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芬 李晓蕾 商文芳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2006~202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前教育课题以及课题资助成果的多重分析发现:在十五年间,学前教育研究力量不断壮大,但科研水平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科研力量分布呈现空间非均衡特征,整体是东强西弱;研究主题偏重实践与应用,与时事热点的呼应度较高;研究作者间已形成部分合作网络,研究视角不断扩大,研究前沿涉及政策、教师心理以及教育质量等方向。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未来展望:研究空间将进一步拓宽,国家支持成为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师范院校的科研实力持续提升,研究主导性增强;学前教育合作研究步伐加快,研究队伍应继续发展壮大;实践应用型研究仍占据主流,研究内容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关键词】学前教育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资助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2)09-0013-06
【作者简介】王晓芬(1980- ),女,山东聊城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李晓蕾(1997- ),女,山东淄博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商文芳(1998-),女,辽宁抚顺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基于宏观视角来把握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研究逐步兴起,不同学者通过分析各类样本对学前教育研究情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读,以此来把握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动向。周菁菁(2015)从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内容、价值取向、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对近十年学前教育理论文章进行了研究分析[1];杨莉君等人(2018)基于2010~2017年核心期刊学前教育主题类文章对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审思与展望[2]。
科研项目一直是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因此,对于课题立项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刘晶波(2011)基于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及学前教育研究会课题的双重分析探讨了1987~2007年间学前教育研究发展状况[3];张曾莲等人(2016)对2003~2014年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前教育课题立项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4]。上述研究尽管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但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数据较为陈旧,难以把握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总体发展态势;二是仅描述了发文量、地域分布、作者和机构以及研究主题等外显特征,对于课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缺少相关分析和挖掘。
鉴于此,本研究将继续从科研项目的分析视角出发,选取2006~2020年的学前教育课题立项数据,在梳理课题的整体研究概况的同时,总结课题已有科研成果的产出状况,以期深刻把握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为学前教育科研的努力方向提供有益的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分析框架
本研究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呈现我国学前教育课题的整体进展情况;二是呈现我国学前教育课题的总体分布特征;三是总结课题资助成果情况。基于研究目的,本研究将具体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对样本课题的立项数、立项率以及立项课题类别进行统计;其次,对课题的地区分布、隶属责任单位分布、课题主题分布等进行统计;最后,對课题之下的科研资助成果进行内容分析。
(二)样本选择
作为学前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资助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包含了国内级别最高的教育研究课题项目,能够从宏观上反映当前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普遍态势。因此,本研究选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前教育课题数据为样本,以国家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为时间节点,对2006~2020年的所有立项课题数据进行筛选处理,最终得到学前教育立项课题共222项[5]。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运用量化统计法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量化统计法主要用于对立项课题外显要素的研究,借助Excel软件和ROST软件将课题的立项数、课题类别、区域分布、课题主题等进行识别、归类和总结;质性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即运用CiteSpace5.7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课题的科研成果内容进行探究分析,包括作者合作和前沿趋势两大方面。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教育课题整体发展情况
1. 立项数和立项率
2006~202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立项6316项,其中学前教育课题立项总数为222项,立项率总占比3.51%。根据图1,学前教育课题立项数量增长可分为三个阶段:2006~2010年为低谷期,平均立项数和立项率分别为7.6项和2.16%;2010~2018年为波动期,在此期间立项率波动较大,最高为4.71%,最低为1.99%;2018~2020年为上升期。总体来看,学前教育的年立项率增长了4.02个百分点(从2006年至2020年),侧面反映出学前教育研究力量在不断壮大,但与其他学科相比仍显薄弱。
2. 课题类别层次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前教育课题的立项类别占比、占同类立项数之比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学前教育研究的水平和层次。根据图2,学前教育课题类别广泛,包括国家重点(重大/委托)课题、国家一般课题、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和西部项目课题6类。在课题各类别占比中,教育部重点、国家一般和教育部青年专项是学前教育课题的主体类别,但在课题同类别占比中,学前教育课题的主要类别所占比重均偏小,尤其是国家重点课题数量最少,侧面说明学前教育科研层次依然有待提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设立的西部项目课题在同类别课题的占比最大,学前教育在西部项目课题中具备一定优势和发展潜力。
(二)学前教育课题总体分布特征
1. 区域和省域分布
从课题数量分布来看,东、中、西部占比分别为52.70%、29.28%、18.02%。显而易见,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力量仍然保持着东强西弱的态势。根据图3(见下页),东部地区课题数量年度变化波动较大;中部地区课题数量在2011年和2013年有明显增长,其余年份比较稳定;西部地区课题数量在2018年之前缓慢增长,之后三年的数量涨幅十分明显,可见增设西部专项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该地区对学前教育科研的重视程度,提高了西部地区在学前教育课题中的比重与优势。此外,通过对各省份课题数量的排序发现,前10名的省份东部占据7席,中部占据2席,东部地区具备集中性的科研优势。后10名的省份东部占据2席,且海南省至今未获得课题立项,说明东部各省域间的科研力量存在明显差距。
2. 隶属责任单位分布
