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鹏
近几年,情境教学法开始频繁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上,掌握并合理利用该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既能够起到对学生能力加以培养的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这与课程标准所提出要求不约而同。
一、知识联系生活
随着科学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渗透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也因此而享受到了更多的便利,这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即:将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以案例的形式引入课堂,通过与教材所编写生活化内容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思维得到启发。例如,利用呼吸作用向学生说明大棚种植、冰箱保鲜的原理。
对植物生长素一课进行教学时,笔者便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对探究情境加以设计的方式,在帮助学生养成自学意识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相关活动中,为其认知层次的加深及能动性的提升助力。具体教学方法如下:结合教材内容提出“玉米发芽”这一实验课题,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环境给玉米胚芽鞘所带来影响进行观察,对观察所得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再借助多媒体设备,对各组实验记录加以呈现。这样做使学生对玉米生长规律和该生物现象所传递出的生命含义具有更加直接的体会,为树立正确人生观奠定基础。
二、重视问题探究
要使学生具备良好核心素养,利用课堂时间提出生物相关问题很有必要。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可在加深大脑对新知识所产生印象的基础上,基于生物情境赋予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对蛋白质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便可以综合考虑学生诉求以及教学目标,提前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例如,“同学们能否用自己学过的生物知识,解释一下‘大头娃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摄入大量三聚氰胺会使儿童产生肾结石?”学生的任务则是利用课余时间对新闻背景和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利用所掌握蛋白质相关知识,得出自己所认为的答案。事实证明,基于问题情境展开教学,可使学生拥有更加系统而清晰的思路,随着生物思维得到全方位锻炼,多数学生都能够形成自学的意识,这与核心素养所提出的要求不约而同。
三、巧用先进设备
生物学的特点是有大量抽象知识需要学生掌握,要想降低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并记忆的难度,关键是要将多媒体设备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对生动且直观的情境进行设计的方式,使学生做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動。
以细胞的有丝分裂为例,受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制约,学生往往无法做到凭借自身力量,对细胞如何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准确判断。在此背景下,教师便可以选择通过网络提前搜索相关动画,通过在课上对动画进行播放的方式,使相对抽象的生物知识得到具象展示。事实证明,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可使生物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而直观,知识转化速度和效果,均能够更符合预期。
四、突出知识矛盾
以新旧知识所存在矛盾和内在关联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知识结构加以调整的方式,获得更加完善的全新知识结构。
以物质跨膜方式为例,课本中先提到了小分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以被动运输为主,但之前的课程并未提到其他小分子及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此时,便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生物知识给出相应的答案。要想解答该问题,关键是经由空间矛盾将能量、载体概念引出,为物质跨膜方式的教学奠定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葡萄糖进出细胞膜所用方式作为导入案例,利用被动运输引入主动运输概念,提出“为什么葡萄糖进出红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运输,而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则是主动运输呢?”等问题,借助知识矛盾对学生好奇心进行激发,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红细胞具有哪些特点,随后,便可对其他运输方式进行说明,事实证明,这样做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