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作诗之旨”,被历代文人广为传颂。文中的琵琶女和白居易都有过一段在京城风光的岁月,琵琶女作为倡女在京城红极一时,颇受追捧;白居易作为京官和大唐朝廷关系密切。他们如今都流落到偏僻的江州,过着孤独悲凉的生活。月明之秋夜,巧遇于浔阳江湓浦口,知音相诉,由于种种巧合触发共鸣,泉涌之泪饱含了对世事人生的悲愤之情。
关键词:《琵琶行》巧合夜啼青衫湿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可以说是白居易“新乐府”诗中的代表作。诗文讲述了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在夜晚送客途中巧遇琵琶女的故事。“将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蛰居绾结而写,感人至深。”a文人骚客失意之时,吟诵此篇的确能带来各种情感之共鸣,这也可能是其成为名篇的重要原因。然则细读文章,这些大都是由“巧”联结起来的,所谓无巧不成书。
一、巧遇于浔阳江湓浦口
琵琶女身处内忧外患兼具的中唐战乱年代,外有回纥、吐蕃,内有“朝廷和割据势力间的斗争”和“宦官掌握政权,加上朝官与宦官间的斗争和朝官间朋党的斗争”b。“弟”从军去了,生死未卜,战乱年代恐怕凶多吉少;“阿姨”去世了,也不知是何缘故;来听琵琶的贵游子弟也越来越少了;而琵琶女年纪大了只好嫁给了商人。这天月明之夜,琵琶女恰巧孤身单舟漂泊至浔阳江湓浦口,压抑不住心中的苦闷之情,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船上弹奏琵琶以排解心中无限情思。
白居易早年在京城任职,后来被贬江州。这天月明之夜,恰巧在浔阳江湓浦口送客,于船上设宴为客饯行。古人行路,天未明即启程,傍晚早早就要找到投宿之处,夜间送客实非常态,因此客和作者的关系应该是很密切的,不然怎么会至夜才归,极有可能是一同被贬的官员。与被贬官员相聚,时间入夜,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凄凉之感油然而生。恰巧此时,江上突然传来久违的京城“仙乐”,与刚才的氛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主客都被深深吸引。主客主動移船而就之,邀请琵琶女弹奏以助离别之宴。
这天月明之夜,诗人于浔阳江湓浦口舟中设离别之宴,恰巧琵琶女亦漂泊于此孤独弹奏。巧于“仙乐”能够成为联结双方的另一契合点。
二、巧于琵琶曲之喜爱
琵琶女在少女时期弹奏琵琶的水平就非常高。“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小小年纪就已经从京城琵琶名师门下出师,属于宫廷教坊中的上乘水平。一方面,可见其对于学习琵琶的天赋极强,技艺超群。另一方面,也和自身努力分不开。十三岁,小小年纪就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在业界有一定的地位。从主客的表现看来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水平是一流的,不然主客怎么会被琵琶声吸引,沉浸于其中,后又比之为“仙乐”。
诗人被贬江州之地也快两年,从来没有听到过“丝竹之声”。村笛、山歌之类的音乐根本不能称之为“丝竹之声”。远远江上飘来琵琶曲,诗人便听出“有京都声”,可见诗人对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特点非常熟悉。想来当年在京城的时候诗人便经常欣赏和研究琵琶曲,也可能当年在京之时主客就经常一起去听琵琶弹奏,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好友,所以都为之吸引,可见在琵琶上都有一定造诣。诗人不仅能判断出所弹之乐曲 , 还对弹奏技法了如指掌,由此看出诗人音乐功底之深厚。儒家倡导礼乐治国,再加上大唐读书人开放洒脱的情怀,诗人精于琵琶也是很自然的事。
主客为琵琶声所吸引,邀请相见,请求弹奏了一曲又一曲。两年以前京城流行的琵琶曲,琵琶女烂熟于心,主客也烂熟于心,体现了他们对琵琶曲深深的喜爱之情,也留存对当年生活状态无比的眷念之情。“诗向会人吟”,琵琶女于孤独寂寞之中巧遇知音,后展示弹奏之技艺,情感流露于指尖,酣畅淋漓地抒发胸中之孤愤,引起主客之共鸣。
