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省域高校学科生态系统研究

2022-05-30 18:43胡倩影
江西教育C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一流

胡倩影

摘   要:根据我国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少数地方高校的入围极大地激发了各省加大学科建设的热情。本文借用生态学原理,尝试从知识体系、学术组织、学术制度三个维度对省域高校学科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探究系统对内形成协调统一、对外达成高度适应的运行机制,并结合首轮“双一流”建设中暴露出的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系统优化路径,建立和完善与国家、地区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相适应的省域高校學科生态系统,引领省域高校学科实现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双一流”   省域高校   科生态系统

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计147所高校入围。对各省高校而言,这无疑是一剂兴奋剂。于是,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再度成为各省在高等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对此,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为我们加强学科领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我们可以将学科与之相关的知识、组织、制度等要素,以及其所处的省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视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研究系统优化路径,以此推动更多学科冲进世界一流行列。

一、省域高校学科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一)实现了从独立到系统的演进

学科作为知识产生、传播和应用的功能载体,不仅是高校最基础的组织管理单元,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主要承担者。知识性是学科的核心属性,基于知识体系构建的省域高校学科生态系统,可以说是知识体系的分化、融合过程。随着系统的不断演变,系统内各要素交互逐渐增多,在相互作用下,耦合产生错综复杂的系统行为,或协同进化,或优胜劣汰。一方面为了避免在竞争中被优势学科所替代,由原来仅关注内部知识的自我改造转向主动对接外部需求,以此来获取更多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和学科间需要对同一问题开展专门研究,于是学科知识不再是相互独立的状态,而是以优势学科带动劣势学科发展,形成了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在融合中实现了“一体化”。

(二)实现了从单一到多维的演进

在省域高校生态系统中,单个学科作为有机个体,拥有独特的生态位,具备自我生长、学习、反馈、进化、更新的能力,可以支撑起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研职能。但单个学科的“孤军奋战”并不利于系统功能的整体发挥。于是,为了实现资源互补,同一所高校内或同一个省域内,高校和高校间、学科与学科间,为了在关键领域能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经常会采取建立科研基地等合作模式,实现“强强联手”。有时甚至是借助政府或企业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资金注入,实现合作共赢。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组织相互依存,不同的组织结构发挥各自不同的组织功能,进而提高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三)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演进

任何一门学科在传承发展中,都会形成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一系列内在制度和规范体系,有着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特有的制度文化。这些学术制度,关乎着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一流学术成果的产出。对内,学科制度普遍与评奖制度和科研资助制度相关联,不仅可以作为判定教师学术能力、绩效考评和职业晋升的标准,还可以作为划拨经费、课题评审的依据。对外,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对学科布局等进行宏观调控,以此推动系统配合国家战略、地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适应性更新。可以说,基于学术制度构建的省域高校学科生态系统,依靠对内约束规范与对外调整适应,实现了系统的和谐稳定。

二、省域高校学科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一)缺乏均衡性和多样性

从分布地区来看,147所高校分布在全国43座城市,其中高校数量最多的10个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广州、成都、武汉、天津、长沙、哈尔滨,均为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从入围的学科种类来看,基础学科再度遇冷,某些热门学科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地方高校办学历史较短、办学经验有限、办学模式也并不成熟,为了“抄近路”,盲目照搬已有的经验,不但缺乏整体规划,而且没有自身特色,更与地区需求联系不紧密,结果陷入“强科不强,弱科更弱”的尴尬境地。《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

(二)缺乏协同性和长期性

高校或学科间彼此独立性较强,合作模式也比较简单,常以单一院系为支撑,或者以学院为主、科研基地为辅。在管理上,基本采用项目式的分工负责方式,通过层层分包将任务逐级拆解, 管理主体权责不清晰、统筹管理不到位,极大地影响了学术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易导致内部出现结构性矛盾,出现“各自为战”的现象。在校企协作中同样存在各种管理方面的问题。虽然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升级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但某些省份的产、学、研合作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技术转让或单一的项目合作,围绕某产业中单个热点问题研究得较多,围绕整个产业链开展的合作研究得较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和企业的组织结构均有各自的特征,例如,企业是经营—生产—科研的运行机制,高校则是教学—科研—生产的运行机制,二者在发展战略、项目开发及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诸多的差异,尚未结成利益共同体,自然也就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

