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明确 有的放矢

2022-05-30 10:48王姗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22年9期
关键词:论题论点观点

作者简介

王姗,高级教师,江苏省镇江市骨干教师,多次获省、市教学评比一等奖,任教于镇江市伯先中学。

技法指点

议论文写作第一要务是明确观点。而议论文观点最常见的问题有:立场不鲜明,论说较空泛,语言不简洁。那么,在议论文写作时,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第一,要围绕论题或材料提炼观点。如《论教养》一文的观点必须围绕“教养”这个论题进行提炼,不可偏离论题泛泛而谈。第二,要用明确的句子表述观点。表述观点的句子通常是判断句,常用的句式有:“……是/要/应当/必须/将会……”等。如《敬业和乐业》一文的观点可以表述为“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或“人应当敬业、乐业”。第三,要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处凸显观点。我们可以用标题直接表明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可以在开篇点明观点,再阐释、论证,如《敬业与乐业》;还可以在结尾处总结观点,如《谈创造性思维》。这样观点明确的说理才更能令读者听之信之。

—·原文呈现·—

尊重是人生的必修课

文章以名人名言和历史故事开篇,吸引读者,气势不凡。但引用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中心论点,而小作者并未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

运用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了尊重在与人交往方面的重要性,但本段观点和材料缺乏一致性,观点并未扣住“尊重”这一论题来概括。

孟子有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我们只有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和尊重。张良桥下拾履,那是他对长者的尊重;刘备三顾茅庐,那是他对贤者的尊重;杨时程门立雪,那是他对老师的尊重。

古代有个叫陈太丘的人和朋友约定一起出行,朋友超过了约定的时间才到,太丘已经离开了约定的地点。朋友在门口看到他的儿子元方,责备道:“真不是人啊,与我约定,却舍弃我先离开了。”元方义正词严地说:“与我的父亲约定在中午,你超过时间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责骂他父亲,就是无礼。”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故事中的朋友不遵守承诺,不讲信用,对人出言不逊,失去了对人最基本的尊重,连孩子也不愿理睬他。反之,张良因为尊重,获得了兵书;刘备因为尊重,得到了人才;杨时因为尊重,收获了知识。所以,我们对人要有礼貌,做人要讲原则。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也就是说我们要尊重别人的意愿,不可强求。但现在,很多家长深陷教育内卷无法自拔。他们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更不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用各种辅导资料填满孩子的课余时间,带着孩子奔走在各种兴趣班之间。而揠苗助长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叛逆、抑郁等情况。

孟子有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和寡助的关键也是尊重。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的利益于不顾,大肆屠杀革命党人,是对人民的不尊重。日本通过篡改历史教科书,妄图掩盖侵略的罪行,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前者被中国人民推翻了其反动统治,后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鄙视和唾弃。

由此可见,尊重是人生的必修课。

本文的标题就是文章中心论点,观点明确。全文论据丰富,论述充分,语言简练,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紧扣“尊重”这一论题,由古及今,由小到大,层层论述。但是,文章中心论点和每部分的分论点不够明确,观点和材料联系不够紧密,缺少必要的结论和过渡,因此,全文论证的针对性不强,思路不够清晰。

1.在文章的开篇明确中心论点。从名人名言和历史故事中引出论题“尊重”,再紧扣论题,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为下文的论述奠定基础。

2.文章的论述主体分成三个分论点,从尊重他人、尊重规律、尊重历史层层深入地阐述。在段首或段尾点明分论点,让论述条理更加清晰。

3.文章结尾进行总结深化,再次强调中心论点,点明尊重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号召,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这两段联系现实生活,从反面阐述观点,且论述从小到大,层层递进。但两段观点不明确,缺少针对性,论证思路不清晰。

结论过于简单,缺少说服力,未达到强调观点、深化主旨的作用。

—·佳作出炉·—

尊重是人生的必修课

孟子有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我们只有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和尊重。张良桥下拾履,那是他对长者的尊重;刘备三顾茅庐,那是他对贤者的尊重;杨时程门立雪,那是他对老师的尊重。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有敬人的涵养和气度,因此,尊重是人生的必修课。

尊重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就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古代有个叫陈太丘的人和朋友约定一起出行,朋友超過了约定的时间才到,太丘已经离开了约定的地点。朋友在门口看到他的儿子元方,责备道:“真不是人啊,与我约定,却舍弃我先离开了。”元方义正词严地说:“与我的父亲约定在中午,你超过时间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责骂他父亲,就是无礼。”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故事中的朋友不遵守承诺,不讲信用,对人出言不逊,失去了对人最基本的尊重,连孩子也不愿理睬他。反之,张良因为尊重,获得了兵书;刘备因为尊重,得到了人才;杨时因为尊重,收获了知识。由此可见,尊重是与人交往的重要前提,在尊重别人的同时我们也会有所收获。

当然,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人,也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古代有揠苗助长的荒诞行为,今有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依然重复着这个错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深陷教育内卷无法自拔。他们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更不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用各种学习资料填满孩子的课余时间,带着孩子奔走在各种兴趣班之间。而揠苗助长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叛逆、抑郁等情况。如果家长能够多尊重教育的规律,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孩子的内驱力,也许孩子的青春会更加生机勃勃,教育也会呈现出更美好的姿态。

尊重,更存在于历史之中。二战之后,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妄图掩盖侵略的罪行,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德国能认真反省,真诚认错,按时赔款,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尊重历史的人,必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鄙视和唾弃。而尊重历史的人,也必然会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与认可。

由此可见,尊重他人,是一种涵养;尊重规律,是一种智慧;尊重历史,是一种品格。让我们带上尊重,一路成长,一路修行。

文章紧扣论题,从古代名人事例中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明确。全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尊重他人”“尊重规律”“尊重历史”三个方面阐述观点,论证方法丰富,论证结构严谨。每部分按照“提出观点、分析观点、得出结论”的论证思路,条理清晰,针对性强。结尾总结全文,提出号召,再次强调观点,点明尊重的重要意义,具有说服力。

文章从孟子的名言引出“尊重”这一论题,通过列举事实论据,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明确。

段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提出尊重他人的意义。

段尾紧扣论题和材料得出结论。

文章主体部分从“尊重他人”“尊重规律”“尊重历史”三个方面来证明中心论点,材料和观点紧密相连,并在段首或段尾都明确了观点,论述有针对性,论证思路清晰。

结尾总结尊重的意义,提出号召,再次强调观点,简洁有力。

猜你喜欢
论题论点观点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用二进制解一道高中数学联赛数论题
关于一道数论题的思考
观点
论题的价值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