三、巧于身份地位之落差
琵琶女年轻时居住于京城的商业繁华地段,“一是貌美如花,艳压群芳;二是技艺超群,红极一时”c 。很多京城贵游子弟前来听曲,不惜财物争着打赏,以此为荣耀之事。琵琶女成为富家公子的追捧对象,日常收入颇丰,过着众星拱月、纸醉金迷的生活,是京城娱乐界的风云人物。由于琵琶弹得好,也受到了同行的尊敬,在业内地位颇高。后来却意外嫁给一位商人,漂泊到江州这样的偏僻之地。此地没有同行,弹琵琶的技艺也没有人认可,业界都没有了何谈业界的认可呢?这样偏僻之地哪有什么贵游子弟来捧场?哪还有什么身份和地位?孤寂落寞之情油然而生。
白居易,才学名满京都,仕途通达,在东宫任职,“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d。虽然是闲职,但是地位高,有机会为国效力、一展抱负。却“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e 接连被贬为江州司马。身处偏僻之地江州,远离朝廷,对关乎国计民生之天下大事便无能为力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也难以施展了。
不知诗人在京城之时是否听过琵琶女弹奏琵琶曲,琵琶女是否耳闻过诗人的名声,笔者大胆猜测他们大概率是有交集的。在江州遇到却不相识了,可见变化之大。他们的身份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优越到落魄,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
四、巧于目前所遭之处境
琵琶女嫁给商人后还能靠弹琵琶增加收入吗?文中没有交代,笔者认为大概率是没有了。一则,夜弹琵琶寂寞无聊,感情没有依托,只能自我排解;二则,琵琶此地无人欣赏,江州有山歌也有村笛,这是当地人所喜欢的音乐,琵琶这种高雅音乐听不懂也不爱听,琵琶女到此并不是为了挣钱生活的;三则,在出嫁之前身处长安繁华之地,目前身处偏僻之江州,琵琶女生活境遇可想而知。
“商人重利轻别离”是很自然的事情,商人重利那是行业要求,无可厚非。商人“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与江州相距是比较近的,水路交通也比较发达,琵琶女完全可以与丈夫一起去浮梁。但他却留琵琶女一个人独守空船?而琵琶女孤零零的一个人,文中没有提到亲子之思,十之八九他们是没有孩子的。在那个时代,女子年龄大了如果还没有孩子,在夫家的地位一般是不会高的。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写道:“娶此长安故倡,特不过一寻常之外妇。其关系本在可离可合之间,以今日通行语言之,真'同居'而已。”f目前的“丈夫”会是自己的终身依靠吗?孤舟处于江水之中,江水寒湿气重,天上一轮孤月,这种种环境加剧了琵琶女心情的沉重。
诗人孤身一人被贬来到江州任一闲职,也看不出在江州官场有志趣相投的好友,如果说有好友的话,也可能就是即将离别之客。客人和诗人一样郁郁不得志,朋友相聚排解忧愁,离别之时仍是“惨”态笼罩,悲情无可寄托。诗人住在低湿的江边,感受到的是阴冷的湿气,听到的是杜鹃啼血之声和猿猴哀鸣之号,看到的是房屋四周的苦竹、黄芦,心情怎能不沉重?想听点音乐排解一下,江州的村笛和山歌却更难以入耳!“卧病”不知是身病还是心病,抑或是身心俱病。环境折煞人也,气氛折煞人也,处境折煞人也。
五、巧于天涯沦落之夜啼湿青衫
琵琶女为何会沦落嫁给商人漂泊到江州呢?文中交代得比较明确,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颜色故”“老大”,没有以前那么“貌美如花,艳压群芳”了。“技艺超群”好像没有改变,不然也不会得到主客的赞赏。后来贵游子弟不来捧场了,琵琶女没有了生活来源,只好嫁给了商人,这也是身不由己的无奈选择。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想起年轻时快乐的场面,沉浸于回忆,对比现实中的生活,天壤之别。“梦啼”,何为“啼”?“哭而有言,后人多用于小兒哭。”g 连在梦中都边哭边自言自语,辗转反侧,任凭泪水泉涌而下和着胭脂红粉,纵横满面。