统计发现,学前教育课题责任单位涉及高等院校、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幼儿园以及其他隶属系统,涉及的责任单位较广。其中,高等院校的科研团队是学前教育研究工作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双一流”院校成为课题立项的主力军,在课题申报方面的积极性颇高。幼儿园的研究队伍是学前教育课题的第二大科研力量。其他单位的研究力量相对较小,或者研究者们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不高。
由表1可知,在地区分布上,10所高校中东部地区占据6所,可见拥有雄厚的高校资源是东部地区的一大科研优势。在单位类型上,师范类院校是学前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中流砥柱。在单位层次上,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及湖南师范大学均为“双一流”院校,说明层次越高的院校表现出更高的科研氛围和科研素养,其他4所“非双一流”院校科研实力与“双一流”院校虽有一定差距,但表现出了极高的科研热情,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科研工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6]。
3. 研究主题分布
立项课题主题既能显现学前教育科研对内容研究的侧重与关注,也能反映出时代变迁对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本研究借助ROST软件对立项课题名称作出高频词共现网络图(图4,下页),最终将课题主题聚焦于9个类别(表2,下页)。
通过图表分析,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聚焦于“幼儿发展与干预”(47项,21.17%)、“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40项,18.02%)和“课程与教学建设”(30项,13.51%)三大主题。“幼儿发展与干预”这一主题面向的儿童群体多元,尤其是特殊儿童和处境不利儿童的关注度不断升高,研究内容偏向幼儿的认知、情感、健康等领域;“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涉及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准入、师资分配等方面,侧重于师资队伍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课程与教学建设”主要涉及课程开发、游戏教学、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等方面。以上主题的研究对象——幼儿、教师和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研究内容的三大主题,无论在课题数量还是研究热度上均占据着根本性优势。
除此之外,“管理機制与政策”(26项,11.71%)、“农村及偏远地区发展”(25项,11.26%)、“幼儿园体系建设”(18项,8.11%)也是学前教育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且这三类主题的研究内容均与国家的时事政策密切相关。首先,“管理机制与政策”主要涉及成本分担机制、财税政策、教育行政等内容。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通过倡议、国家立法和行动计划等大大推进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而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受到国家所规划的以顶层设计的思路去优化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格局的影响。“农村及偏远地区发展”所涉及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发展等内容也与国家政策不谋而合。近年来国家一直持续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设立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发展基金,并重点向中西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倾斜,加快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7]。最后,基于国家颁布的相关普惠性政策,“幼儿园体系建设”也一直备受研究者青睐,主题涉及普惠性、民办园、园本建设等关键词,侧重于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实路径研究。
(三)学前教育课题成果的产出情况
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支持下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既能反映学前教育当前的科研现状,也能把握学前教育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因此,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的“基金”选项进行检索,根据年份和学科主题筛选后,共得到样本课题下457篇有效期刊论文成果,借助CiteSpace5.7可视化分析软件生成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5)和研究成果前沿时区图谱(图6,下页),同时结合立项课题名称和成果内容分析学前教育研究的合作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前沿演进。
1. 研究作者合作情况
本研究分别以“发文作者”为对象绘制知识图谱,字体大小说明共现频次高低,连线粗细代表共现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根据图5可以看出,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已形成部分合作群体,合作研究较为普遍。以蔡迎旗、王海英、严仲连等为核心的团体合作频繁,研究成果较多,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长期的、多样化的合作团队。小型合作团体如以杨莉君、程丽、索长清为核心的团体数量虽然多,但比较零散,作者之间依然存在合作封闭性和单一性等问题。另外,研究机构之间还未形成高频的联系和清晰的网络,可见研究团队基本都隶属于同一所机构,不同的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
2. 研究趋势和前沿
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选择“Time Zone”,本研究得到学前教育课题研究成果前沿时区图谱(图6)。依据图谱再结合研究成果的内容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学前教育课题研究的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范围较窄,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幼儿发展和师资建设两大主题;第二阶段,研究视角开始拓宽,在着重探讨幼儿和教师发展的同时,开始关注课程、政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第三阶段,研究视角更加开阔,幼儿和教师依然是两大研究主题,除此之外,研究者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质量以及均衡等问题上。我国学前教育课题研究近年来的前沿主题重点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是学前教育政策相关研究,具体涉及“乡村振兴”“供给侧改革”“办学体制”“成本分担机制”等内容;二是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具体涉及“工作投入”“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等内容,研究者对幼儿教师的自我感受和心理状态重视程度明显增强;三是学前教育质量研究,具体涉及“学前教育需求”“入学准备”“师幼互动质量”“处境不利儿童”等内容。以上前沿主题将是今后学前教育研究的潜在发展趋势。
四、总结与讨论
(一)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特征和发展趋势
从课题立项的整体发展特征来看,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学前教育课题数量不断增加,课题类别终于实现全面覆盖,说明我国的学前教育研究事业处于上升期,研究力量和队伍在不断壮大,取得的成果也较为可观。但课题类别的数量分布仍不均衡,尤其是国家重点课题极少,说明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水平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研究队伍力量仍旧薄弱,与其他学科差距明显,研究实力仍待加强。
