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随迁老人又称“老漂族”,他们像候鸟一样,远离家乡,为支持儿女事业、照料孙辈,跟随子女到异地生活。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其中专门为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且呈持续增长态势。2021年10月,某商家发布的《“老漂族”逛超市报告》显示,在上海超市匿名调查的2300名老年顾客中,随迁老人占33%,其中72%为了帮子女带娃,且其生活方式多为“学校-超市-家”三点一线。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唐丹告诉记者,有研究显示,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总体偏低,以负面情感和负性体验为主。究其原因,是因为随迁老人主要面临以下5大压力:
1.城市环境压力。这是老人随迁后面临的首要压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都不一样,不同城市、地区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等也有较大差别。因此,有些老人随迁后,可能会因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民俗等,出现身体不适。
2.社交重构压力。随迁老人过去的圈子和关系网,大多会遭到彻底破坏,一般需在新城市重新构建。“一些普通话比较好、个性又较开朗的老人,社交重构的过程可能会比较顺利,但对大部分老人来说重构社交网络非常不易。”唐丹说。
3.隔代照料压力。老人上了一定年纪后,身体状况和精力都大不如前。而如今,很多年轻人结婚和生育又比较晚,这种情况下,如果年轻夫妇当“甩手掌柜”,将照顾幼儿的任务完全交给老人,让老人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照看孩子,会给老人带来极大负担。
4.家庭关系压力。婆媳、翁婿,甚至母女、父子间,都可能因生活方式不同出现矛盾。尤其在第三代的养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上,老人与年轻夫妇间很可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继而给老人带来压力。唐丹表示,家庭矛盾给老人造成的心理伤害,要比旧有关系网破裂、重构社交关系大得多。
5.主观心理压力。在旧有家庭中,老人与子女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而随迁后,老人则会成为新家庭的“辅助者”。很多随迁老人无法适应这种角色转变,身份认同出现偏差,心里常生出“自己是客人”的感觉,在子女家生活得很不自在。
唐丹认为,缓解随迁老人的心理压力,需要从社区、子女、老人自身等方面做出调整。
1.社区环境应足够包容。比如,社区在组织活动时应将参与人员范围调整为“常住老人”,把随迁老人纳入在内;或为随迁老人提供一些隔代教养方面的讲座,给老人提供交流机会。
2.子女要常怀感恩之心。老人带孩子比较辛苦,子女应心存感恩,充分肯定老人的付出,并在空闲时自己照顾孩子,让老人多休息。若老人在生活中出现失误,子女要充分体谅老人的不易,并及时宽慰。生活中应及时回应老人的求助,帮其熟悉新环境。当与老人发生矛盾时,子女要主动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对于小孩的教养问题,唐丹建议,可提前与老人约法三章,划定教养边界,告诉老人哪些事必须按照孩子父母的方式处理。
老人自己也要积极调整心态。
1.面对环境压力,老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心情况,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告知子女,积极就医。
2.面对社交压力,老人应在随迁前做好心理准备,到新环境后积极打开心扉。唐丹说:“可多带孙辈出门,借助孩子与同样处境的邻居多沟通;也可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与邻居多交流。”
3.面对照料压力,老人应主动与子女沟通,告知对方自己也需要休息。
4.面对家庭关系压力,老人需抛弃旧有观念。唐丹表示,老人需认识到,孩子父母才是教育主体,应尽量尊重年轻夫妇的教育方式。
5.面對主观心理压力,老人要积极找寻情绪出口,主动调整心态。
(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