诗人为何被贬到江州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越职言事吗?“白居易在朝时曾不断上奏,使宪宗多次改变了对一些大臣中官的提升和委任。”h白居易虽然在东宫,仍然向宪宗进谏,看来越职言事已经不是首次了,并且居然还获得了宪宗的采纳,改变了已有的策略,看来白居易越职言事的行为并不是其被贬谪的主要原因。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上书的矛头指向就是藩镇,他被贬江州的命运已经注定。”i越职言事只是表面借口而已,根本原因还是其所言之事触犯了党争权贵和割据势力的利益。坏人前程,遭人嫉恨,特别是遭到奸佞小人的嫉恨,他们网罗证据、捕风捉影。“有言居易母坠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j 极尽搜罗之能事。
元和四年(809),《宿紫阁山北村》最后四句“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写得非常直白,“讽刺的矛头,刺向暴卒的后台'中尉';又透过中尉,刺向中尉的后台皇帝!”k 像此类的诗,白居易还写了很多,因此各种原因综合起来,便导致白居易被贬江州。
一旦得罪权贵,才华、治国理政之能力、为朝廷为天下苍生效力等等抱负都是无足轻重的,委屈的泪水油然而生。况且家园正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百姓生活艰难困苦、水深火热,而颇具政治才干的自己却只能处于偏僻之江州“恬然自安”已有两年,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压抑不住心中的情感,泪如泉涌,青衫都湿了。
琵琶女夜啼是自己生活中不如意之情感的集中爆发。后一次弹奏,情感肆意汪洋,使得主客皆引起极大的共鸣,为之掩面流泪,诗人泣之为甚。谁又能否认琵琶女没有掩泣呢?情感在循环触发中达到高潮,满腹辛酸凝结成泪水。
六、结语
琵琶女与白居易当年在京城地高位显,红极一时,后白居易得罪权贵连连被贬,琵琶女被贵游子弟抛弃后被商人娶来当外妇,然而又被抛弃在孤舟之上。弃臣、弃妇巧遇于江上,再加上一系列的巧合,使得互相引发情感的碰撞,悲天悯人,令人断肠。
试想,如果琵琶女琵琶弹得非常一般,仅靠美貌红极一时,白居易的诗文、治国理政之能力也很一般,而是一味通过各种手段钻营升迁,那么他们的沦落就是“理固宜然”的了,他们的泪水就不会引起世人之同情。而他们都不是因职业核心素养丧失而导致被抛弃,当时之世道可见一斑,种种巧合之处可能是诗人和琵琶女的共鸣之处。琵琶女不断与命运抗争,漂泊于江州也没有放弃技艺,诗人在江州又何曾放弃!再说诗人如果仅仅顾惜自己的官位是绝对不会犯“越职言事”这样的“低级错误”的,也不会写讽喻诗落人口实,从此种种遭遇可看出诗人与琵琶女处境之相似,情感之共通,因此诗作才具有了流传千古、震撼人心之力量。
参考文献:
[1] 蘅塘退士编 .唐诗三百首 [M].陈婉俊补注 .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杨九峻主编.中职语文教学参考书(第四册)[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3.
[3]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 肖武.对《琵琶行》的几点质疑[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7).
[5] 杨九俊主编.语文综合拓展教程(第四册)[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4.
[6]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 辛文房.唐才子传全译[M].李立朴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8] 邓福赖.借历史知识解读《琵琶行》[J].教育,2014(15).
[9] 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作者:单沭敏,硕士,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语言学、中职教育。
编辑: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