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
近年来,线上教学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线上教学虽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现实问题。教师的综合素养是高质量线上教学的基本条件,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尤为关键。本研究将针对此核心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及高质量线上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质量线上教学面临的問题与困境
开展线上教学是疫情期间贯彻落实“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让学生足不出户获取知识,保障师生健康安全的有效手段。但是,线上教学毕竟区别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其问题主要聚焦到以下几点。
(一)交流互动受限,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一是师生无法面对面,交流和互动受限。线上教学与常态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师生空间上的隔离,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受到限制,课堂氛围不足。
二是教学时间不够,效率低。线上教学因参与交流的学生人次多,对话交流耗时较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原来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有难度。一些教师对平台各项功能不了解、线上教学技能不熟练,加之平台功能不足、网络环境不稳定等因素,导致教学效率低。
三是加剧两极分化。广大家长和教师比较担忧线上教学后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困。尤其是一部分不自觉、学习基础弱的学生,可能作业的完成率和正确率变低。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在线上教学中,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不如线下课堂,学生的注意力较难长时间维持。加之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偏弱,自制力差,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看似上网课,实则在“开小差”。手机和电脑上的娱乐游戏或其他信息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容易分散,一个走神儿就可能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如果再缺少有利的监督环境,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难以保证。
(三)线上学习时间长,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视力健康是家长较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他们担心因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易出现视力问题;同时,学习时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造成思维涣散、昏昏欲睡等现象。此外,缺少了家长的督促,有些孩子长时间坐姿不端,对身体也是一种伤害。
(四)线上教学任务多,给家长增加额外负担
线上教学给家长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因为家长既要“看着”孩子上网课,又要辅助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一些任务,尤其是打卡、上传图片和音视频这样的任务,年龄小的孩子没有办法独立完成。
二、高质量线上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教师是线上教学的实践主体。高质量的线上教学需要一支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教师队伍。
(一)线上教学理论素养
线上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之处并非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场所的不同,随之变化的还有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等。教师必须用全新的视角看待线上的教与学,转变传统课堂思维模式,真正地明白线上教学的内涵,清楚其中背后的理论支撑。
(二)线上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素养
保证教学效果的核心即前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只有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处理恰当,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同样线上教学亦是如此。所以,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具备适合线上教学的教学设计思维和组织实施能力,如线上教学师生空间隔离,交流与互动是难题,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习情境、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来设置互动的方式;线上教学力求少而精,核心内容的讲授教学时间最好能在15分钟左右;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积极的调动、秩序的管理等。
(三)信息化素养
目前,线上教学的组织实施形式多样,如区域统筹统一录制教学视频资源,定时播放收看;以校为本,教师通过整合区域提供资源,采用直播为主、录播为辅开展教学;教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直播教学等。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教师具备应有的信息化素养来保障线上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在选择、处理、评估及使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驾驭各类信息教育交流小程序时,都体现出教师专业的信息化素养。
(四)学习与沟通素养
线上教学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工具、产品及平台支撑着线上教学的实施。教师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转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力,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并在学习与实践中得以成长。同时,线上教学与学生空间分离的情况下,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会更加频繁,良好的沟通素养有助于线上教学的有序开展。
三、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策略建议
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不仅靠教师的个人努力,同时也需要学校的培养和支持,助力教师朝着高素质、专业化的方向快速成长。
(一)学校层面要深耕教师培训,提供支持与保障
1.立足教师专业能力,深耕培训与教研
一是线上教学的理论培训。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校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和视角。线上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是“主播”,而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需求,创设灵活的学习情境和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重视家校共育,增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是线上教学组织与实施培训。包括如何控制线上教学活动的内容、难度和进度,如何安排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课程,如何设计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哪些方式可以促进师生线上互动及学情反馈等。
三是线上教学技术手段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训教师制作微课或视频课程,处理各类资源;灵活掌握线上教学相关设备的调试操作方法,熟悉相关平台和软件的操作,确保所有软硬件运行正常,保证线上教学中教师技术方面游刃有余,教学活动顺畅开展。
四是定期组织教研和集体备课。重点对教学资源的梳理、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学生接受程度的分析、自主学习任务的安排、在线教学的策略等进行教研。教师可以针对线上教学的问题进行交流,分享线上教学的管理技巧,提升教学效果。
2.鼓励教师参与投入,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肯定教师在线教学工作。根据教师在线上教学中的工作内容折合成工作量或教师“学分”,纳入相应的绩效考核中。如专门录制授课视频的教师、组织在线教学相关培训工作的教师、积极参与在线教学工作的教师,根据其工作内容折合成相应的工作量。此外,对于教学中的优秀教学案例,除了工作量的奖励外,应加强宣传,注重示范。
3.统筹协调教师教学,做好保障工作
一是统筹制订线上教学实施与管理方案。学校首先要做好整体统筹协调工作,为教师线上教学做好保障工作。如統筹教学任务安排制订、教学内容评估审核、教学效果评价、应急情况处置、技术保障方案等。制订线上教学安排表,统筹好全校的教学时间、师资调配、学生学习时长、课余活动安排等内容。选择合适的在线教学平台,发布学生线上学习指南,提供线上教学技术保障,优化课堂学生监管措施。
二是提供线上教学技术保障。安排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提供线上教学的技术保障。编制线上教学软、硬件使用手册,并做好用户授权设置、资源传送等后台管理工作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随时处置线上教学平台使用过程中的突发问题。
(二)教师层面要转变视角,不断学习与提升
1.做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
综合考虑线上教学的时长、内容等,灵活安排知识讲授、情境呈现、问题互动、学生展示等环节,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避免出现“一讲到底”“纯文字课件读课”“完全视频播放”等现象。讲课中注意停顿,留有空白,给学生思考、消化、记忆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提倡“先预习、再听课”的方法,预习结束后,学生直接把“没把握”和“值得交流”的问题发到班级学习群供教师和同学思考,这样在有限的线上教学时间内,可以直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提高效率。
2.做好“分层”指导,布置“分层”作业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的指导和布置作业。当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匹配适合自己的指导和作业时,学生的完成率、准确率以及学习兴趣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3.完善线上教学制度,提升学生自控力
线上教学师生的空间距离弱化了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监督,学生的自控力对保障教学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有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建立完善的线上教学制度,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提交作业制度、评价制度、群交流制度等。
4.制订激励机制,提高学习动力
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提高学习积极性方面有很大作用,如采用积分制,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互动情况等进行评分,达标指定标准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此外,在预习、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同样适用。
5.学习制作微课,处理课程资源
在线上教学中教师无论采用何种组织实施形式,都难免需要自己制作或者处理视频课程。常见的视频录制方式有三种:一是运用手机进行录制,通过手机的视频功能或录屏软件直接录制,并配合手机支架、白板等工具辅助;二是运用电脑进行录制,可使用专业电脑录屏软件,并配合课件录制教学视频;三是运用专业的直播录播平台录制。
6.指导家长做好线上教学配合工作
学生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线上教学特殊时期,家校共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指导家长做好线上教学的各项保障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做到全力配合。
一是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线上教学中,为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教师应与家长建立及时的沟通。一方面,家长的反馈和建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管理下,学生可处于具有一定管束力的学习环境中,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指导家长做好线上教学配合工作。教师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做好每个学生的调研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线上教学。同时要提前对学生家长进行相应的培训,让学生家长了解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并督促家长为学生准备好相应的硬件设备,提供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辅助任务等。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