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媚
我园处于世界客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民系,在千百年的迁徙过程中不断融合一些迁入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独具魅力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都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堪称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奇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从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来看,本地拥有大量富于客家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游戏,如汉剧、客家山歌、采茶戏等民间艺术,羊角咩咩、滚竹圈等民间游戏,《排排坐》《过莲塘》《月光光》等儿歌童谣。如果能把客家文化资源按照幼儿教育的要求整合起来,开发贴近幼儿实际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开阔幼儿的视野,还可以培养其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因此,我园以客家文化为主体,梳理和凝练客家文化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将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体系中,并通过课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理论。
教育文化
幼儿园的各个生活环节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园组织幼儿学习客家方言,学会用流利的客家话朗诵客家童谣,学唱客家山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我们将客家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时时处处都能感受、触摸客家文化,使客家文化教育更加生活化。例如,晨间活动时加入传统游戏“滚铁环”“摸人”等,集教活动开展客家方言主题活动,带领幼儿演绎客家相声、小品、客家山歌、客家服饰表演等。
艺术文化
我园在深研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精选幼儿喜爱的童谣,开展客家童谣诵读活动,引导幼儿人人诵读,天天诵读。每天,全园书声琅琅,童声响彻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同时,我们借助客家童谣中蕴含的行为礼仪、自然事物或文化精神等,让幼儿接受客家文化的熏陶,形成文化认同。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我园请山歌剧团的客家山歌大师来园教老师和幼儿学唱山歌,并在幼儿园一楼创设一个“每日之星”的舞台,鼓励幼儿在每天下午离园的时间段大胆站上舞台,展示自己学会的山歌,不仅巩固了幼儿对山歌的掌握,而且激发了幼儿学习客家山歌的兴趣和表演的欲望。孩子们天真、甜美的声音演唱出来的客家山歌,美妙地回荡在幼儿园里,家长们听着、乐着,形成幼儿园的一大特色。
饮食文化
客家美食有很多,如肉丸、发粄、梅菜扣肉、盐焗鸡、酿豆腐等,我们组织幼儿认识梅州的各种特产、名菜和小吃,感受客家饮食文化。我园积极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美食课程,开展多种多样的美食节特色活动,并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寻找美味又健康的特色美食,将美食“搬”进幼儿园。我园尤其注重孩子的“体验”,当幼儿使用完免费品尝券,便需要到美食课堂中学习制作美食,换取美食兑换券。幼儿自主购买,亲手制作,吃得开心,玩得快乐,不仅感受到了客家美食文化的独特性,更学会了热爱生活、探索生活、创造生活。
体育文化
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健康活动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做好观察记录,编订成园内使用的《传统户外游戏手册》,供各班教师选择和制定游戏计划以及指导幼儿使用,并带动全园家长,开展亲子玩具制作比赛,如蹴鞠球门、竹蜻蜓、沙包、回旋镖、空竹、陀螺、滚铁环、高跷等。
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及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需要,科学选择内容,或就同一内容科学地提出不同难度的运动要求。如“跳格子”游戏,小班的幼儿只要求双脚按顺序跳,中班的幼儿要求单脚按顺序跳,大班的幼儿要求完成单双脚交替跳、间隔跳等较高难度的运动技巧。
我园还计划将客家武术纳入园本课程,将武术教学与体育活动相结合,让武术这个古老的体育项目在园内扎根。同时,把武术与早操相结合,让武术成为幼儿每天的必修功课,让武术精神引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相较于儒家文化和文学经典等“大传统”,地域文化与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礼俗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小传统”,更接近儿童的一日生活,其教育价值不容忽视。我园通过几大文化主题的游戏课程开发,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客家人艰苦、勤劳、朴实、进取的精神,让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引导幼儿在认同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认识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一日活动应以游戏为主,地域文化进幼儿园一定要坚持这一原则,通过游戏课程的形式来完成。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项目“幼儿园客家文化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ZQJK052)]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