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割韭菜”不止散户!投资者如何突围?

2022-05-30 17:15张俊鸣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A股投资者基金

张俊鸣

2021年的“A股时间”已经结束,在这一年的震荡市中,沪深两市的年度成交金额超过2015年,创出历史新高。巨量“吞吐”背后,是数以亿计的投资者账户的此消彼长。在这一年里,有投资者在板块轮动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也有不少投资者在追涨杀跌中沦为“韭菜”被反复收割,或者在持续阴跌的“低估值陷阱”中不能自拔。本周就有两个2021年投资失败的经典案例,一个是在论坛上自称中年失业、力图在股市中翻盘的散户,一年中把50万本金折腾到不足13万;另一位则是昔日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转型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之后,一年内亏损将近20%。这两位投资者虽然学历、经验和管理资金性质不同,他们一起栽跟头的事实说明,2021年的市场并不像指数走势那样“平稳”。即使2021年跑赢大盘、有所斩获的投资者,也应当从这两个失败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来年布局早做准备。

散户、专家都亏钱?指数平稳背后仍有风险

从那位50万亏损到不足13万的何先生的自述来看,追涨杀跌、频繁换股是其巨亏的主要原因。按其描述,基本上每一只股票都买在波段高位,假设他买入的第一只股票伊利股份持有不动的话,到年底差不多亏损20%左右,远比不断换股、屡战屡败要好得多。这是许多散户的通病,尽管每次出手都亏损有运气不佳的因素,但在板块轮动为主的2021年出现这样的结果,实际上也并不太令人意外。而学识渊博、获奖无数、由首席经济学家转型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姜超博士,在一年内亏损将近20%,则出乎不少市场人士的意料。毕竟姜超从事证券行业已经十多年,之前的不少宏观研究都获得业内人士肯定,所管理的私募基金背靠券商并非单兵作战,而且2021年的A股并不算大熊市,主要指数涨跌互现,市场机会看起来不算少。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将近20%的回撤,并不是太令人满意的投资绩效,给投资者的感受甚至不比那位巨亏的何先生好多少。

附表指数风控体系

由于姜超执掌的是私募基金,没有公开信息披露其持仓信息,但从其一向看好“优秀企业股权”的研究观点来看,如果他在这个产品上“知行合一”的话,很有可能是在港股上落入“低估值陷阱”,或者成立之初布局消费、医药股上吃了亏。而2021年A股的结构性行情中,表现较好的还是集中在科技类的题材式炒作中,如芯片、半导体等。对于一位从事宏观研究的经济学家来说,进入股市需要面对更多、更复杂的投资因素,也需要直面来自投资者对绩效要求的压力。一旦踩错节奏,即使指数的整体风险不大,同样也可能面临较大的持仓风险。事实上,2021年不少价值投资型的基金经理,旗下基金的净值走势也不尽理想。对直接买股的投资者来说,指数的参考固然重要,但并非惟一指标,布局有潜力的行业板块或许是更好的方式。

敬畏风险,风控体系不可或缺

从此次“专家亏损20%”的案例也可以看出,对持仓整体风险的把控、建构风控体系十分重要。如果姜超执掌的私募基金和大部分阳光私募基金一样,将止损线设置为-20%,那么目前已经十分接近这一水平,一旦触及止损线产品将进入清盘程序,管理人在这个产品上将无法东山再起。而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虽然没有止损线一说,但如果使用到融资等杠杆工具,也可能会因为抵押品担保比例不足而被强平,同样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投资者需要高度敬畏市场,押注单一股票或单一板块并不足取,特别是在题材式炒作大幅飙升之后、股价存在明显的泡沫之时追入,风险更大。

“敬畏风险”之说,不仅在A股适用,境外股市也同样如此。在美股市场上,货币主义学派创始人费雪、“股神”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都是经济学、投资学的知名专家,他们都曾经在股市上栽了大跟头。“经济学家”的光环,在股市中特别是熊市或震荡市的时候,并不是“票房保证”。专家都如此,普通投资者更可想而知,建立稳健的风控体系不可或缺。筆者认为,普通投资者的风控体系首先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不影响家庭现金流的情况下,确定参与股市的合适比例;其次是根据大盘的情况,来确认仓位的上限,像笔者是选取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三大指数,通过观察这些指数和60日均线以及均线系统排列情况来设定账户仓位的上限,一旦市场环境剧变也可通过仓位变动来管控风险,降低账户的整体波动。

长线投资,“三个世界”均衡配置

另一方面,对主要参与基金的投资者来说,盲从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或者将资金都押注在同一类型的基金,也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风险。在2021年初,许多投资者看好并重仓买入重点持有白马股的基金,全年下来的收益情况并不理想。笔者认为,无论是买股还是投基,投资者都应当做到均衡配置。在2022年,不妨将目标股票或基金划分为“三个世界”进行均衡配置:

第一世界:估值较低、分红率较高、市值较大的低位蓝筹股。这类品种主要包括大金融、大基建、传统能源、公用事业等品种,以及部分较A股折价较大的H股。虽然普遍缺乏快速成长的想象力,但低估值和超跌的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的预期,许多板块也处于公募基金“低配”的状态,只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有“补库存”的动作,就很有可能出现一波行情。同时,配置“第一世界”也可作为打新的“门票股”,发挥“一鱼两吃”的功效。

第二世界:以食品饮料、医药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这类和“嘴”有关的公司,长期来看受益于中国大陆内需市场和老龄化进程,长期基本面稳健成长的确定性较强。短期内估值较高有消化的需求,但细分行业的龙头股有望通过市场份额和产品价格的提升实现“双击”,长期趋势依然向上。

第三世界:“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大科技板块。这类公司代表未来中国制造业提升的方向,随着科创板、北交所的设立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技黑马。但科技股的波动较大、估值不便宜,同时也存在较高的淘汰率,散户投资者配置大科技方向不妨利用相关行业的ETF基金,或者选择历史上在这方面着力较深、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的产品间接参与。

笔者认为,在一个板块轮动、震荡向上的指数慢牛格局中,如果投资者能够做到“三个世界”均衡配置,在2022年将有望实现账户的平稳向上,在耐心守候中拿住属于自己的那份利润。

猜你喜欢
A股投资者基金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卫生领域需要有情怀的投资者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投资者关注对IPO首日收益率影响几何?
一月A股龙虎榜
一月A股龙虎榜
2013年A股大股东增(减)持排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