(三)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

省域高校学科生态系统不是朝夕间构建完成的,需要经历长时间的逐渐演化。在此过程中,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和路径都是不一样的。然而,省域高校在对学科的考评过程中,通常按照传统的科研项目、论文专著的质量和数量为主要依据进行评价,或者将已有的优势学科作为评价参考。这种统一的考评标准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对优质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长期培养和科研创新机制很难形成客观的评价标准,难以对高校学科建设情况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同时,在学科管理过程中,各省政府会通过行使行政权力对各种资源进行调配。虽然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行政手段整合学科力量,对学科建设进行重组,实现学科建设新的突破、加快建成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但实际上,许多省域高校对行政手段已经产生了过度的依赖,罔顾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靠“蹭热点”吸引投资,维持学科增长。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发挥高校学科的自主性,而自身的学科建设活力的降低,学科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抑制了科研创新的动力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三、省域高校学科生态系统优化目标

(一)探寻特色发展模式

在生态学研究中,常常提及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原理。对省域高校学科生态系统来说,这个原理同样适用。多样性是稳定性的前提和基础。层次越多、结构越复杂,系统也就越趋于稳定。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等领域面臨的现实问题,需要多学科力量协同解决。尽管首轮“双一流”建设整体布局已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基本体系,但新一轮建设要求更加强调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大力度优化学科布局,推动学科知识体系建设,以前瞻性视角和超前思维推进多学科交叉汇聚,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时,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以有机整体的形式存在的。省域高校学科生态系统也是如此,各学科既独立成长,又相互联系,系统建设目标追求的是整体协同进化,而非单一个体的独立发展。各省都有一批行业特色型高校,在系统的整体优化过程中,需要将优势学科作为抓手,把一流和特色学科做强,带动其他学科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形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群,激发出系统更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创新学术合作机制

从纯科学的基础研究来看,“双一流”对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不在于多和全,而是少而精。所以,为了推动省域内学科的高水平发展,应该鼓励师生打破院校机构和学科交叉的壁垒,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领头雁”作用,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学科间的相互借鉴交流,从事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支持重点实验室、研究室建设,并建立长效机制。对省域内高校,尤其是同一区域的高校,可以借助地理位置优势,成立跨校研究小组,或组织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队,通过定期举办学术论坛等活动,推动学科人才、资金等资源在校际的流动与共享。

从应用研究来看,政府、企业、高校的合作要建立在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共识。正如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提出的“三螺旋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企业和大学是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它们以市场需求为纽带而联结,通过组织的结构性设计、制度性安排等交互影响,最终形成相互交织螺旋上升的关系,以此达到三者资源的共享与信息的充分沟通,进而实现各自效益的最大化。政府、企业、高校合作需要围绕区域发展等关键问题,建立更多的产、学、研联合体,将本省产业结构、企业发展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结构优化等相关联,通过各学科群的有机联动,以新的组织结构有效贯通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扩散与技术应用转化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提供高品质、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首先,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文化和范式,绝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科。对于省域高校来说,国家层面已经给出了行动指南,以需求为导向实施动态调整,从偏重于内部科研成果、论文数量、科研经费等指标,到注重创新价值、能力、贡献,探索分类评价与国际同行评价的多维评价体系,全面反映高校学科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成效。其次,要让“留白”成为共识。“双一流”建设要创造宽松的政策制度环境,充分尊重建设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创造性。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做了解释说明,明确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选择若干高水平大学,全面赋予自主设置建设学科、评价周期等权限,鼓励探索办学新模式”。在国家层面进一步下放学科自主权的同时,各省要相应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统筹地方行政部门和高校的责权,将工作重心放在宏观管理上,做好顶层设计和服务保障,建立适应学科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评价体系、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在深化改革中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传杰,胡江华.论学科群的组织形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2):83-85.

[2]许捷,许克毅,肖敏,严鑫源.学科制度建设研究文献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50-55.

[3]周光礼,武建鑫.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中国高教研究,2016(1):65-73.

[4]宣勇.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实现“三个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16(5):1-6,13.

[5]武建鑫.学科生态系统:核心主张、演化路径与制度保障——兼论世界一流学科的生成机理[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5):22-29.

[6]徐贤春,朱嘉赞,吴伟.一流学科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与评价模型——基于浙江大学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18(9):16-20.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

猜你喜欢
双一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
教育政策执行视角下“双一流”建设实施的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回归人才培养本位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大学长啥样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