那里接了顶解渎亭侯的帽子。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刘宏当年的领地不过乡镇大小。公元167年12月,汉桓帝刘志去世,而且没留下子嗣,于是十二岁的刘宏从河北乡下来到都城洛阳,成为帝国的君主。
上任之后的汉灵帝很失望。《资治通鉴》中记载,“帝为侯时常苦贫,及即位,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曾无私钱”,以前在乡下,地小俸薄,日子过得很紧巴,本来以为当了皇帝能富裕点,可汉桓帝也是个大手大脚的,没留下几个私房钱。这让汉灵帝很是感慨,这前任也太不会操持家业了!于是,汉灵帝便把主意打到了手头最丰富的资源上。
公元178年,洛阳皇宫的鸿都门外贴出了一张告示,明码标价卖官帽,“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关内侯在汉朝是非皇族所能获得的爵位中仅次于列侯的,虎贲是骑兵军官,羽林是皇家禁军军官,可见此次推出的商品种类之丰富,充分考虑了客户的喜好问题。至于价格,则与职务工资充分挂钩,“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如果是地方官吏,“诣阙上书占令长,随县好丑,丰约有贾”,根据各县的经济状况现场谈判商定价格。想拿高薪、想得肥缺就得多出钱,真是一点毛病没有。
为了做好这笔生意,汉灵帝还特地在皇宫的西园专门开设办事处,所有业务由专人办理,营业收入则放进皇帝个人的小金库。
卖官这种事情,皇帝当然不能自己干,得靠身边的亲信打理,为此还特地给他们留了揩油的机会,“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三公九卿”是汉朝官僚体系的核心架构,一个萝卜一个坑,将这样的紧俏商品留给身边亲近的人,也的确是很关照小弟了。
当时有位叫崔烈的名士,出身于冀州望族,当过郡守、九卿之类的高官,在社会上名气很大。汉灵帝出台新政策之后,崔烈走了汉灵帝奶妈程夫人的门路,花五百万钱买了个“三公”之一的司徒。等到封官那一天,汉灵帝后悔得直嘬牙花子:“可惜啊,如果不那么急着收钱,光这个司徒就能卖到上千万啊。”这话让程夫人有点不开心:“崔烈这样的名士哪里会轻易买官呢?要不是我的面子,连这些都没有。”
崔烈买官的直接后果是大面积“脱粉”,其中就包括他儿子崔钧。崔烈有一天问儿子:“你老爸位列三公,外面是怎么评价的啊?”崔钧老实回答说:“您老人家当过多年的卿守,人们都觉得你有做三公的能力,现在您当了司徒,天下人都觉得很失望,说您这司徒有强烈的铜臭气。”把老头子气得够呛。
基于汉灵帝的商业思路,原本正常的任满调岗、升迁,也增加了一个去西园“砍价”的环节,当然价格要比单纯买官便宜不少,可以达到半价甚至三分之一。如果没有现钱,还有非常体贴的按揭服务,先欠着,到任后分期付款,利息當然也不少,只利息就比原价高一倍。当时有位叫司马直的,一向有清俭之名,汉灵帝任命他当太守,还特地优惠了三百万钱。司马直很是纠结:“我本来是去当父母官的,如今却要去盘剥百姓来迎合社会风气,我怎么忍心?”然而辞职又不被批准,郁闷的司马直最后在赴任途中自杀了。
正所谓“上行下效”,在汉灵帝的倡导下,朝廷上下个顶个的都是做生意的好手。公元185年,为了维修宫殿,朝廷下诏书征收建筑材料。地方州郡把木材送到京城,负责收货的宦官故意挑毛病,只付了材料费的十分之一勉强收下。然后,宦官们私底下又把建材卖给州郡的办事人员,办事人员再去上交,又被刁难。如此循环往复,洛阳GDP(国内生产总值)噌噌上涨,可是直到木材都腐烂了,修宫殿的材料还没备齐。
一代名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如果汉灵帝泉下有知,想必是不会同意这个评价的——哪里有什么小人和贤臣,他们都是我的客户和商业伙伴!
【原载《金华日报》】
插图 / 卖官 / 王 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