从课题立项的总体分布样态来看,首先,区域分布方面,总体是东强西弱,东部具备绝对性集中优势,但省域间分布不均。从发展势头来看,东部保持小幅度稳步上升,中部动力明显不足,西部发展势头迅猛。其次,责任单位分布方面,学前教育课题责任单位比较多元化,但同时分化明显,研究主体以高等院校尤其是“双一流”师范类院校为主,其不仅拥有雄厚的研究资源和研究团队,也表现出极高的科研热情。最后,主题分布方面,大多数课题仍然围绕幼儿、教师和课程三个大的研究方向展开,但研究的具体内容会受时事政策的影响。总体来看,学前教育课题研究内容与时事热点的呼应程度较高,多以“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为主,主题分布既呈现出一定变化性又表现出相对稳定性。
从课题立项的资助成果内容来看,首先,从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情况可以看出,课题资助成果中已形成一部分有影响力的合作群体,但不少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资源的扩大和共享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学前教育研究视野不断开阔,学前教育政策、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以及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等方面是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题。
(二)未来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走向
1. 研究空间将进一步拓宽,国家支持成为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2006~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课题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力量不断壮大,学前教育的研究空间将进一步拓宽。首先,国家支持已经成为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通过数据信息我们可以感受到,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种利好政策,都极大地提升了学前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动力。其次,国家对弱势地区给予了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尤其是为了扶持西部地区的科研发展而单设的西部项目,大大加快了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西部学前教育研究发展将持续向好,而面对中部地区的“塌陷”问题,国家支持应适度向中部地区倾斜,加大对中部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的挖掘与研究力度,从不同层面为中部地区提供资源支持。另外,要对弱势地区进一步统筹规划,提高对区域教育管理特殊性的认识,通过科研帮扶,均衡省域之间的差异,增强省域间和省域内协作联动,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机制[8]。
2. 师范院校的科研实力持续提升,研究主导性增强
从课题所属的责任单位来看,师范院校是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其研究实力雄厚、研究资源丰富、科研队伍类型丰富等原因,师范院校的科研实力将会不断提升,研究主导性增强。因此,未来随着对学前教育研究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师范院校应进一步加大硕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质量。另外,师范院校应加强对幼儿园等机构的合作力度,依托其贴近实践场域、决策场域的优势开展深入研究,推动我国学前教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3. 学前教育合作研究步伐加快,研究队伍应继续发展壮大
学前教育研究背后牵涉多元主体,因此伦理学、生态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视角对于学前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9]。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合作研究将继续增长以推动学前教育向前发展,合作步伐不断加快,然而目前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团队还是较少。为此,要注重维持和壮大已有科研队伍,不断发展新的研究团队,并使其朝着组织化、长期性、多样化的方向演进。同时,学前教育研究还要鼓励具有不同科研实力的院校或科研机构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尤其要加强高校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纽带,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的实践场域优势。在未来还应继续加大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加快跨学科研究的步伐,鼓励组建多学科的学前教育科研队伍,避免合作团队的单一性,拓宽学前教育的研究视野。
4. 实践应用型研究仍占据主流,研究内容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偏向于当下政策与现实问题,实践应用型研究居多。鉴于国家基金对于學科和学者们的特殊意义,学者们往往十分关注“什么样的课题可能获得资助”,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很大可能仍然围绕社会热点和时事政策等开展实践应用型研究。同时,为避免出现对政策和现实问题的过于依赖而陷入相对被动之中,学前教育研究应关注国际学前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最新成果,增强研究的前瞻性和引领性[10]。另外,学者们应从关注学前教育发展数量问题到关注学前教育发展质量问题,从专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到关心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发展,其研究内容越来越注重科学化,且不断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演进。
【参考文献】
[1] 周菁菁.十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2):5-7.
[2] 杨莉君,黎玲.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热点:梳理、审思与展望——基于2010~2017年核心期刊学前教育主题类文章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17(06):106-113+123.
[3] 刘晶波.我国学前教育研究20年发展状况分析[J].教育研究,2011,32(08):39-44.
[4] 张曾莲,马浚洋,傅颖诗.我国学前教育类课题立项的基本状况研究——基于2003~201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前教育类课题立项数据量化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6(09):70-74.
[5]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数据[EB/ OL]. http://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2.jsp info id=1335255095842240.2021-04-1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 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2021-04-19.
[7] 卢迈,方晋,杜智鑫,等.中国西部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1):97-126.
[8] 陈纯槿,范洁琼. 我国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省际比较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8(12):14-27.
[9] 杨晓萍,李敏.焦点与转向: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6,37(04):74-80+104.
[10] 冯靖,辛洁,王巧英. 21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基于44种CSSCI来源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J].早期教育,2021(17):7-1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2020~2021年度科研项目“我国高质量學前教育研究的发展现状与启示”(项目编号:2510605003)的研究成果之一。
通讯作者:李晓蕾,lxlverynice@163.com
(责任编辑 张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